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芳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低年級學生的語文識字是語文教學的關鍵部分,對識字教學不重視就難以促進學生高質量地學習語文知識,低年級識字課程的良好開展可以有效提升小學語文課程的教學質量,如果學生在識字教學過程中沒有較好的識字積累就難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良好的學習方式,使得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沒有足夠的知識基礎,從而影響后面的教學計劃,所以必須讓學生學好基礎知識。長期來看,學生必須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樣學生對于學習也會主動起來,然后在學習過程中就可以掌握更多的生詞,教學質量也能得到提升。
一、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重要性分析
漢字的學習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價值,可以使學生在漢字的學習過程中明白我國文化的現代傳承,在學習過程中能夠讓學生不但可以掌握語言文字的基礎知識能力,還能在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意識,有效促進普通話的落實,從識字教學中更好地幫助學生,學生的漢字理解能力可以得到提升,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也能夠得到提升。
二、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面臨的困境
在小學低年段的教學中存在一些困難,主要是因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沒有形成較好的學習過程,學生對于學習的認知不全面,主動學習意識不強,以及教學方式不夠優化,所以應該針對這些問題施展相應的解決策略。
1. 識字授課方法落后單一
大多數教師的教學方式就是對漢字注音然后領讀,這種簡單快捷的辦法雖然可以快速完成教學任務,但是卻沒有充分激發出學生對于學習的積極性,并且難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這樣的課程教學學生雖然會接受但教學質量并不高,而且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很容易注意力分散,不能使學生將精力全部投入到學習中去。
2. 識字教學內容不夠豐富
低年級學生的識字教學主要是按照課本內容上的教學來進行,沒有將內容拓展,當然低年級的學生認知水平比高年級的學生差,沒有足夠的認識去認識更多的字,在學習過程中也沒有較好的學習積極性,但是教師可以根據課程中的知識對于一些內容進行擴展,擴展的內容需要豐富有趣,這樣也就能將課程內容有效地講述給學生,還能改善教學內容過于單調的問題。
3. 識字教學沒有很好地與生活聯系
傳統的識字教學比較枯燥乏味,主要是由于教師在教學中沒有很好地結合生活實際,部分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聯系實際生活,然而部分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就無法做到。部分教師認為這些都是讓學生自主發展,因此對于生活聯系教學不加重視,這樣的教學理念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多的是看重成績,沒有讓學生明白識字教學與實際生活的重要聯系,甚至會導致學生不明白字詞的實際應用,只是掌握了其中較為淺顯的含義。
4. 識字教學缺乏趣味性
識字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學會識字的方法,并且能夠通過良好的方法讓學生認識更多的漢字。目前很多教師只注重學生漢字的積累量,在教學時通常以課本的內容為主,并沒有讓學生認識到識字的作用以及漢字的內涵,教學方式基本以讀、寫和默寫以及聽寫為主,這種教學模式很容易影響學生的識字興趣。
三、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策略
小學低段的學生雖然比較聽話,可以有效完成教師的目標,但是這一類的學生沒有足夠的學習自主性,在學習過程中只是簡單地模仿,而且教師只是布置任務式的作業,學生以完成任務為目標來學習,沒有較好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升。
1. 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
小學低年級的語文識字需要不斷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開展更多關于漢字的學習活動,使得教學能夠變得生動活潑起來,讓學生感受到漢字教育的趣味性,以及更好地讓學生明白所學知識的價值,比如教師可以使用一些卡片來改善教學,而學生就可以在活動中明白一些知識的用法,還可以開展一些漢字比賽,比如設置謎語讓學生去根據字形結構來猜測,如“一加一”是“王”字、三人行是“眾” 字,使得學生能夠在活動中有更好的學習過程。
2. 依托童謠進行趣味識字教學
低年級的語文漢字教學,需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趣味教學可以很好地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起來,所以結合童謠是必要的教學形式。大量的書寫不僅會使得學生對于學習有所厭惡,甚至會有一定的抵觸心理,但是結合童謠的教學可以很好地激發學生對于知識的學習,而在童謠教學中可以更好地結合所學知識,也能對學生有一定的地域特色教育。例如,在講授關于“春、夏、秋、冬”的課程時,教師可以結合當地的季節特色編寫童謠,而這四個字也會成為學生眼中最重要的知識,也就能夠很好地將這些知識進行記憶。
3. 多采用形體動作教學
教師采用形體動作教學,學生可以很好理解所學知識,并且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于字詞會有更深的記憶,譬如,在講授“說、看、拍、笑”等詞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做相關動作,這樣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有一定的形體記憶,也能使學生將所學知識與實際生活進行很好的聯系,所記憶的知識也就更加牢固,還能促進教學過程更加豐富有趣,使課程變得生動活潑。
