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瑜潔 趙悅皎
【摘 要】“盟室聯動”指在聯盟協調下,校級班主任工作室之間形成互聯互通、互助互動的協作關系,通過觀念、制度、平臺的建構,助力班主任專業發展。具體實踐路徑包括:架構“聯盟—聯動社—校級工作室”三級工作網絡,把握“理論基礎、實務技巧、科研素養”三大培訓重點,創新“問題破解法、經驗交流法、活動積累法”的培訓形式,形成“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家引領”的提升策略。
【關鍵詞】“盟室聯動”;班主任;區域實踐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3)21-0025-04
【作者簡介】1.姚瑜潔,上海市浦東教育發展研究院(上海,200127)德育研究員,上海市特級教師;2.趙悅皎,上海師范大學(上海,200234)心理學系碩士研究生。
班主任是教師隊伍中的重要群體,在中小學教育中具有不可忽視的地位和作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要求:加強輔導員、班主任隊伍建設;深化教師教育改革,創新培養模式,增強實習實踐環節,強化師德修養和教學能力訓練,提高教師培養質量。
一、“盟室聯動”是班主任專業發展的創新舉措
現代漢語詞典中,“聯盟”的意思是結為伙伴,是個人或多人與其他人或組織集合在一起的組織的統稱。本文中,“盟室聯動”的“室”指班主任工作室;“盟”指班主任工作室組成的聯盟共同體;“盟室聯動”指在聯盟協調下,校級班主任工作室之間形成互聯互通、互助互動的協作關系,通過觀念、制度、平臺的建構,助力班主任專業發展。
(一)觀念建構,形成共享價值觀念
當前,關于班主任專業發展存在著不同的聲音,有的認為班主任缺少專業理論基礎,還有的認為班主任缺少專業發展的可能性。為此,聯盟積極倡導以正確的理念引導更多班主任接受、認同班主任專業素質結構和專業化發展的基本思想,并內化為自身的需求,進而影響其行為傾向。
(二)制度建構,規范專業成長行為
班主任專業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在諸多要素中,制度是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的保障體系。同時,制度也規范了班主任專業發展的路徑。為此,聯盟通過一系列制度規范班主任的專業行為,剛性制度與柔性管理并舉,專業要求與人文關懷相融,促使班主任發現自己的工作價值。
(三)平臺建構,鎖定班主任成長坐標
班主任專業發展的核心是提升班主任個人的專業理論、實踐智慧和教育情懷。每位班主任的基礎不同、特長不同,擔任班主任的年限也不同,要實現每個班主任的自我發展,就要關注班主任的個性化需求。為此,聯盟鎖定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班主任的成長坐標,為不同訴求的班主任搭建學習交流、分享實踐智慧的平臺,促進其專業發展。
二、“盟室聯動”助力班主任專業發展的具體實踐
以上海市浦東新區為例,2020年9月,為了進一步落實上海市浦東新區班主任隊伍建設整體規劃,上海市浦東教育發展研究院教師發展中心(后更名為“上海市浦東教育發展研究院德育研究指導部”)成立了以小學校級班主任工作室為成員單位的工作室聯盟,構建起從“全員校本培訓”到“校骨干引領的校級班主任工作室”,再到“校級班主任工作室聯盟”,最后到“區級、市級和全國級培訓”等多種推進方式的班主任培訓模式。其中,“盟室聯動”模式是一種全新的嘗試,旨在整合浦東新區已有的小學校級班主任工作室資源,積極與區、市、全國各級聯盟和各級班主任工作室聯動,為浦東新區班主任搭建多元開放的交流、學習平臺。
(一)架構三級工作網絡
浦東新區小學校級班主任工作室聯盟的運作采用分級運行制度,形成了“聯盟—聯動社—校級工作室”三級工作網絡,分別把握不同的工作重點,形成聯系。
