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冬
摘 要: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等,剖析東北地區冰壺運動進校園的發展現狀,并提出具體的改進策略。研究認為:冰壺運動進校園有助于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豐富校園冰雪運動文化,助力國家冰壺運動發展。學校冰壺場地設施匱乏、冰壺師資力量嚴重不足、學校忽視冰壺市場資源、冰壺宣傳推廣力度不夠是制約東北地區冰壺運動進校園的主要問題。建議加強政策引導、加大學校冰壺場館建設、提升冰壺教師教學技能、推動“政社企”協同發展,助力東北地區校園冰壺運動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東北地區;冰壺運動;校園;優化路徑
“冰雪進校園”是推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能豐富學校體育內容,而且作為學校的特色課程,還能彰顯獨特的育人功能,強健學生體魄、均衡冬夏體育發展。冰壺作為冰雪運動中的一項,更強調團隊合作,適合在校園中推廣。東北地區作為全國開展冰壺運動的探索者,迫切需要依托學校開展冰壺運動。基于此,本文對東北地區冰壺運動進校園的現實情況進行深入分析,并提出優化路徑,助力東北地區校園冰雪運動可持續發展。
1 冰壺運動進校園的時代價值
1.1 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
冰壺運動表現出的體育精神和團隊智慧,符合當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把我國建設成為文明強國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國家一直非常重視冰壺運動的發展,培養出多名優秀運動員,并在各項國際賽事中表現優異。冰壺運動一直以來都享有“冰上圍棋”的美譽,比賽過程中雙方較量的是團隊協作、運動員對賽場情況的分析以及運動員自身的技術水平。校園大力發展冰壺運動,讓學生在體育項目的選擇中有了更多的選擇空間。冰壺的引入,使學生有更多的新鮮感,也會對冰壺產生更多興趣。冰壺運動不存在直接的身體對抗,更多的是對學生智力、場控分析、體能綜合素質、戰術思考等多方面的考驗,對于身體對抗能力較弱的學生來講,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1.2 豐富校園冰雪運動文化
學校應加強對學生的冰雪運動文化宣傳,充分激發學生對冰壺的興趣,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政府部門應充分發揮組織協調作用,引導學校與社會各方面資源實現有機結合,為推動學校冰雪運動的發展提供支持。冰壺運動進校園可以彌補學校中冰雪運動項目的不足,能夠滿足學生在不同情況下對冰雪運動的需求,也是踐行“冰雪運動進校園”的需要。冰壺比賽作為冬奧會項目,被國家體育總局納入重點冬季項目之一。在建設冰雪特色學校的大背景下,東北地區具有更多優勢。冬季運動項目在東北地區有一定的群眾基礎,冰壺運動兼具運動和健身雙重屬性,各年齡段人群都可以參與,比賽中的智力考驗也是其一大運動特色,讓人沉浸其中。
1.3 助力國家冰壺運動發展
學校開展冰壺運動,并對其進行大力推廣,對地區經濟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和價值。一是有助于提高冰壺運動的地位,弘揚冰壺文化和冰壺精神;二是有助于提高冰壺運動的全民普及程度,進一步完善全民健身體系;三是有助于為我國冰壺運動儲備和培養后備人才。雖然我國冰壺運動經過20 多年的發展,已經在世界范圍內取得了矚目的成績,但是冰壺運動在群眾中的認知和普及程度還有待提高。我國冰壺運動員的技能水平已經可以達到世界級水準,但后備力量不足,導致我國冰壺運動的后續發展無力,因此在校園推廣和開展冰壺運動,能夠為我國提供優秀后備人才。學校應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打造校園冰雪文化,提升學生冰雪運動技能,從而擴大冰雪運動在學校以及社會上的影響力。
