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給各個行業帶來了巨大的沖擊,英語教學也受到了疫情的影響,特別是口語教學。本文通過分析情景教學法、循環或反復聽力法、交際教學法、項目化口語教學、多媒體輔助教學等英語口語教學的特色方法,試圖構建后疫情時代英語口語教學策略。創造性地將O2O即Online to Offline(線上到線下)模式、微課程(microlecture)、“個性化”定制等教學手段成功地運用于英語口語教學實踐中并取得了預期的效果。
關鍵詞:疫情;口語教學;線上線下;微課程
作者簡介:石健翔(1992.08-),男,江蘇南京人,加拿大韋仕敦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非英語國家的英語教學。
近年發生的新冠疫情給各個行業帶來了巨大的沖擊,教育教學也受其影響,尤其是英語口語教學。那么在后疫情時代,我們需要思考如何擺脫目前的困境并找出對策,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
一、國人學習英語的價值導向
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已經深深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無論是學習還是就業,擁有一口流利的英語是很好的加分項。從全球范圍來看,說英語的人數將近二十億,45個國家的官方語言是英語。中國英語學習者的數量超過3億,換言之,我國25%的人口有英語學習經歷。無論是在中小學課程體系中,還是在大學課程體系中,英語都是非常重要的學科,在校英語學習者超過1億人??紤]到我國巨大的人口基數,我國英語學習者數量可能已超過英語國家的人口總量。
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學習者可以了解不同國家、地區人民的風土人情、生活方式等,以更開闊的視野認識世界,提升對全球復雜環境的適應能力。
不僅如此,英語在日常生活中也無處不在:你所看見的物品基本上都有英語注解,比如化妝品、產品使用說明書等;你喜歡歌曲里的有可能會穿插一句英文;街頭某些店鋪中及公交車、地鐵上都能看到英語。上述現象表明英語學習十分重要。
英語口語交流在現代社會尤其重要,以“有能力用英語進行日常交流”來評估國人的英語口語水平則還遠遠不夠。
二、英語口語教學的特色方法
英語學習的目標是交流、是社交,以口語交流為主,因此,很多優秀的語言學家在英語口語教學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貢獻,總結出許多經典的口語教學方法:
(一)情景教學法
這種教學法由英國應用語言學家Harold Palmer和A. S. Hornby于20世紀20年代提出。這種教學法將口語視為語言的根基,并將語言學習視為形成習慣的過程。該教學法將目標語視為課堂語言并以目標語而非母語開始課堂教學,因此這種教學法為學生創造了一種相對真實的語言環境。
情景教學通過教師在課堂上有針對性地導入或創設出具有特定情感色彩的、生動的、具體的情景,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材,更好地開展英語學習。
首先,情景教學在講授英語課程中的很多章節時都可應用,這種教學方式使學生能更好地融入課文,使他們身臨其境。這對于學生來說,是一件非常新鮮的事情,他們可以獲得不同的經驗,也可以讓他們更好地掌握知識。
其次,情景教學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滿足學生在課堂上的活動需求,可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升其學習意愿,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通過這種方式,一方面可以提升教學效果,加速實現教學目標;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效率。
(二)循環或反復聽力法
這種教學法是結合聽力法和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而形成的,強調對目標語要不斷接觸并重復練習。循環或反復聽力法的特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口語至上,英語教學必須將口語能力作為關鍵環節;二是在語言結構系統層面開展教學,對語言結構系統的語法規則形成正確認知。在循環或反復聽力法運用過程中,學生要反復練習,這就使得口語學習較為枯燥乏味且消耗時間。
(三)交際教學法
這種教學法強調創設真實場景,例如會議演講等,通過設置具體而常見的場景,為學生提供英語交流的機會,引導學生在相應場景中解決問題,從而提升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
(四)項目化口語教學
這種教學法要求學生在特定項目導向下,充分整合相關資源,最大限度地利用資源。項目化口語教學將課程項目化,并和具體職業進行有機結合。相較于其他方法,項目化口語教學的可操作性更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大項目的框架內細分出多個子項目,然后通過子項目的層層細分,明確學生需要完成的具體任務,其精髓是“做中學”。
(五)多媒體輔助教學
多媒體輔助教學相較于傳統教學法具有諸多優勢,該教學法可以充分應用圖像、文字以及聲音等各種要素,在要素整合的基礎上形成特定功能。多媒體輔助教學依托計算機,實現視聽、圖像、語音等各種技術的綜合應用,將各種信號進行數字轉換,并輸出數字信號,以便進行計算機存儲加工,為英語學習者提供檢索查詢功能,極大地降低了英語學習門檻,有效拓展了英語學習空間,提升了英語學習效率。
這種教學法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需要以學生為中心,進行針對性的引導和組織,為學生的英語學習提供必要輔導和助力,從而實現預期學習目標。需要強調的是,應用這種教學法時,學生面對的交流對象不是人而是機器,這就給學生減輕了交流時的壓力。
三、疫情對英語口語教學的影響
新冠肺炎疫情導致情景教學法和各種線下教學受到沖擊,同時作為口語教學主要補充力量的外籍教師流動受阻,部分以英語教學為優勢和特色的國際學校尤其受到影響。
