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應急救援工作講究高效、迅速,因此應急救援指揮中心和事故現場之間的無障礙溝通交流顯得尤為重要。如果使用地面通信手段來架構救援現場和指揮中心之間的橋梁,雙方的通信很可能會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擾,但如果使用衛星通信技術,那么雙方之間的溝通質量會得到明顯提升。因此衛星通信技術在應急救援中的應用逐步受到了研究學者的重視。本文通過文獻研究和行動研究法,就衛星通信技術在應急救援中的使用展開更為深入的研究和論述。
關鍵詞:衛星通信技術;應急救援;應用策略
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人民群眾物質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在人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遭受自然災害或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影響概率會有所增加。因此使用更為方便快捷的通信技術來降低自然災害或公共衛生突發事件出現后的影響,是為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提供重要保障的關鍵措施。相比較其他類別的通信技術而言,衛星通信技術能夠在極端條件下使用,并且能夠產生良好的使用效果,因此現階段對衛星通信技術在應急救援中的研究,成了學者們關注的重點。充分推廣和使用衛星通信技術,能夠在突發事件來臨后提升救援質量,縮短救援時間。
一、衛星通信技術概述
所謂的衛星通信技術,指的是通過無線電通信信號來進行信息的傳輸和交互。這一技術需要使用到通信基站,在目前的衛星通信系統構建過程中,組成衛星通信系統的最重要部分是地面基站和通信衛星。衛星通信系統相比較傳統無線通信系統而言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具體說來,衛星通信技術在通信覆蓋范圍上就明顯更為廣闊,無線電信號的覆蓋范圍是傳統無線通信方式遠遠無法達成的,只要待救援對象處于通信衛星信號所覆蓋的范圍當中,技術人員就可成功建立起無線通信渠道,與待救援目標建立聯系。此外,衛星通信通常不會受到環境或地質災害的影響,因此即便在地震、臺風等極端事件出現后,也可通過衛星信號的使用來保障通信質量。并且在衛星通信技術使用的過程中,多地同時通信的功能能夠得到實現,這能夠在更進一步的層面上保障信息溝通和信息交互的即時性特征。一旦使用衛星通信技術,那么數據傳輸就不會再受到地面因素的干擾和制約,數據信息可通過保真傳輸的方式無障礙傳送,這是衛星通信技術使用最重要的優勢,在應急救援工作中,一旦使用衛星通信技術,那么急救信息的持續性傳播就能得到技術支持,在不良災害事故發生的第一時間,信息獲取的準確度和及時性尤為應急救援部門領導人員和各部門協作人員所重視,一手資料的獲取,甚至能夠為應急救援工作完成后的災后重建提供重要的幫助。
二、衛星通信技術在應急救援中的應用策略分析
(一)語音通信救援技術分析
在生產安全以及自然災害等事故發生后,參與救災的人員需要通過實時語音通信的方式了解施救地點的實時狀況。語音通信是最為常用也相對更為方便快捷的通訊方式,因此許多突發性災害事故發生時,工作人員首先會選擇語音通信的方式來展開交流和溝通。有時突發性災害事故出現的地點較為偏僻,地面信號網絡在覆蓋方面存在諸多問題,因此如果使用地面通信信號很可能難以維持正常的語音溝通和交流。在這一情況下,衛星通信技術的使用顯得很有必要。相較于地面通信網絡覆蓋的盲點區域而言,衛星通信技術在使用過程中能夠保障語音通信的暢通無阻,高質量的語音通訊有助于救援人員及時了解目標災情地點的現場實際情況、人員傷亡情況和財產受損情況等,在獲取這些關鍵信息和數據后,應急救援中心才能根據交流和溝通的結果,制定出具有可行性的貼合災害事故現場的救援方案和措施,指導和規劃救援工作。在語音通話交流的過程中,地面的衛星基站之間可通過特殊的語音網關信號來實現無線通信的實時傳輸,在這一功能運用的過程中,多地即時語音業務交流溝通,能夠得到全面的實現。在這種情況下,災害目標地點和應急救援中心之間就架構起了暢通無阻的信息交流橋梁,應急救援人員可通過衛星通信技術隨時了解災害目標地點的實際狀況。在衛星通信技術的使用過程中,技術人員甚至可通過IP域名通信的連接,來為實時語音傳輸提供更為穩妥的信息交互保障。如若常規的語音通信工作無法正常展開,那么在衛星通信技術使用的過程中,專業人員還可通過超短波或短波來實現無線通信,這無疑極大地降低了救援難度,提升了事故現場救援的效率。
(二)視頻通信救援技術分析
