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素娟


【摘要】目的:分析宮頸病變與TCT、高危型HPV感染的相關性。方法:選擇我院2021年11月—2022年10月納入的宮頸門診患者作為觀察對象,60例患者均采取TCT檢查及HPV檢查,對檢查結果展開分析。結果:TCT及HPV檢查均能分析宮頸病變情況,隨著宮頸病變嚴重,HPV陽性人數增加,TCT則是ASC-US及以上指標增加,病變與兩者數值有正相關的關系。結論:宮頸癌臨床診斷中,高危型HPV感染率高則宮頸病變嚴重,宮頸病變與TCT及HPV檢查結果呈現正相關,還需及時檢查病變及預防病變。
【關鍵詞】宮頸病變;TCT;HPV;相關性
Correlation study of cervical lesions with TCT and high-risk HPV infection
SHEN Sujuan
Zhangdian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Zibo, Shandong 2551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of cervical lesions with TCT and high-risk HPV infection.Methods:The cervical outpatient patients included in our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21 to October 2022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subjects.All 60 patients took TCT examination and HPV examination to analyze the examination results.Results:Both TCT and HPV examinations can analyze the cervical lesions.As the cervical lesions became severe,the number of HPV positive individuals increased,while TCT was ASC-US and above indicators increased,and there was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esions and the two values.Conclusion:In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cervical cancer,a high incidence of high-risk HPV infection leads to severe cervical lesions,cervical lesions are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TCT and HPV examination results,and timely examination and prevention of lesions are needed.
【Key?Words】Cervical lesions; TCT;HPV; Correlation
宮頸癌是臨床常見的惡性腫瘤病變,也是婦科常見的惡性腫瘤,50歲以上患者發生病變的概率高[1]。宮頸癌與HPV感染及性生活不潔、多孕、免疫力低下等因素相關,患者的常見癥狀是陰道出血、疼痛、乏力及皮膚蒼白、下肢水腫等,對患者的生命健康產生巨大的威脅。早期宮頸癌篩查手段更為豐富,宮頸癌防治過程中,早期篩查是其中的重要環節,宮頸癌病變程度高,發生HPV感染的概率高,TCT與HPV聯合診斷篩查是常見的篩查方法,臨床使用兩種手段可評估患者的宮頸病變。為分析宮頸病變與TCT及HPV的相關性,將我院納入的宮頸門診患者作為觀察對象,從而分析宮頸病變與TCT及HPV的相關性。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21年11月—2022年10月納入的宮頸門診患者作為觀察對象,60例患者均采取 TCT檢查及HPV檢查,患者年齡24~65歲,平均年齡(41.21±4.33)歲,已婚已育45例,未婚未育15例。患者臨床表現為疼痛、陰道流出液體,患者認知本研究的目的,并同意參與研究。將血液系統疾病及肝腎功能異常、子宮惡性腫瘤患者排除。
1.2 方法
患者先實施TCT檢查,在前期準備期間,準備好相關的試劑,患者在病床上仰臥,將宮頸位置暴露后獲取截石位,將采集裝置放入患者宮頸管,順時針旋轉后,對患者宮頸內脫落的細胞進行收集。樣本采集完成后,將其放在小瓶內保存,并完成封口處理,記錄患者宮頸相關信息,并及時將標本送檢。樣本送檢完成后,將其放在小瓶中保存,并完成封口處理,記錄全面的信息。樣本送檢后使用液基細胞制片儀處理,標本可制作成涂片,厚度調整為2cm,使用95%的酒精對涂片進行固定,酒精固定液放入30min后,完成巴氏染色實驗,使用95%的酒精進行固定。隨后使用清水進行反復沖洗,通過蘇木精染色5min,反復完成3次清洗后,完成藍化處理,利用濃度為95%的乙醇進行處理,橙黃染色液處理10s,濃度為95%,隨后濃度100%乙醇完成漂洗。并使用EA50配置也置入5min,使用95%乙醇進行漂洗,經無水乙醇處理2min,并以二甲苯操作2min,使用樹膠封片,病理醫生完成閱片后診斷。
通過HPV-PCR檢查,患者處于截石位,將宮頸位置暴露,使用無菌宮頸刷對宮頸口細胞進行處理,隨后取出毛刷放入生理鹽水中送檢。將患者的細胞樣本收集后,使用振蕩器混合,并使用500μL混懸液離心處理,離心轉速為12000rpm,隨后將上清液去除[2]。隨后對樣本分裝,先對I號溶液預加熱,溫度調整為45℃,在II號溶液中加入提取液,并加熱,經混合后,在干熱器中處理,溫度保持100℃,等待完成加熱后,適當冷卻,加入Ⅱ號溶液,充分混合后在室溫環境下靜置。隨后完成離心處理,去除上清液,在室溫環境下靜置2min,加入600μL的Ⅲ溶液,完成充分混合后溶解,置入冰箱內完成儲存,溫度調整為-20℃。隨后完成HPV-PCR擴增,完成DNA樣本解凍,完成解凍后,在試管中混合,離心處理分裝,并在PCR管中完成混合,離心處理后分裝,并加入預混液24μL,達到凍存處理目的,溫度控制在-20℃,等待DNA提取完成后,將PCR混管取出,按順序對標本進行分裝,每個分裝管標記,隨后低速離心處理,將各管放入PCR儀器,擴增結束后設施溫度為4℃,最后完成陰道鏡及病理學檢查。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TCT檢查及HPV-PCR檢查的結果,評價高危型HPV感染率及宮頸癌病變危險程度的相關性[3]。不能明確意義的ASC-US及不能排除高度上皮內病變的ASC-H為非典型鱗狀細胞,CIN I歸類為LSIL,中度及重度不典型增生、CIN Ⅱ及CIN Ⅲ歸類為HSIL,鱗狀細胞癌(SCC)及不典型腺細胞癌(AGUC)、腺癌(AC),ASC-US及以上為TCT檢查陽性。HPV檢查中,分為HPV陽性及HPV陰性。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宮頸病變與TCT相關性
TCT檢查中,宮頸癌與TCT的關系中,ASCUS及以上有37例,檢出率為61.67%,炎性病變23例,檢出率為38.33%,見表1。

