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秋艷 趙榕 付華
摘? 要:該文根據(jù)化工分離工程課程特點與教學內(nèi)容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將其適時地融入到專業(yè)知識的講授過程中,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成為德才兼?zhèn)洹⒘⒅緸閷崿F(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貢獻力量的專業(yè)型化工人才,達到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將思想評價納入到學習效果評價體系中,形成在課程思政教學背景下,更為完備的學習效果評價體系,引導和培養(yǎng)學生開展積極的價值追求。充分利用基層教工黨支部對課程思政建設工作的促進作用,積極推進課程思政建設。
關鍵詞:化工分離工程;課程設計;課程思政;教學模式;課程評價
中圖分類號:G641?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3)17-0185-04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ourse features and contents of Chemical Separation Engineer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were excavated, and then integrated into the teaching process. The study is to help students establish a correct outlook on life, world outlook and values, and train students to become professional chemical talents with both morality and ability, and is determined to contribute to the realization of the Chinese dream of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e study is to achieve the educational goal of build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 The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evaluation into the learning effect evaluation system has formed a more complete learning effect evaluation syste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which guides and trains students to pursue positive value pursuits. We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the role of grass-roots teaching party branches in promoting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then actively promoting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Keywords: Chemical Separation Engineering; curriculum thought and politics; course wit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property; teaching mode; course evaluation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12月7日至8日于北京召開的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diào),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huán)節(jié),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于教育教學全過程[1]。2018年5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發(fā)表重要講話,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先后10次提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2],足以見得培養(yǎng)人才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教育部在2020年發(fā)布的《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中指出,建設高水平人才培養(yǎng)體系,必須將思想政治工作體系貫通其中,必須抓好課程思政建設,解決好專業(yè)教育和思政教育“兩張皮”的問題[3]。近年來,高校基層黨建取得了一定的發(fā)展成績,教師的思想政治水平有了更高提升,將教師思政能力融入課程教育教學中,可進一步解決高校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等根本問題,進而也可實現(xiàn)高等教育的內(nèi)涵式發(fā)展。當然,如何有效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也是高校基層黨建工作和高校教師業(yè)務的難點之一。因此,將黨建業(yè)務與課程思政建設深度融合,提升人才培養(yǎng)質(zhì)量也是高校基層黨支部工作重點。
課程思政通俗的理解,即在除思想政治課程之外的公共基礎課程、專業(yè)教育課程及實踐類課程講授過程中,適時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以達到立德樹人的目的[4]。專業(yè)教育是高校教學的主體,因此,對專業(yè)性課程進行課程思政,對實現(xiàn)“知識傳授、價值塑造和能力培養(yǎng)”教育三要素有機融合至關重要。如何開展課程思政,對專業(yè)教師的挑戰(zhàn)是巨大的,而如何在潛移默化中實施課程思政,又是其中的難點和重點。本文以青海大學化工分離工程課程為例,進行課程思政教學模式的設計與探索。
一? 課程特點
