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仕賢
學習任務群是一種高效的深度學習方法,是一種新的實踐和探索。學習任務群核心思想表明:“以教學為本”到“以學為本”的轉變,包括學習目標轉變、行為轉變、學習評估方法的轉變。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正確認識和把握這種觀念,從思維和行為上進行轉換,并結合統編教材的編寫特點,對單元統整教學進行新的設計。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深度學習,從而使他們的語文能力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小學語文統編教材的目的是通過精心選擇材料,使學生的語文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因此如何科學地使用這套教材,是目前小學語文教學中一個十分棘手的問題。在統編教材中,既體現了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又通過對核心素養的培育,實現了對學生語文知識體系的有效建構。而要達到這一目的,就必須采用“學習任務群”的教學模式。
一、新課標下的語文學習任務群基本特征
(一)內容結構化
知識的形成往往是建立在某種內部聯系的基礎上的,而那些缺乏系統化經驗的人,則需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將其轉化為知識,然后再加以利用,而這一過程中經驗與知識的結合,就會形成一種結構化的特性。在語文學習任務群中,存在著多個學習任務,而且每一個學習任務的表現都是以特定的學習項目為主,而從這些學習任務的狀態來看,它們具有一定的有序性,而非雜亂無章。從內部的學習活動順序來看,可以從兩個方面反映出來:一是結構化知識。學習任務群的目的在于對語文知識進行重構,并根據不同層次和不同內容,建立起一個逐漸形成的網絡,從而為學生掌握知識、掌握概念、提高問題解決能力提供了有利的條件。二是知識結構化,即將所積累的知識進行總結和整理,逐漸形成屬于自己的知識圖式,然后將其應用于日常生活中,從而有效地解決語文問題。
(二)學習深度化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在語文教學中,要通過語文實踐活動,達到語文經驗的積累,實現文字特征和使用規則的掌握。具體地說,要實現深度學習的目的,就是要讓學生自主參與到學習中去,使學習的創造性特點得到充分發揮。在傳統的閱讀教學中,采用“范文+文體化+練習”的方式,這種教學方式雖然可以幫助學生掌握語文知識,但是卻不能真正了解作品的真實情感。而“學習任務群”倡導的是“以知識為中心”實現學習內容的轉變,為“以學生為本”的閱讀教學開辟了一條新道路。以“實用閱讀與溝通”為例,它既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實用的寫作技能,又可以讓他們根據現實生活需求來寫作,從而保證他們在面對現實、走向現實的時候,能把自己的感情帶入進去。另外,學習任務群還要求學生有更深層次的思考,在設計學習任務時,問題是出發點,問題是學習任務的核心。這一階段的學習,主要是通過解決一個又一個的問題,有效地梳理出自己的認知路徑,讓自己的認知水平提升到一個新高度,從而消除了思維障礙,保證了自己思維能力的有效發揮。
(三)情境真實性
單純依靠一門課程的學習,很難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通常是在特殊的學習環境中產生的,因此,在這種環境下,要根據心理和社會資源的使用和調動來保證其需求得到完全的滿足。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在積極的語文實踐活動中所累積的語文知識素質,必須利用現實的語用環境去表達,而這種情況下所展示出來的語文技能和素質,就可以被稱為“學科核心素養”。真正的語用情境可以將語文學習與實際生活有機地結合起來,因此,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與環境有著緊密聯系。新世紀以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學生的主體意識也逐漸受到重視,但這種主體意識更多地集中于學生的外在行為,例如在課堂上的舉手、參加活動的頻率等,使語文學習脫離了具體及真實的學習情況。在本質上,學生學習最大的特點就是深入和認真,只有在真正的語文環境中,學生的學習才能得到正確的指導,從而保證他們在積極主動的基礎上,實現個人的體驗,從而建立起屬于自己的語文知識體系,促進語文學習的發展。
二、基于新課標下學習任務群的轉變
(一)學習目標的轉變
學習任務群使學生的語文學習目標更為明確。以前的教學注重知識的傳授與教材的理解,以“落實雙基”為目的。這種學習目的忽略了語文實踐的作用,使其內涵變得狹窄。通過建立學習任務群,可以使學生更加注重學習的實踐,拓展學習的范圍,促進知識的內涵和對學生核心素養的開發。可以說,從“落實雙基”到如今的“三重目標”,再到“學生的核心素養訓練”,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新課標在“學習任務群”的指導下,對語文的創造和運用、思維的發展和提高、文化的傳承和了解等方面進行了清晰的定義,設置了系統互動、豐富、真實可感的學習內容,使學生能夠更全面地了解語文課程的方方面面,更深入地獲得更多知識。學習任務群的目標已經超出了以“這一篇”為目標,獲取“這一個”為目標的單一內容結構,加強了語文學習的綜合性、實效性,使其在學科核心素養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二)學習行為的轉變
學習任務群是一種以任務為基礎的組織,它推動了學生的學習不斷向前發展,直到達到目的。不管是老師的教,還是學生的學,都要以學習為中心,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是要進行整體的規劃。學習任務群所產生的整體觀念,消除了分散式的教學,達到了逐步推進的目的。一是提供核心理念;二是通過實際操作來掌握核心知識和技巧;三是搭建“橋梁”,把各種知識與技巧聯系起來,讓學生用多種方法去了解;四是持續推動“學習轉化”,將學習結果運用到更加廣闊的現實領域。因此,以學習任務群為驅動,使學生有了清晰的目標、較好的學習心態,并能有效地使用各種學習資源,增強了學生對知識、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等各層面的全面提升。
