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炳利
摘 要:“非常愛惜和科學合理使用農村土地,實實在在維護耕地面積”是我國需要并一直堅持的一項基礎政策。加強對耕地、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高標準農田建設、新增耕地后期管護等的動態監測對促進農業和社會經濟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
關鍵詞:土地;節約利用;保護
我國是一個傳統農業大國,土地資源豐富。近年來,一方面因人口大量增長而導致土地的面積明顯銳減,另一方面,由于中國城市化、工業化進程的加速,項目建設中對土地資源的要求提高,本文闡述了土地保護的內容、意義、主要措施、土地節約利用的必要性,以期助力我國的土地保護。
1 土地保護政策解讀
土壤作為人們生產生活立足的根本,對其進行有效保護是目前我國土地政策的重要一環。土地保護措施指由國家法律、環保、經濟和社會發展等多個國家相關部門聯合制定,并依據現有國家法律及政策所實施的,具有保護土地生態環境以及提升土地質量作用的國土執法措施[1]。其目前主要針對農田的生產規模和品質進行適當保護?;巨r田保護政策提出:①基于我國現階段社會和經濟發展對農業生產的需要;②秉承習近平總書記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計劃大綱》特別明確提出,堅持我國耕地面積不少于十八億畝,是未來五年一項具備國家法律功能的約束性指標,是一道不能超越的紅線。
守住十八億畝耕地面積這條紅線,這是中共中央、國務院辦公廳的重要決定,彰顯了對祖國、對社會歷史、對我國百姓和中華民族兒孫下一代的高度負責。為保障基礎耕地,黨和政府提出“五不”原則,其內涵為:①不得假借退耕還林名義進而破壞基本耕地;②不得侵占基礎耕地進行種植開發;③不得假借調整種植結構進行耕地侵占、使用和破壞;④不得以城市基礎建設為由侵占、使用和破壞耕地;⑤工程類等非農業性質項目不得侵占、使用和破壞耕地。由于壽光市一面臨海,基于國家第十一個五年計劃大綱,壽光市因地制宜在“五不”原則上,擴充為“六不”原則,其補充的一條原則不得在臨海地區的進行耕地土壤的任何利用方式,以免造成鹽堿范圍的擴張和程度的加深。
2 土地保護的意義
2.1 恢復耕地效能
在中國經濟與社會發展過程中,隨著人口數量迅速擴大,城市工業化與城鄉一體化發展也日益推進,在此過程中,由于很多的基本農田被非法占有,導致實際耕地數量大幅度下降。再加上人類對礦業資源的過量利用,導致大批耕地遭到毀壞或被廢棄,以至出現了巨大的生態環境問題。所以,人們要關注這些已受到損害的土壤,并對其加以科學合理的再開發利用、復墾,盡最大力量發掘其生產的潛能,以擴大基本農田的覆蓋面。
2.2 改善當地環境
當前,我國土壤荒漠化逐年嚴重,受污染的耕地也在逐年提升?;谕恋乇Wo措施,當地政府通過采取一系列的保護措施,如種植水土保持植物或超富集植物,既可以提高對土壤的利用效果,也可以有效防止土壤的荒漠化現象,使得自然環境發揮出環境保護的功能。
2.3 助力經濟發展
在農業現代化發展進程中,通過貫徹節約土地方針,搞好對耕地的整體利用,使耕地發揮最大的經濟效益,進而盡量地減少對基本農田資源的耗費與損失,并切實加強對基本農田資源的保護與開發事業。只有中國的土地資產獲得了充分綜合利用,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證中國經濟的順利發展。
3 土地保護的相關舉措
目前,我國土地保護關鍵舉措分三步:
①耕地保護要“長翅膀”。目前國家政策是,全國耕地保有量保持不變,以2020年國土變更調查現狀耕地為基數,扣除合理情形后要應劃盡劃、應保盡保,缺口部分通過經濟補償或者恢復耕地彌補。我們要把耕地保護作為首要任務,深化“田長制”責任落實,守好第一道關口,確保農田就是農田,而必須是良田。統籌推進耕地“進出平衡”,從嚴管控一般耕地轉為其它農用地。在國土空間規劃中要明確造林綠化空間,杜絕違規占用耕地植樹造林。
