杰佛里·巴塔什(Jeffry Bartash)

2022年2月4日,美國洛杉磯一家餐館招聘兼職收銀員的廣告。圖/法新
美國就業市場目前存在一種非常奇怪的現象。自2022年以來,美國經濟的增長速度已經放緩,亞馬遜、戴爾和迪士尼等大公司紛紛宣布裁員,經濟衰退的可能性正在上升。
然而,勞動力市場仍然十分緊張,企業仍在招聘,而且很難招到合適的員工。
拿失業率來說,2023年1月,美國失業率降至3.4%,創下54年來低點,而且失業率幾乎沒有上升的跡象。反映企業裁員情況的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也處于歷史最低水平附近。
經濟學家把這種現象稱為“勞動力囤積”(labor hoarding)。
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首席經濟學家瑞安·斯威特(Ryan Sweet)說:“雖然一些企業正在裁員,但還有許多企業選擇縮短員工工作時間,讓他們留下來,而不是選擇裁員。”
換句話說,即使在經濟困難時期,企業也只是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才會裁員。總的來說,它們正在避免采取大規模裁員的慣常做法。
為什么?首先,許多商界領袖認為,經濟可能會在2023年晚些時候好轉,特別是如果歐洲和亞洲經濟繼續反彈的話。
供應管理學會(Institute for Supply Management)商業調查委員會負責人蒂莫西·菲奧里(Timothy Fiore)說:“為了給下半年的增長提供支持,許多企業選擇維持目前的勞動力水平。”
勞動力短缺是另一個重要因素。企業在招聘方面遇到了巨大的困難,因此不愿意解雇那些一開始就很難招到的員工。
對于制造業崗位和其他高技能職業來說尤為如此,這類職業的潛在人才庫幾十年來一直在萎縮。
供應管理學會非制造業商業調查委員會負責人安東尼·尼夫斯(Anthony Nieves)說:“高質量的熟練勞動力一直很熱門。”
以服務為導向的企業的情況可能有所不同,尤其是那些依賴低技能勞動力的企業,如零售商和餐館。通常來說,填補這類空缺職位更容易,尼夫斯說,到目前為止,他還沒有看到這類職位有勞動力囤積的跡象。
然而,即使是低技能行業也面臨填補空缺職位和維持現有就業水平的巨大壓力。
疫情暴發三年后,零售、休閑和酒店業的就業仍未恢復到疫情前水平,與此同時,美國人口增長了幾百萬,對這些服務的需求也升至歷史新高。
簡單來說就是,增加員工數量的壓力依然存在。
家得寶最近下調了盈利預期,但該公司發布公告稱,2024年將在工資和福利方面投入10億美元。
杰富瑞(Jefferies)貨幣市場經濟學家托馬斯·西蒙斯(Thomas Simons)最近在發給客戶的報告中說,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企業正在囤積勞動力。他寫道:“最重要的是,勞動力供應沒有出現明顯增加,而且沒有證據表明這種情況會很快發生變化。”
如果收入大幅下降,利潤疲軟,企業最終將選擇裁員。自2023年初以來,許多科技公司已經宣布裁員,裁員總數超過12萬人。
然而,大多數被解雇的人并沒有被計入失業數據,進一步讓人迷惑不解。一些觀察人士猜測,科技公司的員工被解雇后會獲得一大筆補償金,他們可以用這些錢生活,或者他們很快會找到新工作。
很少有經濟學家認為未來一兩年失業率會升到高于4%的水平,更別說5%了。
失業率以這樣相對較小的幅度上升將是一種非常罕見的情況,尤其是如果美國經濟像許多經濟學家預測的那樣遭遇溫和衰退的話。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在經濟衰退期間或衰退后,失業率只有一次保持在6%以下。
上一次失業率如此之低是在1969年(陰影處為經濟衰退期)

資料來源:美國勞工部 制圖:張玲
每周申請失業救濟人數少于20萬(陰影處為經濟衰退期)

資料來源:美國就業培訓管理局
不過,緊張的勞動力市場給美聯儲制造了一個難題。
正在通過加息對抗高通脹的美聯儲認為,強勁的就業市場是應對潛在衰退的一劑解藥。加息放慢了經濟增長速度,從而壓低通脹,但加息也加大了經濟萎縮的可能性。
然而,緊張的勞動力市場也在推動工資以40年來最快的速度上漲,可能導致誰都不愿意看到的工資-物價螺旋上升,如果出現這種情況,美聯儲要想遏制通脹就更難了。
最理想的情況是,美聯儲放慢經濟增速,力度足以抑制通脹,同時沒有引發大規模裁員。
但經濟學家稱這是“癡心妄想”。
Bank of the West首席經濟學家斯科特·安德森(Scott Anderson)說:“華爾街對‘金發姑娘(即高增長和低通脹并存的局面)的期待很快就會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