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玲
《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里提到:“小學音樂教育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識譜能力,識譜唱譜是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五線譜識譜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情境、趣味游戲、借助動作,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學習,提高學生的識譜能力。
下面,筆者針對小學低年級五線譜趣味識譜教學的有效方法進行探討和分析。
一、趣味識譜
怎樣在符合學生年齡特點、激發學生興趣的教學前提下,讓學生主動學習,輕松掌握五線譜知識呢?
(一)主題故事教學法
將兒童熟知的故事和五線譜知識聯系起來。例如:“七個葫蘆兄弟”的游戲。教師先講故事,再續編故事:村民們送給葫蘆兄弟一棟五線譜高樓,每個兄弟住一層,請你為他們找到新家。教師提前準備好音符卡片和五線譜,請學生先將音符按高低排列,再按順序粘貼到五線譜上。再讓學生觀察七個兄弟衣服顏色的不同,通過色彩幫助學生對號記憶;還可以用一問一答的方式加強訓練:“老大”叫什么(音名)?“老大”唱什么(唱名)?(依次提問“d-t”)
(二)手指輔助教學法
手就是移動的五線譜,形象直觀,又能隨時練習。將掌心向內,我們的手指就像是五線譜的五條線,從小指往上排列,分別是第一線、第一間,直至第五線。教師可以采用一問一答的方式,以C調為例:mi在第幾線?mi在第一線?以此類推。
(三)畫圖輔助教學法
利用畫圖(圖1)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如:八分音符(半拍)畫半個櫻桃,四分音符(一拍)畫一個櫻桃。畫圖使音符的時值形象直觀,學生很快能理解音符之間的關系,并靈活轉換。
(四)創設游戲教學法
在教學中增設趣味游戲,解決實際問題。例如:木頭人游戲。《數鴨子》這首歌曲中四分休止符多次出現在句尾,學生容易搶拍。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用“右手食指頂住左手掌心”的方式表示停頓,要求學生唱譜時遇到四分休止符時做出停頓動作。
二、游戲鞏固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教師可設計多種趣味游戲對所學知識加以練習,促進學生對五線譜知識的理解和鞏固。
游戲一:呼喚小伙伴
高樓的不同樓層里住著do re mi fa sol la ti,請用不同的聲音來呼喚小伙伴(教師注意引導各音的高低)。練習時,學生可以先指著五線譜上的音,跟著老師的鋼琴試唱;再根據標準音,自己模唱。
游戲二:蠶寶寶成長
分組進行識譜比賽,比一比哪組養的蠶寶寶最長。教師先在黑板上畫好幾只蠶寶寶的頭,分別代表每一個組;學生演唱教師出示的音符,可以是一個至四個單純音符,也可以一個至兩個小節的旋律,唱準了就在本組的蠶寶寶畫上一節,表示它成長了(圖2)。
游戲三:摘果子
畫一棵結滿果實的樹,果實上貼有音符或曲譜。可由老師任意指向一果,也可讓學生自選一果,唱出果上的音符或曲譜,唱對算摘果一個。比一比哪一組摘得的果實最多。
游戲四:我是小老師
請學生做小老師,找出演唱中錯誤的地方。
游戲五:樂器來幫忙
教授《音樂小屋》時,可借助樂器——豎笛加強音的學習。先讓學生在五線譜上認唱“sol”“mi”,再指導學生用豎笛吹奏這兩個音。熟練掌握后,教師示范吹奏這首樂譜中重復出現的一個樂句,再引導學生吹奏。在這個識譜吹奏的過程中,學生既掌握了豎笛“sol”和“mi”的演奏指法,又進一步鞏固了這兩個音的音高,一舉兩得。
三、創編運用
學生學習五線譜知識一段時間后,可鼓勵學生進行簡單的旋律創編。如:“誰的火車長”游戲。老師在黑板上出示兩個空白小節,規定使用的音符對象,如。請學生進行創作,再進行集體修改,最后一起試唱。也可采用接龍的方式創編整首樂句,有條件的可加入歌詞創編,形成完整地詞譜。
四、音樂評價
筆者基于低年級五線譜識譜教學的實際經驗,初步嘗試采取“音符評價法”(圖3)。“音符評價法”就是將學生的學習狀態,包括專注程度、演唱能力、聆聽狀態、回答問題等學習行為,用音符轉換的方式實施評價。具體做法是:設計評價表,以組為評估單位,記錄學生的學習行為,每個良好行為可以獲得為小組添加一個八分音符的機會。根據音符的等值替換規律,如兩個八分音符可晉級為一個四分音符等,積累到二分音符時可以兌換獎勵。有獎有罰方可促進,這時“休止符”華麗登場。“音符評價法”很好地幫助低年級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和行為習慣,也可幫助學生進一步熟悉音符之間的時值關系。
識譜教學的要求應充分符合教育延伸。五線譜識譜教學中,教師應遵循小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以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借助趣味性的課堂教學手段,注重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體驗,重視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和培養,精心設計各個教學環節,使學生樂學、易學、會學,提高課堂學習效率,為學生將來學好音樂打下堅實的基礎。
責任編輯 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