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運科
作為一種新的教育模式,線上教學模式具有哪些特征?具有哪些優勢及不足呢?為了能更好的展開線上教育工作,我們有必要發現和解決在線學習發生的基本條件以及如何更好的解決組織在線教育,保證教學有序的進行下去。
一、特征優勢
線上教育或線上學習有著諸多特征及優勢。相比傳統的離線形式的課堂教育,網絡信息化教育教育有一個明顯的優勢,就是在線教育的時間更加自由,并且可隨時分配。無論用戶在任何一個位置,只要網絡速度充足有帶寬支持,就可以進行理論上無限制的學習。也就是說,可以在任何時候和地點學習,滿足學生各種各樣的學習需求。
其次,豐富了課程提供。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可以幫助教師提供了多種多樣的在線教育課程,如直播課程活動或是轉播或直播與錄播相結合,這種課程應是量身定做的。總的來說,在線教育已經消除了地理位置上的障礙,教師和同學可以僅用電腦或手機,就可以完成類似課堂中的學習活動,從而完成在家教學和學習的任務。
再次,豐富了學習的方式。在很多平臺上,教師利用直播和錄播的方式,來進行學與教的學習行為。如果有同學沒能趕得上直播課程,可以觀看教師講課的回放,不僅使得教師和學生都得到了一定的放松,而且使得學生學習知識的途徑更加廣泛,也使學生上課更加便利。
其四,線上教學也豐富了教師的教學方式,促進了教師的再學習。教師以不同的教學形態,提供給學生更加多樣、更加有趣的課上互動。
二、存在不足
從內容看,網絡碎片化學習學到的知識零散、不系統,學習往往留意表面不夠深入。碎片化學習所提供的學習內容是散漫的,沒有順序可言的,而且在網絡上所提供的一些信息的碎片,有時是特別短暫的微課,甚至不足兩分鐘。它們由零散的事實和知識點組成的合集,然而并沒有可供支持的邏輯和線索,而且提供的信息也不夠完善。
其次,碎片化學習的學習途徑比較隨意。由于大量碎片化信息缺少優化和整理,信息質量良莠不齊。對很多人來說,學習的斷斷續續過于散漫,學生們只有快速的觀察,并沒有深入思考和有條理的記錄。碎片化的研究對于教學體系的邏輯性有很大的要求,碎片化學習也難以解決復雜的學習任務,不能構建一個完整的知識系統。
如:某學生為了完成語文老師所留下的文言文微課任務,才觀看這個微課資料,以便獲得觀看資料后的經驗值。然而這個學生觀看這個課程,并不是因為想要獲得知識,而是因為想要獲得經驗值,得到經驗值后,教師才能在后臺知道此學生已經學習了。但學生在進行視頻觀看時,也僅僅是看,所進行的是一種機械的學習,并沒有進行真正的思考,也沒有與以往的認知結構中存在的知識進行連接,學習的只是表面含義,沒有做更進一步的思考和記錄。
三、對策研究
針對線上學習的優勢和不足,為提升線上教學的質量和效益,我們要針對性采取措施。
首先,提升教學活動設計的靈活性。線上教學往往存在形式主義問題,歸根結底就是照搬照抄傳統線下教育的教學活動和教學理念,沒有根據實際情況和學生的訴求,進行教學活動的靈活設計以及教學內容的合理分配。因此,教師要根據所使用的教學平臺,熟悉好平臺的每個操作的板塊和功能。例如平臺的頭腦風暴或是搖一搖搶答都能很好激發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根據平臺的功能設計教學活動,采用靈活的手段結合學生實際和學科特點,制定教學計劃,得到效果會事半功倍。
其次,提升課后作業發布批改的創新性。 可以使用“問卷星”預先編好試卷,發二維碼給學生,學生完成后直接可以看到正確答案和得分,教師則可以看到學生的掌握情況和典型錯誤,更利于后續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網上也有很多實用的免費小程序,已經開發成熟,能夠滿足教學的基本需要。例如“班級小管家”的“高級作業”功能。教師布置作業→學生初次提交作業→獲得教師作業參考答案→對照教師參考答案學生批改后訂正二次提交→反饋錯題情況。教師后臺可以直接查看本次作業的錯誤統計數據。
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是兩種不同的模式,線下教育的方式并不適用于線上的教育方式,教師應該重新調整教學計劃和教學內容,以適應這種新型的教學方式,使得學生能更好的學習,提高學習效率,保證學習質量。在線教育應該與學校教育融為一個整體,成為學校教育的有益補充。
責任編輯 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