以青海大學為例,化工分離工程課程的特點在于,其為高等學校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yè)及能源化學工程專業(yè)的本科學生在學習了物理化學、化工原理、化工熱力學等相關基礎課程之后的一門必修專業(yè)課程。化工分離工程是研究過程工業(yè)中物質(zhì)分離和純化的一門工程技術學科,主要講授傳質(zhì)與分離過程的相關原理和應用,以及化工分離過程中主要分離單元操作和分離工程領域的相關研究進展。利用前期基礎課程中介紹的有關相平衡、熱力學、動力學機理及熱量、質(zhì)量和動量傳遞理論來研究化工生產(chǎn)過程中多元復雜物系的分離和提純技術。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應掌握常用分離過程的基本理論、過程特點、數(shù)學模型的建立與求解方法、強化改進操作的途徑及化工分離工程領域的未來發(fā)展方向與趨勢,學會利用工程的思想解決相關實際問題。化工分離工程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因此,本門課程設置32課時的理論教學內(nèi)容,同時與之配套有8課時的專業(yè)實驗課程,達到了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同向而行的目的。
二? 課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與課程評價
(一)? 課程思政元素的挖掘
立德樹人、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洹⒘⒅緸閷崿F(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貢獻力量的人才是高校的立身之本。每個課堂都有育人的功能,只有充分深挖課程思政元素,才能充分發(fā)揮課程立德樹人的宗旨。因此,針對每一次課堂活動,在授課前,教師都應對其可能涉及到的思想政治元素進行思考和挖掘[5],經(jīng)過精心設計融入課堂教學之中,在潛移默化中,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yǎng)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化工分離工程課程共講授5個章節(jié)內(nèi)容:第1章為“緒論”,共2課時,主要為化工分離工程的前世、今生及未來發(fā)展趨勢、以及傳質(zhì)分離操作的簡介;第2章為“單級平衡過程”,共6課時,主要講授相平衡的條件及平衡常數(shù)、泡點、露點及絕熱閃蒸過程的計算;第3章為“多組分精餾與特殊精餾”,設置為10課時,主要為對多組分精餾過程進行分析和計算、萃取精餾的原理與計算的講解;第4章為“氣體吸收”,共6課時,主要是針對多組分吸收和蒸出過程進行分析和計算;第5章為“多組分多級分離的嚴格計算”,共8課時,主要講授多組分多級精餾、吸收、蒸出及萃取等過程通用的嚴格計算方法的建立與求解。經(jīng)過課程組的多方討論、深入思考和挖掘,總結繪制出了化工分離工程課程內(nèi)容及思政元素設計圖(圖1)。
在講授第1章“緒論”部分時,會講到我國本土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共和國勛章獲得者——屠呦呦,在物質(zhì)匱乏、科研條件極其簡陋的條件下,分離提取青蒿素用于瘧疾治療的案例。以此為切入點,講述我國在分離技術方面取得的成就,引導學生認識到科學家臨危受命的科學精神與科學素養(yǎng),深刻體會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先進性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6-7]。
在第2章“單級平衡過程”章節(jié)的講授時,會講到狀態(tài)方程的運用,講述國內(nèi)外在相關領域的差距,讓同學們認識到自身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激發(fā)同學們用科技報國的家國情懷和使命擔當。
在第3章“多組分精餾和特殊精餾”部分的講解過程中,會講到郭慕蓀先生對裝置設計變量計算方法的貢獻以及我國在多組分多級精餾和特殊精餾方面取得的成果,以此來弘揚科學家不畏困難、勇于求真的科學精神,激發(fā)學生的家國情懷,樹立文化自信。
在講解第4章“氣體吸收”章節(jié)時,會講到利用平均吸收因子法和平均有效吸收因子法解決多組分多級氣體吸收問題。讓同學們意識到運用數(shù)學思維解決問題的重要性,以及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源于思維方式的創(chuàng)新。事實上,一切偉大的事業(yè)都根植于創(chuàng)新,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科學使命感和不斷探究的科學精神與創(chuàng)新意識。
在第5章“多組分多級分離的嚴格計算”章節(jié),會講到牛頓等大科學家,盡管他們都是聲名顯赫,但是仍然有很多問題甚至是基礎問題在當時也無法解釋,而是幾代數(shù)學家們經(jīng)過一二百年的探索,才逐漸清晰了。當然,即使在科學技術如此發(fā)達的今天,仍然會有很多問題無法解釋清楚,但是要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些問題都將被逐一解決,以此來鼓勵學生樹立探索未知和不斷開拓創(chuàng)新的精神。
既然,專業(yè)教育是高校教學的主體,那么只有將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與專業(yè)教育有機融合,才能完成人才培養(yǎng)的全過程。結合化工分離工程的課程特點,課程組教師發(fā)掘出相應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元素,并在恰當?shù)墓?jié)點作為學生開展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活動的切入點,通過師生、生生之間的討論交流,引導學生樹立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觀念、開展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活動,實現(xiàn)“課創(chuàng)融合”,為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培養(yǎng)貢獻力量。
(二)? 課程評價
《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指出,要健全高校課堂教學管理體系,改進課堂教學過程管理,提高課堂思政內(nèi)涵融入課堂教學的水平[3]。基于此,本課程制定了更為完備的課程評價體系。在授課過程中邀請本課程組及相關專業(yè)教師進入課堂聽課,對授課教師課堂活動的組織和學生學習積極性進行評價,并提出有效的改進措施。本課程形成了以過程性考核與期末考試成績并重、通用性評價與個性化評價相結合、知識性評價和思想評價同時開展的成績計算方法。過程考核成績與期末考試成績各占總成績的50%,注重學生學習過程考核,更為客觀。將小組討論、組間討論、小組匯報和期中考試這些通用性評價模式與作業(yè)、小論文等個性化評價模式相結合。課堂討論不僅具有知識性評價模塊,同時討論過程中的思想碰撞,又體現(xiàn)出了思想評價,這種知識評價和思想評價同時開展的評價體系,更適合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作出評價(各部分成績所占比例如圖2所示)。
