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志華 高少宏











摘要:編制教師學科理解水平的調查問卷,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發現不同年齡段、初中校和完中校及鄉村中學和城關中學等不同類型的初中化學教師,在化學學科內容、特征體系及價值理解、初中化學課程理解、初中化學教學設計與實施、初中化學教學評價與反饋、初中化學教學研究與改進五個方面存在明顯的差距和較大的提升空間。認為在提升初中化學教師學科整體理解的培訓中,應注重年輕初中化學教師特別是新教師學科整體理解的培訓,并促進城鄉接合部初中校的化學教師在教學設計與實施水平、鄉村初中校化學教師對化學課程性質和目標理解水平及中青年初中化學教師熟練化學教學研究方法的運用水平的提高。
關鍵詞:學科整體理解水平;初中化學教師;提升策略
文章編號:1008-0546( 2023)09-0079-06
中圖分類號:G632.41
文獻標識碼:B
doi: 10.3969/j.issn.1008-0546.2023.09.016
《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培訓課程指導標準(義務教育化學學科)》(以下簡稱《指導標準》)提出學科整體理解是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關鍵?!吨笇藴省贩浅V匾暯處煹膶W科理解能力的提升,在培訓內容中,把“學科理解”列在一級主題的首項。[1]《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提出要增強教師的學科理解。[2]隨著《指導標準》的實施,教師學科整體理解水平受到的關注度越來越高。為了解泉州地市各學校初中化學教師的學科整體理解水平的現狀,筆者對泉州地市各縣區、鄉鎮中學的初中化學教師學科整體理解水平情況進行了問卷調查。著重對調查結果進行了分析,并嘗試提出有針對性的提升策略。
一、調查問卷的編制
我們參照《指導標準》,編制了“泉州市初中化學教師學科整體理解調查問卷”。本問卷主要從學科整體理解的五個二級主題進行設計,除第一個二級主題有兩道選擇題,其余四個主題的選擇題均有三道。問卷內容為防止答卷教師過多選擇能力點四,特地將“培訓目標”的各項內容中的四個水平能力點打亂,避免降低問卷的準確度和有效性。具體細目表如表1所示。同時本問卷還設置了性別、學歷、學校類型以及學校所處地理位置的選項,用來了解參與問卷教師的來源,以作交叉分析之用。參加問卷教師來源情況具體如表2所示。
二、調查問卷的發布與回收
本次問卷調查因疫情原因全部在線上進行,調查對象為泉州市各縣區的初中化學教師。在市教科所組織下,采用問卷星軟件,由各縣區教研員將本問卷發到各自的縣區初中化學教師交流群,同時強調本著自愿的原則,希望教師們積極參與問卷調查并及時提交問卷。并說明本卷采用匿名形式,只對群體數據進行統計分析作為研究之用,不對教師情況作個體分析。共收到調查問卷433份,其中有效問卷433份。
三、問卷調查結果與分析
以下是調查結果數據分析,通過問卷星軟件問卷調查結果和在線SPSS軟件進行了數據分析。
從表3問卷調查結果中,我們發現在十四道選擇題中選擇水平四的教師比例大多在40%以上,但在學生學習進階的把握、先進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的運用、評價理念和方式的三道選擇題中選擇水平四的占比均低于40%,分別為35.1% 、30. 72%和21.02%。同時調查結果顯示參與問卷的化學教師選擇水平四的占比超過50%的,分別是課程性質和目標的理解、教學設計系統的掌握及評價內容及工具設計。為更深入了解和分析各種來源的初中化學教師學科整體理解水平的情況,筆者在接下來的數據分析中,著重用交叉分析方法按順序對五個二級主題選擇水平四的數據差異較大的子項進行剖析,并試圖找出形成差異的原因。
1.化學學科內容、特征體系及價值理解該項內容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選擇水平四的教師,分別達到44.8%和49.88%,是此次調查所有內容中占比較高的一項。可說明我市初中化學教師對化學學科特征與內容體系以及化學學科的價值認識的理解水平狀況普遍較好。同時通過交叉結果分析,發現該項內容的第一道題即化學學科特征與內容體系理解的問卷中,完中校的初中化學教師和初中?;瘜W教師選擇水平四的數據出現明顯差異,完中校初中化學教師占比達到51.00%,明顯高于初中校的化學教師占比的36.26%)(見圖1),說明完中校的初中化學教師在化學學科特征與內容體系理解的水平更高,這可能與泉州市完中校的初中化學教師提升的平臺大小和寬度有關。
2.初中化學課程理解
