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傳統初中語文課堂中,教師一般著重對單篇課文進行比較深刻的介紹,在講完一課后再學一課,這樣的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都不太理想,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與當今主要推行的素質教育相悖。語文是一個在生活中至關重要的學科,在學校教育中更是占據了非常關鍵的地位。初中階段是學生學習語言基礎知識的關鍵時期,同時也是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關鍵時期,所以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必須強化對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以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
關鍵詞:語文核心素養;初中語文;單元整體教學;教學路徑
作者簡介:施曉軍(1976—),男,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文山初級中學。
所謂的語文核心素養,就是指以語文能力為核心的綜合素養,涵蓋了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四個方面。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不僅符合時代發展,同時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所以,初中語文教師必須認識到落實核心素養的意義,將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工作放在首位,根據新課改的具體要求加以實施,注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的培養,推動他們的全面成長。在單元整體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牢牢把握每一個單元內所有課文之間的關系,這樣學生才能夠通過教師的講解有效地掌握知識點,也可以使他們的知識視野更為清晰,對培養他們的語文核心素養有一定的幫助。
一、初中語文單元整體教學的目的
(一)整合碎片化知識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教材內容、學生的實際狀況以及課堂情況來確定教學內容和課程目標之間的內在聯系。通過科學的整合方法進行課堂互動,有助于學生清晰地了解每個單元的知識點與問題,把看似碎片化的知識點整合到一起,進而培養學生的文字理解、運用意識以及文化鑒賞能力,從而推動學生思維能力的成長。
(二)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同一個單元的文章之間的邏輯聯系更強,主旨更清楚,更強調學生的真實閱讀感受,以及對學生閱讀方式與寫作方法的訓練。在語文課堂上,教師主動開展單元整體教學,一方面可以將閱讀與寫作有效連接,培養學生的語文建構與運用意識;另一方面是對教材內容的創新使用,通過創新課堂形式,為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機會,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1]。
(三)確定單元教學目標
初中語文教師在開展單元整體教學前的首要目標是積極認識各個單元在教學中所具有的重要功能。另外﹐教師還應該對各個單元的文章內容有較為全面的了解﹐明確單元主題后,把各個單元的教學重點和具體任務結合起來,在突出課程目標的基礎上,采取相應的教學策略,以實現不同元素之間的有機融合。必須要注意的是,課程整合的重點應該在于確定單元教學目標,這個目標必須是明確的、能夠達到的,而非虛泛的。
二、初中語文單元整體教學的優勢
(一)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
在傳統初中語文課堂中,教師往往采取單篇教學的形式,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必須付出巨大的時間與心血,才能詳盡地講解完每一個章節的知識點。此外,各個章節之間存在一定的內在聯系,所以在課堂上也容易發生教學內容重復的情況。由于時間有限,部分教師為了趕教學進度而忽略了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或者只是盲目地灌輸新知識。但在單元整體教學中,教師要以多篇文章作為整體,并根據文章主題來整合教學內容,這也在很大程度上防止了教學內容重復現象的發生。若教師對整個單元的教學內容有了總體的掌控,不僅能以明確的方向指引學生,還能節約課堂時間。在此模式下,教師也就不會耗費過多的時間與精力來講授單篇內容,在實現課堂教學目的的基礎上,真正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從而提高教學質量[2]。
(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初中階段的學生都已經形成了基本的知識框架,并且具備一定的認知能力。所以,在單元整體教學中,教師就可以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機會。教師可騰出一些課時,讓學生獨立閱讀,并對他們進行正確的指導,讓他們逐步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探究活動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本單元的要點,獨立思考、研究和解答,并完成課堂內外知識點的遷移,真正培養學生的閱讀鑒賞能力。在單元整體教學中,學生能逐步形成整體學習的意識,這也促使教師不能再進行簡單的單篇教學。久而久之,學生就可以累積大量的知識和經驗,進而確定課堂學習的方向。除此之外,群文閱讀也是單元整體教學的主要內容。在群文閱讀中,教師協助學生閱讀有關的課外讀物,讓學生接觸更多的文學作品,如此一來,學生的知識面就會越來越廣闊,并且閱讀能力也能獲得一定的提高。
三、核心素養下初中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語文作為中學階段教育最基本的課程之一,不但肩負著學科知識教育的基本任務,更是學生綜合素養與能力的重要體現。特別是對于初中生來說,語文課程關乎著他們的發展與身心健康。核心素養下,我國初中語文教育遇到了一系列困難與挑戰。一方面,教師需要進一步革新教學方式和教學工具,以讓教學目標能向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方面轉變,促進學生的全方位發展;另一方面,初中生在面臨學業調整和教師教學方式的改變時,也要能迅速改變自己的學習心態、方法和行為,以適應新的課堂環境[3]。
