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陶
為有效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教師可指導小學生靈活運用數學草稿本,形成正確高效的數學學習習慣。通過對小學生的數學草稿本使用情況分析可知,主要存在以下教學問題:小學生使用數學草稿本的興趣較低、小學生缺乏正確使用數學草稿本的習慣、教師開展的數學草稿本使用指導策略單一、小學數學草稿本教學指導停留于理論層面等。鑒于此,在培養小學生數學草稿本使用思維時,教師可采取以下教學實踐措施:激發小學生數學草稿本使用興趣、培養正確使用數學草稿本的習慣、靈活開展數學草稿本教學指導、創辦豐富多樣的實踐活動等。
小學生形成的數學思維意識與學習習慣,對小學生后續的高階復雜數學內容學習起到直接影響。為保證小學生數學課程的整體學習效果,在小學數學教學時,教師應當指導小學生合理使用數學草稿本,學會利用數學草稿本,及時查漏補缺,夯實自我的數學基礎知識,提升自我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
一、數學草稿本
小學數學教師需靈活引導小學生使用數學草稿本,形成使用數學草稿本的良好習慣。因為數學知識抽象內容較多,在公式、符號、數字、圖表、圖案、定律的運用時,將給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思考帶來一定的阻礙,而數學草稿本的合理利用,能夠輔助小學生進行抽絲剝繭地剖析相關信息,并找出問題的解決方法,有效提升小學生數學綜合學習水平。
在素質教育改革背景下,為循序漸進地提升小學生數學綜合學習能力,培養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教師應當認識到數學草稿本使用教學引導的重要性,圍繞小學生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目標,主動探索小學數學草稿本有效使用的教學實踐路徑,打破以往應試灌輸教學理念的約束,為小學生打造全新的數學學習環境,培養小學生正確使用數學草稿本的思維意識,助力小學生數學綜合學習素質的提高。
二、小學生數學草稿本使用的突出問題
(一)小學生使用數學草稿本的興趣較低
小學生身心成長階段,由于思維認知范疇非常有限,很多小學生并沒有形成正確使用數學草稿本的數學思維意識,不利于小學生數學課程知識的學習和掌握。通過對小學生的數學學習現狀分析可知,小學生使用數學草稿本的興趣較低,并沒有主觀認識到數學草稿本的使用對自我數學學習產生的重要性,從而導致小學生沒有形成正確的數學草稿本的使用意識,不利于小學生夯實數學基礎知識。
(二)小學生缺乏正確使用數學草稿本的習慣
筆者在實際教學工作開展階段,發現部分小學生能夠主動使用數學草稿本,自主進行數學內容的學習探索,但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成效卻不明顯。通過對小學生的數學草稿本進行觀察分析可知,小學生的數學草稿本字體潦草、列式不規范、紙張空間隨意分割、書寫筆體忽大忽小。由于小學生沒有形成正確使用數學草稿本的良好習慣,導致小學生并沒有合理發揮出數學草稿本的使用價值,阻礙了小學生數學綜合學習能力的提升。
(三)教師開展的數學草稿本使用指導策略單一
小學生使用數學草稿本時,主要基于教師的數學草稿本指導,進而形成正確的數學草稿本使用習慣,為小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鋪墊基石,助力小學生數學綜合學習實力的提升。但在實際教學階段,由于教師開展的數學草稿本使用指導策略較為單一,并沒有契合小學生的數學學習差異性需求,對數學草稿本教學策略進行改革創新,秉持老舊的教學理念,給小學生學習使用數學草稿本產生了直接的不利影響。
(四)小學數學草稿本教學指導停留于理論層面
數學草稿本有效使用路徑實踐探索時,小學數學教師應當認識到小學數學草稿本使用的多樣化,即在不同領域中靈活使用數學草稿本,進而充分發揮出數學草稿本的使用價值,如利用數學草稿本記筆記、繪制思維導圖、整理數學單元知識框架、進行數學學習心得總結等。在具體教學階段,由于教師教學理念的影響,使得小學數學草稿本教學工作仍舊停留于理論指導層面,導致數學草稿本的使用效果被約束,沒有發揮出數學草稿本使用的全部價值。
三、小學數學草稿本合理使用的實踐路徑
(一)激發小學生數學草稿本的使用興趣
小學高年級的數學運算,相對低年級是比較復雜的,除了加減乘除運算、混合運算、圖形角度換算等,還涉及方程式和小數、分數、倍數的運算。小學生很難通過口算得出正確答案,必須使用數學草稿本運算輔助答題。
因此,教師從低年級開始就要培養小學生有效使用數學草稿本的興趣。為實現預期教學目標,教師應當樹立模范,引導小學生對優秀的數學草稿本進行學習,如何正確書寫、如何歸納總結、如何重復利用等,都可以不斷彌補小學生對數學草稿本使用的不足,使得小學生基于自己的數學學習習慣,制定科學合理的數學草稿本使用計劃,充分發揮出數學草稿本的使用價值,為小學生后續的數學高階內容學習鋪墊基石。
例如,進行小學數學四則混合運算教學時,為有效激發小學生數學草稿本的使用興趣。教師可設定比賽游戲,即使用數學草稿本的學習小組,與不使用數學草稿本的學習小組進行比賽。在相同的時間內,計算并比較哪一個小組的四則混合運算正確率更高。
為有效調動全班小學生的游戲參與積極性,在四則混合運算習題設計時,可由未參與比賽的小學生進行設計,總計20道四則運算習題,在順序完全打亂后,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并由學習小組的成員在規定時間內進行答題。在緊張刺激的答題比賽環境下,使得小學生對數學草稿本的使用產生一定的興趣,并在心中生出疑問:“數學草稿本的使用,真的會提高答題正確率嗎?”
