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婷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版)圍繞核心素養培養目標和課程內容六要素中,對詞匯有了更進一步的說明。因此,在新課程中教師需結合當前“雙減”政策及初中學生的學習需要,針對性地對學生的詞匯量進行拓展,為英語學習打下堅實基礎。而一詞多義在英語學科的學習中出現頻率較高,英語教師在講解詞匯時,應注重對多義詞的解讀,幫助學生理解詞匯不同含義的用法,加深學生的理解。
在詞匯學視角下,初中英語教師要重視詞匯教學,革新詞匯教學的模式,總結歸納出英語高頻詞匯,向學生逐一講解,夯實學生英語基礎,重視一詞多義現象的解讀。英語詞匯中多義詞出現的頻率比較高,初中英語教師在課下要多收集這類詞匯,并進行匯總分析,找出記憶的方法,為學生的英語學習提供便利。
一、初中英語高頻詞匯一詞多義形成的原因
(一)語言環境的影響
在語言發展中,語言環境對其發展起著重要的影響,以“time”為例:
(1) The students are studying their lessons at school most of the time. (學生們大多數時間都在學校學功課。)
(2) I have told you a dozen times not to do that. (我已經屢屢告訴你不要那樣做。)
(3) You will learn how to do it in time. (你將來總會學會怎么做這事的。)
(4) Take your time; there are still twenty minutes to go. (不要著急,還有二十分鐘呢。)
(5) At times I wondered if we?'d ever get there, the way seemed so long. (那段路似乎太遠了,我有時甚至懷疑我們是否到得了那兒。)
借助例句能夠明顯地發現“time”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有著不同的含義,而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在于詞匯的含義受到語言環境影響,語言環境為一詞多義的形成起到了推動作用。
(二)詞語搭配的影響
在英語詞匯的學習中,由于詞語搭配的不同,詞匯也會呈現出不同含義,如動詞“prefer”意為“寧愿選擇;更喜歡”。
“Even on holidays Mr Wang preferred reading to doing nothing.”這一句中使用了常用結構“prefer doing A to doing B”,句子可翻譯為:“即使在假日,王先生寧愿讀書而不愿閑著。”
“They prefer to spend the rest of the morning wandering in the streets.”這一句使用了“prefer to do sth.”這一常用結構,句子的含義為:“他們比較喜歡把早上剩下的時間都用來在街上閑逛。”
“So you prefer speaking without referring to your notes?”句子中使用了“prefer doing sth.”這一常用結構,含義為:“這么說,你更喜歡不看稿子做報告了?”
prefer后面接動名詞的結構,用來談論一般情況下“更喜歡某種活動”。同一詞匯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會呈現不同的含義,需要教師及時的點撥。
二、詞匯學視角下初中英語高頻詞匯一詞多義教學策略
(一)使用構詞法教學
一詞多義現象在初中英語詞匯中比較常見,在以往的詞匯教學中,英語教師會選擇詞匯眾多義項中的一種展開講解,幫助學生牢牢掌握詞匯的這一個含義,對于其他義項學生的印象并不深刻,對詞匯含義的掌握比較片面。針對以往教學中的不足,初中英語教師要在詞匯學的指導下,合理地調整課堂教學,開展深入的講解,借助構詞法幫助學生理解并掌握多義詞的多個義項,為學生的閱讀提供便利。
比如,初中英語牛津譯林版教材八年級上冊課本Module 1 Teenage life Unit 1 Friends,教師在講解“difficulty”時,可以出示句子“This may help when you are having difficulty making a decision.(當你在很難做決定的時候這個可以幫助你。)”借助句子展開分析,分析單詞“difficulty”的含義,借助構詞法幫助學生理解,“difficulty”意為“困難;費力”,一般作不可數名詞,常用結構為“have difficulty (in) doing sth.=have trouble/ problems (in) doing sth.”,意為“做某事有困難”,然后引導學生造句:“或許你在交友上有問題(Maybe you have difficulty / trouble (in) making friends.)”在實踐中加深學生對詞匯的理解,然后補充“difficulty”的其他用法,指具體的困難、難題、難事時,可以作可數名詞,如“The book is full of difficulties.(這本書充滿了難點。)”常用結構還有“have difficulty / trouble / problems with sth.(在某方面有困難)”。在例句中還有“decision”這一詞匯,教師可以為學生補充相關的知識點,“decision”在例句中作名詞,意為“決定”,動詞形式為“decide”,常用結構為“make a decision”,然后引導學生造句“我認為它是一個好決定。(I think this is a good decision.)”在英語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能夠從構詞的角度深入理解詞匯的不用義項,能夠豐富學生的單詞儲備。