四、核心素養下實施初中語文單元整體教學的策略
(一)精準選文,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
核心素養下的單元整體教學既能培養學生的語文基礎,又能在教學活動中訓練學生的語文鑒賞能力和運用技巧。文章的話語類型一般是隨著表達性質的不同而有所差異的,所以不同文章的話語運用特點既有共同點,也有特殊性。因此,在初中語文單元整體教學中,教師可以針對課文內容或者單元內不同文章的語言特點加以總結,突出單元主旨,確定課堂教學重點,以增強單元整體教學效果,并促進學生的語文能力的整體提升[4]。
例如,統編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中的文章雖然都是古文,但文體與表達方式卻大有差異。針對這一差異,教師在整合單元時,可以選擇有相同語言特點的文章加以整合,如以“語言應用”為主要議題,指導學生分別采用粗讀、精讀、比較、聯結、統整等閱讀方式開展閱讀探索。
(二)依托單元主題開展實踐學習活動
實踐學習活動不但可以有效加深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掌握,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而且可以培養其多方面的素質,包括知識運用能力、問題處理能力等。在單元整體教學中,教師應及時指導學生進行實踐學習活動,以提升單元整體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以統編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為例,教師以報道方式為教學基礎,指導學生開展創新的新聞學習活動。首先,教師在課堂上教授給學生與新聞報道相關的基本知識,包括新聞報道的導語、特點、內容、結語以及新聞播出方式等。接著,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課外活動,要求學生將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有趣的事情編寫成新聞稿,在班級內部進行新聞播報。最后,教師要求學生對這些新聞進行評價,評評看哪個同學撰寫、播出的新聞最佳,并給予其獎勵。通過這些活動,學生可以真正在實踐中掌握和應用理論知識,發展自己的主動閱讀理解能力、問題處理能力和創新能力,進而逐步提高綜合素質[5]。
(三)在單元整體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寫作技能
當學生能夠較好地寫下自己的閱讀感受之后,單元整體教學便初見成效。如果學生不能夠在具體的情境中對所學知識進行一定的應用,那么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仍沒有達到理想的水平。為了有效提高單元整體教學的質量,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寫作的方式應用所學知識,從而幫助他們將所學知識進行更好的消化和吸收,并且能夠通過知識輸出的方式將學習到的東西真正轉變為自己的東西。這將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單元整體教學中的內容,促進學生的學習效果提升。與此同時,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需要對自己學習過的知識進行回顧并篩選,這將幫助學生更為全面地鞏固自己學習過的知識,并且更加清楚它們之間的區別,這對于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有著重要的幫助[6]。
(四)轉變課堂模式,強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核心素養下,傳統語文課堂中教師講解、學生聽講的單方面教學模式不能達到豐富學生語文學科知識、提高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教育效果與作用。所以,我們必須對初中語文教學方法加以革新,以達成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整體素養的提高[7]。
教師可以開展自主探究式主題教學。這樣的課堂教學主要包含兩個部分,一是教師對課堂的設計,二是學生在課堂上的主動練習。根據單元的課程主題和具體內容,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包含單元基本知識框架的思維導圖,進而引導學生根據思維導圖一步步細化知識點,同時教師在每一章的知識點介紹中附上微課錄像、復習目標和考核試題等。這樣的教學模式離不開現代化信息技術的幫助。在信息化教學條件下,教師能夠直接把錄制好的教學視頻發送給學生,學生借助視頻自主學習,每個學生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學習能力和學習進度來自主選擇學習的方式以及重點學習的知識內容[8]。
結語
單元整體教學是培養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是實施群文閱讀的直接形式之一。新時代初中語文教師應不斷整合單元課文,重組單元主題,拓展文本資源,引導學生建構知識體系,鼓勵學生參與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在不同的單元主題中開闊視野,增加閱讀量,主動運用知識,為語文核心素養的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黃敏瀅.高中語文核心素養的實質內涵及培育路徑探討[J].中學生作文指導, 2019(14):79.
楊小敏,汪宗祥.核心素養下打造初中文言文高效課堂的路徑探討[J].北方文學,2019(26):257.
李敏.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語文單元整體教學的實施路徑:以部編版教材為例[J].天津教育,2022(9):111-113.
梁劍東.基于書香校園下小學語文核心素養培養路徑的思考[J].科教導刊:電子版, 2019(10):2.
陳耀.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語文主題單元整合的閱讀教學淺析[J].國際教育論壇, 2020, 2(4):116.
吳躍梅.語文核心素養下的初中自讀課文閱讀教學探討[J].文淵(高中版), 2019, (2):286.
王以偉.核心素養下初中語文單元整體教學探究[J].讀與寫:中旬,2021(6):70.
張永建.核心素養下初中語文單元整體教學探究[J].名師在線,2021(30):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