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繼榮
一、“潮僑文化”與校園德育管理的關系
“潮僑文化”是指由潮汕僑商創造的,包括優秀僑商事跡、優秀僑商精神在內的特色鄉土文化。弘揚“潮僑文化”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內在要求。
中學學校是學生德育的主陣地。作為學校管理者,如何基于當地教育實際情況,促進學校德育管理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相結合,構建完善的地方學校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管理體系,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二、“潮僑文化”融入校園德育的實踐路徑
1.促使學校管理者轉變傳統管理觀念,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中學管理者可通過自主學習、集中學習等方式仔細品讀潮州僑商的先進事跡,從中挖掘“潮僑文化”的內涵并有機融入學校德育管理體系且貫穿于校園文化建設的全過程,能促使他們轉變傳統管理理念,大力推行“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秉承和弘揚潮州華僑勤勞刻苦、團結互助等人文精神,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營造積極、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不斷提升全校師生的思想道德素養。
2.幫助學生樹立正確三觀,培養學生的感恩意識
以“艱苦奮斗、重義輕利”為主要表現的“潮僑文化”,是一種重要的德育資源。學??蛇\用“潮僑文化”對學生開展思想道德教育活動,有利于培養學生對世界、國家、民族、人生的理性認識,豐富他們的情感及精神世界。學校可圍繞感恩主題開展豐富多彩的感恩教育系列活動,發揮潮州僑商的榜樣示范引領作用。以我校為例。我校是著名旅港僑領陳偉南先生獨資捐贈的一所僑校。陳偉南先生兩次赴港謀生創業,艱苦奮斗,創業成功后,心系家鄉教育事業。陳偉南先生先后為寶山中學建設科學館、體育館,擴建教學大樓、校運動場、學生宿舍等,推進家鄉教育事業蓬勃發展。學??梢蕴栒偃W生學習以陳偉南先生為代表的海外僑商所具有的感恩祖國、感恩家鄉、無私奉獻的精神,引導學生在為人處世上要常懷感恩之心,要勇于奉獻,不居高自傲,不計較個人得失,積極傳遞正能量,努力學習,大膽創新,爭創佳績,學業有成之后回報社會,積極充當“潮僑文化”的踐行者。與此同時,學校還可以把學習“潮僑文化”與心理健康教育結合起來,在學生中培植感恩種子,使學生既有知識和能力,又具備健康的人格。
3.激發學生愛國愛鄉之情,增強學生的歷史責任感
學校管理者應大力挖掘“潮僑文化”,把“潮僑文化”作為愛國愛鄉的德育資源融入到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之中,以增強學生的家國情懷和歷史責任感。具體表現為:
首先,開展讀書分享會。學校要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閱讀潮州華僑文化與潮州僑商故事相關的書籍,營造濃厚的校園閱讀氛圍,并指導學生撰寫心得體會,適時舉辦讀書會心得分享或誦讀比賽活動,讓學生在舞臺上充分展示自我,領略潮州僑商的愛國愛鄉情懷,爭做具有家國情懷的道德榜樣。
其次,舉行專題講座。學??裳垖<覍W者為學生舉辦專題講座,暢談潮州海外僑商的傳奇人生經歷。通過交流學習,學生在思想上能受到深刻的教育與啟發,從中體會到海外潮商的多彩人生、為人處世的精神風貌以及熾烈的家國情懷。
最后,參觀華僑文化館。潮州市有包括陳偉南博物館在內的多所華僑文化館,這些文化館也成為“潮僑文化”的學習基地,是開展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的重要場所。學校應堅持培根鑄魂、啟智潤心的原則,組織學生前往華僑文化館參觀,將學習和傳承“潮僑文化”貫穿到整個活動之中,通過講解員現場講解與學生深度參與相結合的方式開展研學活動,引導學生以潮州僑商為榜樣,接受思想洗禮,陶冶愛國愛鄉品格,激勵學生奮發有為。
【本文系廣東省教育科學規劃2022年度中小學教師教育科研能力提升計劃項目《潮州文化融入中學學校德育管理研究》(課題編號:2022ZQJK124)研究成果】
責任編輯 李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