2.2 HPV及宮頸病變的相關性
自高危HPV感染角度上看,HPV感染后高危陽性為篩查結果,HPV+有37例,檢出率為61.67%%,見表2。

2.3 TCT及HPV與宮頸病變的關系
自上述研究結果上看,TCT及HPV檢查均能分析宮頸病變情況,隨著宮頸病變嚴重,HPV陽性人數增加,TCT則是ASC-US及以上指標增加,病變與兩者數值有正相關的關系。
宮頸癌是婦科發病率高的惡性腫瘤疾病,該疾病發生率僅在乳腺癌之下,全球宮頸癌患者數量不斷增多,患者發生宮頸癌死亡的風險性高,宮頸癌患者多發生在發展中國家,主要是發展中國家的女性篩查意識薄弱[4]。我國的女性發生宮頸癌與生活環境改變相關,宮頸癌發生率不斷升高,對女性的生命安全產生巨大的威脅。臨床比較關注宮頸癌的篩查工作,檢查前需要明確病理性因素,大量實驗研究中發現宮頸癌的主要誘發因素是性生活不潔及衛生管理不到位等。臨床研究結果顯示,HPV是宮頸癌發生的一項重要因素,以性傳播為主,伴隨臨床對宮頸癌的認知加深,HPV感染及宮頸病變的相關性理論備受認可,且具有緊密的關系。HPV病毒在自然界中分布廣泛,具有明顯的易感性,以性傳播為主,也有母嬰傳播,性活躍的女性且無固定的性交對象發生HPV感染的概率高,在HPV感染中,以人類為自然宿主,HPV感染及復制是導致宮頸癌的重要因素,HPV侵入宮頸上皮組織后,基底細胞中的病毒復制,細胞分化更為成熟,向表皮層移動。自細胞表層角度上看,病毒自蛋白內完成表達,呈現完整的病毒顆粒,病毒早期無法激活免疫系統,呈現出HPV易感性[5]。主流檢查方法是積液細胞學檢查,相比巴氏細胞學檢查方法,取材及制片上有較大的突破,傳統檢查方式會受到技術水平限制,細胞的重疊率較高,對顯微鏡檢查產生巨大的困擾,在收集細胞標本過程中,80%的標本殘留在采樣器上,檢查結果發生誤診的概率高。
TCT細胞學檢驗中,作為一種宮頸病變的常見篩查技術,根據新柏氏TCT可發現宮頸癌,相比過往巴氏細胞學檢查的準確率提升23.3%,是醫生比較信賴的細胞學檢查技術。在TCT細胞學檢驗中,液基細胞學檢查是主要方法,與過往巴氏細胞學檢查中,在取材上取得突破性進展。巴氏細胞學制片期間在技術條件的影響下,發生細胞重疊的概率高,對顯微鏡辨識產生一定的影響,在細胞標本采集期間,80%標本預留在儀器上,導致檢查結果失誤的概率高。液基細胞學檢查需要對采樣刷進行改進,取樣后對細胞進行固定,保持完整的樣本,自細胞形態上看,保存比較方便,保存時間可適當延長[6-7]。TCT檢查以全自動細胞儀為主,便于對樣本進行過濾。TCT檢查提升細胞樣本檢測質量,在實際檢驗過程中,TCT測試子宮細胞膜樣本量,發現癌變的概率,減少重復性檢測的次數,降低檢查過程中患者的疑慮感,TCT檢查不僅能發現宮頸癌,也能發現微生物病變及癌前病變、病毒及衣原體病變,TCT技術已經成為宮頸癌篩查的先進技術。
總而言之,本研究采集的標本比較集中,生活環境等變量的影響因素小,一定程度降低結果的偏倚性,本研究局限性是并未開展聯合檢查,在未來的研究中還需采取聯合篩查方式提升宮頸癌篩查的準確性,為宮頸病變早期篩查提供支持。
參考文獻
[1] 黃梅,張琳,孫宇佳,等.高危型HPV感染和宮頸癌前病變與陰道微生態的相關性研究[J].當代醫學,2021,27(9):151-152.
[2] 李杏嬋,何雅婷,趙愚.高危型HPV感染與宮頸癌前病變、宮頸癌的關系分析[J].中國醫藥科學,2020, 10(16):71-73.
[3] 熊煌果,吳屏,盧婉容,等.高危型HPV感染及宮頸惡性病變與年齡的相關分析[J].現代婦產科進展, 2020,29(7):503-508.
[4] 楊群芳,陳奕霞,黃海雄.宮頸病變中miR-34a、miR-199a表達及與高危型HPV感染關系[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20,28(5):730-733,738,787.
[5] 麥碧,胡桂英,劉婷艷,等.陰道上皮內瘤變與TCT、高危型HPV感染及宮頸病變的關系研究[J].中國實用醫刊,2019(3):41-44.
[6] 張韋,韓萍,肖遠革,等.HPV L1殼蛋白、Survivin蛋白及高危型HPV感染在不同程度宮頸病變中的相關性研究及臨床價值[J].中國婦幼保健,2018,33(22):5258-5261.
[7] 付麗君,劉英,邢軍.不同型別高危型HPV感染在宮頸病變篩查中的作用[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8,5(29):25-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