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娟玲
技工院校英語難教,與學生基礎水平差有關系,也與教師教學方式呆板、陳舊不無關系。試想,技校學生本來英語就很差,如果教師仍然按照傳統方法那樣照本宣科地灌輸、傳授,學生怎么能聽得進去?反過來,如果教師深入分析學生的身心特點、學習習慣、學習方式,深入研究英語教學的基本規律,根據學生基礎知識水平,降低學習要求,找到學生的學習興趣點,突出教、學與做的三者統一,讓學生參與進來、行動起來、說出話來,自然能夠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教學做合一”的理論依據
所謂“教學做合一”,就是在課堂教學中以做為中心,既不能由教師滿堂灌輸地教,也不能由學生死記硬背地學;而是教師為學生的學習、實踐而教,學生為增長知識、提升素質而學。教、學、做三者應該有機整合,并以做為中心來實施課學,讓教師為做而教,學生為做而學,培養學生的英語表達與應用能力。
1. 陶行知的“教學做合一”理論
“教學做合一”是教育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他主張,事怎樣做就怎樣學,怎樣學就怎樣教;教的法子要根據學的法子,學的法子要根據做的法子。在他看來,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教學做合一”的實質就是教學和生活實踐有機結合起來。
2. 杜威的“從做中學”思想
美國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在教學論中提出“從做中學”的核心思想。他主張,“從做中學”就是“從活動中學”“從經驗中學”,將知識的學習與生活實踐活動相互聯系起來;并認為,教學過程是“做”的過程,也是“經驗”的過程。即只有通過“做”才能獲得經驗,有了經驗,也就有了知識,才能學到東西。
3. 建構主義理論
以皮亞杰(J.Piaget)等建構主義理論代表人物,強調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要突出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和對所學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因而倡導以學生為中心,強調以“學”為主,打破傳統以教學為主的觀念。4. 新課程改革理論
新課改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目標,關注學生發展,教師在教學中要認真研究課堂教學策略,激發學生學習熱情,體現學生主體,鼓勵學生探究,高效實現目標;強調教師成長,依據新課程評價目標要求,教學評價圍繞促進教師成長的方向而進行;重視以學定教,真正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發展為本。
二、應用“教學做合一”模式于英語課堂的意義
1. 突出以學生為中心
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是課堂的主角,按照教材內容照本宣科地滿堂灌輸;課程結束,學生的學習也就基本結束,其教學效果不言而喻。而“教學做合一”模式反傳統教學方法而行之,減少了教師的教,而突出學生的學,突顯學生在做中學。英語教學更明確要求學生廣泛進行師生互動、口語會話、動手訓練,讓學生變成課堂的主角,真正落實學生的主體作用。
2. 突出實踐教學環節
傳統教學缺乏“做”這一環節,經常由教師主講,學生死記硬背,造成讀死書、死讀書、讀書死的現象。而“教學做合一”模式,明確要求教師要引導學生去做、去實踐、去訓練、去應用,真正做到現學現用、學以致用、活學活用,這才是現代教育的真諦,也是提高教學效果的必然要求。
3. 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教學做合一”模式下,教師盡可能地讓學生多練習、多參與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動手動腦,去探究并解決學習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全面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基礎水平、學習態度、學習方式,因人而異、因材施教,采取分層教學,設計不同的教學與作業任務,落實“教學做合一”,促進學生實踐能力提升與個性發展。
三、“教學做合一”模式在技工院校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1. 角色扮演,強化學生口語訓練
英語教學重在會話,而不能教學生學習“啞巴英語”。而讓學生會說、會講,最好的方法就是將學生放在相應的語境之中,更好地接受英語學習。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采取音頻、視頻播放或者口頭描述的形式,向學生展現會話背景,為學生創造具有一定英語語境的會話環境。借助教學輔助手段,積極營造在商場、圖書館、體育場、書店等各種情境,讓學生在“身臨其境”中,培養與提升口語會話能力。對于英語知識結構的分析,教師通過采取知識圖標的方式,將教材中的詞匯、短語、句子、會話、閱讀等列出,分析哪些部分可用于會話活動,再對其中角色扮演細節進行設計,根據學生不同會話水平,合理安排角色,分配會話任務,指導進行會話。
例如,在教學Unit 6 Food and drinks活動8時,分為以下幾步:第一步,引導學生列出餐廳場景中可能會用到的語句;第二步,講解中西餐菜單相關的詞匯,并適當拓展。如:
第三步,安排2-3名學生選擇情景和角色進行對話。比如,學生進行如下對話:
(Chinese Restaurant)
Waiter / Waitress: Excuse me. Can I take your order now?
Customer A: Yes. We?'d like the chicken for the cold dish.
Waiter / Waitress: How about the hot dishes?
Customer B: Tangcuyu and Mapo Tofu, please.
Waiter / Waitress: And the soup?
Customer A: Tomato and egg soup, please.
