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海

隨著我國城鎮化建設腳步的加快,各個行業都更為注重項目建設,加大投資力度,從而促使我國建設項目猶如雨后春筍般層出不窮。但伴隨各個行業項目成本控制政策的縮緊,人們開始將目光更多地投放在項目資金的合理使用及審計質量上。高速公路建設項目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關,其在竣工財務決算審計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風險問題,如何對其進行有效管控是保障最終審計質量的關鍵環節。本文主要對高速公路建設項目竣工財務決算審計過程中存在的風險及解決策略進行深入探究,期望可為相關從業人員提供客觀數據參考。
一、高速公路建設項目竣工財務決算審計中存在的風險
(一)合同條款風險
部分高速公路建設項目業主單位并不具備較高的合同條款安全意識,無論是針對最終的決算方式還是施工合同內容的制定都缺少一定的法律意識,合同條款表達尚不明確與嚴謹,無法對施工單位形成強有力的約束,為后續竣工結算埋下較大的安全隱患,極易產生經濟糾紛,影響建設項目最終回款。其中合同條款風險包含但不限于未標明材料及人工價格,一旦項目工程因特殊原因發生延誤,各項費用出現上調現象,即使雙方針對此種現象簽訂補充協議,但在竣工決算審計過程中,工作人員并不對此補充條款內容進行認可,極有可能出現糾紛風險。
(二)審計外包風險
審計外包是高速公路建設項目竣工財務決算審計過程中需要主要面對的風險,財務決算審計本質上屬于建設企業內部審計部門應承擔的責任與職能,但由于大部分高速公路建設企業自身制度匱乏,并無過多的精力放在竣工財務決算審計工作上,其往往會選擇將此環節外包給外部審計機構,將審計主體由傳統的內部審計部門向外部機構進行轉移,但最終審計目的并沒有改變,此項舉措是建設企業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所采取的一項理性選擇。審計外包從所承擔的工作角度而言可分為全部外包與部分外包兩種,其中全部外包往往是建設企業自身并沒有內部審計部門,將其全權交由外部審計機構開展,企業只需對外部審計機構進行監督管控即可。如若建設企業自身設置內部審計部門,由于制度制定尚不完善或無法獨立完成審計任務,則會選用部分外包形式。雖然高速公路建設企業將竣工財務決算審計任務交由外部機構處理,可以彌補自身在審計工作上存在的不足之處,提高整體審計工作質量及效率,但與此同時,由于審計主體的更換也會增大審計風險。如今交易市場尚不對稱,很多外部審計機構并不具備全面的資質與專業的技能,無法滿足建設單位審計需求,從而降低了最終審計質量。而一旦外部審計機構出現工作失誤或與建設企業之間溝通出現紕漏,則會加大審計風險。
(三)準備階段存在的風險
在開展項目竣工財務決算審計前,建設企業需要將設計概算表、開工、驗收報告、簽訂合同、會計賬目明細表以及竣工財務決算報告等多項資料進行匯總整合,并遞交至審計機構工作小組。但在實踐開展過程中,可以發現部分建設企業存在資料滯后的現象。例如,高速公路項目建設過程中極易出現拆遷費或土地征收費用上漲等現象,當項目竣工后,建設企業會將相關資料遞交財務管理部門開展決算分析工作,其需要對上漲程度及明細進行深入全面分析。但財務管理部門受竣工決算影響極有可能無法及時對其進行詳細分析,從而導致資料遞交滯后。同時,高速公路項目在建設過程中需要采購大量多樣化的材料及設備,具有多種核算方式,部分依照成批價格核算、部分依靠單價核算,如若建設企業內部各個部門之間溝通配合不到位,極有可能在審計過程中存在賬實不符的現象。
(四)審計工作跟進不到位
一般情況下高速公路建設項目竣工財務決算審計工作在開展過程中會由建設企業內部審計部門對工作情況進行跟進,外部審計機構會綜合考慮成本經濟收益等因素,基本不會參與后續內部整改工作。此時,如若建設企業內部審計部門沒有承擔起審計跟進報告及方案的編制職責,未對外部審計機構提出的意見進行落實整改,則會對審計質量帶來影響。
二、高速公路建設項目竣工財務決算審計風險管控措施
(一)嚴格審批合同
在高速公路建設項目正式開工前,建設企業需要派遣專業人員對合同內容及投標文件進行嚴格審查,尤其是需要對竣工后的結算形式、結算時間及設計變更等對最終竣工決算審計帶有直接影響的環節進行嚴格審查,避免整體合同出現條款表述不清、前后矛盾等現象。建設企業可以安排專業的、富有豐富經驗的技術人員對高速公路工程的整體建設資料進行整理備份,有效降低項目竣工后的審計風險。
