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華勛
摘 要:互聯網安全是時下社會中的熱點話題。從一定意義上來說,互聯網安全直接關系著社會的穩定和國家的發展,而中職學校是為國家輸送網絡人才的重要基點。對此,本文將從實際出發,從網絡空間安全的角度簡單地概述了中職計算機網絡教學的現狀,了解其在網絡空間安全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并以加強網絡安全教育為主要目的,從精準錨定目標、創建分層模式、引進課堂練習、巧設學習任務等方面推動網絡空間安全背景下的中職計算機網絡教學改革,以此培養中職生的網絡安全意識、提升其網絡技術水平,以此營造安全、健康的互聯網環境。
關鍵詞:網絡空間安全;中職;計算機網絡教學;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3)19-0037-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19.012
現階段,網絡空間的安全問題得到了國家和社會大眾的關注和重視。為建構安全的網絡空間體系,國家大力推出網絡安全教育計劃。與之相對的,當前網絡空間安全的技術人才相對比較匱乏,若長期任由這種狀況發展下去,將對國家的穩定發展產生較大的威脅。針對此種情況,中職計算機專業應自覺承擔起責任,改革和創新網絡教學的形式和內容,讓學生在學習和實踐中認識到網絡安全的重要性,并能主動學習相關知識和技能,為營造安全的網絡空間做出努力和貢獻。
一、中職計算機網絡教學的現狀
從整體上來說,現階段的中職計算機網絡教學存在理想與現實不符的情況,影響因素包括目標不精準、教學觀念和行為落后、實踐性不強等。通常情況下,中職計算機專業教師在制定網絡教學目標時,極少關注計算機專業與社會之間的關聯,一味地關注知識和技能的傳授。這也導致他們引入的教學內容在一定程度上脫離了學生的需求和社會對網絡安全人才的要求,長久下去,計算機專業的畢業生很可能面臨“所學”與“所用”相脫離的現象。而且,部分教師缺乏創新的意識和勇氣,多年以來仍然使用相同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這種脫離實際和時代性的方式既不利于網絡教學的發展,也會限制網絡安全教育的進步[1]。除此之外,實踐性不強也是當前影響教學效果的顯著因素之一。在缺乏實踐的情況下,中職學生的安全意識、網絡安全技能等皆處于停滯的狀態。
二、基于網絡空間安全的中職計算機網絡教學改革措施
(一)精準錨定目標,激活安全意識
根據上文分析得出的結論,現階段的中職計算機網絡教學存在目標不明確的現象,是限制網絡教學發展的關鍵因素。基于此,為了全面激活中職生的安全意識,讓他們自覺地守護網絡安全,教師要主動反思教學現狀,以網絡安全教育和專業技術教學為主精準地錨定目標,從知識技能、過程方法和情感態度等方面,將網絡安全的有關思想和理念融于教學目標之中,為網絡教學指明方向,從而以目標為導向,選擇合理的教學材料和教學內容,讓學生時刻保持警醒的狀態,將維護網絡安全作為己任,這樣即可完成培養網絡空間安全人才的第一層任務。從教學實踐的角度來說,教師不單單要設定統領性的目標,也要將目標具象化到某一個課程內容、專業名詞或者教學環節之中,潛移默化地融入網絡安全教育的思想,以具備導向性的目標為載體,讓學生能夠時時刻刻地接受思想教育和引領,進而將創建安全的網絡空間作為自身的主要學習目標[2]。
(二)創建分層模式,鍛煉技術能力
教師以統一的標準和固定的內容開展教學活動,既不利于網絡教學的長期發展,也違背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同時學生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自然無法關注與網絡安全教育相關的內容。基于以上情況,教師可以創建分層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量身定做的教學內容和學習計劃,促使他們重點關注網絡安全知識和技術,以此鍛煉其技術能力、強化其安全意識。
1. 以學生實力為基準進行分層。分層教學并不意味著無目標、無基準的分層,恰恰相反,基于網絡安全空間的分層教學,更要關注教學的科學性和公正性。所以,教師不能僅僅以學生的學習成績為分層的依據,還要充分考慮實操考核、理論測試、問卷調查和集中談話等形式,全面考查和了解學生的計算機成績、主觀意愿、技術水平等,并對獲得的信息進行匯總和整理,在此基礎上展開科學分層。隨后,教師可以根據分層結果、教學要求以及網絡空間安全教育需求,為每一個層次的學生精心選定教學內容、制訂學習計劃,鼓勵他們領取對應的學習計劃表,并利用練習時間和課余時間針對性地彌補自己的不足。為了與分層學習計劃相配,教師也可以提前預設和制定考核標準,以數字和程度副詞等作為標準中的量詞,細致規定不同層次的學生應掌握的知識、網絡技能以及具備的情感價值觀等,并在學生初步完成學習和訓練任務后,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展開科學公正的考查,讓學生意識到自身在知識、技能或者意識形態中存在的問題,這樣才可以達成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效果,學生所掌握的網絡安全技能也會不斷增加。