2 東北地區冰壺運動進校園的發展現狀
2.1 缺乏冰壺運動場地設施
冰壺運動要求參與人員在各方面均有良好表現,投壺技術多樣,整個比賽過程所采取的戰術也多樣,并且對于技術和戰術的思考是持續性的,需要運動員根據賽場上的情況靈活運用。冰壺運動還涉及數學、物理等多個學科的理論知識,冰壺在運行中的軌跡,旋轉、擦冰對冰壺滑行的線路影響等。冰壺場地在冰面平整度、光滑度、室內溫度、冰層厚度等都有嚴格要求。目前,東北地區的冰壺場地和器材明顯不夠使用,普通學生在上課時只能進行體驗式教學,場地和器材更多的是讓校隊學生使用。并且學校安排的課時較短,學生還沒有學會技能,課程便結束了。特別是學校冰壺場地不能滿足當前冰壺發展的需要,場地及設施配備較少,沒有專業的冰壺場地,學生也無法進行較高水平的訓練。
2.2 冰壺運動師資力量不足
雖然冰壺運動在我國的起步較晚,但發展勢頭迅猛,目前在世界范圍內我國的冰壺競技水平處于前列,但師資方面卻非常匱乏。部分學校開展冰壺運動,但只有一名冰壺教師,并且還不是專業的。在體育運動比賽中,教練的作用舉足輕重。教練在學校指導學生進行正確的學習和訓練,比賽中幫助學生分析賽場形勢,做出戰術安排,還要進行團隊建設,凝聚團隊力量。青年教練在這些工作中有更多優勢,他們能夠快速接受新事物,適應新環境和新的訓練方法,但教學經驗不足是他們的缺點。目前,東北地區要保證每所學校都有一名專業的冰壺教練還是非常困難的,一是專業冰壺教練員本就非常缺少,二是各學校對體育運動教學的側重點有所不同。傳統學校在冰壺教學中的教練選擇上大多選擇外聘,因為本校教練員不夠專業,訓練缺乏科學性和系統性,但外聘的教練員專業水平也是參差不齊。
2.3 冰壺市場資源利用不足
在校園開展冰壺運動的過程中,學校對于教學資源的規劃和配置,沒有充分考慮市場的作用,在具體實施方案中沒有相應的學校與社會資源聯動機制,束縛了學生群體的需求,對冰壺運動在校園的發展沒有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學校對冰壺運動的重視程度,也直接影響了冰壺運動在學校的普及和發展。一是部分學校對此類活動組織頻次較少;二是部分學校領導缺乏推動冰壺運動發展的全局意識,在資源配置方面沒有相應的靈活性,缺乏對市場的配合和利用,忽視了冰壺運動需要市場參與的重要性,不能有效利用市場中優質的場地和設備資源,導致冰壺運動推進困難。
2.4 冰壺宣傳推廣力度不夠
目前, 冰壺運動在校園中的推廣和開展存在一系列問題,缺乏熱度和活力。在場地開發建設、項目引資和融資、人才培養、宣傳和推廣等方面缺乏靈活性。部分學校自身教育資源和水平不足,也不引入外部力量,導致運動發展方向出現偏差,從而對冰壺運動進校園帶來不利影響。
3 東北地區冰壺運動進校園的優化路徑
3.1 加強政策引導
開展冰壺運動離不開場地和設備的投入,有關部門應該為學校提供資金支持,幫助學校建設專業的冰壺場地,提供更好的訓練器材,在基礎設施方面有了充足保障后,冰壺參與者能夠有更好的學習和訓練體驗。解決了政策和資金的問題,在具體落實當中還要加強對相關執行單位的監督和檢查力度,確保政策和資金落實到位,相關單位肩負起各自的職責,監管部門對執行過程中的每一步要嚴格把關,確保每項政策文件、每筆專項資金全部用到冰壺運動發展中去,確保冰壺運動發展得到充足的后備保障。社會上的冰壺運動俱樂部也可以與學校合作,以彌補學校資源的不足。另外,還要引導社會力量加強對公益性冰壺運動場地建設及器材的投入,如組織專業人才到學校進行場地規劃和建設,從而減少學校在冰壺運動專業性方面的壓力。除此之外,政府要成立監管機構,對校園冰壺運動的開展制定嚴格的考評標準,進行階段式評比和考核,實行彈性的準入機制,對于未達到標準的學校,取消其特色學校資格,并且還有一定的懲罰,以此保證學校冰壺運動正常有序開展。
3.2 加大學校冰壺場館建設力度
學校要完善冰壺運動場地建設,完善器材配置。學校要加大師生對冰壺的了解程度,提高自身在冰壺教學當中的管理水平,確保場地和器材設置科學,滿足教學需求,對于教學過程中產生的損耗,要有明確的認識,及時進行補充和維護。對于冰壺場地,上級部門應給予充分的引導和協調,使多個學校之間可以共用場地,利用城市資源開展冰壺運動教學工作。學校可以嘗試設置一些趣味性活動,如開展冰壺競賽等,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和好勝心,激發學生對冰壺運動的興趣。