該項調查內容共有三道選擇題,選擇水平四的占比分別為58.89%、49.42%和35.1%。在第一題即課程性質和目標的理解,選擇水平四的教師占比達到58.89%,是所有調查內容項目中占比最高的,說明我市初中化學教師對初中化學課程性質和目標的理解水平很高。而第三題即學生學習進階的把握選擇水平四的占比卻僅為35.1%,表明我市初中化學教師在學生學習進階的把握水平有較大的提升空間。通過交叉分析發現,不同年齡段的初中化學教師,在此項的選擇水平四的占比數據差異明顯。年齡在25歲以上的教師中,對應課程性質以及目標理解和課程內容的認識,35歲以上的教師選擇水平四占比分別為61.80%和53.37%,明顯高于35歲以下占比的44.29%和32.86%(見圖2)。交叉分析還發現,鄉村教師和非鄉村教師在同樣的選項中選擇水平四的占比數據也存在較明顯差異,分別為52.17%和63.86%(見圖3)。初步判斷泉州市初中化學教師對課程性質和目標的理解水平與教師的教學經驗積累程度以及部分鄉村教師松散特點有關(見圖4)。
3.初中化學教學設計與實施
該項內容的三道選擇題中,選擇水平四的占比分別為36.03%、56.12%和46.26%,各個水平選項數據較為分散復雜。第一道選擇即先進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的運用選擇水平四的教師占比為36.03%,是整個調查問卷中較小的,而第二道選擇即教學設計系統的掌握選擇水平四占比又相對很高,說明我市初中化學教師在教學設計系統的掌握上應有較高的水平,而在先進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的運用則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通過交叉分析發現,對于先進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的運用,發現城關中學與非城關中學的初中化學教師在選擇能力水平四的占比數據存在不小差異。城關教師選擇水平四占比為41. 79%,高于城鄉接合部的占比32.48%和鄉村中學的化學教師的占比34.24%(見圖5)。說明泉州市城關中學初中化學教師對于課堂上先進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的運用較好,能夠熟練整合應用多種教學方式,并形成成功教學案例,但還有較大的培訓提升空間。同時也發現我市非城關的初中化學教師在該項內容選擇水平一和水平二的占比均較高。這可能與鄉村中學及城鄉接合部中學的教學硬件設施和生源質量有關。
4.初中化學教學評價與反饋
該項內容中的三道選擇題中,選擇水平四的占比分別為21 .02%、51.96%和41.57%。其中第一道選擇即評價理念和方式水平選項數據特點較為明顯,選擇水平四的教師占比只有21.02%,是本調查問卷中比例最小的。交叉分析發現,盡管城關中學初中化學教師選擇水平三的比例明顯高于鄉村中學,但選擇水平二和水平三的教師占比卻較大,說明我市初中化學教師在對課堂及學生的評價理念和方式可能仍然較為單一,過于片面,缺乏教學評價規劃,不少教師可能只關注知識評價且評價的主體都為教師,表明我市初中化學教師在化學教學評價與反饋方面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同時通過交叉分析還發現,在評價內容及工具設計的能力水平選項中,男教師選擇水平四的占比與女教師的占比數據差異明顯,男教師大于女教師的比例,分別為59.35%和42.25%)(見圖6)。筆者認為,可能和男教師在教學評價工具設計方面,更注重前瞻性、全局性以及框架感更強有關聯。
5.初中化學教學研究與改進
該項內容問卷中的教學反思、化學教學研究方法的運用、開展基于教學改進的行動研究的水平的三道選擇題中,教師選擇水平四的占比較高,分別為46.88%、47.34%和54.27%,表明我市初中化學教師的化學教學研究均有較高水平。同時對初中化學教師不同類型來源的交叉分析中,除了發現中青年教師在化學教學研究方法的運用水平四選擇的占比稍微偏低外,其他并無明顯的數據差異,表明我市多數初中化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自覺多角度反思,合理歸因,并能通過自主思考等途徑尋求辦法解決課堂中遇到的問題?!耙淮纬砷L靠模仿,二次成長靠反思”,也說明我市初中化學教師在教學中,能夠及時對授課過程進行回顧、反思、總結,尋找教學上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加以研究與改進,促進教師自身的不斷成長(見圖7)。
四、初中化學教師學科整體理解水平的提升策略
