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傳統刺繡主要是在專用的布料上利用針線穿插制作出想要的圖案和紋路的一種手工工藝,同時,因為刺繡圖案通常為花卉,所以刺繡也叫作繡花。我國傳統刺繡手工藝的發展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在民國時期,我國刺繡藝術的發展甚至一度中斷。進入新時期,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我國的刺繡工作大部分由機器完成,刺繡工作模式的改變雖然提高了刺繡工作的效率,但卻阻礙了刺繡藝術的文化傳承。傳統刺繡作為我國重要的文化遺產,彰顯著中華民族獨特的藝術審美。當前,社會大眾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精神文化需求也不斷增長,不僅注重服飾的質量,也重視服飾的個性與設計。在現代服裝設計中應用傳統刺繡藝術,不僅能進一步豐富設計元素,為設計師提供更多的靈感,也能推動傳統刺繡藝術的傳承創新,對傳統文化的傳承發揚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針對上述問題,文章系統闡述傳統刺繡藝術的特征,分析傳統刺繡藝術應用于現代服裝設計的價值,最終提出基于傳統刺繡藝術的現代服裝設計相關建議,以期為相關研究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現代服裝設計;傳統刺繡藝術;傳承
中圖分類號:TS935.1;TS94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3)12-00-03
傳統文化作為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石,對其進行傳承發揚是每一個華夏兒女的重要使命,要想使傳統文化充滿蓬勃生機,必須推動傳統文化不斷創新,這樣才能夠真正開啟全新的文化時代,全面推動文化、經濟、社會的發展。傳統刺繡藝術是中華民族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不僅是一種藝術展示品,相應的刺繡圖案、刺繡材料也能夠展示不同歷史階段的社會發展情況,對人們了解社會背景、歷史文化、審美水平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1]。但從現實情況來看,受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傳統刺繡藝術正面臨市場壓縮、技藝失傳的困境,如何推動傳統刺繡藝術創新發展已經成為社會各界共同關注的焦點[2]。進入現代社會,大眾精神文化需求不斷提升,審美水平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發展,人們對服飾的需求呈現出多元化、個性化的發展趨勢?;趥鹘y刺繡藝術進行現代服裝設計,不僅能夠進一步豐富服裝設計元素,也能夠推動傳統刺繡藝術的傳承發揚。
1 傳統刺繡藝術的特征
1.1 針法多元,種類豐富
隨著時間的流逝,刺繡技藝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形成了豐富的種類。與此同時,刺繡采用不同的針法可以生產不同的線條組織,獲得獨特的藝術表現效果。傳統刺繡藝術主要包含浮雕式刺繡、平面式刺繡、改變織物結構式刺繡,而上述每一種類型又能劃分出不同的刺繡方法,充分彰顯了傳統刺繡藝術針法多元、種類豐富的特征[3]。
1.2 注重配色,對比鮮明
傳統刺繡藝術的配色十分考究,其中融入了五行與陰陽相關的概念,主要顏色包含黃、青、紅、白、黑,同時輔以其他顏色,建立了豐富、多元的繡色體系[4]。從常用的配色模式來看,應用于民族活動、節日慶典的刺繡藝術主要以紅、黃、藍為主色調,輔以金絲線。文人服飾與擺件則追求含蓄、淡雅、清新的風格,故刺繡以黑白為主色調。
