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紹文 李倩
摘要:時代進程的加快,給不同人群帶來了來自生活、工作、經濟等多方面的壓力,巨大的壓力會使人們的身體、心理出現更多的疾病,因而人們對醫院的環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綜合性醫院作為治愈疾病的場所,擁有一個良好的景觀環境顯得尤為重要。舒適的環境會從心理和精神層面讓患者得到撫慰,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病痛帶給患者的傷害,同時有助于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色彩會為人們帶來能量,無論人們能否感知到,色彩散發出來的能量總是會影響人們產生積極或消極的情緒。色彩是感知環境非常重要的影響要素之一,和諧的色彩搭配會為患者和醫生帶來舒適的生理體驗。在綜合醫院康復治療的過程中,利用色彩的相關設計理念營造舒適的色彩氛圍,可以緩解醫患人員的壓力。然而,目前我國的綜合醫院環境色彩單一,缺乏系統性的色彩設計。大面積的白色給患者帶來冰冷的視覺感受,讓人們對醫院產生恐懼感。同時,綜合醫院的戶外環境色彩設計也會影響患者的就醫體驗及醫院的視覺形象。因此如何建立一個色彩合理豐富的醫院環境體系,從而更好地為醫護人員、患者、探訪者服務,滿足其心理需求是亟待解決的問題。文章依據色彩心理學的相關理論,提出科學合理的醫院景觀色彩設計策略,旨在對醫療康復起到輔助作用。
關鍵詞:色彩設計;綜合醫院;康復景觀;療愈景觀
中圖分類號:TU984.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3)07-0-03
1 色彩心理學及綜合醫院康復性景觀概述
1.1 色彩心理學
色彩心理學旨在分析和展示各種色調的屬性及在有效機制下的生理現象[1]。顧名思義,色彩心理學是色彩作用于人們心中所產生的感知覺,這種感覺經常伴隨在周圍,會不由自主地充斥在人們的內心之中。例如,綠色被認為是充滿希望的顏色,給人一種生機盎然的感覺,而且能夠使人聯想到與之相同色系的事物,這些是來自日常生活的經驗總結。不同個體對不同顏色的視覺感受也不盡相同,對色彩作用于人所產生的心理感覺進行研究可稱為色彩心理學。
1.2 綜合醫院康復性景觀
康復性景觀是一種涉及景觀、醫學等多學科交融的特殊景觀類型。不同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定義與分類康復景觀,但都具有共性,即對使用人群的生理、心理都有積極影響[2]。其目的是通過營造自然和人文景觀環境,使之與人們產生聯系,或使人們參與其中,以此促進病人的康復。綜合醫院的康復性景觀可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通過與自然環境的接觸使人們放松身心,同時在與其他使用者的接觸和交流中釋放壓力,產生正向情緒,更好地作用于患者康復。
2 色彩在綜合醫院康復景觀中的作用
2.1 美化環境——療愈空間
治愈性景觀是指對景觀使用主體——人的生理或心理具有一定治愈功能的景觀[3]。綠色自然、清新素雅的景觀環境能夠緩解患者的疏離感,具有人文關懷的自然景觀能夠讓患者身臨其境,內心得到放松。
色彩是一種心理、情感和身體上的體驗。從感官角度來說,色彩是一種視覺和心理上的感覺。其可以賦予一個枯燥無味的空間以活力。合理的色彩規劃設計可以美化醫院環境,進而提升醫院的整體形象。
2.2 營造氛圍——調節心理
醫院的色彩直接關系到環境氣氛的營造。在康復治療的過程中,合理的色彩搭配對患者的病情可以產生積極的影響,色彩的協調搭配可以營造一種特定的氛圍,在這樣的氛圍中,患者會感知到周圍環境中色彩的變化,進而改變心境[4]。通過對色彩的把控,營造出可以調節人的心理、情緒的醫院景觀環境,有助于緩解患者的病情,同時也能為醫護人員創造一個嶄新舒適的工作環境。
2.3 增強記憶——標識引導
利用色彩的屬性來合理規劃綜合醫院的景觀色彩,高飽和度的標識有利于人們快速找到想要去的空間,顯眼奪目的顏色可以吸引人們的注意,引導人們觀看標識的具體信息。例如,綜合醫院所屬的兒童醫院往往使用色相多樣、純度較高的色系來設計空間,產生強烈的對比,激發兒童的興趣,讓兒童獲得回歸游樂園的感覺,不再懼怕到醫院就診,也可以減輕家長的陪護壓力。
3 綜合醫院康復景觀中的色彩設計原則
