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文?周爽?劉曉娟
摘 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費習慣和觀念的轉變,越來越多消費者傾向多品類、高品質、安全新鮮的生鮮產品。然而傳統的生鮮供應鏈運作方式已無法應對互聯網環境下激增的多樣化消費需求和高質量的倉儲配送要求,制約了生鮮零售的長期可持續發展。針對這一問題,產業互聯網似乎能夠給出解決方案,借助新一代互聯網技術與傳統產業進行融合,促進其轉型升級,更好地適應市場環境的變化。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法,以北京翠鮮緣專業果蔬采購平臺為研究對象,深入探究在產業互聯網下B2B生鮮供應鏈平臺商業模式創新,以期對我國B2B生鮮供應鏈平臺的發展實踐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產業互聯網;B2B生鮮供應鏈平臺;案例研究
一、引言
21世紀以來,互聯網已滲透到人們生活、生產的各個領域,并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和前所未有的影響。然而,隨著互聯網的成熟,人口和流量紅利逐漸消失,以及人們對互聯網消費體驗的需求越來越高,傳統產業的供給能力成為我國民眾進一步消費升級的制約因素。如何利用互聯網促進產業的融合發展,推動實體經濟轉型升級成為需要探討和思考的話題。在國家宏觀政策中,“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被多次提及,強調“充分發揮海量數據和豐富應用場景優勢,促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這就要求傳統行業領域深度融合應用新一代數字技術,如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改變傳統產業運作模式,形成產業數字化應用新場景,推動消費互聯網逐漸轉向產業互聯網發展。產業互聯網,即“產業+互聯網”,以“產業”為核心,主要用戶是生產者,關鍵內容是生產經營活動。以“互聯網”為基礎,借助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思維對各個垂直產業鏈進行數字化重塑和信息化改造,促進互聯網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提升生產、資源配置和交易的效率,實現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作為民生消費的剛需行業,生鮮零售行業規模有著萬億級別的市場體量。隨著互聯網技術革新、人們消費行為和觀念改變以及冷鏈物流快速發展,生鮮電商逐步興起并快速成長,更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受國家相關政策扶持,得到了迅猛發展,成為保障民生的重要一環。然而目前大部分生鮮電商面臨著生鮮產品損耗高、標準化程度低、品控難以保證以及冷鏈物流成本高等問題,使得這一賽道極其燒錢且門檻較高,特別是B2C模式,難獲客、難盈利、需要長期依賴資本輸血。但若是從產業互聯網角度考慮,采用B2B模式,則不需要補貼獲客且短期內具備盈利的可能性,似乎更適合生鮮電商。翠鮮緣是一家深耕北京消費市場的B2B生鮮供應鏈企業,通過利用互聯網思維模式創新升級現代化生鮮供應鏈服務,實現從線下批發市場做到線上生鮮批發平臺,完成傳統果蔬批發產業互聯網化的轉型升級。
二、研究設計
1.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單案例研究法,對基于產業互聯網的B2B生鮮供應鏈平臺商業模式進行研究,以北京翠鮮緣專業果蔬采購平臺為案例,通過整理有關案例企業的文獻和網絡資料,以及訪談相關人員以獲取關于該案例企業豐富詳實的材料,從商業模式創新角度分析翠鮮緣在產業互聯網下如何實現轉型升級,以期為我國B2B生鮮供應鏈平臺發展提供參考。
2.案例介紹
翠鮮緣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深度服務于北京地區中小型生鮮門店的垂直B2B電商平臺,提供“選、采、倉、配”的全面的生鮮供應鏈服務,依托翠鮮緣進口水果市場這一強勢線下經營實體,憑借多年積累的生鮮供應鏈優勢,整合上下游資源,為上游商戶提供完善的運輸系統、質保制度以及配送服務體系,為下游采購用戶提供價格透明、品質售后有保障的一站式采購平臺,提高供應商和采購商的體驗,提升交易效率,打造更安全、更便捷的市場交易環境。
經過近年來的發展,目前翠鮮緣占據北京果蔬批發市場份額的40%左右,總計服務上游農戶600家,銷售農產品2000萬噸;服務下游客戶2萬家,提供配送服務150萬次,為近10萬用戶提供農產品信息服務。