3.3 提升冰壺教師的教學技能
冰壺師資隊伍的整體素質,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冰壺技術水平和競賽成績。本著與時俱進的精神,緊跟新時代的步伐,教練員把握繼續教育機會,對自身在教學過程中的不足,要及時進行學習和培訓,不斷提升自身運動技能和綜合素質,實行靈活的教學方式,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研究和探索更為高效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滿意度,通過對教學過程的科學分析,不斷完善教學理論和技能實踐,提高教學的科學性。學校應針對教練員制訂培訓計劃,鼓勵教練員多參與相關的學術性及技術性交流。學校還應制訂“教練員繼續教育計劃”,將教練員的培訓、交流及科研成果作為績效考評和晉升的評價指標,以此來激勵教練員投入更多精力用于提高個人素質,提高教學質量的研究上來。教練員個人能力的提升,反饋到學生身上,也會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綜合素質,提升學生的滿意度,對學生也有更大的激勵。教練員在學生學習冰壺的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是關鍵性的,學校要為教練員提供完善的后備保障,包括職位晉升,福利待遇等方面,讓教練員將更多精力放在對學生的教育研究以及自身的業務提高。
3.4 推動“政社企”協同發展
加大市場在校園冰壺運動發展中所起的作用,加強冰壺運動市場參與主體之間的資源協調與合作,建立“政府+ 市場+ 社會組織”的冰壺資源聯動機制,加快校園冰壺運動與市場的結合,為校園冰壺運動注入新的活力。第一,以“政府+ 企業”的形式,政府發揮主導作用,聯合社會企業進行合作,開展共享模式,通過自上而下的規范和引導,在場地和人才方面探索新的解決思路,不斷加深社會資本的融入程度。第二,以“政府和俱樂部、學校三方資源聯動”的形式,建立新型的智慧場館,通過政府主導,聯合俱樂部和學校相互之間的資源優勢,落實三方合作。第三,以“閑置冰壺資源為半徑”政府介入的方式,協調閑置資源的再利用,與社會企業進行合作,對閑置資源進行置換或改造,解決學校場地緊張的問題。冰壺運動場館建設和維護費用高昂,在建設完成后可倡導共享模式,提高場館利用率,并分攤場地費用,降低各方面的資金壓力,提高基礎設施的建設質量和標準,實現場館對周圍校園冰壺運動的全覆蓋,確保學校冰壺教學的正常進行。
4 結語
冰壺運動進校園有助于提高學生健康水平,豐富校園冰雪運動文化,助力國家冰壺運動發展。學校冰壺場地設施匱乏、冰壺師資力量嚴重不足、學校忽視冰壺市場資源、冰壺運動宣傳推廣力度不夠是制約東北地區冰壺運動進校園的主要問題。建議政府部門加強政策引導,加大學校冰壺場館建設,提升冰壺教師教學技能,推動“政社企”協同發展,助力東北地區校園冰壺運動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郭文利, 張笑昆. 體教融合背景下我國冰壺運動后備人才培養研究[J]. 冰雪運動,2022,44(5):23-26.
[2] 辛然, 楊光, 郭慧秋, 等. 加拿大冰壺俱樂部發展的經驗與啟示[J]. 冰雪運動,2020,42(6):6-10.
[3] 陳光, 齊超. 現階段我國冰壺運動在中小學開展的困境與對策[J]. 當代體育科技,2020,10(29):254-256.
[4] 趙薇, 王長權. 我國冰壺運動的現實困境與發展策略[J]. 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9,35(5):91-95.
[5] 趙方聰, 王誠民. 我國冰壺運動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 冰雪運動,2019,41(1):4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