(二)聯系語境講解詞義
詞匯在英語學習中占據重要的地位,初中英語教師在詞匯學的指引下,要重視對英語高頻詞匯的講解,幫助學生理清不同義項之間的關聯,聯系語境和詞組來幫助學生理解,加深學生對多義詞的印象,掌握不同義項的用法。
比如,初中英語牛津譯林版教材八年級上冊課本Module 2? Nature and the environment Unit 8 Natural disasters,在講解“promise”這一詞匯時,英語教師可以借助句子“We promise that this therapy can help you change your moods, or you will get your money back!(我們保證這種療法可以幫助你改變情緒,否則全額退款!)”展開,在句子中“promise”用作動詞,意為“允諾,答應;保證”,借助句子幫助學生理解“promise”的動詞含義,然后出示“He has promised to behave better.(他已經答應要表現得更好些。)”這一句型,從中總結“promise”的常用結構,“promise (not) to do sth.[承諾(不)做某事]”;出示“She promised her brother that she would write to him.(她答應弟弟會給他寫信的。)”這一句型,從中總結“promise sb (not) to do sth. [答應某人(不)做某事]”“promise sb. Sth. (承諾給某人某物)”這兩個常用結構,接著呈現其在從句中的用法“promise sb.+that 從句(向某人承諾……)”。在講解過動詞含義之后,可以創設語境,借助句型或者詞組來幫助學生理解“promise”的名詞含義,如“He broke his promise and did not come to see me.(他違背了諾言,沒來看我。)”在句子含義的分析中,引導學生理解“promise”的名詞意為“諾言,約定”,向學生講解其為可數名詞,并補充常用詞組“make / break / keep a promise”意為“許下/違背/信守諾言”。
(三)遵循語言本質特征
初中英語教師在開展詞匯教學時,要認真分析高頻詞匯中的一詞多義現象,遵循語言類學科的特征,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豐富學生的單詞儲備,夯實英語基礎知識。在詞匯學的指導下,初中英語教師在講解多義詞的不同義項時,不能延續以往陳舊的授課模式的簡單帶過,需要帶領學生認真地分析,理清不同義項之間的關聯,在講解的同時引導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靈活運用,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
比如,初中英語牛津譯林版教材八年級上冊課本Module 1 Teenage life Unit 1 Friends,在學習“Does your favourite colour match your characteristics?(你最喜歡的顏色和你的性格相符合嗎?)”句子中“match”這一詞匯有著多個義項,作名詞時表示“比賽;火柴;對手;相配的人(或物)”,作動詞時表示“與……相配/媲美;使較量/競賽”“相配;相稱”。英語教師在講解不同義項的含義時,要注重啟發學生思考,如名詞含義“比賽”,可以出示相關的詞組“a football / tennis match(足球/網球比賽)”“to win / lose a match(贏得/輸掉比賽)”,幫助學生理解,然后引導學生造句:“星期六他們和日本隊將有一場重要比賽(They are playing an important match against Japan on Saturday.)”加深學生對match名詞含義“比賽”的理解;在講解動詞含義“相配;相稱”時,可以出示例句讓學生判斷詞匯在句子中的含義,如“Your tie and shirt don?'t match.”句子可以翻譯為“你的領帶和你的襯衫不匹配。”在這里“match”是“相稱”的意思,“The curtains and the paint don?'t match.”句子可以翻譯為:“窗簾和油漆顏色不協調(或不相配)。”在這里“match”是“相稱”的意思。
綜述,在英語學習中,詞匯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學生閱讀文章、開展寫作都需要詞匯作為支撐,只有具備一定的詞匯量才能理解文章主旨,寫出高質量的文章。在詞匯學視角下,初中英語教師要轉變詞匯教學模式,革新教學理念,將重點放在高頻詞多個義項的講解上,擺脫以往課堂教學的局限,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給學生帶來新穎的學習體驗,經由英語教師的點撥,降低多義詞的記憶難度,加深學生對高頻詞的掌握,夯實英語基礎知識,為學生閱讀和寫作的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為學生英語素養的提高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