1.3 圖案形象,寓意深刻
圖案形象生動是傳統刺繡藝術最鮮明的特征,各種圖案通常具有深厚的寓意。例如,梅花象征高潔、清爽,牡丹象征雍容華貴,菊花象征恬靜淡雅。這些寓意與大眾傳統觀念基本吻合,且刺繡圖案又能夠代表身份地位,可謂內涵深刻[5]。
2 傳統刺繡藝術應用于現代服裝設計的價值
2.1 能增強服裝設計的裝飾感
對傳統刺繡藝術設計來說,其在服裝領域的應用形式相對單一,對應的設計理念也存在滯后性。基于此,可以對傳統刺繡技術進行優化創新,進一步增強其在服裝中的裝飾性,在有效滿足個人審美需求的同時,使服裝本身的觀賞性得到提升[6]。例如,設計現代旗袍時,可以在腰部位置刺繡玫瑰圖案,讓旗袍更具風韻,改變旗袍本身的簡約風格。傳統刺繡工藝的應用,能夠讓服裝的審美與功能實現高度統一。多元化的刺繡設計,能夠基于大眾的視覺感官對服裝進行創新設計,使其更具藝術美感,從而推動現代服裝設計有效發展。
2.2 能增強服裝設計的修飾感
傳統服裝設計往往會選擇在領口、手腕、裙擺等位置進行單一的刺繡設計,同時結構、裁剪也以平面式為主。創新傳統刺繡藝術,更改固定刺繡的方式、位置,能夠有效增強服裝的立體感與裝飾效果,讓服裝設計具有更強的時尚性。例如,根據消費者的個性需求,將對應的刺繡圖案設計在不同的位置,使服裝更加動感、時尚[7]。
2.3 能彌補設計的不足
正所謂“天地生萬物”,我國傳統刺繡擅長表現自然事物,還會對動物、植物、山水景色等采用移情等手法進行加工,設計出龍紋、雷紋、花鳥、祥云、山水和魚蟲等圖案,表達對美好生活的祝愿與希冀。服裝設計師通常更注重服裝的整體性特征,也傾向于選擇具備完整特征的刺繡圖案,不會對這些圖案進行整合、切割處理。而現代服裝設計更注重人體本身的曲線,為有效滿足現代服裝設計要求,設計師可對傳統刺繡圖案進行整合、切割處理,從而有效彌補設計存在的不足。
3 基于傳統刺繡藝術的現代服裝設計方式
3.1 融合傳統刺繡藝術圖案與現代工藝
先進的生產工藝有效提升了服裝生產的效率與質量,但傳統刺繡的效率較低,顯然難以滿足現代服裝設計的要求。在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現代機器取代了大部分人力工作,然而一些特殊的刺繡工藝非??季?,要求刺繡者本身具備非常高超的技藝,并且需要在刺繡過程中融入思想感情。因此,倘若完全以現代機器替代傳統手工藝,會導致刺繡圖案喪失本身的靈性。
針對上述問題,可以推動現代工藝與傳統刺繡工藝有效融合,在通過現代工藝全面提升服裝生產效率的同時,利用人工刺繡進行點綴,增強刺繡工藝的美感,從而有效滿足大眾對服飾的個性化需求。例如,將花朵刺繡應用于服裝設計,主要工藝為點綴刺繡方式,采用現代工藝進行生產,最終的刺繡點綴則選擇人工模式。為進一步增強花朵刺繡的靈動性,可以采用貼補繡的工藝進行設計,使花瓣具有立體效果,綜合利用珠玉、亮片等材料進行輔助,使花朵圖案更具立體感[8]。圖1展示的為貼片材質的刺繡工藝,當代的社會大眾更希望通過服裝進行自我表達、張揚個性,而貼片材質刺繡可以根據個體自身需求,選擇針對性的貼片進行設計。直接在刺繡貼片背面涂抹膠水,就能夠在服裝各個區域進行粘貼處理,再使用電熨斗進行加熱處理,就能夠完全固定住,最終制成具有個性的成品服裝。貼片材質刺繡工藝的有效應用,能夠大幅提升刺繡工藝的生產效率,還可以獲得與傳統刺繡工藝相當的裝飾效果,且大眾都可以參與進來,可以根據自身的審美與需求進行針對性設計,感受刺繡設計的快樂。
3.2 優化調整刺繡紋樣結構形式
