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行動導向教學法為基礎,根據職校藝術類學生的學情分析,結合藝術設計類專業的特點,對英語課堂教學設計進行研究。行動導向教學法強調以行動為導向開展教學,旨在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教師的主導性。筆者以對“行動課堂”實驗班一個學期的研究為基礎,設計出適合藝術設計類學生的英語課堂,以適應學生多樣化、專業性的需求,在提高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同時,讓學生對英語產生比較濃厚的興趣,提高英語學習效率,使英語學科為藝術設計類專業服務。
關鍵詞:行動導向;藝術設計;英語課堂
作者簡介:秦為添,蘇州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中提出了加強課堂教學日常管理、規范教學秩序的措施。推動職業學校“課堂革命”,要適應生源多樣化特點,建立一種教師和學生雙主體的狀態,使學生獲得發展,并且教師要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動態調整。在這樣的背景下,教師和學生需要共同努力,對職業教育課堂模式進行改革。蘇州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提出“行動課堂”理念,倡導教師對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改革,讓課堂充滿活力,以適應生源多樣化的特點。
一、行動導向教學法和英語“行動課堂”
行動導向教學法是以行動為導向驅動來進行教學的方法,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教師的主導性,尊重了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行動課堂”基于這種教學法為基礎,開展豐富多樣的課堂活動,讓學生在行動中獲得知識和技能。
根據《中等職業學校英語課程標準(2020年版)》,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由職場語言溝通、思維感知差異、跨文化理解和自主學習四個方面構成,英語行動課堂以此為基礎,在課堂中融入職場語言;讓學生感知不同文化背景下思維方式的多樣性;堅定學生的文化自信,促進文化傳播;促使學生根據自身特點,提高自主學習能力。“行動課堂”和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在英語行動課堂中,學生核心素養得到了提升,也促使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
二、藝術設計類學生的特點
職業教育蓬勃發展,各級各類職業院校都開設了藝術類專業。蘇州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擁有以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專業群為基礎的數字媒體藝術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的五年一貫制專業和藝術設計與制作(職教高考)專業。
根據筆者對學生的調查結果發現,藝術設計類學生具有以下特點:1. 對藝術感興趣。藝術設計類學生對藝術、美術等作品的感知力強,有一定的藝術鑒賞和分析能力。2. 自我意識較強。藝術設計類學生追求獨特的個性,有時候會在課堂上不愿意完全聽從教師的要求。3. 創造能力強。藝術設計類學生經歷了長期的美學熏陶,有一定的創造能力,能夠在完成各種學習任務時發揮自己的想象力。4. 包容性強。藝術設計類學生接觸外來文化藝術的機會比較多,對于不同的文化和差異有著比較強大的包容性,這一點和英語學習中跨文化理解、思維感知差異的培養不謀而合。
三、基于行動導向的職校藝術設計類專業英語課堂教學設計研究
(一)研究綜述
根據知網的學位論文查詢,2010年以來,有60篇論文是關于行動導向教學法,但是其中只有11篇是基于行動導向的英語教學研究。研究普遍認為,行動導向教學逐步走進各中高職學校的英語課堂,利用行動導向教學模式進行改革與實踐,是培養學生職業英語能力的有效方法。但是,國內對于行動導向的英語教學設計研究還是不夠深入和重視細節的。國內外的職業教育領域都在運用行動導向教學法指導教學,并且越來越多的職業教育專家在研究中推陳出新,他們多在專業課領域進行研究,鮮少有針對文化課的研究,以行動導向為基礎的文化課為專業服務的研究更是甚少。
(二)研究目標
本研究的目標就是根據藝術設計類專業的特點,對“行動課堂”實驗班學生進行分析,對英語教材進行整合,牢牢把握《中等職業學校英語課程標準(2020年版)》,設計出適合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行動導向英語教學設計。
(三)對研究結果的分析
