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丹 顧海靜



【摘 要】 學前融合教育能夠為特殊幼兒提供更高水平的教育支持。浙江省象山縣天安幼兒園專注于開展學前融合教育,為普特幼兒打造全覆蓋融合教育環境,提供多元化融合安置形式,設計適宜性融合課程,實現普特共贏。
【關鍵詞】 學前融合教育;有效支持;衛星班
【中圖分類號】 G760
《浙江省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17—2020年)》要求,“普通學校和特殊教育學校責任共擔、資源共享、相互支撐”“積極發展‘特殊教育學校+衛星班的融合教育新模式,實現融合教育全覆蓋”。《浙江省“十四五”特殊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明確指出,“十四五”期間大力推動特殊教育向學前延伸,探索及開發針對學前特殊需要兒童的評估工具及課程方案。象山縣天安幼兒園是浙江省一級幼兒園,辦園以來專注于0—6歲普特幼兒融合,至今共接收過50余名特殊幼兒,如孤獨癥兒童、唐氏綜合征兒童、精神障礙兒童等。2016年9月,寧波市首個特殊教育學前試點班級(簡稱“衛星班”)在天安幼兒園正式設點運行。
一、打造全覆蓋融合教育環境
幼兒園建有寧波市首批合格資源教室,配備了專業的資源教師和康復器材。資源教室主要用于進行動作及感覺統合訓練、視功能訓練、語言康復訓練等。此外,幼兒園還創設了滿足特殊幼兒交往需求的留白式廊道自主游戲區、發展特殊幼兒精細動作的創客游戲區、鍛煉特殊幼兒動作技能的戶外運動區。每個融合班級每周至少會在這些場地進行兩至三次普特混齡融合游戲。各類功能用房、自主游戲區,普特幼兒都可以使用。
幼兒園每個班級教室的環境創設、物品擺放均適合普特融合教學。教師在生活區張貼各類標識,在游戲區張貼圖片,特殊幼兒可根據標識及圖片進行常規操作,在保障特殊幼兒安全的同時,培養特殊幼兒自主學習和生活自理能力。
二、提供多元化融合安置形式
幼兒園特殊幼兒障礙類別、身心發展特點等各不相同,表現出來的適應能力、交往能力、操作能力、接受能力也不盡相同。根據前期觀察和測評,幼兒園為每個特殊幼兒制訂IEP,再根據IEP為特殊幼兒安排半融合、全融合、反向融合3種不同的融合安置形式,更好地促進特殊幼兒與普通幼兒共同發展。
半融合指衛星班特殊幼兒在特定時間參與普通班級融合活動,主要以特殊幼兒年齡及適應能力為安置依據。在融合教學中,教師會根據特殊幼兒的學習傾向或智能優勢,有針對性地對教學目標、環節進行刪減、調整,以達成半融合目標。
全融合以普通班級的教室為主要活動場所,特殊幼兒跟普通幼兒一起進行學習、運動、游戲等一日基礎活動。教師會為特殊幼兒提供更為直接、具體的教育支持,創設不同教學情境,以便特殊幼兒與教師或同伴產生更多互動,從而達成學習目標。
特殊幼兒雖然存在一定的社會交往障礙,但是一部分特殊幼兒仍然可以對同伴形成特定性依戀。同伴互動能提高特殊幼兒的認知水平,并促使他們產生更多的積極行為。幼兒園輪流安排大班普通幼兒每周一次進入衛星班進行半日活動。參與反向融合的大班普通幼兒充分發揮榜樣示范作用,幫助特殊幼兒學習基本生活技能和人際交往技能。
三、設計適宜性融合課程
幼兒園在“通用學習設計”理念的指導下設計融合課程,構建適合普特幼兒共同發展的學前融合教育課程體系。
(一)課程調整
為了讓特殊幼兒更好地參與活動,幼兒園對原有的課程進行適當的調整,如從環境支持、材料選擇、活動簡化、特殊設備支持、成人支持、同伴支持等多方面進行調整,形成特制式課程(見表1)。
(二)教學策略使用
特殊幼兒在區域活動中經常會出現各種問題,如不愿合作、不會使用工具等。教師可以根據特殊幼兒出現的狀況,使用相應的教學策略,幫助特殊幼兒集中注意力,更好地融入課程學習(見表2)。
(三)個性化教育支持
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教師為特殊幼兒提供更為及時的個性化教育支持(見表3)。
四、收獲普特雙贏的融合成效
(一)特殊幼兒多維度發展
1.情緒認知:從懵懂到清晰
剛開始,部分特殊幼兒難以識別情緒。通過普特融合,有的特殊幼兒逐漸產生非理解性移情表現,看到他人的表情會進行模仿,做出相似的表情。表4中的2個案例呈現了特殊幼兒在融合前和融合后情緒認知能力發展的情況。
2.社會交往:從被動到主動
幼兒園不僅創設了適合特殊幼兒發展的物理環境,也構建了友善、包容的人文環境,讓特殊幼兒在融合的過程中感受到教師與同伴的接納,使特殊幼兒在輕松、愉悅的融合環境中逐漸消除緊張,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從被動轉變為主動。
3.探索未知:從退縮到好奇
無論何種障礙類型的特殊幼兒,其在面對未知事物時都有一定程度的膽怯。融合后,肢體殘障兒童冉冉對同伴產生依戀,對探索外部環境有強烈的欲望;心智障礙兒童樊樊喜歡探索類、操作類游戲,在游戲中積極參與同伴互動。
(二)普通幼兒多維度成長
1.自我效能感:從緊張到自信
最初,普通幼兒和特殊幼兒在一起時會有緊張感。通過與特殊幼兒互動交往,普通幼兒獲得了獨特的自我發展機會,他們會覺得自己有能力幫助需要幫助的人,自我效能感得到大大提升(見表5)。
2.理解他人:從漠視到重視
在融合的過程中,普通幼兒的共情、換位思考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他們學會接納、理解、關注、關愛特殊幼兒,能夠約束自己,改變自己的行為和想法去配合特殊幼兒。
3.親社會行為:從初級到高級
特殊幼兒因各方面發展較為遲緩,在融合過程中經常遇到困難,給普通幼兒提供了很多幫助他們的機會。普通幼兒在不斷提供幫助的過程中,激發了更多的親社會行為。
融合教育讓我們樹立了一種大教育觀,關注每個生命的成長,關心每個成長的瞬間。天安幼兒園將繼續深入探索學前融合教育,向學前融合教育示范園邁進。
(作者單位:浙江省象山縣天安幼兒園,315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