由于語音通信無法實時傳播畫面,因此會阻礙應急救援人員了解事故現場的實際情況。相比較語音通信而言,視頻通信所能夠呈現的信息要更為翔實,更有助于應急救援工作的開展。因此視頻通信也是災害事故應急救援過程中經常使用到的通訊方式。如果能夠創建無障礙的視頻通信渠道,為應急救援中心和災害事故現場架設通信橋梁,那么災害救援工作就能夠更為順利地進行。事故現場的實時畫面和數據能夠在更短時間內為指揮中心獲悉,指揮中心便能夠根據災害救援目的地所反饋的實時情況,慎重決策下一步的災害救援方案。在實際的突發性事故或災害的發生現場,很可能已經出現了地質環境遭受嚴重破壞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想要使用地面通信技術是很困難的,如果能夠成功地運用衛星通信技術來確保救援中心和目標救援地點之間的無障礙溝通,那么應急救援工作就能得到充分的保障。衛星通信技術并不容易受到地面災害事故的影響,即便地面發生了地震等突發性災難事故,衛星通信技術也能夠順利使用。以衛星通信的方式來傳播視頻畫面,能夠讓災情事故目標地點之外的群眾和應急救援機構人員更為全面地了解災害現場的實際情況,讓災害救援工作能夠在有條不紊的情境下順利推進。衛星通信技術在使用過程中,能夠保障視頻圖像以高質量的動態方式來呈現,衛星通信技術可實時采集災害事故現場所在地點的影像信息,并以專門的信息傳輸渠道來完成信息數據的高保真傳輸,這能夠讓應急救援工作的展開變得更為順利。
(三)數據傳輸救援技術分析
數據傳輸雖然不能夠為應急救援中心的領導和應急救援人員提供語音信息和畫面信息,但能夠迅速傳遞出其他更多的文件和資料信息,因此數據傳輸在突發性災害事故發生后,仍然是信息傳輸的主要方式之一。相比較語音通信和視頻通信而言,數據傳輸顯得更為簡便,更為快捷,也更為靈活。在災害事故發生后所產生的新數據和新信息不勝枚舉,但有些信息是具有高度傳輸價值的,有些信息則不然,指揮中心處理信息數據的時間有限,唯有回傳和反饋高價值的數據信息,才能夠協助指揮中心部署緊急救援任務,規劃和安排貼合災害事故發生實際情況的救援計劃。相比較準入門檻較低的地面通信技術而言,衛星通信技術更能夠有效保障這些數據信息的傳輸,為救援工作的開展提供更多服務。而實際上如果突發性事故較為嚴重,地面通信實施很可能已經遭到破壞,未必能夠順暢地傳輸信息,其可靠性也無法得到保障。因此主動使用衛星通信技術顯得很有必要,這能夠讓應急救援工作的開展更為順利,也能夠讓信息數據的傳遞變得更加可靠。在衛星通信技術使用的過程中,救援工作人員可及時了解災害事故現場的詳細地理信息,并根據信息的反饋和傳輸來及時跟進現場的救援工作狀況,不斷優化調整下一階段的救援工作方案,爭取讓救援工作隨著救援進度的不斷展開,變得更貼合災害事故現場的實際需要。相比較語音信息和視頻畫面信息來說,數據傳輸具有更好的動態更新特征,應急救援人員甚至可通過實時的數據傳輸,來指導現場的救援工作,并通過衛星通信技術的使用來實現更為精準的定點救援,這在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保護方面,能夠起到更為實際的效果和作用。從另一方面來說,數據傳輸工作其實也可作為圖像信息和視頻語音信息記錄的輔助方式來運用,這能夠讓應急救援的各項工作環節和流程都得到詳細的記錄,在未來相類似的災害事件發生后,應急救援中心便能夠根據之前所留存下來的數據信息進行綜合分析研判,制定更加科學的救援方案,完成救援規劃和任務部署。
三、衛星通信技術應用實例分析
(一)在自然災害事故方面的救援
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城市化建設腳步的不斷加快,人民群眾在謀求經濟利益的過程中與生態自然環境之間的矛盾也呈現出了日益加劇的態勢。雖然參與環境保護工作的政府機構人員以及部分環保人士,已經意識到了環境保護問題的重要性,但長時間對環境的破壞,已然在不經意間提升了自然災害的發生概率。自然災害的發生不但會對城市化進程造成影響,還會影響到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但相比較其他的突發性事故而言,自然災害的預先計算和風險規避效果并不理想,因此許多自然災害發生時,災害事故現場的人民群眾都尚處于手足無措的狀態之中,無法通過科學合理的應急手段運用,來規避自然災害發生時可能受到的影響。在自然災害發生后,為了降低災害產生的影響,應急救援部門需要結合災害事故現場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具有可行性的應急策略和方針,爭取讓自然災害產生的有害影響能夠得到精準的規避,爭取讓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得到更為充分的保障。相比較地面通信技術而言,衛星通信技術的使用無疑是能夠在自然災害發生后全面推動自然災害救援工作順利進行的。衛星通信技術能夠順利傳遞災害事故現場的實時數據和動態信息,讓應急救援工作人員根據災害事故現場的實際情況,采取更為科學合理的應急救援方案,部署應急救援工作,讓應急救援方案發揮更全面的作用,盡量降低自然災害可能造成的各類不良影響。在衛星通信技術使用的過程中,所有在衛星通信信號覆蓋區域內的災害事故發生地區,都能夠在衛星通信技術的實時監測之下,實時的傳遞災害現場的信息,讓災害現場與外界之間的溝通更為快捷可靠,讓救援工作的開展更為順暢高效。
(二)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方面的救援
