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本文運用定性與定量分析的方法,對浙江省的科學技術發展與經濟發展之間的相互影響進行了深入的探究。首先對經濟增長的基本理論以及科學技術發展的內涵進行了較為系統的闡述。其次,對浙江省科技發展和經濟發展的基本情況進行了探討,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探討了各要素對我國經濟發展的貢獻水平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再次,運用“Cobb-Douglas生產函數”和“Solow模型”兩種方法來研究浙江省科技發展與經濟增長的關系,并對浙江省經濟發展中的科技進步效應進行了研究,結果顯示,科學技術發展與人力資本投入增長是促進浙江省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最后,本文從實證研究的結論出發,并結合浙江省的省情,對浙江省加強科學技術發展以促進經濟的增長提出了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科技進步;經濟增長;柯布-道格拉斯函數;貢獻率
一、引言
浙江省在過去的三十六年里,經濟發展迅速,成績斐然。浙江省的經濟增速與全國數據比較顯示出了浙江省經濟發展很高的增速。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4.72萬億元,增長2.3%,其中浙江省國內生產總值1.107萬億元,增長3.6%。把浙江省GDP和全國GDP增速進行對比,發現浙江省2010-2020年10年內大部分年份經濟增長速度都超過了全國平均值。但是浙江省過分依賴制造業,而科技水平并不高,浙江省要想在經濟上更上一層樓,就必須要加強科技力量,浙江省對破解經濟進一步增長問題尤為迫切,而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就在于解決科技進步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
二、模型介紹
1.柯布-道格拉斯模型
柯布-道格拉斯的生產函數,也就是C-D生產函數,是美國數學家柯布和道格拉斯綜合研究得出的模型。該模型強調勞動和資本是最重要的生產要素:
Y=AKα Lβ(1)
其中,Y代表最終產出,K代表資本投入,L代表勞動投入,A代表技術水平,α為資金彈性系數,β為勞動彈性系數。但是,這種模式在實際運用中受一定限制,僅限于以相同的科學技術發展速率來進行計算,不能對科學技術發展的作用進行定量的研究,于是我們一般使用改進后的索洛模型。
2.索洛模型
Y(t)= A(0) er(t)t K(t)α L(t)β eμ(2)
在公式(2)中,Y(t),K(t),L(t)表示t時期的產出量,資本投入量和勞動力投入量;A(0)代表基期的科技水平;r(t)代表科技進步率;μ為誤差項;α和β分別代表資本產出和勞動力產出彈性。其中α+β=1,將公式(2)兩邊同除以勞動力投入量L(t)可得出人均產出量公式:
=A (0) er (t) t ()α eμ(3)
并對公式(3)兩邊取對數可得:
ln ()=lnA (0) +r (t) t+αln ()+μ(4)
3.增長速度方程
利用C-D生產函數,將時間t引入C-D生產函數,計算α,β,r和A等待估參數,科技進步增長率方程式,如下:
r(t) = y(t) -αk (t) - βl (t)(5)
其中科技進步、資金和勞動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分別為:
Ek=α×100%(6)
El=×100%(7)
Ea=×100%(8)
其中Ek+El+Ea=1,本文采用最小二乘估算法計算出各指標,然后再計算資本、科技進步和勞動對經濟發展的影響。
三、實證研究
1.數據選取
本文采用C-D生產函數模型,以浙江省1985-2020年GDP數據為解釋變量,以資本要素投資、勞動要素投資與科技進步為解釋變量,建立了基于該模式的浙江省經濟發展模式。利用索洛余值方法,對浙江省科學技術發展的貢獻進行了較為科學的測算,并以此來度量浙江省的科技產出轉換能力,產出量Y用浙江省1985年至2020年的GDP表示,資本投入量K用浙江省1985年至2020年的固定資產總投資表示,勞動力投入量L用1985年至2020年浙江省年底的雇員人數表示,T是一個時間變量,如表1所示:
2.模型結果分析
根據公式(5) 并采用表1的數據,利用Eviews7.0軟件進行最小二乘估計,結果如表2所示:
根據表2結果可以得到如下公式:
ln()=0.612755+0.017833T+0.713315ln() +μ
由結果可知,在顯著性水平為0.05的條件下通過了F檢驗,且R2=0.996763,說明該模型的擬合優度較好。除此之外,各項P值均趨向于零,小于0.05,這說明參數估計值在顯著性水平為0.05的條件下顯著。但是從表中可以看出D-W只有0.469901,這個數值相對較低,因此判定這個模式有序列自相關性,因而必須重新調整模型。
3.模型修正