1.聯盟
聯盟負責統籌設計,建立督查、周例會和周報制度。浦東新區小學班主任中心組骨干擔任督查導師,隨時與校級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進行溝通和協調。聯盟定期邀請專家為工作室成員提供方向性報告;開通原創微信公眾號“德行千里”,每日發布活動信息。
2.聯動社
聯動社由聯盟制訂計劃、工作室主持人自行組建。首先,聯盟根據上學期活動情況,遴選牽頭學校。其次,由牽頭學校“招兵買馬”,組建隊伍,形成聯動社。目前,浦東新區49個校級班主任工作室已組建起7個聯動社。聯動社負責將活動信息傳遞至各工作室,協調各工作室的培訓需求、活動周期等,并帶動工作室開展各項提升活動。每個工作室都是聯動社的主人,大家一起商議計劃,每月輪流擔當主持者組織活動。這一運行模式有助于營造良好的活動氛圍,奠定深厚的感情基礎。
3.校級工作室
校級工作室致力于將理論付諸實踐。一方面,開展以提高班主任能力為重點的培訓,圍繞學校中存在的共性問題,運用當代教育理念和班主任管理理論分析問題、剖析原因,共同協作制定有效的解決方案;另一方面,將聯盟主推的班主任基本功大賽活動落到實處,通過活動提升工作室主持人的能力和素養,促進年輕一代的班主任快速成長,打造學校特有的班主任“品牌”。如正達班主任工作室的“一體兩翼三進階”培養模式,“一體”指共建賦能型、集成型、共享型的正達班主任專業發展共同體;“兩翼”指以經驗型班主任為主的校本系列化主題班會課研究團隊和以成長型、成熟型班主任為主的工作室團隊;“三進階”指在班主任隊伍建設過程中,依據班主任的培養周期,將班主任劃分為成長型、成熟型和經驗型三種類型,五年一進階,實現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完整發展。
(二)把握三大培訓重點
許多班主任忙于應付事務,疏于理論學習,運用管理理論指導工作的意識薄弱。因此,聯盟鼓勵班主任強化學習意識,注重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提升科研素養,從而破解“新手班主任缺經驗、成熟班主任靠慣性、資深班主任難激發”的困局。
1.理論基礎
閱讀是個體自我成長的重要途徑之一。借助閱讀活動,班主任可以對照自己的工作不斷反思,從而達到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目的。如有工作室在每一次活動中開設“悅”讀分享板塊,組織成員定期撰寫讀書心得,做成筆記手帳,并開展手帳大比武,讓每一次的學習更扎實有效。還有許多工作室采取“線上走出去、線下請進來”的方式,邀請專家學者授課和開設講座,夯實工作室成員的理論功底。
2.實務技巧
聯盟和工作室牢牢抓住上海市班主任基本功大賽的四大模塊開展實操訓練。一是撰寫育人故事,講好富有浦東特色的班主任故事,培育班主任的專業素養和教育情懷;二是設計主題班會,提升班主任的活動設計與組織能力;三是撰寫帶班方略,梳理并總結班主任帶班過程中的育人理念、思路和具體做法,通過班集體建設達成育人目標;四是開展情景模擬答辯,提升班主任處理突發事件的教育機智和應變能力。
3.科研素養
班主任科研素養的培養對其專業發展有重要影響。因此,班主任應及時關注班集體建設和管理中的各類問題,并將其轉化為可供研究的課題。聯盟和工作室依托“基于‘盟室聯動的小學班主任專業成長五大機制建構的實踐研究”等市、區級課題,做好理論及實踐研究,以此提升工作室主持人和成員的學術水平及科研能力。
(三)創新三大培訓形式
1.問題破解法——構建自主的發展平臺,提升素養水平
聯盟和工作室鼓勵班主任從日常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出發,以研究的態度開展工作,培養善于發現問題、深入分析問題和有效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提升自身的素養水平。
