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笑慈 杜娟
摘? ?要:建設國際旅游消費中心的具體定位對海南省提出了明確要求,海南省要大力推動文旅融合,通過開展更為國際化的文化活動吸引國內外游客。海南島國際電影節不僅承擔推動電影產業發展的任務,還擔負著帶動地方產業,尤其是海南省旅游產業發展的特殊任務。已經舉辦四屆的海南國際電影節對當地的旅游業有著全方位的影響,刺激著當地旅游經濟的發展。
關鍵詞:海南旅游業;文旅融合;國際電影節
中圖分類號:F592.7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3)10-0026-03
國際電影節(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是世界各國電影藝術和技術成就展覽的盛會。主要目的是通過系列活動交流經驗、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從而促進各國電影事業的發展,并帶動相關產業發展。隨著文旅融合的持續深入,一個獨具影響力的電影節為所在城市帶來的旅游效應也日益凸顯。作為海南省新興產業的海南國際電影節,未來的發展是否也會成為一個亮點,值得人們期待。
一、舉辦海南島國際電影節的優勢分析
海南島位于亞洲、太平洋的交接帶,居日本至新加坡的中段,是太平洋和印度洋兩大水系在海上溝通的交通要道,占有特殊的區位優勢。海南島長夏無冬,島上熱帶雨林茂密,碧海藍天四季呈現,被譽為“旅游休閑度假”的天堂。
(一)海南特區的政策優勢
2018年4月13日,在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慶祝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并宣布:黨中央決定支持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隨后,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關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指出,要重點發展旅游、互聯網、醫療健康、金融、會展等現代服務業,加快服務貿易創新發展,形成以服務型經濟為主的產業結構;并明確提出,支持海南省舉辦國際電影節。海南省發展面臨著新的重大歷史機遇。
2020年6月1日,《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公布。自此企業和個人所得稅15%優惠、加工增值30%免關稅等優惠政策實錘落地。海南自由貿易港投資新政三年行動方案(2021—2023年)中“旅游業”一項提出,以海南島國際電影節、海南國際旅游島歡樂節等節慶賽事活動為引領,發展“文化+旅游”“體育+旅游”,吸引更多不同消費層級的人群來海南省旅游消費。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在推進自貿試驗區建設背景下應運而生。
(二)依托自然環境與區位優勢打造“旅游+電影”特色
三亞市地處北緯18度以南,是我國唯一熱帶濱海旅游城市,也是“一帶一路”重要戰略支點城市,隸屬泛南海經濟圈。海南省空氣優良、陽光充足,非常適合舉辦各種反季節會展活動。電影界有個共識:海南島旅游資源豐富,是可以全年全域全時取景拍攝的“天然攝影棚”,天然景觀可以節省很多拍攝資金。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博納影業董事長于東曾說:“海南可以圍繞‘旅游+電影,打造屬地文化IP。要打造‘旅游+電影,吸引全球人才來海南拍電影。還要集中精力打造屬于海南的屬地IP、文化IP,包括電影主題公園等。”這些舉措將會成為打造“旅游+電影”的有力支撐。
(三)良好的城市形象與會展優勢
三亞市擁有全國最美麗的熱帶濱海風光,碧海藍天是城市的名片,優質的海水和自然生長的原始森林是靚麗的風景線。
近幾年來,海南省成功舉辦了諸如2008北京奧運圣火接力、世界小姐總決賽、海天盛筵、瀾湄國家旅游城市(三亞)合作論壇、三亞財經國際論壇、國際電影節、2018央視春晚分會場等重大活動,吸引了大批國內外專業人士和游客參加,積累了人氣和國際知名度,樹立了良好的城市形象。網絡時代三亞市的熱度迅速出圈,人們都稱三亞市是“世界的三亞”。這些活動也為三亞市會展管理部門和企業積累了舉辦大型會展活動的豐富經驗,為舉辦海南國際電影提供了有力支撐。
目前,三亞市擁有世界級星級酒店群,如亞特蘭蒂斯、威斯汀、麗思卡爾頓、希爾頓、紅樹林會議中心等多家高星級酒店。這些酒店不僅都有寬敞明亮的迎賓大廳和戶外草坪,還有專門為貴賓準備的免打擾沙灘;會議室一般都備有同聲傳譯設備、大型電子展示屏等現代化設施,具備舉辦各類國內外論壇、會議、慶典的良好條件。三亞市會展業發展迅速,會展品牌效應逐漸形成,為海南國際電影節的舉辦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對當地旅游業的影響
