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茗茗 文衛霞


摘 要:基于外研版《新視野大學英語視聽說教程》,充分利用教材內容,緊扣有效學習發生的要素,構建在線學習體系,提升語言輸出的質量。這一體系的構建可創造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促進學生進行知識內化,增強師生有效互動交流,對推動大學英語聽說教學發展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大學英語聽說;翻轉學習;輸出
作者簡介:楊茗茗(1977-),女,廣東揭陽人,昆明城市學院(原云南師范大學商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應用語言學;文衛霞(1980-),女,湖南益陽人,昆明城市學院(原云南師范大學商學院),教授,碩士,研究方向:認知語言學。
一、 引言
翻轉課堂,即先學后教,是指學生在課前自學教材、教師選擇的視頻和補充的文章,在課堂上共同交流、互動和練習的教學模式。其與傳統的教師課上講課、學生課后練習的模式相反,所以被稱為翻轉課堂。課前的個性化學習提高了課堂上知識內化和語言輸出的效率,實現了以學生為中心,切合對有效教學的追求。可以說,學習因翻轉而有效。
大學英語聽說課程不需要講解系統性語言知識,那么應該翻轉什么呢?首先,翻轉教學過程。課前,學生自學教材內容、視頻和補充文章,通過課堂交流促進知識內化。在傳統教學中,課堂是傳授語言知識的場所,知識內化在課后完成,提高聽說能力的語言環境匱乏,導致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欠佳。其次,翻轉師生角色。在傳統的聽說教學中,教師是課堂活動的主體,學生被動接受知識,聽說分離,不能充分利用輸入進行輸出,口語產出嚴重不足。在翻轉課堂,學生是課堂活動的主體,教師在教學中起促進者的作用。但翻轉課堂不是簡單地改變教學過程和發放視頻、文章等材料,其本質是基于課前的自學,并通過課上課下的任務有效輸出,促進知識內化。因此,教師對翻轉課堂的實施具有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有必要建構有效的在線學習模式,基于有效學習發生的要素進行教學設計并建設資源體系,探索提高翻轉課堂教學效率的新途徑,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尤其聽說能力的提高,以適應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要求和培養應用型人才的要求。
二、 大學英語聽說翻轉學習的有效條件
良好的外語學習環境對于有效學習的發生非常重要。語言學習的過程是學習者與他人、語言、內容和社會相互作用的過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目標是創建以輸出為導向的有效的在線學習模式,融合課堂教學,建立翻轉課堂,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尤其是聽說能力,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筆者利用《新視野大學英語視聽說教程》,基于有效學習發生的要素進行教學設計,整體建設大學英語聽說翻轉課堂教學體系,以實現以下目標:翻轉學習以輸出為導向,教師促進意義建構,促進知識內化。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知識是由學習者自主建構的,而不是由他人傳授的。Piaget強調語言習得是自我建構的過程。傳統的學習觀認為學習是知識的積累和能力的發展。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個體從出生開始就依據自身經驗構建對客觀世界的理解。學生是教學的中心,知識的建構發生在特定教學內容中,是教師、學生、任務和學習內容四個因素彼此影響和互動的結果。教學設計應從三個方面體現建構主義學習觀:首先,學生學習有意義的內容。若教學內容是有意義的,學習者會主動建構意義,主動理解語言輸入而非被動記憶。教師的作用是幫助學生有效地建構意義,因此學習內容如課前自學的視頻,選擇標準是語言質量高,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水平,能激發學生思考,提高其探究能力。同時,基于視頻創設的提問應促進語言的習得,促使學生用目標語言完成任務。第二,學生在做中學。通過師生問答、同伴合作和共同解決問題等,學生增加了對事物的了解,主動建構知識。第三,學習和學生的自我感覺密切相關。建構主義理論強調自信,學生的自我認知對學習有重要影響。學生一旦完成任務,獲得成就感,就可成功地構建知識。教師的作用是激發學生的激情和潛力,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加快知識的內化。
三、大學英語聽說翻轉學習模式
實施方案是:在18級、19級、20級和21級大學英語聽說課程實施改革,基于有效學習發生的要素進行教學設計, 建設學習資源,實踐翻轉課堂, 完善在線學習體系, 并對應用效果進行評價、反思。詳細的教學流程, 即實施方案如下:
實施方法:對圖1中提出的翻轉課堂教學流程進行驗證,實現圖2中教與學的統一體。實驗周期為兩個學期,每個學期共16周,大一每周有四節課,其中兩節課使用的教材為外研版《新視野大學英語視聽說教程》。教師應整合教材,補充學習資源,發布于在線學習平臺;在線學習平臺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記錄、監督、評價,保證課堂上學生成果展示的有效性。學生在平臺完成交流任務,形成在線學習社區,可以瀏覽同伴的學習成果,實現有效學習的人本性、建構性和社會性。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和寫作能力是教學改革的要求,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需求,也是學生個人的訴求。