與此同時,作業(yè)的形式也發(fā)生了較大改變,由計算題逐漸演變?yōu)榘ü酵茖А⒂嬎恪⒆鲌D和開放分析題等多種形式。作業(yè)的解答由教師講解轉變?yōu)橛蓪W生講解解題思路、解題方法、如何回避題目中的陷阱和做題感悟,教師在合適的時機給予點撥的方式(圖3)。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由學生,這樣更容易與其他學生達成情感共識,也能進一步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認識,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獲得感。小論文主要為新型分離技術,如膜分離、超臨界萃取等分離技術在各領域的應用及前景介紹。學生通過查閱國內(nèi)外相關研究文獻資料,完成小論文,以此加強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對知識的獲取能力,提升學習效果;同時,本階段教學任務的完成為學生撰寫畢業(yè)論文(設計)奠定了基礎。
除此之外,本課程組教師充分運用現(xiàn)代化服務手段,如雨課堂、MOOC平臺、網(wǎng)絡資源視頻、圖書資源、QQ群、微信群和騰訊會議等社交平臺,彌補了教師與學生面對面答疑解惑的不足,全面保障對學生學習服務的支持。
三? 課程思政教學模式與實施
立德樹人,根本在人。因此,教師在課程講授過程中要時刻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給予正確的思想引領。在傳統(tǒng)教學中,課堂內(nèi)容主要以教師講授為主,師生的交流和互動較少,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參與度不高,那么教師對學生思想動態(tài)的了解也就不充分、不及時。通過不斷地探索和思考,尤其是將課程思政內(nèi)容加入到教學當中之后,使教師更加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而非只關注課程講授本身。因此,在本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形成了“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相輔助”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更加關注學生的現(xiàn)狀、需求以及未來發(fā)展。利用課前先導課程和問題的引入,啟發(fā)學生思考、提高學生的上課積極性和課程參與度。在教學過程中更加關注學生能學到什么,包括知識層面的、實際能力層面的、價值觀層面的以及其他情感層面的,保證了教育目標與結果的一致性,教學活動的組織如圖4所示。根據(jù)學生的反饋,及時并持續(xù)地改進教學,在授課過程中更加關注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創(chuàng)新思維、快速學習和掌握新知識能力的培養(yǎng),突出學生情感目標的培養(yǎng)、塑造和提升。
四? “教育者先受教育”之黨建工作全力支持課程思政
“教育者先受教育”是教師實施課程思政的關鍵,只有意識形態(tài)正確、思想政治素質(zhì)過硬的教師,才能擔當起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領者,在學生學習能力、專業(yè)技術等方面提高的同時,提升學生愛國主義情懷及德行品質(zhì)。因此,高校基層黨支部特別重視教師思想意識形態(tài)及師德師風培養(yǎng),與此同時,更加關注教師課程思政設計等教學技能的提升。
課程團隊充分利用每周三下午集中政治理論學習、主題黨日、“三會一課”等時間,進行課程思政的相關探索與研究,以實現(xiàn)基層教工黨支部對課程思政工作的持續(xù)性促進。黨員教師是課程思政建設的中堅力量[8],本支部有超過70%的黨員教師申報課程思政教育教學研究項目,超過90%的黨員教師參與課程思政教育教學研究項目,100%的黨員教師在專業(yè)性課程的講授過程中對學生實施了思政教育,充分發(fā)揮了黨員教師在學校課程思政建設中的表率和推動作用。
課程團隊自2019年下學期開始進行化工分離工程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充分融合[9]“教育部第二批高校‘雙帶頭人教師黨支部書記工作室”建設項目,結合專業(yè)背景與特點、發(fā)展歷程、現(xiàn)狀及未來發(fā)展趨勢,不斷思考和挖掘課程中所蘊含科學精神、家國情懷、探索精神和愛國愛黨精神等思想政治元素。修改教學大綱、豐富課程教案,將思想政治元素加入其中。然后,以“撒鹽”的方式傳授給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成為德才兼?zhèn)洹⒘⒅緸閷崿F(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貢獻力量的專業(yè)型化工人才。
五? 結束語
專業(yè)教育是高校教學的主體,只有將課程思政與專業(yè)教育有機融合,才能完成人才培養(yǎng)的全過程。結合本課程的課程特點,主講教師與課程團隊潛心發(fā)掘相應的思想政治元素,并在恰當?shù)墓?jié)點引入到專業(yè)知識的講授過程中,建立了在課程思政背景下的課程評價體系,更為全面地對學生的專業(yè)知識和思想活動進行綜合評價。充分利用基層教工黨支部對課程思政建設工作的推動作用,促進和加強課程思政的建設。通過課程思政工作的有序開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社會主義事業(yè)培養(yǎng)學識深、見識廣、品格端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diào):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9.
[2] 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EB/OL].https://www.gov.cn/xinwen/2018-05/03/content_5287561.htm.
[3]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印發(fā)《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4] 朱廣琴.基于立德樹人的“課程思政”教學要素及機制探析[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32(6):84-87.
[5] 董慧,杜君.課程思政推進的難點及其解決對策[J].思想理論教育,2021(5):70-74.
[6] 孫進軍.屠呦呦:一生傾情青蒿素[J].黨建,2022(2):67.
[7] 葛喜珍,李映,韓永萍,等.科學與思政視角的屠呦呦與青蒿素[J].教育教學論壇,2020(16):59-62.
[8] 楚國清.以教師黨支部為依托 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J].北京教育,2021(12):20-21.
[9] 韓憲洲.深化“課程思政”建設需要著力把握的幾個關鍵問題[J].北京聯(lián)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9,1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