三、基于新課標下學習任務群的小學語文教學實踐有效途徑
(一)制定資源整合綜合方針,提高學生實際掌握水平
在小學語文教學計劃階段,教師要實現學習任務群的教學,不僅要把相關的知識進行整合,還要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探索、學習,確保學習任務群的導向作用,確保在有效整合學習內容和正確學習目標方向、相關學習情境的前提下,讓學生按照學習任務群的指引,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學習能力和創新探索能力。在這種新的教育觀念指導下進行課堂教學,是打破傳統教學方式的基本原則,有利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同時,在教學指導策略和教學方針的運用下,在學習任務群中實現教學活動的一體化,在幫助學生綜合學習和自主學習的同時,還可以增強學生的知識掌握。比如,教師可以根據《魯濱遜漂流記(節選)》《騎鵝旅行記(節選)》《湯姆索亞歷險記》等主題來編寫和整理文章。首先,教師要全面理解和掌握課程教學目的,然后再指導學生正確的閱讀方式、學習模式。其次,在學習任務群的指引下,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也可以讓同學們在一起學習、整理相關文章,這樣既有利于學生深入接觸并科學總結上述類型文章,同時也利于學生掌握知識綜合水平的提高。
(二)注重核心素養綜合培養,增強學生學科核心素養
在學習任務群的基礎上,有助于更好地體現學科內容的真實性和實用性,并使學生的專業素養得到最大程度地提升。在教師按照“學習任務群”的指導思想進行課堂教學時,將教材中的有關材料有機結合起來,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習任務群”這種新教學方式的有效性,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有針對性的分析和總結。這一階段,教師可以將有趣的教學情景引入課堂,然后進行總結,將教育的基本目的與學生的學習任務相結合,從而保證學生的學習與思考更加清晰。比如,結合《白鵝》中有關動物描寫的文章,教師創設和整合學習任務群,從而有效指導學生閱讀中的核心思想,建立學習任務群,將“閱讀這類文章,分析主題特征”整合起來,然后教師可以在學生自主學習、目標性閱讀環節,借助與閱讀內容相關的情境線索設置,使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熱情、興趣進一步激活,借此促進學生學科素養逐步提高的同時,也利于學生知識水平綜合掌握基礎的切實夯實。
(三)創設理實結合授課理念,提高學生語文實踐水平
在傳統的教學觀念中,教師的教學往往側重于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學習水平的全面提升,這種教育觀念既不利于學生的創造性培養,也不利于學生整體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的提升。而運用“學習任務群”教學模式,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表達能力,還可以指導他們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好的修辭技巧和描述方法,從而逐漸提高他們的實際運用能力。比如,在進行《橋》的整個教學過程中,在學習任務群的項目指導下,教師首先要把人物、事件、環境為一體的自主學習探索綜合理念提供給學生,關注環境描寫和情節設計,體會它們對刻畫人物的作用,以便引導學生閱讀小說類文章的過程中找準正確的閱讀策略。在學習任務群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其它微型小說,促進學生在閱讀和重復總結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己的語文能力,從而為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達成讀寫共進,促進深閱讀品質的培養
“學習任務群”的概念強調了“全面”的語文教學,這種思想要求教師在設計學習任務時,要合理地設計具有挑戰性、個性化、創造性的任務。以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為例,該單元的最大特色在于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了解如何閱讀,并在閱讀過程中培養出學生的鑒賞能力和解讀能力。閱讀該單元,不僅要讓學生認識和鑒賞作品的內涵,更要注重與評點相關的閱讀技巧。教師要引導學生以閱讀為本,多角度、創造性地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批評等活動來擴展思維空間,從而提高閱讀的質量。在《陀螺》教學中,為了使學生理解文本,教師可以這樣提問:“文章中關于陀螺的內容是什么?能不能用思維導圖來解釋?”學生通過自己的理解和學習,迅速地繪制出各類學習計劃,教師將學生的作品以投影形式呈現在課堂上,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自信。此外,還要引導學生用批注的方式進行閱讀,重視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對課文進行文字批注,并利用這些批注進一步理解課文。《陀螺》的習題,清楚地要求學生在“感受深刻之處做注釋”。與前面課程所要求的注釋有很大區別,這一課程著重于使用閱讀技巧。所以,從第一次閱讀開始,所有的設計都要以“更深刻的感受”為核心,使整個教學過程中的語文元素得以貫徹。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實踐性的認識,既是對觀念的創新,也是對語文教學價值的反思。基于“學習任務群”的語文教育肩負著完成初等語文教育的任務,同時這也是一個嶄新的研究領域。因此,要實現在繼承中進步,在完善中創新,小學語文教師就要用嶄新的教學方法,與學生走向一個嶄新的學習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