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小艷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深刻指出,入隊、入團、入黨,是青年追求政治進步的“人生三部曲”,要著力推動黨、團、隊育人鏈條相銜接、相貫通。黨的二十大提出,“要把青年工作作為戰略性工作來抓”,全面加強新時代少先隊工作,既是青年工作的重要一環,也是引領少年兒童成長成才的重要舉措。宜賓市敘州區育才中學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少年兒童和少先隊工作的重要論述,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始終把培養好少年兒童作為一項基礎性工程,全面加強黨對團組織和少先隊工作的領導,加強黨團隊一體化建設,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在此,筆者就初中學校黨團隊一體化建設作了一些探索。
一、堅持德育為首的育人工作方針
初中學校黨團隊一體化建設要堅持德育為首的育人工作方針。(1)構建育人機制。學校成立了以校長為核心的德育工作領導小組,形成了“學校——年級——班級——學生”、“德育處——共青團、少先隊——學生干部——學生”、德育處——班主任——生活老師——一體化分層負責的有效德育管理體系,建立一支合格的班主任隊伍,要求全體教職工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同時搞好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德育環境建設,做到德育工作系列化、制度化、高效化,增強了德育工作的實效性。家校通及時將學校活動和學生在校情況告訴家長,通過定期召開家長會、學生狀況調查表、有選擇性的家訪等方式,強化問題學生的幫教工作。(2)制定工作計劃。確立黨支部書記總指導、黨支部一名委員具體指導、團委書記自編自導的總體工作思路。每學年開學初,學校制訂周密的黨建帶團建、隊建的工作計劃,并將其列入德育工作總體規劃,校團委工作計劃明確“黨建帶團建、隊建”的內容與做法。堅持德育為首,提高團建、隊建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在德育過程中,由管理為主轉化為教育為主,把教育放到突出的位置。要做到“兩個一樣”,即學生的行為在校內校外一個樣,畢業前與畢業后一個樣。從而進一步讓他們的思想和行為規范去影響社會上的其他人,推動社會文明的發展。
二、做到一體推進黨團隊組織建設工作
初中學校要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一體推進黨團隊組織建設工作。(1)加強黨的領導。學校黨組織要堅持黨建、團建、隊建的協調聯動,把團建、隊建工作納入學校黨建工作總體格局,在黨建規劃中完善對團建、隊建的制度性安排;要領導共青團和少先隊組織改革,逐步提升共青團和少先隊組織的組織力、引領力、服務力和大局貢獻度;要將上級黨團隊組織的重要文件、會議精神和工作部署及時納入學校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內容;要指導好團、隊組織工作,學校領導班子每學期專題聽取并研究團、隊工作不少于1次。建立學校黨的各級領導干部聯系團、隊基層組織制度,每名黨的領導干部至少聯系1個團、隊基層組織;建立黨員擔任團建、隊建工作指導員制度,選擇部分優秀教工黨員每人擔任1個團支部或少先隊中隊的指導員;建立黨支部書記聯系指導學生社團制度,每個學生社團都要有1名黨支部書記聯系指導;倡導學生黨員擔任班級團支部書記,選擇優秀學生黨員擔任本班團支部書記。(2)加強團組織建設。健全組織機構,指導團組織推進社團、宿舍、實驗室等“多模式”建團,在青年教職工中普遍建立團支部,加強學校團組織建設,消除團建“空白點”,實現團組織全覆蓋,不得把團的組織機構隨意撤銷、合并或歸屬于其他工作部門。推進規范化建設,加強團員發展指標管理,及時研究團員發展計劃,嚴格團員發展,每年定期開展團員檔案核查,規范團員檔案進入組織檔案;支持團組織、學生會組織按期換屆,不斷優化組織架構和規模,完善運行機制。促進活力提升,強化“一切工作到支部”的理念,構建項目化、扁平化、制度化的工作機制,全面推行班級團支部與班委會一體化運行機制,激發組織運行活力、工作開展活力、團員參與活力。(3)加強少先隊組織建設。強化基礎建設,將少先隊工作納入學校標準化建設,全面建立學校少工委,由書記(或政治面貌是黨員的校長)擔任少工委主任,大隊輔導員擔任少工委辦公室主任。大力加強少先隊大、中、小隊集體建設,規范組織生活和少先隊標志標識管理使用。瞄準校外,積極拓展少先隊組織載體和工作陣地,依托各級黨組織,在街道社區、農村、青少年宮、青年之家等建設少先隊支持組織。
三、把黨團隊建設落實在具體的實踐活動
初中學校黨團隊一體化建設要求活動引入,強調把黨團隊建設落實到具體的實踐活動當中,避免黨團隊建設停留于表面形式而沒有實際作為。所以在這一工作的落實環節,要把組織多樣化的實踐活動作為一個突破口,著眼于學校建設、教育教學以及學生的全面發展,突出黨團隊工作的特性。一是紅色教育陣地建設活動。在黨團隊建設當中,發揮紅色文化的思想引領作用,引導學生傳承紅色基因以及紅色文化精神,就必須給學生提供一個接受紅色教育的堅實陣地。具體來說可以建設專門的黨團隊活動室,建設黨史廣場,團隊文化長廊。二是開展團隊體驗活動。組織共青團員和少先隊員到紅色根據地、黨團隊體驗活動中心、烈士陵園、革命遺址等參與實踐體驗,通過身臨其境的參與受到文化熏陶。可以尋找老黨員,聆聽他們講革命故事,并被他們的精神感召,積極繼承革命傳統。三是組織主題教育活動。有效組織紅色文化主題教育活動,比如唱響紅歌活動,講紅色故事活動,觀看紅色影視活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