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化

核心素養導向的通用技術實踐學習需要開展深度學習。學生通過深度參與技術問題探究、深度加工技術理解,才能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深度學習的教學策略是將學生被動接受知識轉向主動獲取知識,讓學生不僅掌握學科知識,而且能從新的信息中形成自己的觀點、獲得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
項目式學習是實現深度學習的主要學習方式之一。美國巴克教育研究院長期致力于項目式學習研究,認為學生在面向真實世界的項目學習中,可以收獲深度知識的同時,能培養學生協作能力、溝通表達能力、批判性思維和問題解決能力、項目管理和自我管理能力、創造和創新能力等成功素養。
項目式學習的設計是一個深度學習單元設計的過程,高質量的項目學習設計是學生取得項目學習成功的前提。
一、“黃金標準項目式學習”的設計
項目式學習不是“做項目”,其強調以項目的方式組織教與學,學生在一段時間內,以問題情境為驅動、以項目任務為載體、以協作探究為手段、以學習材料為支架、以核心素養為目標、以多元評價為導向,最終以產品或作品的形式來呈現問題解決方案,有效促進知識的探究式建構、深度理解和遷移應用,提升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實踐能力,發展學生核心素養。項目式學習過程充分體現了“二次倒轉”的教學思想,學生通過“重新經歷”、參與知識的發現和建構的過程。
為了學生能參與高質量的項目式學習,巴克教育研究院提出了高質量項目式學習框架衡量標準和“黃金標準PBL模型”,并在世界范圍內獲得了認可。符合黃金標準的PBL的項目設計是高質量學習的保障,項目設計過程要貫徹具有挑戰性的問題、持續探究、真實性、學生的發言權和選擇權、反思、評價與修改、成果公眾展示7個核心要素。這些要素的實現程度,決定了項目的質量和與黃金標準的距離。
黃金標準PBL項目設計(如圖1)是以學生為中心的設計,圍繞學生的學習目標、深度學習過程和學習成果評價來設計,體現目標、學習和評價的相統一。
二、高質量通用技術項目式學習的設計流程
項目式學習的“項目”多種多樣,概括起來大多是基于對真實的具體問題進行研究,并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通用技術學科的學習項目是圍繞現實的技術問題,通過技術設計實踐形成解決方案,其類型主要有:技術設計、技術制作、設計制作、技術試驗等,其中設計制作類項目屬于“大項目”,其內容包含著技術設計、技術制作、技術試驗等“微項目”。
項目設計是一個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系統規劃的過程,是在綜合分析課標、教材、學情的基礎上,對學習情境、學習目標、驅動問題、學習活動、學習管理、學習支架、學習評價等進行整體籌劃的過程。
高質量通用技術學科項目式學習的設計過程可以圍繞分析構思、搭建框架、深入規劃三個主要階段開展,每個階段都有一些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項目設計三個階段是一個循環往復、修改完善,直至制定出有助于實現學生深度學習的高質量項目設計方案。
(一)項目分析構思階段
在分析構思階段要對課標要求、教材內容、學情基礎、實施條件、時間安排等進行綜合分析,構思項目情境和項目問題,初步形成項目選題。
高質量的項目式學習是學術性與實踐性兼備的項目,是有助于學生知識、技能、素養目標達成的項目,在進行項目式學習方案設計過程中,首先要對課程標準、教材內容和學情進行綜合分析:課程標準中哪些大概念、難點問題和素養目標要通過項目式學習能更好實現深度學習?項目要涵蓋哪些知識內容?課標要求與教材內容如何協調?學生適合什么難度的項目?在分析的基礎上進行符合學情的、能充分承載學習目標的項目情境問題創意或篩選。項目選題構思主要是挖掘符合學生認知經驗的,能夠承載通用技術學科大概念、體現通用技術學科核心素養,面向真實世界的真實技術問題情境。
《普通高中通用技術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以下簡稱《課程標準》)不僅是對學習內容、能力素養、思想方法等目標進行了明確要求,而且在達成目標的學習方式、學習活動、評價要求等方面,給出了明確要求或教學建議,需要教師深入分析,并結合自身教學能力、學情特點、學習資源配備、學習環境等進行綜合選擇。
(二)項目框架搭建設計階段
項目框架搭建階段是在“項目創意”基礎上,進一步設計分析、設計決策,形成項目的整體框架,包括:確定學習目標(核心知識概念目標和學科核心素養目標)、項目驅動任務問題、確定項目成果及展示途徑,即“目標—學習—評價”的主體。
項目學習目標是項目設計和實施的核心關注點,是項目任務、活動和評價設計的依據和前提。所確定的項目學習目標要與《課程標準》要求相呼應,項目學習中的每個學習活動都要與要達到的學習目標掛鉤。在有限的學時背景下,項目學習目標不宜過多、過散,要聚焦大概念、具有一定復雜度的需要多節課學習理解和遷移應用的高階思維目標。項目學習目標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內容:知識目標、素養目標和學科融合育人目標。
經過項目學習形成可公開展示的項目學習成果,是學生展示交流、檢驗項目學習目標達成的主要途徑。在確定項目學習目標的基礎上,設定項目學習成果也是進一步逆向深化設計學習活動和評價策略的基礎。通用技術項目學習的成果主要有:物化成果、形成性成果和展示成果。
(三)項目深入規劃設計階段
在前述項目框架搭建階段,對項目的核心“骨架”進行明確,隨后需要對項目的“肌體”進行填充和完善——項目深入規劃。該階段要重點對項目學習的任務活動、學習支架、管理工具、評價方案和評價工具等進行深入設計,確保項目學習能夠持續開展,最終實現學習目標。
學習活動是項目學習過程的基本構成單元,基于核心素養培育的項目式學習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的“做”“學”的活動為課堂主體。常見的通用技術項目式學習活動有:調查研究、設計分析、構思方案、技術制作、技術試驗、成果展示、項目反思以及伴隨項目學習全過程的討論交流和批判性反饋與修改等。
學習支架是學生進行項目探究學習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項目學習支架是為了滿足學生達成項目學習目標和突破項目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問題等需求,為學生的項目探究提供有效的幫助,順利完成具有挑戰性的任務。在項目設計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預設能夠滿足學生項目探究需求的學習支架,在項目進程中也需要靈活應對學生的需求,為學生提供及時、恰當的支架支持。
以結果評價為主的學習評價策略遠遠不能滿足學生項目式學習過程中的多要點考查評價。通用技術項目式學習往往以技術作品作為學習最終成果,但核心素養視域下的項目式學習評價,不僅要對學習的成果進行評價,而且要側重對學習的全過程進行全面的評價。《課程標準》也倡導建立學習結果與學習過程并重的多元化評價體系,實施終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結合的評價機制。開展通用技術形成性評價要建立過程評價檔案,可以通過設計“通用技術項目實踐工程筆記”來記錄學生設計制作全過程、全方位的形成性資料,作為形成性評價的載體。
三、高質量學習項目設計要注意的問題
高質量學習項目的設計過程充分體現著教師分析籌劃、綜合決策,解決復雜問題的設計思維和工程思維。項目設計要注意以下三個要點:
第一,圍繞學科核心知識理解和核心素養發展的目標。第二,從學生學習的角度出發,為學生制定項目式學習路線圖,需要綜合評估、迭代反復,實現“目標—學習—評價”三者的統一。第三,關注“項目設計核心要素”:真實的情境問題、學生持續探究、學生的發言權和選擇權、批判性反饋和修改、學生反思、展示成果等。
(徐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