在人民群眾的日常生產和生活中,經常出現各類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這種類型的突發事件一旦出現,勢必會影響到人民群眾的健康和身體安全,甚至會影響到城市經濟建設的正常運作,對人民群眾的日常出行也會造成重大的影響?,F階段較為常見的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有食品安全事件以及傳染病事件等,不論哪種類型的公共衛生突發事件對人民群眾的影響都是巨大的,都需要應急救援部門及時采取科學合理措施,抑制事態逐步升級和擴大,運用正確的醫療衛生手段,通過合理優化醫療資源配置,來全面保障民眾的身體健康,爭取在短時間內消除公共衛生事件的影響,讓城市的日常生活重新變得更為有序,讓城市經濟建設恢復正常。而想要讓突發性的公共衛生事件得到合理解決,就需要在事件發生之初構建無障礙的通信機制,讓參與應急救援工作的人員和受到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影響的群眾建立及時的溝通渠道,確保公共衛生事件的救援工作有條不紊的展開。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突發的公共衛生事件并未出現在城市及其周邊區域,而是發生在距離城市距離較遠的偏遠山區。這些地方并未建立暢通無阻的地面通信渠道,因此難以通過地面通信的方式構建無障礙的信息交流渠道,如果僅僅依靠地面通信技術,應急救援工作人員很可能無法及時獲得信息并組織有效的救援工作。在這一過程中,工作人員應當意識到衛星通信技術使用的重要性,以高品質高穩定性的衛星通信技術來輔助救援工作,通過信息的全面采集,實現全覆蓋面的信息資源收集和反饋,同時從數據傳輸、視頻傳輸和語音信息傳輸等各個渠道,向醫療衛生救援中心傳輸信息,消除醫療衛生救援中心和救援現場之間的通信壁壘,快速完成通信交互工作,及時響應并組織醫療衛生救援工作。
(三)在生產安全事故方面的救援
除了自然災害事故和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之外,類似綁架、囚禁等社會安全事件也是突發性事件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出現社會影響面較廣的社會安全事件時,國家也需要組織有生救援力量,奔赴事件現場展開搜救工作,爭取讓社會安全事件的負面影響得到進一步的消除。在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前提下,組織救援國有資產,讓社會公序良俗得到維系,法律法規制度得到運用,政府機構的公信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所謂的社會安全事件,通常都是惡性的刑事案件,在發生之前通常不會給受害者準備的時間,具有偶然性和突發性的重要特征,一旦發生后,便會引起極大的輿論關注,對社會公序良俗的維系造成嚴重的破壞,對法律法規制度的權威性造成嚴重的挑戰。因此這類事件一旦出現,國家安全及公安等相關部門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和高度的關注,在社會安全事件發生的第一時間,及時組織有生救援力量參與事件的救援工作,讓危險災害得到更為良好的控制。如果發生的社會安全事件波及面積較廣,甚至影響到了地面通信技術的正常使用,那么政府機構管理部門想要組織救援工作,降低社會安全突發事件所帶來的不良影響,就需要在第一時間使用衛星通信技術,例如特種指揮安全通信以及直升機的通信應用需求等,來獲取事發現場的實時狀況,根據具體情況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應急救援方案和措施,盡可能地保障事發現場民眾的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如若事發地的民眾能夠通過衛星通信技術手段向政府機構部門發出求救信號,那么應急救援工作人員應該能夠通過求救民眾所反饋出的現場信息,不斷改進現場救援的計劃任務部署,隨時準備切入事件發生地點,完成組織救援工作。相比較地面通信技術而言,衛星通信技術具有較為明顯的高可靠性穩定性優勢,在任何地面通信技術受到嚴重破壞的情況下都能順利使用,因此遭遇突發性社會安全事件的民眾,在特殊情況下也應當具有使用衛星通信技術求救的能力,這能在關鍵時刻幫助民眾保障生命安全。
四、結束語
衛星通信技術在應急救援中所能夠起到的作用,是地面通信技術無法比擬的。技術工作人員和政府各類與應急救援工作相關的人員都應當對此引起重視,不斷擴大衛星通信技術的使用范圍,提升衛星通信技術的使用效果,讓應急救援工作能夠更加快速、科學、有效地進行。
作者單位:張正全 中通服和信科技有限公司
參? 考? 文? 獻
[1]王立頁.通信技術在應急救援中的應用[J].數字技術與應用,2022,(05):95-97.
[2]趙樹海.衛星通信技術在滅火救援中的應用分析[J].長江信息通信,2022,(05):105-107.
[3]李朋朋.衛星通信技術在消防救援中的應用研究[J].電視技術,2021,(10):76-78+83.
[4]馬軍.信息化技術在消防應急救援中的應用探究[J].信息記錄材料,2021,(10):146-147.
張正全(1982.10-),男,江蘇宿遷,本科,職務副總經理,副高級職稱,研究方向:應急管理信息化,安全風險監測預警,工業互聯網平臺,大數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