如今我國部分高速公路建設企業自身并不具備良好的財務決算審計能力,為了有效規避審計風險,建設企業可邀請相應專家親臨現場,對相關從業人員進行指導,并可聘請第三方機構積極參加到管理過程中。在建設企業內部形成由財務管理部門牽頭,工程部、合同部等多個部門參加的培訓體系,對竣工財務決算審計過程、相關政策、判定標準等專業知識進行深入講解,并對各項任務進行合理分工,促使各個部門嚴格遵從相關制度開展工作,以此強化相關工作人員的風險管控意識。建設企業在項目竣工財務決算審計過程中,必須有針對性地培養全體工作人員的審計風險意識,使每一名員工都具有防患于未然的風控理念。
(二)做好審計前期準備工作
高速公路項目建設企業為了更好地規避竣工財務決算審計風險,需要做好審計前期準備工作。首先,在建設企業內部各個部門之間必須及時深入地進行交流,對項目審批管理工作進行有效落實。例如,在高速公路項目建設過程中,需要及時對各項程序變更及費用超支問題進行統計與上報。其次,建設企業還需對施工過程中的所有資料進行整理分類,為后期審計工作提供客觀依據。財務管理工作人員需要依據最終審計需求,做好相關材料的整理工作。例如,對項目開展過程中的資金預算、概算、材料及設備的租賃、購買等資料做好分類處理。最后,建設企業需要對整體項目建設過程進行嚴格監管,嚴禁出現未驗收已交付的現象。
(三)加大財務管控力度,完善管理制度
對建設資金進行合理分配與科學管理,無論是在高速公路項目建設過程中還是在竣工后審計環節都具有極為關鍵的功效,其不僅可以優化高速公路整體建設項目的資金結構,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還可以有效避免非必要資金的浪費,為建設企業帶來更好的經濟效益。部分高速公路項目在建設過程中未養成良好的資金管理理念,致使其在施工環節常常陷入因資金困難無法正常運作的困境之中。因此,高速公路項目建設企業必須制訂嚴格的資金管理方案,確保方案的真正落實,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并對存貨之間的占比進行嚴格控制,保證每一筆項目建設資金的流入與流出皆清晰明了。
(四)應用新型審計模式
大部分高速公路建設企業在開展竣工財務決算審計工作時,往往會采用外部審計機構工作模式,建設企業的內部審計部門會提前對相關資料進行審計處理,而后交給外部審計機構。因此,在實際開展竣工審計工作時,外部審計機構其實是難以真正深入全面地了解項目建設的具體情況,僅僅只能從企業遞交的相關資料中了解問題,并依據其存在的問題制定相應的解決策略。此種審計形式本質上而言屬于事后審計,精準程度較低。建設企業必須積極扭轉此種審計模式,使其向全過程跟蹤審計轉化,推動內部審計部門及相關工作人員積極參加到竣工審計工作之中,從而對項目驗收、決算設計、結算等多個重要環節進行全面掌控,構建良好的控制方案。既可以給予外部審計機構真實全面的項目信息,對審計成本進行合理控制,還可以顯著提高審計質量,規避審計風險。
三、結 語
高速公路項目在建設過程中會涉及大量的財務數據信息,其在竣工財務決算審計工作開展過程中,必然會面臨眾多風險問題。為了對其風險進行有效規避及管控,必須提早開展應對工作,結合項目建設過程中各個環節所具有的特征,深入分析可能存在的風險問題,加大對外部審計機構工作的監管力度,在建設企業內部制定強有力的管理制度及完善的管理體系,將風險遏制在萌芽狀態,有效保證最終審計工作開展的質量與效率。
文博小知識
徐悲鴻《滇中野色》
徐悲鴻(1895—1953),原名壽康,江蘇宜興人。中國近現代畫家、美術教育家。曾留學法國學西畫,歸國后長期從事美術教育和創作實踐,1949年后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
此幅《滇中野色》(局部)是徐悲鴻1942年在云南時所創作的作品。在云南保山,徐悲鴻舉辦了“勞軍畫展”,畫展從1942年2月下旬持續至3月中旬,觀眾累計達10多萬人次。該作品在騰沖宣紙上,用西畫寫生的方法描繪了云南郊野的景色。前景刻畫樹石村舍,遠處則用淡墨渲染山巒起伏。該畫雖以水墨畫成,但從構圖、山水形象、空間處理等各方面看,帶有明顯的素描式光影效果,同時又保留了傳統筆法的抑揚頓挫,有別于傳統的文人山水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