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
小學生是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生力量。小學階段是學生樹立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關鍵時期,在此期間對小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有利于小學生形成良好的個性、增強責任感、樹立遠大理想,使他們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之“鈣”,是我們人生的航標和行為準則,是人一生的價值追求和奮斗方向。教師要將理想信念教育融入課堂教學和實際生活,以培養學生堅定的理想信念,促進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一、新時代理想信念教育的內涵和構成
(一)內涵
理想是指個體對未來事物的想象或希望,多指有根據的、合理的、可以實現的,與空想、幻想不同。信念同理想一樣,是人類特有的一種精神現象,是指自己認為可以確信的看法。理想信念并非理想與信念二者概念的簡單疊加,而是人們對未來生活的向往、追求,對理論的真實性和實踐行為的正確性的確認,理想信念一旦形成,就會成為個體持久的活動動機。
理想信念是一個人世界觀和立場在奮斗目標上的集中體現,是確立人生價值取向的最高準則。理想信念主要由社會理想信念和個人理想信念構成,二者的類型不同,但它們相互作用,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在新時期背景下,小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也在不斷地發生著變化,教師要在確定培養目標的基礎上,結合生活實際對小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并努力做到與時俱進,開創新時期小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新征程。
新時期的社會理想信念是最高理想與最深層信念的有機結合,是中國人民的中國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也是具有普遍意義的社會主義理想。中國夢的具體表現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
(二)構成
理想信念教育包括理想教育和信念教育兩個方面,其內涵各不相同。理想教育是指教育者幫助受教育者確立正確的人生目標的教育,具體體現為教師指導小學生確立他們的人生目標和發展方向。信念教育是指教育者在實現自己的理想時,通過多種途徑幫助受教育者樹立起對理想的信心和決心。
理想信念教育是一項特定的教育活動,它是指教育者在特定的社會環境中,為受教育者樹立特定的世界觀和社會理想而開展的教育活動,是一種特殊的、與信念有關的教育實踐。在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時,教師要考慮到所有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和需求,促使每名小學生都能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并愿意為此而努力,勇敢地面對困難和挫折。
二、新時代小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價值意蘊
新時代的理想信念教育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學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加強小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是基于新時代的現實需要,加強小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具有其自身的特色,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價值觀。
(一)健全小學生人格,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
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對于小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而小學階段是學生身心發育的早期階段,也是學生個性發展的關鍵時期。對小學生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有助于小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態度和生活方式,促進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同時,新時期的理想信念教育可以幫助小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使他們成為一名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時代接班人。
(二)積淀“科教興國”的儲備力量,培養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青少年是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實現“科教興國”戰略的重點人群。對小學生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可以使他們在生活中樹立高尚的理想,并為之努力奮斗,做中國夢的傳承者,成為新時代的優秀建設者和合格的接班人。同時,通過對小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可以激發他們追求真理、報效祖國的欲望,讓他們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熱愛社會主義,始終把祖國和人民放在心中,立志做共產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三)補足家國情懷的精神之鈣,積蓄發展的后備力量
蘇軾在《晁錯論》中寫道:“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這句話充分體現了擁有理想信念的重要性。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鈣”,當面對困難時,理想信念可以堅定人們的意志,幫助人們戰勝困難,它是引導人們從困難走向勝利的強大精神支柱。理想信念是燈塔,它能使小學生擁有奮斗的動力,引領著他們不斷向前,教師對小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不僅可以激發他們的愛國熱情,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還可以幫助他們從小樹立遠大的人生理想,形成崇高的價值追求。
三、新時代小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實施與創新路徑
學校是對小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場所,學校的教學活動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習為中心,也是學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重要場所。良好的學校環境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對學生形成堅定的理想信念具有極其重要的引導作用,加強新時代小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離不開良好的校園環境。在此基礎上,教師應將理想信念教育貫穿于學校教育的全過程,加強對小學生價值觀的培養,并給小學生傳遞社會正能量,促使小學生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落實課程思政,拓寬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徑
將理想信念教育貫穿于課堂實踐中,是堅定學生理想信念的一個重要方法。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在教學中要發揮主導作用,努力做到言傳身教,從自身的行為出發,讓學生對理想信念有進一步的認識。同時,教師要把理想信念教育融入課堂教學的每個環節,在傳授文化知識的同時,根據學科特點和教學內容,科學合理地將理想信念教育滲透其中,并采取各種方式對小學生加強理想信念教育,促使學生深入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此外,在教學過程中,各科教師要主動聯系,緊密配合,努力做到各學科優勢互補,并從多個方面開展理想信念教育,以啟迪小學生的思想,使他們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并為之努力奮斗。
(二)創新德育形式,豐富理想信念教育的方式
在開展理想信念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德育工作,以道德教育為載體,強化小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元旦、國慶等重要節日,積極組織各類以紅色文化為主題的活動,對小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教師還可以“傳統文化進校園”“傳統美德進校園”為主題,開展團日活動、少先隊活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等,將革命理想、傳統美德根植于小學生的內心,以激發他們的愛國情感。
此外,教師可以通過各種形式的主題教育,讓小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教育和感染,以培養小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使他們牢記歷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定理想信念。
小學生年紀小,在生理、心理方面尚不成熟,教師應對他們進行多種思想教育,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理想信念教育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小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讓他們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
(三)加強宣傳力度,拓寬理想信念教育的領域
教師要從多個角度出發,對小學生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同時,學校要經常與外部聯系,比如:在特定的節日里帶領學生到紀念館參觀,讓學生深刻地感受其中蘊含的文化、精神;邀請專家到學校開展相關的講座,加深學生對理想信念的認識,從而樹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此外,學校應充分利用校園廣播、黑板報、家校聯系手冊等多種媒介,以召開家長會、開設家長學校、開展社會實踐、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使每一個家庭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加強小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意義和緊迫性,以引起家長的高度關注,促使家長充分發揮自身優勢,與教師共同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從而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走進每一名學生的心中,讓學生擁有崇高的人生理想與堅定的人生信念。
結語
小學生是國家未來的希望,是祖國的花朵,而理想信念是人的靈魂和精神之“鈣”,是“向心力”的集中體現,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是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因此,對小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已是刻不容緩,教師要充分發揮思想引領和價值導向的作用,深入挖掘各學科的思政要素,加強對小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進一步強化小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導小學生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使他們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成長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作者單位:寧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