三、案例分析
基于產業互聯網,翠鮮緣實現了從線下到線上的產業轉型升級,主要體現在價值主張創新、關鍵資源升級、關鍵流程重構和盈利模式優化。
1.價值主張創新
不同于消費互聯網的“眼球經濟”,以“價值經濟”為主的產業互聯網的商業模式強調費用和效率,即以數字技術賦能實體經濟帶動產業鏈數字一體化,進而提升效率、降低費用,最終實現產業價值。翠鮮緣作為供應鏈服務商存在于生鮮產業鏈中,是鏈接整個產業鏈條的關鍵角色,通過數字化供應鏈和互聯網模式,采用“自營+POP”模式,建設服務于果蔬生產商、批發商與果蔬商戶直接對接的線上交易平臺,高效對接上下游,縮短供應鏈路徑并提供及時可靠的信息對接以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幫助上游生產商了解消費市場信息并拓展銷售渠道,為下游零售商提供商品專業豐富度高、服務穩定性高、果蔬性價比高的一站式采購服務和專業精準的冷鏈物流服務,提高采購效率,減少采購成本,最終提升了整個生鮮產業的交互效率和物流效率,促進“互聯網+”生鮮產業高質量發展,實現數據驅動生鮮行業創新、創造全新生鮮業態數字化經濟價值。
2.核心資源升級
產業互聯網的核心在于對供應鏈的升級,通過借力數字化技術,協同生產、采購、交易、流通的各個環節,打通信息流、資源流和資金流,實現供應鏈智慧化改造,進而提升整個產業的效率。翠鮮緣利用創新的方法和互聯網化的工具搭建智慧供應鏈,為前端種植、采購、運營、銷售、物流和售后提供有力支持。具體而言,翠鮮緣通過數字化運輸系統和可視化倉儲服務部署IoT設備,如溫濕度儀、GPS設備等,實現對生鮮冷鏈物流倉儲所需的溫度、濕度以及運輸軌跡、時效等數據的實時監控、預警、分析,再借助智能溫控系統進行調節控制,做到透明化、可視化、智能化掌控整個流程,有效降低生鮮損耗率和物流配送成本。在數字技術加持下,翠鮮緣成功將平臺的生鮮配送損耗率降到3%以下,遠低于生鮮行業25%-30%平均損耗率,大幅提高了派送質量,顯著提升了用戶體驗。此外,翠鮮緣自主研發的TMS運輸管理系統能夠智能化排線,快速匹配貨物和司機,實現高效精準配送,既保證了時效又積極響應了國家節能減排政策。翠鮮緣的預測性AI工具以北京豐富的消費市場大數據作為支撐進行分析預測,實現智能訂貨、實時定價、銷售預測等多種功能,通過將終端需求快速反饋給上游種植端,可以指導農戶按照市場需求合理安排種植規模,靈活調整種植品種和數量,實現“以銷定產”“以銷促產”的科學精細化種植,推進農業訂單化發展。對生鮮門店而言,翠鮮緣的AI預測可以為商戶經營提供技術支持,幫助商戶掌握市場行情,使其及時調整采購計劃以滿足消費市場的需求。翠鮮緣將智慧營銷融入到數字化供應鏈中,從生產端到銷售端,全方位塑造產品品牌,幫助上游供應商提升產品知名度和信譽度,并且搭建“PC+微信+App”的全渠道營銷互動平臺,促進轉化、提高銷量。在運營方面,翠鮮緣建立了完善的數字化商家管理機制和售后機制,從商家源頭把控,嚴格審核入駐供應商資質并實行積分制動態調整評級,有時可能降級甚至淘汰經常出現售后問題的供應商,以此來把控商品供應量和品質。最后,翠鮮緣建設了信息追溯系統,平臺的所有商品都包含有生產產地信息、具體運輸儲存信息等的詳細身份信息,可以精準溯源責任到人,信息化保障質量安全。同時,翠鮮緣利用智能化方案全流程嚴格把關品質,形成“收貨質檢+安全快檢+實驗室抽樣檢測+追溯與召回”的流程體系,確保果蔬產品質量和用戶體驗。
3.關鍵流程重構
傳統產業普遍存在著中間環節多、信息不對稱、代理成本高、效益和效率低下等問題。而產業互聯網可以利用其高效連接、廣泛覆蓋等特性重新劃分傳統產業的生產、銷售、流通等流程,并通過互聯網交易平臺連接產業鏈上下游資源并對傳統產業鏈進行整合優化,去除繁雜且不增值的中間環節,實現信息、資源的互聯互通,促進供需雙方直接對接,形成生產者與消費者緊密結合的雙向反饋的供應鏈。長期以來,我國傳統果蔬流通體系以多級批發市場為主,即由代辦經紀人在農產品基地收購果蔬,運輸至產地批發市場,再經由一級批發市場、二級批發市場甚至三級批發市場分銷至零售端農貿市場、超市等,最終到達消費者。這種傳統層級批發模式存在著果蔬商品標準化程度低、上下游極度分散、中游多層級、流通鏈條長且成本高、物流損失較大以及交流信息不暢等問題。翠鮮緣通過互聯網信息技術應用,打通果蔬農產品供應鏈信息通路,借助智能系統根據下游需求場景和流通規范快速反饋終端需求,以銷定采,從源頭進行標準化建設,并利用產地直采以及與新發地近百家一級批發商深度合作,打掉中間環節,以大生產對接大市場,將上游農產品種植基地和下游的果蔬商戶連接起來,建立從供應商到商戶的直接供應體系,打破信息壁壘,減少中間成本,有效提升產業化水平。
4.盈利模式優化
