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富凜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融入信息技術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中職院校體育課堂教學的特征,其次探討了在中職體育課堂中應用信息化教學手段的優勢,最后圍繞中職體育課堂中應用信息化教學手段提出了幾點教學策略。
關鍵詞:信息化教學手段;中職院校;體育課堂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5G”時代的來臨以及職業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信息化教學手段在中職院校的專業課、部分公共課教學中已經得到了廣泛應用,但是在體育課中,信息化教學手段與教學應用的結合還較為薄弱。筆者認為在中職體育課堂教學中,信息化教學手段能夠使體育知識與體育技能以更加直觀的方式展現在學生面前。尤其是微課視頻、線上教學等形式,使得體育課堂更加豐富。因此,信息化教學手段在中職院校體育課堂中的運用有著一定的現實意義。
1 中職院校體育課堂教學的特征
1.1 引導性
中職學校的體育課堂教學與高中體育課堂教學類似,體育教學的目標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讓學生在體育訓練的過程中能學習并掌握科學的健身方式,在不斷提高身體素質的同時能學到更多的體育專業知識,養成個人鍛煉習慣,最終達到建立終身體育意識的目標。除此之外,中職學校體育課程往往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因此中職學校的體育課程相對于高中體育課程而言,動作與技能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教師在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應當善于引導學生發現自己的不足,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體育專業技能,提升學生的體育素養。
1.2 復雜性
中職學校體育教學相對于義務教育階段的體育教學而言具有復雜性,而這往往體現在中職學校的體育教育環境上。中職學校體育課程的時間相對較多,很大一部分學生將一半的課程時間用于體育訓練上,因此體育教育環境本身的復雜性相對于中小學而言,也就更加突出。而這里所談到的教育環境,主要指的是在教學過程中的教育制度、教學氛圍、物質基礎和學生基礎等因素,以及在訓練過程中是否能夠滿足學生的實際訓練需求。
2 中職體育課堂中應用信息化教學手段的優勢
2.1 拓展了學生學習的時間和空間
信息技術教學最大的優勢就在于具有較強的趣味性,在線上教育資源的支持下,能夠使傳統體育課堂更加生動,滿足不同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以及對體育教學的趣味化需求。相對于傳統的教學模式而言,信息技術教學手段能夠使課程內容以一種更加直觀清晰的方式展現在學生面前,同時,信息化教學手段也可以對課堂教學的重難點知識進行更加詳細的解讀。如此一來,學生就不容易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形成思維誤區,不會養成不正確的運動習慣。除此之外,信息化教學手段也能夠幫助學生及時反思,比如在體育課中,學生并未完全掌握某一動作時便結束了,而學生在課后也沒有多余的時間和資源拓展某些體育知識,這就導致學生對體育動作不夠熟練。而有了信息技術的支持,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在課下繼續通過線上平臺學習體育技能,如此一來,學生就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適當鞏固和提升體育技能。
2.2 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相對于傳統體育“一帶多”的教學模式而言,信息化教學手段更能夠提升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的自主學習、獨立思考能力。首先,信息化教學手段本身就提高了體育課堂的趣味性和自由性,學生在學習體育知識時也具有更強的主觀愿望。其次,信息化教學手段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多元的教育資源。同時,在課堂學習過程中,信息化教學手段也能夠更加深入地分析基礎知識,幫助學生更輕松地學習體育技能。因此學生也更加樂于主動參與到體育學習當中。最后,在信息化教學手段的輔助下,學生的學習時間與學習地點不再受到任何限制,可以自由開展體育訓練和學習。總而言之,信息化教學手段能夠進一步豐富體育課程教學資源,同時也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學生的訓練自主性。以某中職學校的540 名學生的調查問卷為例,調查結果如表1 所示。由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學生對中職體育課堂教學中應用信息化教學手段的評價要高于傳統教學法。
2.3 提高碎片時間的利用率
信息化教學手段能夠幫助學生合理利用課余的碎片時間,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微課這種教學模式得到了有效發展。微課將課程教學時間控制在十分鐘之內,在短暫的視頻當中,能夠將課堂教學的重難點知識有效銜接并呈現在學生面前。相較于傳統的體育課堂而言,微課以一種更加高效的方式合理利用了學生的碎片化時間,在課余時間學生利用微課能夠大大提高體育理論與技術學習的效率。
3 中職體育課堂中應用信息化教學手段的策略
3.1 利用豐富的教學資源提高課堂趣味性
對于中職體育課堂教學而言,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是激發學生體育運動積極性的關鍵,因此構建趣味性體育課堂是促使學生開展體育運動的關鍵措施。因此,中職體育教師可以利用信息化教學手段,搜集豐富的體育課堂教學資源,以此來豐富體育課堂活動,提高體育課堂的趣味性,從而吸引學生開展體育運動。