②執法監察要“長牙齒”。全面落實“嚴起來”要求,全力推進違法占用耕地和農村亂占耕地“雙清零”。以“零容忍”的態度加大執法巡查力度,堅決遏制違法違規占用耕地勢頭。大力推行警示提醒、公開通報、政府督辦等措施,不斷給鎮街和社會各界敲響警鐘,形成保護耕地的高壓態勢。
③后期管護要“長眼睛”。嚴格落實耕地占補平衡,今年部里將對入庫補充耕地項目開展全樣本復核,逐項核實認定、逐地塊在網上公開,我們要提前做好準備,全力加強補充耕地項目后期管護,確保補充耕地真實可靠。持續深化臨時用地和設施農用地監管,堅決防范“假借之名”產生的違法用地。
4 土地節約利用的必要性
鑒于我國耕地面積不斷減少,對耕地進行保護的重要內容就成了節約利用現有耕地[2]。耕地面積保障,是我國提出的須持續實施的戰略決策。在中國,計劃生育、農村土地有效使用和環境保護,共同構成了三個耕地面積保護政策?!锻凉芊ā访魑囊幎?,“非常愛惜和科學合理使用農村土地,實實在在維護耕地面積”是中國的農村土地根本政策。黨和國家歷來高度重視耕地面積保障和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工作。一九九一年,國務院辦公廳決心將“非常愛惜和科學合理使用農村土地,實實在在維護耕地面積”作為根本政策,并決心從一九九一年起,把歷年的六月二十五日,即《土管法》的發布日確立為國家農村土地日。二零零八年,十七屆三中全會第一次把“執行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上升為國家耕地保護。二零一二年,黨的十八大把構建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全面推進資源節約融入中國社會主義特色發展工作“五位一體”總體布局。
2008年,國務院辦公廳《有關推進節省集約用地的通告》中明確提出,認真保障用地,強力推進節省集約土地建設:一要根據節省集約用地原則,嚴格審查調整各項相關規劃內容和建筑用地標準。二要合理使用已有建筑用地,進一步提高建筑用地效率。三要發揮市場配置使用資源基礎性功能,完善鄉村節約集約耕地長效機制。四要強化農村土地監督管理,穩妥推動鄉村集體建設耕地節約集約使用。五要加強監督檢查,全面落實鄉村節約集約耕地責任。壽光市高度重視土地節約集約化利用,著力改革土地利用模式,讓閑置土地高效利用,讓沉睡的土地“活”起來。“‘取之有度,用之有節,是自然本質?!币钋姓J知到,當前我市工業用地構成不優、經濟效益不高,工程建設項目批后供地率與先進地區比較差異還較大的工作現實。要強調“嚴控規模、進一步優化組織、改進效率、評估績效”,推進國土資源開發使用規模、組織、效率管理,真正轉換自然資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手段。要嚴格執行工程建設使用規模與程度雙控,進一步完成好“十三五”期間企業境內產出規模的國土資源使用規模降低任務。
目前,我國具有相當明顯的人地問題,人均耕地資源占有率低下,而伴隨中國國內總人口的進一步增加,這一問題將會進一步的加重。我們正處在城鎮化進程加速、產業發展快速的農村現代化階段,在國民經濟發展步伐加速的同時對土地各種資源的需要量也在逐漸的增加,對土地的供求矛盾也越來越突出。所以,必須改變我們所傳統的農村土地資源使用方法,強力推行節省集約用地策略,把中央政府所提倡的“節約資源”的根本性策略貫徹到實處,唯有強力推行節省集約用地,才能緩解國內日益擴大的人地問題和農村土地供給矛盾,保護好國內現有的農村土地資源優勢,轉變中國經濟發展模式,促進經濟結構的進一步優化,從而走上更加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參考文獻
[1] 趙秀池,任盈盈.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背景下我國土地可持續利用研究[J].貴州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No.195(05):186-209.
[3] 劉隨臣,譚麗萍,樊笑英.耕地保護制度的創新思考[J].中國土地,2022,No.432(0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