3.1 文化性原則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文化元素可以通過與當地文化相關的建筑形式、植物配置、景觀構筑物、景觀小品等景觀要素來具體表現。在綜合醫院景觀環境中融入地域文化,不僅可以體現醫院的文化內涵,也可以讓患者產生共鳴,使患者感到親切,放松身心、緩解壓力,從而有效促進患者康復。
3.2 引導性原則
醫院導視系統是方便患者就醫、提高醫院效率的功能載體,是傳遞醫院信息、醫院形象的媒介,具有指引導向、美化環境的作用[5]。綜合醫院人流量大、空間功能較為復雜,若缺乏清晰明確的指示引導,則不便于患者及時找到所需信息。因此,應利用不同的色彩設計導視系統,區分醫院功能空間,有助于患者輕松識別,從而減少患者的焦慮,為患者提供就醫便利。
3.3 針對性原則
綜合醫院的往來人員復雜多樣,因此在綜合醫院景觀環境色彩的設計中,應當根據不同適用人群的心理需求進行專項設計,不能一概而論。綜合醫院的主要人群分為患者、醫護人員和探訪者。
3.3.1 患者
患者群體復雜多樣,可大致分為普通患者、危重患者、老年患者和兒童患者。色彩素雅清新且具有自然感的景觀花園更能撫慰危重患者和老年患者的內心,舒適淡雅的色彩對危重患者有較強的治愈力量。而普通患者往往內心敏感多疑,擔心自己的病情惡化,情緒波動較大。對于此類患者,則可以設計顏色醒目的景觀小品,刺激患者的視覺神經,使其平復心情、調整心態。另外,色彩對兒童患者的生理、心理產生的影響較為明顯,兒童更偏愛繽紛多彩的空間環境。因此,在兒童醫院色彩設計中,應當注重給兒童帶來類似游樂園的歸屬感,減輕兒童就診時產生的焦慮、恐懼情緒,避免其出現過激行為,為家屬及醫護人員減輕負擔。
3.3.2 醫護人員
醫院作為醫護人員工作的場所,舒適溫馨的景觀環境對他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可以消除部分消毒水味,緩減醫護人員因工作壓力而引發的煩躁情緒。同時,還能通過視覺感官刺激來調節他們的內心,使之趨于平靜,以此提高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從而更好地為患者分析病情,提供優質的就醫服務。
3.3.3 探訪者及陪護家屬
探訪者及陪護家屬來院時,往往會對醫院的環境產生排斥感,醫院的冰冷感在人們的心中根深蒂固。而作為陪護家屬,不得不在醫院停留。因此,應根據探訪者和家屬的活動特點及心理需求進行色彩設計,為其營造私密舒適的交流空間,使其將煩惱和壓力暫時拋諸腦后,放空自己,減輕自身的心理壓力,這樣也便于其全身心地照顧患者,增強患者康復的動力。
3.4 輔助治療性原則
色彩可從人的心理和精神層面刺激和影響患者,并產生積極的治愈作用,從而達到輔助治療的目的。從人的生理角度而言,色彩可以刺激人的感官、心率、血液流速等,因而將色彩作為一種輔助治療手段并加以運用,對患者的康復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不同的色彩具有不同的生理特點,對不同的病癥有緩解或治愈作用。例如紅色能夠刺激腎上腺素分泌,加快人體的血液循環,同時能使人血壓升高,刺激人體神經系統。這就是紅色在治療多種麻痹和癱瘓中如此有效的原因。但對于開放性的傷口,如燒傷、瘀傷等,不建議使用紅色。橘色可被用于調節焦躁和腎功能紊亂,并對肝臟有所幫助。黃色能夠幫助糖尿病患者減少每天胰島素的攝入量,并激發胰腺自然分泌胰島素,但是對那些具有嚴重精神疾病的人并不適用。綠色可以舒緩人的緊張情緒,降低血壓,有放松鎮定的功效,可被用來治療腫瘤、囊腫和腫塊、哮喘、支氣管炎、咽峽炎,也可以幫助患有幽閉恐懼癥的人。藍色能夠讓人冷靜、放松,能夠緩解身體的炎癥和發熱,如曬傷、中暑等。藍色對治療小孩的疾病很有幫助,如出牙、喉嚨痛、扁桃體炎、麻疹、百日咳、水痘和打嗝等。一些眼部病癥也可以由藍色解決,包括近視、白內障、畏光癥(對光敏感)等。但藍色不推薦應用于抑郁癥患者和情緒低落的人群。因此,清晰認識不同顏色具有的特點及作用,并進行合理的運用,能夠輔助醫療增強治療效果,促使患者早日恢復身體機能。
4 綜合醫院景觀環境中的色彩設計策略
4.1 植物配置
由于綜合醫院大多建立在市中心地帶,因此,無法打造大面積的自然景觀供患者欣賞。因而應在限定的空間內,最大化利用場地,合理搭配色彩,打造有利于患者康復的治愈性景觀。
在綜合醫院植物配置色彩設計中,應當以綠色為主要基調,其他色系點綴輔助。通過綜合搭配來豐富景觀層次,凸顯景觀的立體感和韻律感。在運用綠色時,應避免千篇一律的深綠色。深綠色的植物容易給人沉悶、缺乏生機的感覺,選用嫩綠色、黃綠色的植物,可以使景觀更加生機盎然,充滿活力,為患者帶來希望和痊愈的信心。
