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瑜
【摘要】“音樂教育新體系”(正文中簡稱“新體系”)是一種不同于以往中小學音樂教育模式的音樂教育體系,它是在引進國際三大音樂 教育體系的過程中結合中國音樂教育文化和教育國情產生的。
【關鍵詞】小學音樂;新體系;教學;優化策略
一、新體系音樂教學概述
(一)音樂新體系內涵解析
音樂新體系指向音樂學科的核心素養,旨在實 現學生的全面、長遠發展。具體來說,音樂新體系教 育模式不再局限于音樂基礎知識,而是更加關注音 樂教育中蘊含的文化,并將文化融入音樂課堂教學, 以更好地滿足學生的音樂學習需求。
( 二) 新體系下的音樂教學核心為“ 新雙基”
“新雙基”是音樂新體系教育模式的核心,與音 樂學科素養的要求不謀而合,主要是指基礎性的音 樂情感體驗和音樂活動的經驗等。
二、新體系下小學音樂教學的優勢及意義
(一)新體系下音樂教學的優勢
在新課改背景下,由于音樂學科素養的要求,小 學音樂教學也從單一化向多元化、個性化的方向轉 變。實施新體系下的音樂教學,不僅能夠拓展學生 的思維,還能引導學生在多元化的音樂學習過程中 感知音樂學習的魅力
(二)新體系下音樂教學的意義 音樂作為小學階段一門重要的學科,是強化學 生音樂素養和人文素養的關鍵。小學音樂教師在優 化課堂教學時,應突出其他學科不具備的內容和意 義,使小學生在音樂學習中形成較強的感知力具體 來說,首先,新體系下的音樂教學承擔著對學生的美 育內容,教師應充分挖掘音樂中蘊含的審美元素,并 在具體的教學中借助一定的手段,促使學生在學習 中深刻體會音樂美[3];
三、新體系下小學音樂教學優化策略
(一)貫徹“以生為本”,尊重學生的感受 音樂新體系教育模式應堅持“以生為本”,以學 生為音樂教學的核心,將學生在學習中的情感體驗 作為教學的首要目標,促使學生在音樂學習的過程 中通過音樂情感體驗來獲得良好的音樂感知力[4]。
(二)利用快樂律動,提升音樂素養
小學音樂教學具備較強的操作性、審美性和體 驗性,承擔著小學生音樂素養、審美素養教育的重 任。新體系下的小學音樂教師在實施課堂教學時, 要給學生設計出具有藝術性、現實性的音樂教學情 境,促使學生在良好的音樂學習環境中,形成強烈的 音樂情感,并在自我感受中提升音樂綜合素養
(三)引導自主體驗,把握音樂情感 實踐證明,學生自主體驗的音樂情感通常是其 掌握相關音樂的重要途徑。而在學生自主體驗相關 音樂的過程中,需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教師不 僅要將合適的音樂內容呈現給學生,還應關注學生 在音樂學習中的體驗,包括將音樂創作背景知識、作 曲家相關內容介紹給學生等。在新體系的理念下, 小學音樂教師還應在教學中增加音樂實踐互動,促 使學生在多樣化的音樂實踐活動中,增強自身的聽 覺、感覺、知覺、動覺與視覺體驗,深刻感知音樂的 節奏感[6]。
(四)創設音樂情境,激發想象力 教師應將具體的音樂教學內容與小學生的音樂 藝術傾向、音樂藝術興趣等相結合,設計出與其相 契合的教學情境,指導學生在特定的情境體驗中, 充分發揮自己的藝術想象力,走進音樂的內涵,最 終實現音樂與自身情感的統一
四、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需注重新體 系理念的運用,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激發學生學習 音樂的興趣,從而使學生在全面提升音樂素養的同 時,為后期的學習與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