2. 以教學內容為基準進行分層。在計算機網絡的分層模式中,除以學生實力為分層的基準和依據之外,教師可以將教學的內容作為分層的基準。在具體的實踐操作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計算機網絡教學內容的實際難度、類型等,將其設置為不同的分組,如以難度為分層的基礎,可分為易、中和難三個層次。在完成教學內容的分層任務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按照自身的真實計算機水平和學習興趣等要素,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和訓練計劃,促使他們全身心地專注于網絡安全技術訓練中,從而掌握建構“防火墻”、清除網絡病毒等技能。在教學內容分層的基礎上,為了讓學生熟練地掌握安全技術,教師也可以創建線上分層作業包,讓學生在課后時間展開分層學習,進一步鞏固和深化課堂學習的內容,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水平和操作技能。
(三)引進課堂練習,鞏固學習成果
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曾經說過“聰明出于勤奮,天才在于積累”,唯有努力,才能通往成功的道路。尤其是在教育事業中,一個勤奮的學生往往能夠取得更為豐富的學習成果。基于此理念,為完成網絡安全教育的任務,教師要培養學生勤奮好學的意識,引進課堂練習,幫助學生鞏固學習成果,讓他們熟練地掌握多種多樣的網絡安全技能,進而從容應對現實中的各類網絡安全問題。
1. 引進理論問答練習。中職計算機網絡教學以理論知識為基礎,學生若能牢固地記憶和準確地辨析理論知識、理論映射的范圍等,就能在實踐中靈活地運用知識,逐步提高應對網絡安全問題的能力。據此,教師可以將理論知識作為主要素材,結合計算機教材、可能出現的網絡安全問題等建設計算機網絡理論知識儲備庫,將其作為理論問答練習的主要素材。當完成理論知識的教學任務后,教師隨即在課堂上展開問答活動,以快速問答的形式考查學生的反應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讓他們在最短時間內解決填空、連線等類型的問題。經過這一輪的練習,學生的理論知識記憶效果更加顯著。與此同時,為了增強課堂練習的趣味性,教師也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制作游戲道具和素材,以動畫、卡片等為載體創新理論知識的呈現形式,帶給學生豐富的新鮮感和體驗感,讓他們主動地參與問答練習活動。另外,教師也可以采用游戲化的教學方式,通過舉手搶答、接力答題等多樣化的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使他們自覺地參與課堂練習活動[3]。
2. 引進動手操作練習。計算機網絡教學自身具備較強的實踐性,尤其是在構建安全的網絡空間的背景下,對教學活動的實踐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此,除理論知識問答練習之外,教師也要重點引進動手操作練習,以一人一機的方式,根據課堂教學的實際內容以及網絡安全教育的需求設定實操類的練習題,讓學生在練習中掌握實操的技能,不斷加深對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印象。而且,每一個學生的個體情況都存在差異性,如果教師等待最后一個學生完成練習任務后再發放新的練習題,那么將會造成資源的浪費。對此,教師可以仿照理論問答練習的形式,建設線上實操題目儲備庫,并根據不同的屬性和涉及的具體知識,將其劃分為不同的類型和板塊,由學生根據自身的訓練情況自主地選擇打開哪一個板塊、選擇哪一個練習題,在此基礎上展開實踐操作,在練習過程中提升解決網絡安全問題的能力,加強自身的實踐操作意識。
(四)巧設學習任務,強化問題意識
在中職計算機網絡教學中巧妙地設計學習任務,可以帶領學生沉浸在學習過程中,讓他們通過真實的生活經驗感知知識和技能的具體運用辦法,并自覺地運用知識解決實際的網絡安全問題。按照這一邏輯,基于網絡安全空間的建設需求,教師應從現實生活和社會熱點中選擇真實的案例和素材,以文字材料、視頻資源等為載體,為學生設計具備生活化和實踐性特征的學習任務,為他們預留自主探究和深入思考的空間,讓他們在問題意識的驅動和指導下運用計算機知識闡釋和解決網絡安全問題。而在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教師也應指導他們制定詳細的解決方案,將問題中涉及的計算機知識、原理等添加到學習任務匯報表中,清晰地闡釋自身解決問題的具體思路、取得的階段性成果以及未來的展望等等,并根據實踐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和困惑提出自己的疑問,進而為后續的合作探究以及實習活動提供素材。