以籃球體前變向運球的講解為例,教師可以提前收集趣味化的教學資源,比如視頻資源、動態圖片資源等。教師在向學生呈現相關籃球比賽視頻資源時,可以利用多變的聲音對籃球比賽中的運動技巧等進行講解,將籃球體前變向運球的方式以及技巧等進行重點講解,并將隊形的變化進行清晰闡述。我國大部分中職學校配備了完善的可移動多媒體教學設備,能夠為體育教學提供成熟的信息技術支持,大部分學生也能夠熟練掌握信息技術。
3.2 利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
中職體育教學的關鍵在于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運動習慣。中職教師也應當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幫助學生開展體育練習,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教師可以將咕咚、華為健康、Keep、小奔等軟件作為學生課后訓練的打卡軟件。這一類型的軟件不僅能夠為學生提供跳繩、跑步、跳遠、俯臥撐、平板支撐等各類專項指導,而且也能夠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體育項目。教師在利用各類運動軟件開展課余訓練時,也能夠真正做到寓教于樂。在軟件當中所設置的打卡任務,能夠促使學生養成正確的運動習慣。同時在大數據支持下分享訓練數據和訓練記錄,能夠幫助教師更加科學、更加專業地對學生的運動成果進行評價。
3.3 利用微課視頻提高生學生的體育技能
在利用信息技術開展體育教學時,教師應當充分重視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給予學生自由的學習與訓練空間,讓學生主動參與到相關訓練活動當中,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相對于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而言,微視頻更能夠幫助學生結合自身的訓練需求,通過反復觀看示范動作深入領悟基礎技能。學生在課余時間也可以自由觀看學習視頻,如此一來,也就加深了學生對體育動作的理解。
首先,在體育活動當中,教師可以利用微視頻的形式,幫助學生深入了解體育動作,使學生真正掌握動作要領,提升學生的運動能力。其次,在微視頻的支持下,教師通過慢動作播放視頻和語音旁白等形式,幫助學生了解在不同運動項目當中的動作要領。比如,在教學田徑跳躍時,男子三級跳遠和女子的挺身式跳遠都無法通過教師簡單講解完全闡釋,并且在跳遠過程中教師示范時速度較快,很大一部分學生無法通過教師的示范動作真正了解跳遠的訣竅。此時,教師則可以利用微視頻向學生播放三級跳和挺身跳的跳躍技巧。通過慢放、回放等多種不同的方式,使學生明白在跳躍的過程中應當如何發力,如何調整自己的身體重心。在利用微視頻教學的基礎上,在開展戶外實訓時,不需要教師過多指導,學生就可以掌握正確的跳遠動作,也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訓練效率。又或者是在排球訓練時,教師為學生播放女排的比賽視頻,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并結合視頻當中運動員的動作技巧,幫助學生掌握在排球訓練過程中發力的關鍵位置,這樣不僅能幫助學生掌握排球的發力技巧,還能夠使學生對排球的相關動作學習得更透徹,并全面提高學生的排球技術。
3.4 利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體育精神
學生的生活與學習環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學生的運動習慣與體育意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體育精神,向學生傳播優秀體育文化。比如教師可以利用網絡平臺向學生展示傳統體育項目。我國傳統體育文化當中,武術占據著十分關鍵的地位。武術最初是為了強身健體而發明的,隨著歷史的發展,武術的普及程度較低,只集中在少數的專業人群當中。但是傳統武術依舊在國際上有著較大的影響力,因此在中職體育課堂上可以增設相關的武術內容。通過信息技術進一步擴大武術的影響范圍,使中職學生感受到傳統體育文化的魅力,并達到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目的。在中職體育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融入武術教學,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磨煉學生的意志。
4 結語
信息化教學手段的應用是學校教育發展的主要趨勢,因此中職體育教師也要認識到信息化教學手段應用的優勢,利用信息化教學手段提高體育課堂教學的效率與質量。在具體實踐過程中,要以信息化教學手段為輔助工具,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做好信息化手段應用時間的合理分配,從而培養高素質高水平的體育人才。
課題名稱:
本文系2022 年福建省職業技術教育中心課題“基于體職融合的中職體育課堂教學探究——以幼兒保育專業為例”(項目編號:ZB2022160)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 黃小龍. 職業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中職體育信息化教學探究[J]. 體育視野,2022 (19):122-124.
[2] 陳風明. 信息化教學背景下的中職體育教學探索[J]. 教師,2022(6):54-56.
[3] 錢琴. 信息技術在中職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冰雪體育創新研究,2021(23):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