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允君
根據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精神,在中小學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需要,也是推進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小學階段是一個人人生發展的重要奠基時期,是心理發展、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是個人的情智商逐漸提高的重要階段,是建立人生三觀的第一階段,在這人生重要的階段,及時對他們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學生的心理健康素養。在小學的階段,通過開展多樣化的心理健康課堂,可以預防學生心理問題的出現,及時幫助有需要的學生走出心理上的困境,對于學生的身心健康,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要。
當前小學生在新時代背景下,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學習和生活壓力。剛剛經歷的三年新型冠狀病毒的洗刷,許多人經歷“陽”的過程,讓人更加關注每個人內心的心理健康。當前的社會中,中小學生的抗挫折能力相對較弱,除了自身的壓力導致心理負荷不斷加大外,外部的社會環境復雜多變,在某些地區受文化、家庭教育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愈發突出。
武術作為我國傳統體育項目,習武可以強身健康,在武術教育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讓學生過程中感悟身體的變化,內心的釋放,在享受開放自由的課堂中,學生會逐漸提升身體素質,感悟人的韌性與堅持的力量,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個人的心理素養。
一、課堂場所的變換,心態也在轉換
武術教育的課堂與一般課堂不同,普通課堂是室內環境,而武術教育大多在戶外進行,在學校內任何一塊空曠的場地均可實施。這對于長期待在課室的學生,在戶外環境上課,擁有不一樣的體驗。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會在心理課堂中提出希望老師可以帶到室外上課。通過學生的日常反應,我們可以更加肯定對于課堂的場室,學生會更加傾向于室外課堂。
武術教育,無論是形式還是內容,在開展的過程中,學生在運動中可以產生豐富的情感,通過多樣性和趣味性的動作,透過舒展身體,期間獲得新奇、愉快、興奮、滿意等情感體驗。充分的情感體驗,可以豐富學生內心的情緒情感。那么,當學生面對挫折和失敗時,他們會產生難過、內疚、委屈、羞澀等情感體驗。在成功與失敗的交替轉換間學生感受到更多種的情感變換。通過豐富的情感體驗,讓學生意識到,只有不畏困難,勇于前進,迎難而上的人才能真正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二、武術教育讓學生品德更加高尚
武術教育中包含武德,武德是武術的靈魂。即“仁”“義”“禮”“信”和“勇”,與當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個基本層次內容融合在一起。黃瑪莉在《武德在小學階段的教育價值研究》中提出武德對小學生的教育價值結構可以由三部分組成:促進心理健康、規范言行舉止和提升中國傳統文化修養。該研究指出武德教育價值在低年級的小學生是規范言行舉止;在中高年級的小學生提升了中國傳統文化修養。
根據《廣東省教育廳關于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規范指引》文件精神,在小學階段心理健康教育核心內容之一:個性品質。
無論是武術教育還是心理健康教育,均提出對學生品德的教育,因此,武術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處于同一出發點:即為培養品德高尚的學生。所以,武術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相輔相成。
三、武術教育有助于學生釋放負面情緒
當代社會發展中,學生對武術的喜好更多是在電視、短視頻、電影或武俠小說中的愛慕,根據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過程,學生是渴望可以對抗。而武術教育在教育過程中,通過不斷地吶喊、跑、跳躍等武術動作,甚至是通過棍棒、刀劍等道具,可以讓學生在運動過程中,不斷地釋放負面情緒,從而使學生的內在情緒得以平衡。錢凱娟等人在《武術訓練對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自我認識和生活滿意度中介作用》一文中指出,武術訓練以及其他短暫而有力的爆發力項目,在鍛煉過程中可以將淤積的不良情緒通過快速有力的動作釋放出來,使緊張、消極的情緒逐步的淡忘或遺忘;隨著武術訓練年限的增加,小學生更容易處理好各方面的關系,接受比賽心理訓練能力的增強,表現出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從而使鍛煉者在心理上達到滿足的最佳境界。
四、武術教育有助于提升學生自我認識
武術教育在教育過程中充分調動人體的每一個部位,提升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通過同學之間的互動,可以增加學生的自我感知能力,并且準確定位自己,促進學生提高認識自我的水平,通過我眼中的我和別人眼中的我進行比較,更加準確地認識自我,從而正確地認識自己。
五、武術教育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意志力
當代小學生的抗挫折能力比較弱,令人惋惜的事件說明當代小學生的意志力不強。時勝楠等人在《武術教育對小學生身體素養的實踐研究》一文中提出:武術教育對小學生全面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學習武術后有63.3%的學生意志力在增強。當面對困難時,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其意志力水平之間是正相關。意志堅強的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比意志薄弱的學生強。
因此,武術教育,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意志力和抗挫折能力。
六、武術教育有助于提升團隊合作精神
武術教育之間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一套拳整體下來,需要所有人的齊心協力才能很好地完成,若其中出現一個人的錯誤,則導致全盤皆亂。
因此,在武術教育中,還能讓學生學會合作,學會共存,以提升整體的團隊合作精神。
七、武術教育有助于提升生活滿意度
在武術教育過程中,學生心理壓力得到緩解,人的煩躁情緒就會降低,通過運動中消除內心的疲勞,讓自己內心處于平衡,即可更加深刻地體驗到生活的樂趣,與家人、同學、教師的關系更加和諧。穩定的人際關系,可以讓學生的心理處于安心的狀態,從而促進學生對生活滿意度的提高。
綜上所述,武術是我國民族民俗傳統運動項目,武德是武術之魂,通過武術教育,在練習過程中,感受豐富的情感體驗,在點滴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兩者之間相輔相成,同心協力,給予學生釋放內在不平衡的負面情緒的途徑,讓學生學習武術的同時,潛移默化地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從而提升學生的心理健康素質。
責任編輯 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