(五)組織合作探究,增強實操能力
在傳統的中職網絡教學中,教師往往以知識和技能教學為主,一定程度上忽視了網絡安全教育的重要性,這就使得網絡教學呈現出一板一眼的特征,導致學生難以將課堂中學習的知識運用于實踐。而為了提升網絡空間安全教育的有效性,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根據網絡安全技術的實操性特征組織合作探究活動,以小組為活動單位,為他們提供交換機、防火墻、服務器、客戶機等道具和素材,并預設制造出一種網絡安全問題,讓學生根據現有的資源、已經掌握的知識和技能,與小組成員展開合作探究和實踐探索,通過小組討論、猜想論證、實踐操作和反思檢驗等環節找出癥結所在,明確解決網絡安全技術問題的具體路徑,并于實際操作中提升網絡安全技術水平。另外,針對中職學生好奇心和勝負欲強的特征,教師也可以為合作探究活動配備專門的獎勵制度,以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相結合的方式驅使學生主動地加入合作探討的陣營,以此增強其實操能力[4]。
(六)開展校企活動,推動職業發展
在新時代職業教育背景下,校企聯合、產教融合等成為中職專業教學的熱門理念。將其融入計算機網絡教學中,不單單可以強化網絡安全教育的效果,還能推動中職學生的職業發展,使其具備強勁的職業競爭力。基于此,教師可以從計算機網絡安全的角度出發開展校企聯合活動。
1. 開展校內“雙創”活動。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各類網絡安全問題層出不窮,而我國應對網絡安全問題的技術性人才卻呈現出供不應求的狀態,這也為中職學生的職業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因而,從職業發展和網絡安全教育的角度出發,教師可以開展校內“雙創”活動,遵照創業和創新的原則,圍繞著網絡安全技術引進活動內容,要求學生以個人或者小組的名義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案、創建解決問題的模型,并將邀請來的技術過硬、實力超群的企業主管或者技術人才作為“雙創”活動的評委,對學生的真實表現做出如實評價,選拔出高水平的網絡安全技術人才。在此基礎上,學校和企業可以創建就業導向制度,為表現突出且取得優異成績的人才提供就業指導、就業崗位等機會,以此開辟一條人才培養和輸出的廣闊路徑,進而推動學生的職業發展。
2. 開展校外實習活動。實習是職業教育的重要環節之一。在中職計算機網絡教學中,教師可從校企聯合的角度入手開展校外實習活動,以網絡安全技術和安全教育為主題,為學生分配實習地點和實習任務,讓他們與企業中的技術人員建立師徒關系,通過實時觀摩師傅的工作過程,分析師傅解決網絡安全問題的具體方法,了解當前行業內的動向,明確網絡安全對于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產生的重要影響。而在實習活動接近尾聲時,教師也要邀請企業技術人員對學生展開客觀公正的評價,以此找出他們存在的問題,并在后續的實習活動和校內實訓教學中做出針對性的改進,最終提高學生的網絡安全技術能力,推動其職業發展。
三、結語
基于現階段國家發展的長期計劃,中職計算機專業以培養網絡安全技術人才為主要目標,通過設定精準的目標、組織合作探究和開展校企活動等方式,將網絡教學與網絡安全教育融合起來,讓學生在計算機教學活動中形成網絡安全意識,并自覺地投入相關的學習和訓練過程中,既能強化計算機教學的效果,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這是一項有利于推動社會科技和國家經濟發展的舉措,也是提高中職計算機教學質量的有效措施。
參考文獻:
[1] 宋勝文.面向網絡空間安全的中職計算機網絡教學改革[J].現代職業教育,2020(38):150.
[2] 賈青麗.基于任務的自主合作學習在中職計算機網絡安全教學中的應用[J].中外交流,2019(14):118.
[3] 鮑鵬.中職計算機網絡安全課程教學策略研究[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20(2):91.
[4] 王萍芳.中職院校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應用與實踐研究——評《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及管理技術研究》[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20(6):189.
[責任編輯 杜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