調查問卷主要目的在于了解泉州市初中化學教師的學科整體理解水平,從而制定提升化學教師的學科整體理解水平的策略,達到提高初中化學教學質量的最終目的。筆者根據前面的調查結果與分析,嘗試提出提升初中化學教師學科整體理解水平的幾點策略。
1.注重年輕初中化學教師特別是新教師學科整體理解的培訓
年 教師初人崗位,教學過程充滿活力,與學生年齡差距較小,容易與學生形成朋友關系,但通過問卷分析,在教學經驗及化學學科內容、特征體系及價值理解水平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今后若能利用年輕教師可塑性和接受力強的優點,注重年輕教師特別是新教師學科整體理解水平的提升培訓,使我市大部分青年化學教師通過培訓能夠清晰地表述義務教育階段化學學科的課程性質和課程目標,從而具備在教學過程自然體現課程目標,進而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及參與意識,提高決策的能力。筆者認為這將有助于改變我市初中化學教師學科整體理解因年齡差異形成水平不均的現象。
2.促進城鄉接合部初中校的化學教師在教學設計與實施水平的提升
城鄉接合部初中校具有學生生源復雜,生源質量差異較大,學生學習能力出現頭小腳大、后進生面廣等特點。這些特點給化學教師的教學帶來很大的困擾和挑戰,同時也限制了該區域的初中化學教師教學設計與實施水平的提升,導致城鄉接合部初中校的化學教師在教學設計與實施選擇水平四的占比偏低。因此,筆者認為積極探索提高城鄉接合部以及鄉村中學化學教師學科整體理解水平的有效途徑,通過培訓使他們能形成以促進學生認識發展、能力素養提升為主要的教學目標,清楚科學探究的價值內涵、教學特征,并能熟練整合應用多種教學方式,形成可供借鑒的成功教學案例。
3.促進鄉村初中?;瘜W教師對化學課程性質和目標理解水平的提高
鄉村中學教師長期在鄉下學校工作,學校管理相對落后,工作環境相對城區比較艱苦,從而導致部分教師工作中缺乏教學激情,時間一長,教學上可能養成較為隨意的習慣。作為鄉村教師的一部分,鄉村初中化學教師同樣存在上述情況,難以專心教學,造成他們對課程性質和目標的理解水平偏低,部分初中化學教師停留在只按照課程標準大致說出課程性質和課程目標,但不能在教學中主動將其作為重要依據。因此,在今后學科整體理解水平提升的培訓中,筆者認為應注重鄉村教師對課程性質和目標的培訓,使他們在教學中能清晰表述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性質與目標,在教學中努力體現教學目標,從而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意識和參與意識。
4.探索提升非完中?;瘜W教師教學評價與反饋能力水平的有效途徑
教學評價與反饋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學生學習的有效手段。在問卷調查結果與分析中,發現初中?;瘜W教師在教學評價與反饋能力水平四的占比明顯低于完中校。原因可能是初中校未設高中部,在教學中可能與高中化學教師一起展開教研的機會較少,在教學中容易受初中化學知識固化而忽略基于化學學科整體的初高中銜接有關。筆者認為應當關注初中?;瘜W教師在教學評價與反饋能力水平相對薄弱的現狀,舉辦多種形式的初高中化學教師集體教研,積極尋找他們的能力點相對薄弱的原因,有針對性地對初中校化學教師進行初中化學教學評價與反饋能力水平的專項培訓。使大部分初中校的化學教師能基于學科能力和學科素養指標系統,設定課時、單元、大單元的評價目標,形成評價雙向細目表;能利用紙筆測驗、表現性評價等各種評價方式,在反饋中展現各種評價的不同作用,從而促進學生學習的發展。
5.促進中青年初中化學教師提高并熟練化學教學研究方法的運用水平
教學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教育教學規律,以解決重要的化學教育理論為導向,并強調方法的科學性和創造性。其研究的方法有問卷調查、學生訪談,實驗對比等常見做法,在此次參與問卷的初中化學教師中,中青年教師的人數比例占了一半以上,是現階段以及今后我市初中化學教學的主體力量。但調查結果表明泉州市中青年教師在教學研究方法的運用水平偏低。因此,在學科整體理解培訓中,注重中青年教師的化學教學研究方法水平的提升顯得十分必要。通過培訓使他們逐步習慣在教學中對遇到的相關問題開展研究。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培訓課程指導標準(義務教育語文學科教學)》等3個文件的通知[Z].2017-11-16.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 王云生,教師的“學科理解”能力及其提升[J].基礎教育課程,2019(24):7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