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旭東
(吉林工商學院,長春 130507)
近年來,各國重點制定數字技術、數字經濟發展政策,推動互聯網和實體經濟的發展,不僅在制造業、企業管理等領域,而且擴散到就業、教育、民生等領域,在國民經濟中順利推進區域數字化轉型。數字經濟核算及其對宏觀經濟增長影響的定量研究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2020 年突發的新冠疫情,讓我們體驗到政府融合大數據的高效治理,信息技術的革命給時代帶來巨變,現如今更為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做到了強有力的保障,數字化轉型必將與經濟發展高度融合,數字經濟將成為撬動經濟增長的一個新杠桿。
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維度。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水平一直以來都是衡量數字經濟發展水平必不可少的指標選擇,業內學者也對數字信息基礎設施在中國經濟增長過程中所起到的作用進行了驗證。本文選取以下幾個指標來衡量吉林省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水平:移動電話普及率、長途光纜線路長度、互聯網寬帶接入端口、企業擁有網站數、移動電話交換機容量。
數字化應用維度。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已經成為衡量中國數字經濟發展水平非常重要的指標。借鑒相關學者的研究,本文對于應用水平維度的測量指標為吉林省域名數、網頁數、互聯網上網人數、有電子商務交易活動企業數。
數字化創新維度。數字經濟具有更快速的創新特質,使新技術大范圍應用、新技術產業快速成長,即創新增長效應,所以選取技術創新作為一個潛變量,包含吉林省專利申請數、R&D 人員全時當量、R&D 經費、軟件業務收入等指標數字經濟發展水平評估指標體系具體見表1。
表1 吉林省數字經濟發展水平指標體系構建
張予川等將區域經濟發展劃分為四部分,分別為經濟總量、經濟結構、發展質量、經濟效益;王靜敏、鄭旭東等將經濟發展分為三部分:經濟總量、經濟結構、經濟質量;基于以上的研究,本文結合吉林省區域經濟發展情況,結合現有數據,將吉林省經濟發展指標劃分為四部分:經濟總量、經濟結構、經濟質量、經濟效益,具體指標構建體系見表2。
表2 吉林省區域經濟發展水平指標體系構建
對于兩個系統或系統中兩個因素之間隨時間而變化的關聯性大小的量度,稱為關聯度。它定量描述了系統發展過程中因素之間相對變化的大小、方向與速度等的相對性。確定比較序列,選擇參考序列。對變量進行無量鋼化處理,常用方法有初值法、均值法、極差法等。本文選用極差法對數據進行處理得到比較序列和參考序列。主要計算公式如下:
1.求序列關聯系數
其中ρ 為分辨系數,常取0.5。
2.求序列關聯度和平均關聯度
將關聯度系數按樣本數N 求其平均值可以得到關聯度,通過關聯度的大小,可以分析經濟發展與民生發展中哪些指標的關系密切,而哪些相對較弱,且r 值越大關聯性越強,當0<r≦0.35 時,關聯度較弱;當0.35<r≦0.65 時,關聯度為中,當0.65<r≦0.85 時,關聯度為較強,當0.85<r≦1 時,關聯度為極強,兩個指標相互作用的規律幾乎一樣。
本文選取吉林省2008-2020 年數字經濟與區域經濟發展的指標進行計算,數據來源于《中國統計年鑒》《吉林統計年鑒》《國研網統計數據庫》。因為指標單位的不同,所以對逆向指標正向化,采用離差標準化方法對指標數據進行無量綱化處理。
對數字經濟指標體系進行主成分分析,具體得分結果見表3、表4。
表3 2008-2020 年吉林省數字經濟發展水平綜合指標得分
表4 2008-2020 年吉林省經濟發展水平綜合得分
表5 數字經濟(各方面)與區域經濟發展(各方面)灰色關聯系數矩陣和灰色關聯度
表3是2008-2020 年吉林省數字經濟發展水平綜合指標得分分布表,運用SPSS 軟件提取主成分,方差貢獻率達到80%以上,能夠有效提取指標數據信息,其中X1 為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維度、X2為數字化應用維度、X3 為數字化創新維度、X 為數字經濟發展水平。根據得分,根據綜合得分走勢可知,吉林省數字經濟發展整體呈現上升趨勢,在2008-2012,數字經濟穩健發展,2012-2017,數字經濟快速發展,2017-2020 數字經平穩發展。