1.藝術設計類學生的英語學習現狀。根據筆者對“行動課堂”實驗班學生的調查發現,藝術設計類學生的英語學習現狀有以下特點:首先,職校學生通常在中考中成績并不理想,英語基礎比較差,對英語學習還停留在背書默寫的初級階段,對于英語的學習興趣不高;其次,學生有想學的態度,相對其他文化課來講更重視英語學習;第三,學習的動機和學習的基礎產生了矛盾,傳統課堂并不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也不能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第四,學生的口頭英語不如書面英語,課堂上不敢開口,害怕受到同學的嘲笑和老師的批評;第五,藝術設計類學生思維活躍,形象思維能力強,對于感官類的英語材料比較感興趣;最后,藝術設計類學生對于和本專業相關的中外文化知識感興趣,相關軟件的學習也需要英語知識技能。
2.英語教學和藝術設計類專業的結合。本研究旨在整合英語教材,使其適應藝術設計類專業的特點。職業學校藝術設計類英語“行動課堂”教學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和專業進行結合:第一,選擇適合藝術設計類學生的教學方法。比如,讓學生利用圖畫、照片等他們感興趣、展示性強的形式來進行課堂活動和課后作業。第二,帶領學生進行英語歌曲學習、課前展示演講等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同時,也能夠讓學生的專業素養獲得一定的熏陶。
3.基于行動導向的藝術設計類學生英語課堂教學設計。本研究的課堂教學采用的是江蘇省職業學校文化課教材《英語》第四冊,屬于職業模塊,這其中已經涉及到了職場禮儀、職場人際關系、會議記錄、技術應用等方面,應該說已經進入初涉職場的階段。職業模塊旨在為學生的專業英語學習與未來職業發展服務,是構建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內容。以下,筆者針對藝術設計類學生的特點進行2課時的教學設計。
(1)學情分析。本次課堂教學的學生是職校二年級的學生,已經完成了基礎模塊的學習,經過前期測試,詞匯量在2200左右。根據《實施性人才培養方案(2020級)》,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專業(室內設計方向)培養具有現代藝術設計思維能力,熟練運用電腦進行二維圖形繪制、室內效果圖表現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要求學生掌握必備的文化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具有從事藝術設計類專業領域實際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具有一定的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有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具有一定的協調工作的能力和組織管理能力。
(2)教材分析。“Isn't it wonderful?”是江蘇省職業學習文化課教材《英語》第四冊的第四單元,屬于新課標職業模塊主題4設備操作。本單元的學習目標主要是讓學生認識一些基本的發明和它們的來歷、作用等。本節課是Real Life Skills部分,學生通過之前課時的學習,已經對于一些電子產品、電器等發明有了一定的了解,到了這一部分,預計能夠達到把新舊知識融會貫通的程度。這一部分的教材內容包括了解一些和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物品的來歷、根據The million Dollar Homepage的網頁圖片對網頁的發明過程進行正確排序、根據自己制定的目標寫出實現步驟。網頁設計這一部分和學生專業相關,學生的興趣會比較明顯。
(3)設計思路。根據藝術設計類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興趣所在,結合人才培養方案對于人才培養的目標和課程標準要求培養的學科核心素養,筆者對教材進行整合。在整個教學設計中,為了讓學生的學習更具有主動性,更加符合“行動課堂”的要求,筆者增加了用圖片來展示發明的來歷、學生自己畫出網頁草圖、把自己的目標和實現步驟畫出來等和藝術設計類專業相關的環節。
4.教學目標。根據新課標,筆者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職場語言溝通:學生能夠對圖片進行解讀,并且用英語進行正確的表達。
(2)思維差異感知:學生在進行語言表達的時候,體會到英語時態的重要性,從而認識到中英文的不同之處。學生在進行閱讀的時候,能夠理解英語語序和中文的差異。
(3)跨文化理解:學生通過對國外網頁和中文網頁的學習,理解其中的文化差異。在自己設計國風風格草圖的過程中,學生感受到中國文化之美,堅定了文化自信。
(4)自主學習:學生通過XMind、念念手賬等App進行學習,提升了自主學習和創新思維能力。學生能夠體會到團隊合作的快樂。