花境作為景觀色彩的一部分,對輔助醫療具有重要的作用,不同色系對不同患者的病情有一定的緩解作用,合理舒適的花境色彩不僅能使醫院煥然一新、富有生機,也能緩解患者的消極情緒,對患者的康復具有積極的作用。花境的色彩主要通過植物的花色、葉色、莖干等不同部位的顏色來體現,根據所搭配植物顏色的不同,可進行單色種植,通過冷暖色、對比色及互補色的雙色搭配以及多色花卉組成豐富多彩的花境[6]。
例如,紅色能夠為生理機能注入能量,釋放懈怠、憂郁、悲傷、低落情緒。它從人體器官中激發活力和能量。小面積的紅色點綴可以激發活力,使患者產生興奮感,但若過多使用紅色,則會使患者血壓升高,產生煩躁感。黃色可以促進心臟的血液循環。藍色能夠幫助調節的不適癥狀包括偏頭疼、腦膜炎、大腸炎、瘧疾、失眠和腹瀉。紫色是一種非常有價值的血液凈化劑,可以輔助白細胞的構建。紫色能夠幫助平衡體內的鈉元素和鉀元素,這兩種元素分別起著控制體內水分平衡和心率的作用。洋紅色則能增加對腦部血液的供應,并刺激交感神經,可以治療頭痛、頭傷風、高血壓、慢性倦怠或是神經衰弱。總之,應根據色彩的不同特點以及植物的生長特性營造舒適溫馨的景觀環境,使患者四季皆有景可觀。
4.2 硬質鋪裝
鋪裝具有多樣的形態、色彩、紋樣。富有變化的鋪裝可以提醒人們空間的轉變,有意識地區分空間層次。在綜合醫院康復景觀環境中,道路鋪裝應選擇純度較低的暖灰色系,溫柔而不張揚,營造出一個寧靜、安定、樸素的醫院環境。深沉的冷色系會加深人們對醫院冰冷的印象,這樣反而會加重患者的焦慮與擔憂感。
此外,綜合醫院所屬的兒童醫院應區別于其他空間的鋪裝色彩,但又應與醫院的整體色系相得益彰。兒童醫院空間應采用明亮活躍的色彩,提高兒童的積極性,減緩兒童對醫院產生的懼怕情緒,使兒童能夠克服畏懼就醫的心理障礙,積極配合治療,恢復往日的活潑。
4.3 景觀小品
綜合醫院常用的景觀小品包括雕塑小品、道路標志、座椅、構筑物等。大多數醫院都采用灰色系的雕塑、座椅,視覺上給人一種單調之感。景觀小品作為景觀空間的一部分,顏色可與周圍環境色彩有所區分,起到良好的點綴作用。
兒童醫院的景觀小品設計應符合兒童的色彩心理。可以采用明亮、高飽和度的色彩,與兒童喜愛的動畫人物產生關聯,激發兒童的興趣,轉移兒童的注意力,使兒童愉快就醫。
4.4 導視設計
色彩具有視覺引導和心理暗示的作用。導視系統是綜合醫院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設計應遵循人性化需求,第一時間傳達信息,便于患者迅速找到所需的服務信息,增強患者對醫院的熟悉感,提高就醫效率。
我國大多數醫院的導視色系單一,并未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在煩瑣的就醫流程中,清晰的視覺引導尤為關鍵。在導視系統的色彩選擇上,色彩不宜過多,應當與整體醫院色彩相協調,避免雜亂。色系分為暖色系和冷色系,對于室外空間區分可用對比度較高的互補色系,對于室內不同科室則可用低飽和度的淺粉、淺黃、淺米色來區分。應設置科學合理的色彩導視,優化就醫流程,為患者提供就醫便利。
5 結語
色彩所產生的能量不容小覷,能使人趨于平靜,亦可讓人激動緊張;可給人帶來生活的希望,亦可打擊人的意志;可以迅速轉變人們的情緒,使人感到愉悅或不快。綜合醫院的景觀色彩設計涉及景觀要素的多個方面,應科學合理地規劃色彩,為患者提供溫馨美好的就醫環境,以此促進患者痊愈,達到輔助治療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殷汶,王馳.淺談色彩心理學研究及應用[J].藝術大觀,2020(1):62-64.
[2] 賈梅,金荷仙,王聲菲.園林植物揮發物及其在康復景觀中對人體健康影響的研究進展[J].中國園林,2016,32(12):26-31.
[3] 李宇宏,劉翠翠.醫院室外空間環境治愈性景觀設計探析[J].美與時代(城市版),2020(9):1-4.
[4] 時光.康復環境中的色彩設計研究[J].南方農機,2018,49(13):131,136
[5] 劉大軍,陳睿.色彩在醫院導視系統中的應用[J].百科知識,2020(33):37-38.
[6] 劉曹懿.花境植物在景觀設計中的色彩搭配[J].現代園藝,2022,45(10):68-69,72.
作者簡介:李紹文(1975—),男,陜西西安人,碩士,副教授,系本文通訊作者,研究方向:藝術設計。
李倩(1998—),女,甘肅慶陽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