小學語文的識字教學需要有針對性,特別是對于低年級的語文教學要有相應的教學計劃設計,教學計劃還需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學生的學習方式來制定,使學生的學習能力能夠更好地得到提升;并且教師還應對于自身的教學過程不斷優化,為低年級學生學習語文知識塑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4. 增強識字教學的趣味性
識字教學的趣味性是幫助學生提高識字效率和效果的基礎,教師需要選擇合適的內容和模式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才能讓學生真正能夠理解漢字的含義。為此,教師可以利用講故事、順口溜、猜字謎等方式展開識字教學,讓學生能夠在文字游戲中認識漢字、了解漢字,并且能夠學會使用漢字,例如學習“尖”時,教師可以編字謎“說它小來下面大,說它大來上面小”,并且利用三角形直觀地讓學生感受字形的含義,以便于幫助學生深刻記憶。
5. 豐富識字教學的方法
采用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尤為重要,在展開低年級識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改善傳統的教學方法,確保能夠采用更加靈活、更加豐富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在當前絕大多數教室都配備了多媒體設備的背景下,教師也應當積極采用信息化教學方法豐富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內容,例如教師可以采用動畫的方式展開教學,讓學生通過動畫、兒歌等方式在娛樂中認識漢字,并且學會漢字的使用方法,同時還能增強學生的專注度。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自己去編寫兒歌或者順口溜,帶領學生去分析漢字、分解漢字,讓學生的漢字學習能力得到有效培養。
6. 拓展識字教學的內容
拓展識字教學的內容主要是讓教師拓展教學思路,避免只教給學生認字和寫字,反而忽視了學生閱讀能力、文字應用能力的培養。為此,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說漢字的方式進行教學,教師教學生字時可以先展現生字的字形,并且讓學生猜測生字的含義或者讀音,進而循序漸進地讓學生去了解生字的內涵,以便于幫助學生能夠更好地記憶。與此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閱讀教學讓學生認識生字,教師可以給予學生一篇故事讓學生自己閱讀,并且將生字標記或者寫出來交給教師,教師則需要針對這些生字展開教學,并且完成教學后讓學生進行二次閱讀。這樣不僅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同時也能加強生字的教學效果。
7. 激發學生的自學能力
由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見到和用到的漢字非常多,教師無法一個個地去展開教學,因此教師必須要讓學生具備一定的自學能力,才可以確保學生能夠自己學習生字,日后在遇到問題時也能了解生字的含義。首先教師要讓學生發現漢字的規律,以便于學生能夠通過拼音和字形,以及上下文結合認識和理解漢字;其次教師需要讓學生學會查字典,確保學生遇到過于困難的漢字時,可以利用偏旁部首進行查詢,以便于學生能夠自主掃清閱讀障礙。
8. 利用繪本閱讀來培養識字能力
閱讀是協助學生認識生字的最好方法,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繪本的閱讀更能夠加強學生對識字的興趣,繪本最大的優勢是能夠將文字和圖畫進行結合,讓學生利用文字和圖畫加強對閱讀內容的理解和對繪本內容知識的學習,同時也是協助學生識字的好方法。因此教師一定要鼓勵和帶領學生去閱讀繪本,讓學生從閱讀中不斷增加識字量,同時還能夠讓學生在閱讀中增加詞語和句子的積累,從而確保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而且教師還可以引導和鼓勵學生去續寫或者改編繪本,讓學生在寫字中加深對文字的印象,同時還能充分帶動學生的創作興趣,讓學生各方面能力都能得到有效培養。
9. 引導學生學會查字典
字典是引導學生識字的關鍵,在查字典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利用拼音和部首查找的方法來鞏固自己的拼音和部首的認知與應用能力,還能更快地尋找到自己想要的字,同時還能在字典的解釋中認識到字的含義以及字在詞語和句子中的應用。因此教師一定要積極引導和教授學生查字典的方法,確保學生能夠手腦并用,加強學生對文字的認知能力。而且教師也需要適當引入諸如《現代漢語詞典》等字典的使用,讓學生的知識面得到更好的拓展。
10. 結合生活展開識字教學
文字在生活當中是無處不在的,而且大多數文字都是非常常見的常用字,因此利用生活中的文字資源來加強學生的識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日常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和家長一同努力,共同從生活中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像是街巷或者建筑物的招牌、路邊的廣告、霓虹燈、店鋪名稱等等,都是孩子對于字形認知過程中最有效的工具,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鞏固自己學過的字,而且還能認識許多生字,可以潛移默化地提升學生的識字量。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家長和教師還要加強對學生的鼓勵和贊揚,積極引導學生去認生字、讀生字、問生字,讓學生對認識生字提起興趣,在認識生字的過程中提高自豪感,并且還能夠學以致用,讓學生獲得積累的同時也能幫助學生養成從生活中不斷學習的好習慣。
除此之外,教師在識字教學的過程中還需要加強對學生的鼓勵,讓學生能夠通過教師的贊揚提高識字的自信心,并且能夠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和理解生字,以便于教學效果能夠得到進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