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光
安全是發展的保障,發展是安全的目的,國家安全是民族復興的根基,社會穩定是國家強盛的前提。黨的二十大報告首次用專章對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進行了全面部署,強調必須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把維護國家安全貫穿于黨和國家工作各方面全過程。明確提出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展現了新時代統籌發展和安全、協調推進構建新發展格局和新安全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的總體安全觀的精髓和新安全格局的主體構架,突出了安全與發展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中的并重地位。
總體國家安全觀具體是指國家的政權、主權、統一和領土完整、人民福祉、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國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對處于沒有危險和不被內外威脅的狀態,以及保障持續安全狀態的能力。黨的二十大報告系統闡述了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核心要義,其中包含“五大要素”,即堅持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經濟安全為基礎、以軍事科技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托,總體國家安全觀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有機組成部分,為新時代安全工作提供了根本的遵循。新安全格局是總體安全觀指導下的關系結構和邏輯框架,主要表現為以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為前提,統籌外部安全和內部安全、國土安全和國民安全、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的一種內外互動全域關聯的安全格局,也是“共同、 綜合、 合作、 可持續”的全球安全觀的具體體現。
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發展和安全猶如車之兩輪鳥之兩翼,兩者相互促進、互為一體、不可偏廢。只有在安全發展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實現高質量發展,也只有高質量的發展才能擁有維護國家安全的實力基礎。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蘊含著統籌發展和安全的重要戰略思想,構建新發展格局,必須守住安全發展這條底線,打造與之相適應的新安全格局,把發展建立在更加安全、更為可靠的基礎之上。當前,世界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全球進入失序紊亂的動蕩變革期,和平赤字、發展赤字、安全赤字和治理赤字加重。世界經濟面臨滯脹風險,能源安全、糧食安全、供應鏈安全挑戰凸顯。統籌好發展與安全,落實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的戰略任務顯得更加迫切。實施原則和實現路徑如下:
第一,健全國家安全體系,筑牢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的制度基礎。首先要堅持黨中央對國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完善高效權威的國家安全領導體制,這是做好國家安全工作的根本原則。其次要強化國家安全工作協調機制,完善國家安全法治體系、戰略體系、政策體系、風險監測預警體系、國家應急管理體系,完善重點領域安全保障體系和重要專項協調指揮體系,強化經濟、重大基礎設施、金融、網絡、數據、生物、資源、核、太空、海洋等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再次是要健全反制裁、反干涉、反“長臂管轄”機制。完善國家安全力量布局,構建全域聯動、立體高效的國家安全防護體系。重點是要加快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織密織牢我們的國家安全防護網。我們希望有一個和平發展環境,但和平發展環境不是憑空來的,針對國際敵對勢力打壓、圍堵、遏制、干涉等行為,必須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進行堅決斗爭。
第二,增強維護國家安全能力,提升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的效力。一是明確國家安全能力建設的主要內容、重點方向和重點領域。政治安全是國家安全的根本,政權安全、制度安全、意識形態安全是政治安全的主要內容,國家安全能力建設必須堅定維護政治安全,防止其他領域安全風險向政治安全領域傳導擴散。同時,在當前地緣政治風險加大的形勢下,要突出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確保糧食、能源資源、重要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加強海外安全保障能力建設,維護我國公民、法人在海外合法利益,維護海洋權益,堅定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二是明確能力建設的重點內容和打擊對象。要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風險能力,將提升防范和化解系統性安全風險的能力作為國家安全能力建設的重點,將敵對勢力滲透、破壞、顛覆、分裂活動作為國家安全能力建設中的重要打擊目標。三是全面加強國家安全教育,提高各級領導干部統籌發展和安全能力,努力提升黨員干部見微知著能力、分析研判能力、隱患排查防范能力、突發事件應對能力、復雜局面駕馭能力,增強全民國家安全意識和素養,筑牢國家安全人民防線。
第三,提高公共安全和社會治理水平,夯實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的社會基礎。
我國社會發展存在風險挑戰和治理短板,境外反華敵對勢力不斷制造熱點,加緊對我國的滲透破壞活動。識別、預防和化解公共安全和社會治理風險、并阻止其向政治安全領域溢出顯得十分重要。為此,需建立大安全大應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體系,推動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推進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的建設和完善,提升社會治理效能。完善生物安全監管預警防控體系,提高防災減災和急難險重突發公共事件處置保障能力,加強國家區域應急力量建設。完善正確處理新形勢下人民內部矛盾機制,完善基層治理平臺。加強重點行業、重點領域安全監管,加強個人信息保護。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
第四,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和全球安全倡議,塑造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的外部環境。全球發展倡議和全球安全倡議是繼“一帶一路”之后中國向世界提出的兩個重大倡議,得到了眾多國家和包括聯合國在內的多個國際組織的積極響應和支持。中國愿同國際社會一道,努力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和全球安全倡議,積極主動塑造新發展格局的外部環境,完善參與全球安全治理機制,深化全球發展治理,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的改革和建設,推進全球治理朝著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建一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