5.教學實施。
(1)發明的來歷:在上課之前,教師已經布置學生根據書本上的圖片和這些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發明就,利用平板電腦在網絡上進行資料搜集。教師一邊展示自己做的一個思維導圖,一邊對課文中微波爐的發明過程進行解說,重點包括一般過去時的正確使用,時間短語在事情發生過程描述中的作用。在學習過教師的范例之后,學生分組進行討論。每一組會抽到一項發明,根據自己課前收集的資料,利用教師推薦的XMind等App做成思維導圖的樣式,并且發送到學習通教學平臺,然后每組可以有1-2人作為代表,上臺針對所做的思維導圖,進行發明故事的講述。其他組的學生和教師對他們的講述進行評價。
(2)網頁的學習和設計:實物的發明對于生活是非常重要的。當今時代,網絡時代的到來肯定帶來了新生事物的發明。學生首先觀察書上的網頁The Million Dollar Homepage的圖片,并且對網頁來歷的7句話進行重新排序,組內進行討論。然后,每組派一個代表把排序的答案發送到學習通平臺,看哪組做得最快最好。接著,教師展示一些國風網頁圖片和視頻,并且補充一些關于國風的英語詞匯。學生根據和剛才那個外國網頁的比較,在組內討論,頭腦風暴出國風元素的優點,每一組進行匯報。學生組內合作,在平板電腦上畫出自己設計的國風元素網頁,把圖片發送到學習通平臺,并且進行簡單的英語講解,由其他學生選出最佳設計和說明。
(3)目標的設定和實施:學生學習書本上的目標和實施步驟,學習到了“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的道理,要實現自己的目標,必須腳踏實地做起。學生每個人先設定好自己的一個目標,然后分解出具體步驟。教師引導學生可以利用自己專業優勢,進行設計,做出圖文并茂的手賬。最后,對每組最為滿意的作品進行展示,教師點評作品中的語言問題。
(4)作業:學生對自己課堂上的手賬作品進行修改,重新提交作品到平臺上。
6.教學效果。學生對于思維導圖的制作、網頁設計、手賬設計興趣非常明顯,因為這些教學活動能夠展示出他們的專業優勢,發揮了“行動課堂”的活力,提升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語言學習和專業知識相結合的樂趣,英語學習的能動性大大提高。學生使用念念手賬等制作手賬的App,做出精美的手賬作品,使得教師也非常驚嘆,這就實現了“行動課堂”的教學相長。
7.教學反思。然而,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筆者也看到,有些同學的語言表達能力一般,圖片畫得非常精美,文字功底還是有所欠缺。做排序題的時候,詞匯量的不足使學生不能快速理清思路,完成學習任務。課后大量的閱讀和學習是不可或缺的,同時,教師可以補充一些英語學習軟件,讓學生的課后學習活動更加網絡化、信息化、行動化。學習通、XMind、念念手賬等信息化手段在課堂上的使用,加速了學生的進步,提升了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教師也從中獲益。
四、結語
基于行動導向的“行動課堂”教學實施不僅對于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有非常明顯的作用,而且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創新能力。教師在“行動課堂”教學設計過程中,必須牢牢結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對教材內容進行整合,以適應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和專業特色,才能讓“行動課堂”的活力發揮出來,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達到培養人才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胡虹玲.基于行動導向教學法在高職藝術類學生英語教學中的教學設計[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3(2):84-85.
[2]李規桂.行動導向教學法在中職動漫專業英語課程改革中的可行性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5.
[3]彭熹.讓課堂充滿活力:淺談行動導向教學法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校園英語,2021(38):78-79.
[4]萬燁鋒.實施性人才培養方案(2020級)[M].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21.
[5]教育部.中等職業學校英語課程標準(2020年版)[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