傳統刺繡藝術的圖案高度重視完整性,不僅涉及形象方面的完整,也涉及分布方面的完整。但對于服裝設計來說,片面追求刺繡圖案完整會導致一些服裝的穿著效果受到負面影響。所以,將傳統刺繡工藝應用于現代服裝設計,需要針對刺繡紋樣結構形式進行優化調整,在沿用傳統構圖形式的同時,對圖案進行科學分割,從而有效確保刺繡工藝符合當代人的審美。例如,傳統刺繡工藝追求花紋對稱,以保障花紋結構的完整性,但當代對服裝設計的需求存在差異,非對稱美(見圖2)流行。因此,應當根據實際需求,弱化傳統刺繡工藝圖案設計,對原有紋樣進行調整、修飾,使服裝能夠更好地彰顯體形、曲線。具體來說,可以選擇合理的分割方式,充分結合刺繡圖案的實際特征完成構圖,進一步彰顯刺繡圖案的局部特征,彰顯刺繡圖案的中國風特征。
3.3 創新傳統刺繡工藝
自古以來,傳統刺繡工藝就在服裝設計中廣泛應用,尤其是服裝大面積顯眼區域、輪廓邊緣區域,均是刺繡應用的位置。但傳統刺繡工藝往往在二維平面上進行設計,更注重服裝正反面大面積的裝飾設計,對腰身、袖子等位置不夠重視,相應的設計也非常少。目前,立體裁剪在當代服裝設計領域已經逐漸成熟,傳統刺繡工藝的裝飾性應用,同樣需要在三維立體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梢栽诒U险疵娲汤C裝飾效果的基礎上,在服裝一些不起眼的地方嘗試創新傳統刺繡工藝,如肩膀位置、腰線位置、手腕位置等[9]。如圖3所示的刺繡裝飾性禮服,上面的花卉為平面刺繡圖案,不具有立體特征,而腰部位置則根據人體腰部曲線進行立體刺繡設計,能夠將女性的身體曲線充分展現出來,從而有效增強禮服的律動感。
4 結語
傳統刺繡藝術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應用,不僅能夠進一步豐富設計元素,為設計師提供更多的靈感,也能夠推動傳統刺繡藝術的傳承創新,對傳統文化的傳承發揚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這就需要服裝設計師正確認識傳統刺繡藝術,結合現代服裝設計發展趨勢,分析當代社會大眾審美需求、精神需求,與時俱進地對傳統刺繡藝術進行加工、創新,通過融合傳統刺繡藝術圖案與現代工藝、優化調整刺繡紋樣結構形式、創新傳統刺繡工藝等方式,有效增強服裝設計的視覺效果,實現傳統刺繡藝術的傳承與發揚。
參考文獻:
[1] 劉媛.刺繡技術在傳統非遺服裝設計中的實踐應用[J].紡織報告,2021,40(7):63-64.
[2] 黃磊晶.少數民族刺繡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轉換與應用:以貴州苗族錫繡為例[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21,22(1):115-118.
[3] 范牧云.淺析服裝繡花工藝在服裝設計中的應用創新與實踐[J].輕紡工業與技術,2020,49(10):67-68.
[4] 李艷.民族傳統刺繡工藝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皮革制作與環??萍?,2020,1(13):32-37.
[5] 鄭美卉.傳統漢服刺繡元素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創新應用[J].科技視界,2020(12):197-199.
[6] 黃磊晶.時尚化視角下現代服裝設計中民族傳統刺繡藝術的應用[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9,36(8):103-104.
[7] 潘鑫,劉青林.涂鴉元素與刺繡工藝在服裝設計中的結合應用[J].山東紡織科技,2019,60(1):19-21.
[8] 邵芳.中國刺繡與法繡的異同及在服裝設計中傳承創新的思考[J].設計,2018(17):103-105.
[9] 萬麗霞,薛陽.試論苗族刺繡圖案在茶文化旅游景區服裝設計中的應用[J].福建茶葉,2018,40(5):132.
作者簡介:嚴萍(1985—),女,浙江嘉興人,本科,高級設計師,研究方向:時尚設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