當前,師生關系不再是傳統的單向知識傳遞關系,而是一種雙向互動關系,這種互動關系建立在雙方溝通的基礎之上。但是受疫情影響,英語教學常在線上進行,由于交流方式的局限性,溝通效果遠遠不及面對面溝通有效。
疫情期間,線上教學使得學生和教師只能隔“屏”相對、望“屏”興嘆,師生連面都見不到,英語課堂上常見的pair work、group work活動難以開展。
四、后疫情時代英語口語教學的對策與創新
后疫情時代,教師在開展英語口語教學時可采取以下措施,以保障教學效果。
(一)O2O模式
O2O即Online to Offline (線上到線下)。它作為一種信息化時代的運營模式,最早在美國出現,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商業運營格局。O2O模式除了在商業領域的應用,同時也極大拓展了英語教學的思維,為英語教學改革注入了活力。
在互聯網高度普及的當下,O2O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正在發揮巨大作用,成為英語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向。該模式的應用,有利于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拓寬了語言教學空間,提升了 語言教學水平。
在線上和線下聯動的學習場景中,學生可以根據自身需求獲取知識,在自我能力提升的同時,各種情感要素也得以開發,從而促進個體實現自我價值。
英語口語教學依托O2O模式開展,將交互性融入學習過程,為教師和學生以及學生之間進行交流創造了條件。英語口語教學突出學生主體地位,通過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從而多方互動實現學生口語水平的提升。
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網絡教學平臺進行教學監督和管理,構建快樂學習氛圍,進一步激發學生的自我表現意識,引導學生依托網絡資源進行自主學習,通過有效交互,鞏固和強化線下教學的效果。
(二)微課程
微課程(Microlecture)是指依托建構主義理論,通過在線學習而實現預期目標的教學模式。微課程的時間較短,一般在10分鐘左右,但是其教學目標明確、內容簡短精悍。因此,微課程在英語教學中應用具有獨特的優勢。
微課程學習模式出現時間較短,其核心特征在于微小化和碎片化,通過設置小場景或者利用小故事來進行教學,從而提升教學內容的生動性,促進學生學習的常態化和持續化,對學生的英語學習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教師在制作微課程時需依據學生的興趣和特征,可以將很多常識要素融入微課程中,包括生活小妙招、運動技巧、知名景點等。不僅如此,還可以將流行元素和課程內容相結合,比如電影、音樂等,從而制作具有吸引力的微課程,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良好的學習場景。
(三)個性化教學
我國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曾說:“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個性化教學指的是以學生實際需求為導向,綜合應用不同方式方法來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基于自身知識和經驗展開學習。個性化教學模式的應用有利于提升教學內容的針對性,最大程度確保教學內容和學生學習需求的高度契合。
例如,對于對自然界各種化學現象感興趣的學生,教師可制作如“彩色噴泉”“微型滅火器”“魔棒點燈”“噴霧作畫”等微課程配合線下教學,并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配以漫威式的語境和語調,從而提高英語口語教學效果,學生的口語技能與先前比較會有很大提高。
總之,后疫情時代的英語口語教學中,教師可通過O2O教學模式,并結合個性化教學和微課程,有效改進口語教學方法,提高口語教學效率。同時,教師應不斷總結和改進,尤其重視教學效果的科學評估并據此不斷修正,以確??谡Z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伍晨辰,王建琦.從英語傳播歷程探究中文國際化的理論與方法[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3):33-39.
[2]熊春秀.情景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1(22):187-188.
[3]MennenIneke O. Listeners' Linguistic Experience Affects the Degree of Perceived Nativeness of First Language Pronunciation[J]. Frontiers in Psychology,2021(12):615-625.
[4]Tan F D H, Whipp P R. Students' perception of teachers' two-way feedback interactions that impact learning[J]. Social Psychology of Education, 2019(1):169-187.
[5]王靜.“互聯網+”時代O2O在高校英語實踐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20(6):56-58.
[6]魏海波.大學英語微課程構建研究[J].高教學刊,2019(15):42-45.
[7]李麗娟.信息技術環境下大學英語微課程構建研究[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20(2):28-30.
[8]Ur Penny. Stimulating Student Interest in Language Learning: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J]. ELT Journal,2017(4):537-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