據資料顯示,全球約有3 000多個電影節,因各種文化事件的強烈刺激,電影節迅速裂變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應。除了電影產業自身的可觀經濟收益外,影迷和大批游客的觀光、購物消費收入還為城市文化建設和經濟發展帶來了意外收獲。
(一)戛納電影節:改變度假旺季
戛納(Cannes),位于法國南部港灣城市尼斯附近,是地中海沿岸一個浪漫舒適的休閑小城,有5 000米長的沙灘,四季鮮花盛開,空氣清新。“精巧、典雅、迷人”是人們對戛納的第一印象。原本受天氣、水溫的影響,戛納的旅游旺季在每年的6—10月,但自從1946年開辦電影節以來,徹底改變了當地傳統淡旺季的劃分。如今每年5月中旬,因戛納電影節的舉辦,戛納小城成為了法國最熱門的旅游勝地。據戛納電影節官方網站介紹,每年電影節舉辦前后的兩個月已成為戛納的旅游旺季,當地酒店不但爆滿,而且房價也是節節攀升。戛納電影節期間有4 000多部影片交易產生利潤,萬余名參展商帶來場租費和交易稅;電影節期間蜂擁而至的20萬人,直接帶來的就業崗位就多達3 000多個。另有數據顯示,在電影節期間,戛納小鎮的住宿收入占到了小城酒店業全年收入的15%,交通工具租賃、餐飲、觀光等相關旅游項目在此期間的利潤也相當可觀。戛納在電影節的帶動下,逐漸形成了以商業展銷為主、吸引游客旅游為目的的經濟模式,每屆電影節所創造的直接經濟價值已高達2億歐元,間接經濟價值達7億歐元。
(二)威尼斯電影節:水都之旅的耀眼光環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Venic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創立于1932年,是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被譽為“國際電影節之父”。威尼斯有117條水道、118座島嶼,創造了電影與旅游結合的“水都之旅”的品牌。每年的8月末到9月初,世界各地的電影產業專業人員和影迷紛紛前來意大利威尼斯麗都島觀影、旅游打卡,促使當地旅游經濟迅速發展。
(三)柏林國際電影節:綜合元素帶動經濟
柏林國際電影節(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原名西柏林國際電影節,是1951年創立的當今世界影響力最大、行業排名最前幾名的電影節之一,也是國際A類電影節之一。
柏林國際電影節以關注政治和社會現實為主,主要目的是加強世界各國電影工作者的交流,促進電影藝術水平的提高。
柏林國際電影節原在每年6—7月間舉行,從1978年起提前至2月舉行,為期2周。柏林電影節經常與時裝節、音樂周等一起舉辦,融合創新經濟發展,一度創下一屆電影節產值高達22億歐元,占GDP16%的驚人經濟效應。
三、海南島國際電影節歷程
海南島國際電影節(Hainan Island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是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與海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大型文化節慶活動。作為國際電影節群體中年輕的新生代,在中央和海南省委的高度重視下,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借鑒了世界各地國際電影節對當地各行各業發展影響的經驗,以“全年展映、全島放映、全民觀影、全產業鏈”為目標,力求打造一個兼具國際性、專業性和大眾性的“永不落幕的電影節”。在2018—2022年間已經成功舉辦了四屆海南國際電影節。
(一)首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永不落幕”的“光影盛宴”
2018年12月9日,首屆海南國際電影節在海南省正式拉開序幕。12月11日,來自國內外優秀電影工作者以及前來參加電影節展映或新片推介會的數十個電影劇組紛紛走上開幕紅毯,開啟了此次的電影節之旅。電影節期間,有超過30個國家和地區的100多部電影佳作在三亞市放映。
(二)第二屆海南國際電影節:文旅結合,營造“詩和遠方”
2019年12月1日至8日,第二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在海南省三亞市舉行。本屆電影節上推出以“文化+旅游”為核心概念的大型文旅融合活動。“詩和遠方”是本屆電影節國際最佳拍攝景區推介的大會整合“景區+影視”資源,是推動電影產業上下游生態體系建設匯聚有益的發展思路與智力支撐。
2019年7月,本屆電影市場自展商招募通道正式開啟以來,得到了來自全球21個國家和地區上百家企業的關注。
(三)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促進交流,帶動產業發展