Waiter / Waitress: Would you like to try our baozi for the pastry? It?'s our specialty.
Customer B: OK. We?'ll have the baozi then.
第四步,選擇部分學生進行展示,引導學生互評并給予反饋。
通過跟讀范本中重點句型、替換關鍵詞模仿會話等訓練,使學生掌握點餐的基本英語會話,有助于學生遷移到實際的點餐語境中,培養學生語言交互與思維能力。這種情境交際會話,還有助于培養學生點餐服務中的得體禮儀,提高職業綜合素養。
如今,技校學生多有手機,也有微信、QQ群等聊天工具。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借助微信群、QQ群等,進行日常英語會話聊天;或者三五成群,臨時拉起一個小群,進行靈活的情景對話、角色扮演,提高口語水平。借助英語學習QQ群或微信群,教師先結合英語教學內容,發布會話任務,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然后讓學生在群里進行兩人或多人的會話活動,通過不同形式的會話,鍛煉語言表達能力;教師對學生會話表達有誤者及時進行糾正,便于會話持續健康進行;或指定一些英語口語能力較強的學生充當“小先生”,擔當會話小組長,負責對各小組英語會話進行指導、糾偏,促進網上口語對話順利進行。
2. 任務驅動,開展小組合作探究
教學時提出某一項學習任務,供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究,更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以教學任務驅動為前提,根據學生性格、理解能力、基礎水平等情況進行小組劃分,通過小組與小組之間、組員與組員之間的相互學習,以實踐訓練來完成教學任務,觸動學生動口或動腦完成一定的任務,從而真正地落實“教學做合一”。例如,在教學Unit 3 Shopping活動8時,按照以下步驟進行任務教學:(1)教師呈現對話場景,學生閱讀海報中相關信息(包括商品名稱、原價、現價、折扣),列舉可能用到的語句;(2)教師進行對話示范。學生兩人一組,選擇角色和商品,編排對話并練習。比如:
Shop assistant: Hello, how can I help you?
Customer: I?'d like a milk tea and a box of cookies, please.
Shop assistant: Here you are.
Customer: How much are they?
Shop assistant: 19 yuan. They?'re on sale now.
Customer: Good. I?'ll take them. Can I pay with my cell phone?
Shop assistant: Sure. Please show me your payment code.
Customer: Here.
Shop assistant: Thank you very much.
(3)教師選出部分學生進行展示,學生互評。
本環節設計以購物為主題的口語表達活動,通過提供購物語料,讓學生以此為范本進行模仿訓練,培養學生學習遷移、語言交互、思維能力及小組合作能力。如此教學,能夠增強教學的生動性、趣味性,觸動學生動腦思考、動嘴說話,用耳專心靜聽,實現整個英語教學質量的飛躍。
3. 菜單設計,激發學生樂意完成作業
作業是檢查教學效果的一種有效方式,也是真正在“做”英語。但是,傳統的填空、連線、選擇、翻譯等各種題型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為激發學生做作業的興趣,可以根據學生基礎水平,設計分層性質的作業菜單,供學生選擇,使學生日常生活與英語應用結合起來。比如,布置學習微課的“開胃湯”,鞏固知識的“正餐”,提高能力的“熱菜”,拓展提升的“餐后水果”,跟讀課文“特色小吃”等等,讓不同興趣愛好的學生在有趣的作業設計中選取適合于自己的作業。設計具有實踐性、應用性的作業,幫助學生去學英語、用英語,真正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踐,做到學以致用、現學現用。
4. 課后實踐,調動學生學習英語興趣
學習英語需要持續地訓練與運用,才能達到熟能生巧的地步。但是,不少學生只是課堂聽聽、練練,課后基本不接觸英語,很難學習并掌握英語知識。在“教學做合一”模式下,經常開展綜合性英語實踐活動,讓學生持續沉浸于英語語境之中,激起學習興趣,自然樂在其中。指導成立英語興趣小組或會話社團等組織,根據學生不同特點,廣泛開展朗誦、單詞、聽力、會話、翻譯等各項比賽及其他學習交流活動,通過競賽激勵,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組織學生編寫生動活潑、圖文并茂的英文板報或手抄報,讓英語故事、對話、謎語、小傳、名家名言、名詩欣賞等英語內容,陪伴學生快樂成長。經常舉辦英語角活動,引導學生以School life、Shopping、Transportation、Food and drink、Celebrations等主題,展開英語會話,增進自然交流、思想溝通。課外實踐與課內活動相結合,持續不懈地“做中學”,英語學習效果也會大大提升。
采取“教學做合一”模式,能夠有效地將教學與實踐有機結合起來,促進學生英語學習與實踐應用的有機統一,讓學生在課堂上真正地動起來、練起來、做起來。教師要以新課改為契機,深入研究如何在英語教學中實施“教學做合一”模式,努力提高教學質量與教學效果,讓英語成為學生喜歡的課程,讓英語教學成為愉快的教學,讓英語課堂成為開放、靈動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