表4為2008 年至2020 年,吉林省經濟發展綜合得分分布表,運用SPSS 軟件提取主成分,方差貢獻率均達到95%以上,保留了指標95%以上的信息,根據經濟發展綜合得分走勢可知,吉林省經濟從2008-2018 年呈現出飛速發展的狀態,其中經濟總量、經濟結構、經濟效益都出現快速增長,2015 年后出現緩速增長,經濟質量整體呈現下滑趨勢,2020 年左右出現經濟出現大幅度下滑,這也可能與2019 年出現的新型冠狀病毒有關,但整體來說,吉林省經濟呈現增長趨勢。
本文運用灰色關聯度分析方法構建出經濟發展與民生發展交互作用的關聯度,結果分析如下:
根據以上的關聯度可知,數字經濟與區域經濟整體關聯度為0.683,證明兩者呈現出較強的關聯度,并且兩者之間存在一定的相關性。其中從數字經濟各方面來看呈現較強關聯度由高到低分別為:數字化創新維度(X3)與區域經濟發展水平(Y)的灰色關聯度為0.834,>數字化應用維度(X2)與區域經濟發展水平(Y)的灰色關聯度為0.775,>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維度(X1)與區域經濟發展水平(Y)的灰色關聯度為0.626。數字經濟發展各維度與經濟發展水平均呈現較高的關聯度:首先與數字化創新維度呈現的關聯度最高,說明數字化的創新維度對吉林省經濟發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數字化的創新發展對于經濟發展起到了促進的作用;其次是數字化應用維度,數字化應用水平是推動吉林省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最后是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維度,相關度低于前兩者,可能是由于吉林省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還有待進一步提高,整體來講,均呈現較高的相關度。其中從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各維度與數字經濟發展水平灰色關聯度由高到低來看:數字經濟發展(X)與經濟總量(Y1)的灰色關聯度為0.803,>數字經濟發展(X)與經濟結構(Y2)的灰色關聯度為0.770,>數字經濟發展(X)與經濟效益(Y4)的灰色關聯度為0.597,>數字經濟發展(X)與經濟質量(Y3)的灰色關聯度為0.500。數字經濟發展與經濟總量呈現出高度相關,其中與經濟結構的關聯度為0.770,關聯度較高,說明數字經濟發展在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推動產業結構發展中成為不可或缺的主導因素,其中與經濟效益和經濟質量呈現出中度關聯度,這也說明數字經濟與經濟發展在經濟效益與經濟質量方面的協調性還有待提高。從綜合得分結果來看,吉林省經濟效益與經濟質量發展水平還有待改善。
表6是2008-2020 年吉林省數字經濟與經濟發展多因素的灰色關聯系數矩陣及關聯度,為了進一步細化了解多因素關聯度,基于上文的基礎上,進行進一步分析,從數據分析結果可知:
表6 數字經濟與經濟發展多因素關聯度矩陣
在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維度中,根據由高到低的灰色關聯度為: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維度(X1)與經濟總量(Y1)的灰色關聯度為0.7011,>與經濟結構(Y2)的灰色關聯度為0.6995,>與經濟質量(Y3)的灰色關聯度為0.5572,>與經濟效益(Y4)的灰色關聯度為0.5564。其中證明數字化基礎設施與經濟總量和經濟結構呈現較高的關聯性,數字化基礎設施與經濟質量和經濟效益呈現較低的關聯性,說明數字化基礎設施最主要的脅迫因素是經濟總量與經濟結構,也從側面說明經濟基礎設施的建設對產業結構的發展起到了很大作用。
在數字化應用維度中,根據由高到低的灰色關聯度為:數字化應用維度(X2)與經濟總量(Y1)的灰色關聯度為0.8545,>與經濟結構(Y2)的灰色關聯度為0.8166,>與經濟效益(Y4)的灰色關聯度為0.7340,>與經濟質量(Y3)的灰色關聯度為0.6046,其中數字應用維度與經濟總量、經濟結構、經濟效益均呈現較高的關聯度,與經濟質量呈現中度的關聯度。從數據結果來看,數字化應用最主要的脅迫因素是經濟總量與經濟結構。
在數字化創新維度中,根據由高到低的灰色關聯度為:與經濟效益(Y4)的灰色關聯度為0.8440,>與經濟結構(Y2)的灰色關聯度為0.7881,>數字化應用維度(X2),>與經濟總量(Y1)的灰色關聯度為0.7861,>與經濟質量(Y3)的灰色關聯度為0.6775,其中數字應用維度與經濟總量、經濟結構、經濟效益、經濟質量的灰色關聯度均>0.65,呈現較高的關聯度。從數據結果來看,數字化創新最主要的脅迫因素是經濟效益,說明數字化創新維度與經濟效益水平的關聯度最大,兩者相互影響,相互促進。