產業互聯網以“價值經濟”為主的盈利模式是全流程、全產業鏈、全生命周期為產業創造價值、提升效率、節約開支。翠鮮緣借助扎實的供應鏈基礎配合輕量級平臺,一方面對上游果蔬供貨商收取流水傭金和管理費以獲取收益,另一方面對果蔬商超老板收取配送物流費,由此實現健康盈利。此外,翠鮮緣更多聚焦B端精細化、規模化的運營模式,通過集采下游需求,借助供給云平臺的數據分析形成明確的、規模的、穩定的需求訂單反饋給上游生產供應商,再通過自建的冷鏈運輸物流集中配送。這樣一個集單,集采,集送的過程,優化了整個供應鏈的環節,大幅降低了經營成本和人工成本,提高了流通效率,同時規模化的采購能夠加強供應鏈話語權,提高議價能力,進而在價格上形成優勢,吸引更多目標客戶,進而產生更多經濟價值。
四、結論
與傳統生鮮批發相比,基于產業互聯網B2B生鮮供應的本質就在于技術驅動,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對種植、供應鏈、損耗、價格等進行科學管理,從而達到降本增效,升級用戶體驗的目的。翠鮮緣進口水果市場作為擁有產業經驗和較強商業能力的線下經營實體能夠成功向翠鮮緣線上果蔬采購交易平臺的轉變,主要有以下幾個關鍵點:首先,翠鮮緣擁有優勢產業資源地位和優質企業用戶資源以及從工業經濟思維轉向互聯網思維后具備互聯網服務能力,這為產業互聯網發展提供了基礎條件。其次,翠鮮緣在供應鏈的各個環節運用互聯網技術,打造以智慧生鮮供應鏈為代表的核心競爭優勢,形成有別于其他平臺的技術壁壘,進而向外輸出優質的供應鏈服務。然后,翠鮮緣利用互聯網實現從流通到生產端的直接連接,并建立雙向信息反饋機制,能夠積極適應市場行情變化實現供需匹配。最后,翠鮮緣通過與互聯網的融合來創造經濟價值,包括為上下游提供不同的服務來增加收入來源以及采用規模化、精細化運營模式擴大市場客戶規模并有效降低成本。基于上述,翠鮮緣適應時代,在產業互聯網技術下,建立價值主張創新、核心資源升級、關鍵流程重構和盈利模式優化的高效率的可持續發展的新商業模式,成為產業互聯網時代傳統企業轉型升級的典范,為我國B2B生鮮電商發展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任保平,朱曉萌.中國經濟從消費互聯網時代向產業互聯網時代的轉型[J].上海經濟研究,2020(7):15-22.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EB/OL].[2021-03-13]http://www.gov.cn/xinwen/2021-03/13/content_5592681.htm.
[3]田杰棠,閆德利.新基建和產業互聯網:疫情后數字經濟加速的“路與車”[J].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0(3):1-8.
[4]昝夢瑩,陳光,王征兵.我國生鮮電商發展歷程、現實困境與應對策略[J].經濟問題,2020(12):68-74.
[5]宋華.基于產業互聯網的現代供應鏈及其創新路徑[J].中國流通經濟,2018,32(3):10-15.
[6]任保平.我國產業互聯網時代的新特征及其發展路徑[J].人民論壇,2021(1):66-68.
[7]王山,奉公.產業互聯網模式下農業產業融合及其產業鏈優化研究[J].現代經濟探討,2016(3):47-51.
[8]石巋然,孫玉玲.生鮮農產品供應鏈流通模式[J].中國流通經濟,2017,31(1):57-64.
[9]孟永輝.重塑“互聯網”,產業互聯網成敗的關鍵[J].大數據時代,2021(12):6-11.
[10]曲曉溪.平臺經濟視野下電商產業高質量發展研究[J].企業經濟,2021(5):63-70.
[11]張順,費威,佟爍.數字經濟平臺的有效治理機制——以跨境電商平臺監管為例[J].商業研究,2020(4):49-55.
[12]俞彤暉,陳斐.數字經濟時代的流通智慧化轉型:特征、動力與實現路徑[J].中國流通經濟,2020(11):33-43.
[13]李干瓊,李欣,趙龍華,等.農業供應鏈管理研究進展綜述及展望[J].農業大數據學報,2020(3):3-12+2.
[14]馮蛟,薛梅,李輝.鮮活農產品供應鏈有序交易理論模型建構及實證[J].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9(3):130-135.
作者簡介:武文(1983.08— ),男,漢族,山東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平臺戰略、領導力、員工主動行為等;周爽(1999.01— ),女,漢族,浙江寧波人,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新員工與組織社會化、員工建言等;劉曉娟(1999.07— ),女,漢族,河北保定人,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新員工社會化、員工創新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