基于最終的結果,教師引導小學生進行共同分析思考。沒有使用數學草稿本的答題小組,在規定時間內,采用口算的方式進行答題,答題數量相對較多,但整體答題正確率較低;而使用數學草稿本的答題小組,在規定時間內,答題總數相對較少,但保證每一道習題都解答正確。在數學草稿本答題競賽的活動開展下,教師可指導小學生對數學草稿本的使用,形成正確的認識,并有效激發出小學生使用數學草稿本的積極性。
(二)培養正確使用數學草稿本的習慣
小學生使用數學草稿本的良好習慣,需要從點滴做起。教師應該要求小學生在做每一次習題練習時,都要拿出數學草稿本輔助做題,交作業必須附帶數學草稿本,并定期檢查小學生數學草稿本的使用情況,及時指出并糾正小學生使用數學草稿本過程中的不良習慣,如不按順序運算、筆跡過大或者過小等,這些都不利于小學生做習題時快速得出正確答案。另外,教師還需和家長做好配合聯系,監督小學生在家做練習時,也要積極合理地正確使用數學草稿本。
在家長與教師給予小學生評價時,應當統一教育評價理念,即圍繞積極心理學視域,對小學生的數學草稿本使用情況,開展動態及時的賞識鼓勵評價,不斷增強小學生的數學草稿本使用獲得感與成就感,提高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自信心,促使小學生形成正確有效的數學草稿本使用習慣。
例如,小學數學“折線統計圖”教學時,為有效提升小學生數學實踐應用綜合能力,教師可引導學生科學使用草稿本,進行“折線統計圖”的繪制。通過對部分學生在草稿本上繪制的折線統計圖分析可知,由于小學生沒有對草稿本進行空間規劃,且沒有合理利用繪圖工具,進而導致“折線統計圖”繪制不規范,不能客觀直接地反映相關事物的變化規律。
為此,教師引導小學生使用草稿本時,可基于教學內容,為學生展示正確使用草稿本的步驟:一是根據折線統計圖的繪制要求,對草稿本的平面空間進行合理規劃;二是規范使用繪圖工具,保證折線統計圖的相關信息準確對應;三是基于折線統計圖反映的事物數據、真實的標注,最終完成折線統計圖繪制。在小學生初次繪制折線統計圖時,教師需動態觀察,并及時給予鼓勵指導,促使小學生形成正確使用草稿本的學習習慣,有效提升草稿本的使用效率,為小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筑牢基石。
(三)靈活開展數學草稿本教學指導
教師、小學生和家長可能都會認為,數學草稿本僅限于相對復雜的題目演算,對于簡單的題目,數學草稿本似乎沒有使用起來的意義。數學草稿本的內容可以反映出小學生的分析思路。教師要引導小學生規范使用數學草稿本,數學草稿本字跡要清楚,按照順序列明題號,注明具體的解題思路。對于復雜抽象的題目,也可以在數學草稿本上畫出思路框架,可以提高小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促進發散思維。
此外,教師還要引導小學生及時回顧學習數學草稿本,對相同類型的題目解題思路加以歸類,復習解題過程。同時,對于開放性的一些練習,培養小學生多角度思考,嘗試用不同的方法去解答,最大化數學草稿本對提高小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作用。教師可以匯總小學生優秀、有效的數學草稿本,展覽在班級宣傳欄。這樣不僅是一種激勵,同時還可以使小學生充滿濃厚的興趣,積極規范地使用數學草稿本,并學習好的解題思路。
(四)創辦豐富多樣的實踐活動
小學生使用數學草稿本進行數學學習時,為強化小學生的數學草稿本意識、提升小學生的數學綜合學習水平,教師應當創辦豐富多樣的實踐活動,促使小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發現更多數學草稿本的妙用,為小學生使用數學草稿本開辟新思路,提高小學生數學課程學習的質量與效果。
如教師設定社會實踐公益活動,引導小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完成社會實踐公益活動。在小學生小組合作過程中,將制定的公益活動實踐操作流程、分工,及時記錄在數學草稿本中,并在社會實踐公益活動中靈活應用數學知識,完成數學知識的遷移應用,及時記錄數學知識應用心得,使得數學草稿本成為數學實踐學習的記錄者。
例如,教師在指導小學生學習除法相關內容時,可組織小學生在校園內開展植樹活動,并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制定活動完成方案。在具體植樹過程中,小學生需要沿著直線植樹、圓形花壇植樹、正方形植樹、長方形植樹。為其準備相應的樹苗與實踐工具,小學生則需要對除法相關的數學內容進行遷移應用,并及時利用數學草稿本,對數學實踐公益活動的過程進行記錄,有效拓展數學草稿本的應用范圍,為小學生的數學草稿本利用開辟新領域。
筆者闡述了數學草稿本使用的教學實踐路徑,旨在說明數學草稿本合理使用的必要性,以及教學指導培養的重要性。今后,在小學生數學學習時,為培養小學生正確的數學草稿本使用意識,教師需要循序漸進地培養,促使小學生重視數學草稿本、靈活運用數學草稿本,夯實自己的數學基礎知識,進而不斷提升小學生數學課程的綜合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