根據以上的分析可知,數字經濟發展的各個維度均與經濟發展水平的各個維度呈現出較高的相關性,但從整體來看,數字經濟發展的各個維度均與經濟發展水平的經濟質量維度灰色關聯度較低,原因是,從經濟發展的質量維度來看,吉林省近幾年均呈現下滑趨勢,因此協調性較差。經濟發展與數字經濟發展的各個維度均呈現出較高的關聯度,但是從數字經濟發展的各個維度來看,數字化基礎設施整體呈現的關聯度相對較低,這也說明在吉林省數字化進程中,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還有待強化與提高。
第一,加強數字經濟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區域經濟發展數字化程度。從衡量數字經濟發展效果的測量體系中所涉及的相關指標的權重對比來看,可以發現數字經濟基礎設施建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吉林省應加大對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為數字經濟的發展推波助瀾。除了光纖通信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外,更要大力推進普及互聯網和移動網絡通信。互聯網覆蓋的提質增效是數字經濟發展的載體升級,只有將物聯網、空間感知、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應用于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才能物盡其用,技盡其精。這些數字基礎設施不僅包括對物理基礎設施的數字化改造,還包括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技術的水利、電力、交通等基礎設施改造,這些數字基礎設施對帶動建設智慧城市、智慧電網等有著重要影響,是區域經濟發展數字化的重要助力。
第二,加速深入數字化應用,推進數字化經濟的發展。數字化應用發展與人民生活質量互相感知影響,因此,推進產業數字化是提高區域經濟發展速度和質量的切實有效措施。加快數字化新技術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和創新發展,尋找傳統產業新的經濟增長點,探索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融合的新途徑,從而推動農業經營方式數字化轉型,找尋工業與數字化的新型融合,迎來服務業運營方式的數字化轉變,同時各種與數字化高度相關的產業也需要進一步提高融合度,必要時政府應提供政策性傾斜。以此加快產業數字化速度、提升新興產業發展速度,應根據產業發展的特點,對其基礎性資源做好保障,并積極探尋數字產業發展平臺的新模式。
第三,積極技術創新,豐富數字化維度。強化創新層級,高效整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業等資源,結合重大項目和重點產業需求,在創新制造領域開展產學研合作,共同推進成果產業化,擴大數字經濟開放合作。同時,將數字技術創新與市場需求有效對接,市場需求引導數字技術創新的投資方向,以旺盛的創新勢頭挖掘更多的潛在市場需求。加強數字產品的創新和融合,數字技術可以全新形式創造新的數字產品,也可以根據不同層次人群的需要,出產融合型數字產品。加強數字化組織模式和商業模式的創新,吉林省要建設具有代表性的骨干企業,把項目建設作為發展數字經濟的重點,實施一批引領、應用和支撐項目,實現重點產業創新轉型和結構優化。
第四,精益求精,完善數字化治理體系。在區域數字經濟協調發展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政府的重要力量,制定和實施的區域政策也要充分體現區域前景的特點。因此,因地制宜、因時制宜非常必要。吉林省數字化人才的優勢突出,省內有多所重點大學和科研機構。但是數字人才更需要與之匹配的產業承接,才能防止人才外流,從而大大提升自身數字化發展的儲備力量,滿足數字化轉型的需求。政府在數字化過程中增加資金投入,可以為大數據產業、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融合、工業互聯網、網絡安全技術應用等提供資金輔助。為促進工業企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發展,全面推進智能制造,對認定為國家或省級智能制造標桿企業也可給予財政獎勵,這樣有利于培育出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和行業領先能力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