學生總體上提高了學習興趣、綜合語言應用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教師構建的有效學習資源實現了以輸出為導向,體現了人文底蘊,中西方文化有效交流、碰撞,學生能夠受到啟發,獨立思考并形成觀點。教師的任務是創設有效的教學環境,引發學生的高度專注。教師的引導、精講和總結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為學生的產出提供了動力。學生展示的內容達到了一定水準,能夠引發共鳴,實現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的真正交流(true communication)。
四、結語
綜上所述,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使教師角色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教師只有提高自身綜合素養,才能真正實現理論和實踐的交融,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促成大學英語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教學創新成果有以下幾點:
1.通過構建基于翻轉課堂的大學英語聽說課程在線學習模式,學生的大學英語四級考試通過率顯著提升。從19級學生開始推行大學英語聽說課程教學改革,全面提升教學質量,取得顯著效果,四級通過率超過全校平均水平。19級學生在大一學年,四級通過率為41%:19級法學1班四級通過率為36%(四級通過16人,班級人數44人),19級會計學1班四級通過率為47%(四級通過24人,共51人),19級計科1班四級通過率為39%(四級通過15人,班級人數38人)。20級學生在大一學年,四級通過率為36%:20級法學1班四級通過率為33%(四級通過17人,班級人數51人),20級會計學1班四級通過率為47%(四級通過17人,班級人數36人),20級財管四級通過率為29%(四級通過9人,班級人數31人)。21級學生在大一學年,四級通過率為71%:21級法學1班四級通過率為71%(四級通過30人,班級人數42人),21級會計學1班四級通過率為71%(四級通過37人,班級人數52人)。
2.口語教學質量提升。如19級會計學1班在大一上學期口語成績,班級共51人,70-90分數段的有49人,占96%,口語考試平均分80分,說明該班學生較好地配合了教學改革,取得了較好的學習效果。
3.學生反饋。教師的網絡評課名列前茅;通過書面反饋,學生對教學環節非常認可。
4.17級、18級、19級、20級和21級學生在教學的不同環節留下了大量口語演講的文稿和一些視頻。在內容方面,通過教學改革,19級、20級和21級學生的演講內容有顯著改進,演講文稿質量高,表現出學生有較高的口語表達水平。
5.大學英語聽說課程口語考試中話題的體系也是學生的人文知識體系。學生不僅展示了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同時在演講表達中自知自省,樹立了正確的三觀,督促自己成為正直、敬業、熱愛家庭和家鄉的人,反映了課程思政的成果。
6.基于翻轉課堂的大學英語聽說課程在線學習模式的構建,有利于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取得了變革性的教學成果,對提高大學英語教學質量有重大意義。
本次教改基于外研版《新視野大學英語視聽說教程》,充分利用教材內容,緊扣有效學習發生的要素,構建在線學習體系,并對應用效果進行評價、反思。這一體系的構建可創造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促進學生進行知識內化,使師生有效互動交流,對大學英語聽說教學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楊茗茗,文衛霞.大學英語聽說翻轉課堂中教師的作用[J].長江叢刊,2018(26):197-198.
[2]Piaget. To Understand is to Invent[M]. New York: Viking Press, 1974.
[3]Williams M B. 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 a Social Constructivist Approach[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4]李穎.翻轉的課堂,智慧的教師:高校外語課堂中的自我指導式學習[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6.
[5]王小彥.基于翻轉課堂的個性化教學模式探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4(6):12-15.
[6]梅徳明.大數據時代語言生態研究[J].外語電化教學,2014(1):3-10.
[7]戴朝暉.基于慕課理念的大學英語翻轉課堂影響因素研究[J].外語電化教學,2016(6):3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