2020年12月5日至12日,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在海南省三亞市成功舉辦。本屆電影節共收到來自114個國家及地區的報名影片4 376部,同比數量達到了293%。活動期間展映了189部影片,匯聚了2020年國內外備受矚目的佳作,并設置了劇情長片、紀錄長片和劇情短片三大類別的“官方推薦”,突出了國際性、專業性和包容性。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背景和國際旅游島的基礎上,著力培育海南電影消費的新熱點和新業態,使海南省成為旅游購物天堂,成為國際版的電影人之間的交流、合作和交易平臺,從而帶動影視文創、器材、版權等相關交易,進一步推動海南省影視產業向國際化、規模化發展。
(四)第四屆海南島國際電影:“向光而生,與影同行”
2021年10月11日,海南島國際電影節組委會宣布受新冠疫情影響,原定于12月5日至12日舉行的第四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延期舉辦。
2022年,新冠疫情管控逐步放開,海南島國際電影節于2022年12月18日至25日在海南省三亞市舉辦。其中包含開幕式、專題論壇、電影展映等多個活動。第四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發布的主視覺海報主題是“光亮”,寓意“向光而生,與影同行”。開閉幕式均座無虛席。
四、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對當地旅游業的影響
海南島國際電影的目標是“全年展映、全島放映、全民觀影、全產業鏈”。為實現這個目標,海南省通過一系列活動帶動電影投融資和電影衍生產品及相關產業鏈的延伸和發展,繼而打造全域性海島電影節,實現“電影+旅游”帶動地方經濟的目標。
1.明星效應帶動旅游熱潮。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因國內外各界明星和嘉賓的蒞臨,以及有國際影響力的明星作為電影節形象代言人,吸引了大批影迷和游客前來觀影助陣,帶動三亞市周邊的酒店、民宿、餐飲業、離島免稅店營業額大幅上升。
2.游客觀影帶來較好票房收入。海南島第三屆國際電影節活動環節約80多場,包含開閉幕式、電影展映、專題論壇、大師班等八大板塊,邀請的電影行業專家和嘉賓約300余位,前來參加活動和觀影影迷達4萬多人次,據悉還有一些特意打“飛的”前來觀影的影迷。第四屆電影節展映片開票不到四小時,已經達到上屆總票房的97%,平行于主節影片展映的勸導展映單元在海口、文昌、儋州三座城市8家影院同步放映,共計87場次,熱度影片都有較好上座率,有些影片上座率為100%。
3.景區、網紅打卡地火爆。電影節期間,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不僅參加了國際電影節的系列活動,還紛紛到電影拍攝基地打卡留念,比如電影《非誠勿擾》的拍攝地亞龍灣森林公園、電影《芳華》拍攝地海口騎樓老街、海口馮小剛電影公社等,順便游覽了海南省各地的旅游景點,體驗了海南省特有的水上項目和黎苗風情。其中,亞特蘭蒂斯酒店和蜈支洲島的水上項目備受年輕人的歡迎。
4.酒店、民宿供不應求。三亞市當地很多酒店和民宿經營者表示,國際電影節期間,客房爆滿、供不應求,營業額直線上升。很多追星影迷為了一睹明星風采,不惜請假前來,多則住一個多星期,少的也要住三五天。且大多影迷游客都是帶著參加電影節順便在當地旅游的計劃前來的。
5.探店駐地美食,滿足味蕾的享受。海鮮大餐是每位游客美食清單里的頭牌。海南省的各種海魚,如鋪前馬鮫魚、金錢魷魚等;各種海蝦,如龍蝦、琵琶蝦、基圍蝦、毛蝦、富貴蝦等;還有生蠔、海膽、琵琶蟹、臨高三色沙蟲、海南雞腿螺、安游夜光螺等美味海鮮,數不勝數。獨具海南特色的“老爸茶”街頭巷尾處處可見,精美的點心以其誘人的香氣使游客欲罷不能。海口騎樓的水巷口辣湯飯,文昌的清補涼、椰子雞,陵水的酸粉,萬寧的和樂蟹、東山羊,瓊海的加積鴨,東方的烤乳豬讓人大飽口福,還有散落在街邊或隱藏在小巷深處的海南粉、港門粉、抱羅粉店等處處留下了游客的足跡。
6.購物天堂——離島免稅店。海南島的免稅商品對內地游客有著極大的吸引力。每年12月份,免稅商品都有非常大的打折力度,以至于幾乎90%以上的游客都會去免稅店購買免稅商品。免稅店里手表、服裝、進口食品、酒類、兒童用品、電子產品等應有盡有,其中香化產品、箱包等備受女士青睞。據匯通財經APP訊,自2022年12月中旬以來,海南離島免稅日均銷售金額超1億元,元旦三天假期日均購物金額更是達到1.4億元。
五、結束語
在文旅融合推動相關產業的大背景下,海南島國際電影節不僅可以增加舉辦城市的文化底蘊,更有利于其對外展示城市多元文化的內涵。對于三亞市這樣一座年輕的城市,在會展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著諸多的薄弱環節和不足之處。比如,基礎設施還需進一步完善,交通樞紐需要改善,會議、展覽、賽事分屬管理存在多頭管理造成混亂現象,資源整合力度不夠,因地域文化所限服務行業水平有待提高等。但縱觀世界各地因成功舉辦電影節催生旅游經濟的實際收益,已印證了影視節慶活動是帶動旅游業和影視業雙發展的有效途徑。海南國際電影節可以依托自身優勢,借鑒成功案例,進一步打造“電影+旅游”的文旅融合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