利用拉格朗日乘數檢驗可以檢驗二階自相關,并對二階序列相關性采用廣義差分來修正,結果為:
由表3可以看出,在這個模型當中D-W值為1.846199,在0.05的顯著性水平,樣本容量為34,解釋變量為4的情況下,D-W的上臨界值為1.58,而此模型中的D-W值正好位于DU至4-DU之間,這也說明經過廣義差分調整后,該模型不存在序列自相關性,得到的結果為:
ln()=0.345657+0.045754T+0.377303ln()
+1.272325AR(1)-0.341737AR(2)+μ
將求得的參數:α=0.377303、β=0.622697、r=0.045754及A代入原生產函數方程可得:
Y=1.4129e0.0045754t K 0.3773 L0.6227
在本式中:α=0.377303為正數,說明當勞動力投入不變時,浙江省資本要素投入增加1%,國內生產總值可增加0.377303%;β=0.622697為正數,這表明,在資本投入不變時,浙江省勞動要素投入每增加1%,可使得國內生產總值增長0.622697%;r=0.045754,說明了浙江省科學技術進步的平均年增長率是0.045754。
4.貢獻率測量結果
將α、β及上表中的數據代入模型之中,可以計算出各個要素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
由表4得到的數據可以看出,浙江省科技和資金的貢獻率都要遠大于勞動,其中,科技對浙江省的經濟發展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可見,科技自主創新的作用日益凸顯。把以上述數據中2000-2020年的測量結果繪制成折線圖,結果如下。
從圖1和表4中可以看出浙江省的各因素投資對其發展的作用。浙江省1985-2020年的數據表明,科學技術對經濟發展的平均貢獻率是44.076%,從圖中可以發現科學技術對經濟發展貢獻率存在很大的波動性,然而,在一段時間內,總的趨勢是逐年增加的,雖然近四年有些許下降的趨勢,但是依舊可以看出資本貢獻率和科技進步貢獻率均大于勞動貢獻率。浙江省在1985-2020年間,資本投資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達到47.87%,高于科技進步平均貢獻水平,而且近四年來呈現出了上升的趨勢,以及資本投入貢獻率一直都是大于零的,這與浙江省充足的資金投入是分不開的。1985年至2020年,浙江省勞動力投入對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為8.053%,從圖1中可以看出,勞動貢獻率一直都是穩中有增,不過增長幅度較為平緩,這一數字對于促進浙江省經濟增長來說貢獻相對較小。
四、促進浙江省經濟增長的對策建議
1.建立有效的科技投入體系
第一,要順應科學技術的投資模式,把政府直接干預和控制的科技經營活動轉化為引導科技活動的主體,使科技企業參與科技創新。第二,要健全科學的投資制度。政府要將持續通過信貸方式進行科技投入,并注重資金的合理分配。建立一個良好的再生產周期,增加技術創新的收益比例。第三,優化科技資源配置結構,為基礎研究、技術咨詢服務和科學技術成果轉化創造了充裕的資本。
2.制定與經濟和社會發展密切相關的科學技術政策
一是要把科技和經濟有機地聯系起來,促進科技與經濟、環境、社會的和諧發展。二是要加強科技和工業的結合,增強企業的綜合競爭力。三是積極促進科研成果商品化。
3.大力促進高校科技產業發展
大學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基地,浙江有很多大學,其中最有名的大學就是浙江大學,整個浙江省只有浙江大學這一所985高校,雖然說浙江大學的實力非常強,但是一家獨大的情形對于一個省份的科技發展來說是不利的,浙江大學雖然有很多科研成果,但轉化成功率很低,換句話說就是轉化成生產力的效率較低,高校科技產業整體實力不強,因此要引進國內外知名高校和研發機構設立分支機構,促進當地科技產業發展。
參考文獻:
[1]孫凱.科技進步與經濟增長相關性研究[D].西安:西北大學,2006.
[2].李康,杜江.人力資本、技術創新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研究——以湖北省為例[J].現代商業,2022(12):94-98.
[3]楊勝利,馮丹寧,段佳柯.區域科技創新能力對經濟增長的影響研究[J].石家莊鐵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16(1):1-10.
[4]凌利.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分析——以山東省為例[J].現代信息科技,2019,3(17):189-191+193.
作者簡介:高源(1999.08— ),男,漢族,河南省商丘市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數據統計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