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蘭
深度學習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并且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當善于引導學生進行深度學習,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數學知識,并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
現階段小學生的數學學習存在超負荷的現象,主要表現在表面知識的過度學習、訓練上,忽視了學生深度學習的重要性。而深度學習對幫助學生深刻理解數學知識、靈活運用數學知識有積極的促進作用,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學會自主學習,使學生更加熱愛學習數學。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教師應當在學習中不斷地完善自己的教學方式及教學思路,引導學生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并能夠在學習中積極地和學生互動,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使他們真正學會學習數學的方法。
一、小學數學教學實現學生深度學習的意義
(一)可以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
學習本身是動態的,學生在不同的學習階段都會遇到各種新問題,如果在學習中不深入研究,那么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常常是比較淺薄的。但是深度學習會讓學生在學習中充分意識到知識之間的緊密聯系,并且在遇到新問題的時候,會聯系之前學習的知識點進行總結與分析,這樣可以讓學生將知識構建成一個體系,并且能更好地運用知識來解決不同的問題。
(二)可以讓學生的思維變得更加活躍
一部分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常常會因為數學知識的難度過大或者是基本沒有難度而不去思考,這樣的學習往往會導致學生失去思考的能力,非常不利于學生之后的學習。但是若在深度學習的情境中,學生會自主地去探究數學知識,對遇到的數學問題展開思索,并會在和其他同學交流的過程中,真正學會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這對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可以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
大多數小學生在學習中僅僅停留在學習知識上,不會主動思考如何提高自身學習能力,這樣的學習態度會阻礙學生的長遠學習。但是在深度學習的引領下,學生能夠更好地意識到知識之間的規律,并對這些規律進行分析和總結,這樣可以讓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得到提升,在分析、總結所學知識的基礎上提升數學素養。
由此可見,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使用深度學習理念,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為之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學習實際和教學內容,適當地使用深度學習模式,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與進步。
二、小學數學教學實現學生深度學習的策略
(一)整體分析內容,設計學習目標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學會整體地看待數學知識。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學習知識,教師可以將教材中的核心知識點整合起來,在此基礎上確定學生在此階段的學習目標,以促進學生的良好發展。
首先,在教學中,教師可以以單元為單位,讓學生找準單元的學習目標,吸引學生在學習中分析單元的核心內容,這樣學生能夠掌握學習整體知識的具體方法。例如,學習北師大版“認識更大的數”這一單元知識時,教師在帶領學生分析完本單元的核心知識點之后,需要確立單元的學習目標,讓學生可以在學習單元內每一節的知識時在具體的學習目標引領下掌握重要知識。教師在教學中應當讓學生了解到“更大的數”的意義,并引導學生在單元總結的時候分析單元知識之間的聯系,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了解更核心的知識,還能讓學生掌握本單元的具體知識。
其次,教師在教學中要引領學生分析整冊書在知識上的聯系,這樣學生能夠在學習或者復習的時候按照知識之間的聯系,更好地學習相關的數學知識。例如,北師大版二年級上冊數學要求學生掌握簡單的乘法和除法的相關知識,既包含乘法口訣,也包含簡單的除法算式。在這樣的整體學習目標的引領下,學生能夠在學習中將精力放在核心知識上,這樣便可以更好地掌握整本書的學習內容。學生將整本書的學習目標制訂出來之后,能夠站在一個較高的高度來整體規劃自己的學習方法,這樣也不失為一種深度學習的方式。
總的來說,在整體學習目標的引領下,學生可以更好地去分析所學習的知識,這對其深度學習有著非常大的幫助。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夠掌握總體的學習方法,在學習中會更加專注,這對提升整體學習效率大有裨益。
(二)精心設計問題,促進學習深度發生
在問題的引領下,學生能夠在回答問題的時候同教師進行積極的互動,會跟隨教師的教學思路學習相關知識,這樣便可以更好地進行深度學習。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設計出符合本節課教學重點的問題,確保學生可以在問題的引領下進行深度學習。教師在提問的時候可以面向全班學生,讓學生在學習中始終緊跟教師的教學步伐,并和教師一起思考本節課的重點知識。例如,在教學“小數的意義”這節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首先給學生直觀地呈現本節課的主要學習內容,接著,教師讓學生依據自己預習,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教師在總結學生所提問題的基礎上,明確學生的核心問題是“什么是小數的意義”,那么在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圍繞這個問題讓學生展開新知識的學習。在核心問題的引領下,學生可以在回答教師提出的其他問題的時候,將主要精力放在核心問題上,這樣就可以更好地了解本節課的主要內容,且進行深度的思考,如此便完成了深度學習的目標。
另外,教師還可以結合教學內容設計一系列問題,這樣學生在回答教師提問的時候,能夠持續保持思考的習慣,并且能對知識開展深度思考,從而完成對本節課知識的深度學習。教師在設計問題的時候應當契合教學主題,而且要注意問題的難易程度,既避免問題過難導致學生回答不出來,也要避免問題過于簡單使學生的思考深度不夠。例如,在教學“三角形的面積”這一內容的時候,教師在結合本節課重點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可以設計這樣幾個問題:之前所學習的圖形面積是如何計算的呢?在計算的時候用到了什么樣的數學方法?學習三角形的時候是不是也可以用這樣的方法?二者在計算和思想上有哪些不同?在這些問題的引導下,學生會在教師教學的時候更加專注思考,從而引發深度學習。