2.經驗交流法——構建開放的學習平臺,引發深度思考
如果說理論指導能對班主任起到激活思維、啟迪心智、更新觀念的作用,那么經驗交流就能為班主任提供一個可借鑒的教育模式。如啟航班主任工作室培訓中,老學員戚老師為新學員詳細講授帶班經驗,當講解到分地磚設立每個學生的包干區時,學員驚呼“沒有一塊地磚是沒有主人的”;資深班主任陸老師對學生早操、午餐、放學三方面的管理詳盡有效,觸發了學員的深度思考。聯盟和工作室搭建了一個個可參照的交流平臺,為一線班主任提供指導性、操作性和實用性強的教育教學經驗。
3.活動積累法——構建互助的實踐平臺,提升工作智慧
活動觀摩是班主任專業發展中最鮮活的學習方式。聯盟和工作室定期組織開展班主任特色工作研討,包括“送課進班”生態文明主題教育課系列研討、育人故事撰寫研討、帶班方略分享、代入式情景答辯等,不斷提升班主任的工作智慧。
(四)形成三大提升策略
聯盟確立了“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家引領”的提升策略,引導班主任不斷自我調整、自我建構、自我總結,在與專家和同伴的互動、共享中提升自身專業能力,獲得持續不斷的專業成長動能。
1.自我反思——提升班主任專業能力的前提
自我反思是促進班主任專業發展的前提。實施自我反思策略的過程為:第一,班主任主動評估自己的專業素質和學習需求;第二,制訂個人發展規劃;第三,選擇所需要的學習資源,運用合適的學習策略進行自主學習;第四,遵循“三階段、兩實踐”(實踐體驗,發現問題;自我反思,診斷分析;二次實踐,再度體驗)的規律,將所學的教育理念應用于教育實踐,并結合個人教學風格進行提煉,使其成為真正屬于自己的個性化教育知識;第五,總結評估學習成效。
2.同伴互助——提升班主任專業能力的基礎
相近的工作體驗和成長需求是班主任之間形成合作團隊的情感基礎。聯盟和工作室把握住“活動組團式”“任務菜單式”“評價多元化”三個要素,推進“同伴互助”策略的落實,提高同伴之間合作互助的可能性,以集體的智慧促進個體的成長。
3.專家引領——提升班主任專業能力的關鍵
班主任實踐反思的水準取決于“教育的眼光”,而“教育的眼光”的培育需要理論的指引。教研活動如果缺少先進理念的引領,就可能受困于經驗總結水平上的反復,甚至導致形式化、平庸化。因此,聯盟開展“德育月月談”活動,定期聘請全國各地的專家進行輔導講授,促進班主任專業成長。
三、關于“盟室聯動”的思考
結合上海市浦東新區“盟室聯動”的具體實踐,各地可以依照總體的教育發展規劃與要求,并根據自身教育發展的實際情況,構建和完善適合本區域的班主任培養機制。
(一)完善機制建設
首先,可以借助實地走訪、調查問卷等方式進行調研,形成對校級班主任工作室現狀、存在的問題及發展需求等方面的調研報告。其次,在開展各類活動的基礎上,不斷完善五大機制的建設:注重頂層設計,確立“盟室聯動”的保障機制;把握正確方向,打造“優優聯動”的活動機制;聚焦能力提升,制定“層級推進”的考評機制;鼓勵多元評價,形成“賦能提效”的激勵機制;倡導多樣展示,確定“合力推廣”的輻射機制。
(二)打造特色品牌
聯盟和工作室應提高教育站位,凝聚思想共識,關注改革動態,探尋教研之道,掌握培訓策略,發揮工作室聯盟的獨特作用。同時,結合五育并舉和全員導師制等的落實,努力創造條件,建設一支觀念新、能力強、數量足、素質高的班主任隊伍,打造一個個特色鮮明的班主任工作室。
*本文系2022年上海市浦東新區教育科學研究區級課題“基于‘盟室聯動的小學班主任專業成長五大機制建構的實踐研究”(2022B033)、2023年上海市中小學德育研究協會第十屆研究課題(重點A)“基于‘盟室聯動的小學班主任專業成長五大機制建構的實踐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責任編輯:湯淑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