問題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從內心深處愿意學習數學知識,所以教師要善于結合教學內容設計核心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深度思考與深度學習。
(三)認真組織教學,加深理解深度
深度學習的一個主要要求是讓學生全體思考問題。那么在教學中,教師應當認真地開展各項教學活動,讓學生能夠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并且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深度學習與理解,進而有效地理解數學學習內容。
首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提供一起學習的機會,如此才能讓學生全體參與學習,集中大家的智慧。例如,在教學中,教師可以使用“任務型教學方法”,即根據教學內容,給學生布置學習任務,讓學生按照分好的學習興趣小組完成數學知識的學習,如此便能夠讓學生都參與到學習中來,發揮自己的積極主動性,進行深度學習。
其次,教師可以創設符合教學內容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具體的教學情境中對要學習的內容產生極大的探索欲望,在自己熟悉的領域里進行深度學習與思考,從而加深學生對所學習知識的理解。
最后,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給學生預留時間讓學生就所學習的知識展開辯論。在辯論的過程中,學生需要調動自己的知識積累來說服對方,這樣可以讓學生的學習層次變得更加深刻。例如,“是不是四個邊相等的圖形就是正方形?”這個問題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難度比較大,他們認為這就是正方形的定義,但是真是如此嗎?以此為辯題讓學生展開辯論,學生就會對這個概念有深層理解。
(四)引導深層梳理,重新建構知識體系
知識結構體系對學生學好數學有非常重要的影響。一些學生在學習中可能會因為知識之間間隔比較遠,所以沒有知識結構的概念。但是在深度學習的理念下,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深層梳理,幫助學生構建起知識框架,確保學生能夠對所學習的知識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數學知識之間具有比較緊密的聯系,學生應當在教師的合理引導下對這些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進行梳理,當學生梳理好所學習的知識內容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他們的理解,重新構建知識框架,在此過程中,需要學生對知識進行深度思考,明確不同單元知識之間的聯系。例如,北師大版四年級下冊的內容大多數是和小數的運算相關的,當學生明確這一點之后,他們在構建知識體系的時候,便能夠將本冊的重點知識羅列出來。
另外,教師也可以教給學生基本的知識梳理的方法,讓學生能夠在學習中進行思考。例如,加減法是小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重點,整數、小數的各種運算都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梳理。通過梳理,學生能夠理解各種運算的實質,這樣就能夠更好地理解并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在剛開始教學生構建知識體系的時候,教師可以從單元學習開始,讓學生逐漸體會到在將知識進行分類的時候能夠重新復習一次所學內容,那么學生就會在之后的學習中積極主動地重新構建知識體系。
由于大多數學生沒有構建知識體系的習慣,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態教給學生基本的學習方法,讓學生能夠在此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中逐漸學會依照自己的理解對知識進行分類、重組,進而幫助學生進行深度學習。
(五)設計深度練習,遷移應用,深化思維
遷移規律對培養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獲取新知、分析和解決問題等能力有重要的意義。數學知識的學習需要學生有一定的邏輯性,這樣他們便能夠將知識點或者解題的思路等遷移到新知識點的學習中。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對之前所學習的知識有更深刻的理解,還能讓學生學會遷移知識點,并學會用正確的思維來思考數學知識。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進行深度練習,教師在設計問題的時候,應當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確保學生能夠在練習的時候更加積極主動。例如,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和學生生活相關的問題,讓學生能夠在學習中轉化自己的學習成果,并進行深度學習。學習完計算圖形的面積之后,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這樣的作業:讓學生量一量自己的書桌、鉛筆盒、書本等圖形的面積,在動手量熟悉的事物的長度時,學生能更深刻地理解所學習的知識。在解決這些問題的時候,學生能夠把比較難以理解的知識點轉化成現實生活中常見的知識點。這樣便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使那些比較沉悶的數學符號變成學生熟悉的事物,從而讓學生有效地完成深度學習的學習目標。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使用的練習題目進行有效的設計,確保學生能夠在解決問題的時候找準學習方法,并且要明確設計的內容應當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解題熱情。課下練習對學生鞏固學習知識有非常大的幫助,所以教師要幫助學生回憶知識之間的聯系,在此基礎上促進學生的深度思考與深度學習。
總的來說,教師應當對班級中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態有一定的了解,并且能夠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上選擇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學習中充分感受到學習數學知識的趣味性,會積極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和教師一起構建知識體系,并能夠運用正確的數學思維來思考數學知識。
參考文獻:
[1]唐影.小學數學學導課堂教學策略探討[J].小學生(下旬刊),2021(12).
[2]胡存宏.指向小學數學深度學習的學科表達[J].教學與管理,2021(32).
[3]劉金榮.讓學習真正發生:基于深度學習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策略[J].中小學教學研究,2021(5).
[4]丘金壽.小學數學教學中促進學生深度學習的有效策略[J].名師在線,2021(26).
(作者單位:甘肅省酒泉市銀達中心小學)
編輯:張俐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