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夢紅
在我國公有制經濟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之下,市場經濟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發展趨勢,大中小型企業相繼涌現,促進了我國市場經濟的繁榮,給我國社會經濟注入了活力。然而,中小型企業在資金實力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中小型企業的發展受到一定程度限制,如何解決中小型企業發展的資金實力限制成為推動我國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一環。所以,為切實促進我國社會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需加強財政資金對中小型企業的扶持,促進中小型企業不斷拓展市場影響力、強化市場核心競爭力。
一、財政資金扶持中小型企業的意義
財政資金是國家運用價值形式參與社會產品分配,形成歸國家集中或者是非集中支配,且用于指定用途的資金類型。國家財政資金實現合理聚合,管好財政資金是提升國家理財水平的重要一環。通過國家財政資金扶持中小型企業發展,有助于解決中小型企業在發展中面臨的資金困境,提升國家財政資金的管理效果,使國家財政資金創造出更大的效益。在實際中,我國市場各種大中小型企業源源不斷地涌現,每一種類型都各有特點、各有優勢,而如何能在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則取決于企業的市場核心競爭力。
二、基于可持續發展角度促進財政資金扶持中小型企業的目標
基于可持續發展角度逐步促進中小型企業的創新發展是帶動我國社會經濟逐步走向繁榮的重要一步,對于提升市場經濟發展質量、完善市場經濟發展模式具有關鍵影響。因此,在制定財政資金扶持政策階段應向中小型企業適當性傾斜,助力中小型企業在發展中的資金支撐,在此基礎之上引導中小型企業不斷完善發展模式。除此之外,中小型企業若想要不斷增強市場影響力、提高發展水平,必須制定明確且清晰的發展目標,并圍繞目標制定各項發展規劃,在此過程中要求中小型企業能夠根據自身市場運營情況以及發展制定合理的財務管理目標,同時又要結合自身市場占有份額制定更加完善的發展模式。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看,財政資金對于中小型企業的扶持有助于激發中小型企業的發展潛力,尤其是一部分新興技術企業,這一部分企業具有極為廣泛的市場發展潛力以及前景,然而這些企業在技術創新階段在資金方面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所以這種情況的存在對中小型企業的技術優勢發揮產生影響。
三、我國財政資金可持續發展現狀
我國財政資金主要來源于稅收收入,為了實現政府職能的需要,根據發展需要進行資源分配,從而保障我國社會發展實現穩定,促進社會經濟逐步走向繁榮。2022年,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出版了財政藍皮書《中國財政政策報告(2022)》,在報告中提到了我國“十四五”期間一般性公共預算收入增長呈現出逐年降低的趨勢,同時財政的平均增速也逐漸放緩,全國一般性公共預算支出增速呈現出先升后降的發展趨勢,平均增速達到7.4%,并且呈現出了上升的發展趨勢。在上一年的國家財政支出中,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呈現出增大的趨勢,同時國家財政收入也受到了明顯的影響,財政部發布的相關數據顯示,2022年全年預計公共預算收入達到17.34萬億元,這一數據相對于2021年數據下降4.5%,全國范圍之內的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5.22萬億元,相對于2021年下降22.7%。為了促進我國財政收支實現可持續發展,各地區加大力度盤活存量資產,財政部在2022年發文要求加強對房屋、土地以及車輛的各種國有類資產進行盤活利用,從而提升資產的利用效率。
四、基于可持續發展角度促進財政資金扶持中小型企業的策略
為推動我國社會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加強對中小型企業的扶持屬于一項至關重要的措施,因此需要逐步完善國家財政資金扶持政策,通過國家財政資金對中小型企業發展的支持,緩解中小型企業在發展階段所面臨的資金壓力,切實釋放中小型企業的發展潛力。因此,需要基于可持續發展角度針對財政資金政策進行審視,并且在此基礎之上逐步完善中小型企業財政資金扶持政策,從而以國家財政資金扶持中小型企業實現技術創新、促進中小型企業不斷增強市場影響力。總體來說,可以通過如下幾方面手段實現對中小型企業發展的財政資金扶持:
(一)倡導綠色發展,加強企業扶持
2021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其中明確提出了“雙碳”要求,在這一要求之下我國明確了在2030年實現碳達峰,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這也充分說明了我國推動社會產業綠色發展的決心。所以,在社會產業的發展過程中同樣需要將“雙碳”理念融入其中,圍繞“雙碳”理念落實綠色環保的發展措施,著重開發以綠色環保為核心的技術。因此,在國家財政資金扶持中小型企業方面,可以適當性基于這一角度進行思考,通過國家財政資金向綠色產業傾斜來倡導中小型企業綠色發展,這樣既有助于加大國家財政資金對中小型企業的扶持力度,又能夠將中小型企業的發展方向引向我國“雙碳”政策方向,切實貫徹落實環境友好、資源節約的發展理念,使我國“雙碳”政策全面貫徹落地,同時又以財政資金強化了中小型企業的發展水平,使中小型企業擁有足夠的財政資金作為支撐。
(二)規避投資風險,采取穩固戰略
國家財政資金扶持中小型企業發展,同樣需要充分考慮風險因素,在統籌各項風險因素的情況之下制定完善的財政扶持政策才能為中小型企業的發展提供更多的支撐,并且提升中小型企業的發展質量。例如:針對初創型的中小型企業,需要充分考慮中小型企業的技術優勢、產業特色、市場前景、發展潛力等方面數據指標,并且根據上述數據指標選擇與之相適應的財政扶持政策,通過這種形式控制財政資金風險,同時又有助于實現對中小型企業的點對點扶持。此外,國家財政資金對于中小型企業的扶持也需要注重采取相對較為保守的戰略,這主要是由于國家財政資金的使用需要保證穩定性,以維護社會的穩定和諧發展,因此針對一部分激進型中小型企業、傳統型中小型企業,則應當注重在財政政策規劃方面進行風險規避,以避免國家財政資金投入出現浪費的問題,最大限度發揮國家財政資金的價值,為中小型企業發展提供資金助力的同時逐步完善產業發展模式,提升中小型企業的發展質量。
(三)加強資金管控,強化財務控制
對國家財政資金進行管理階段,若想要切實實現對中小型企業的有效扶持并且實現可持續發展,需要加大國家財政資金管理力度,并且強化財務控制,從財務控制的視角推進國家財政資金的使用,實現對中小型企業的科學扶持,促進中小型企業不斷強化市場核心競爭力以及發展水平。例如:財政部門首先需要加強對資金風險的管控,在此過程中要求針對每一筆財政資金的收入以及支出進行嚴格管理,并且做好資金的流動記錄,在此基礎之上保障國家財政資金的每一筆收入以及支出都有據可查。此外,資金使用部門財務管理人員也需要做好國家財政資金的統籌以及財務核算,根據本地區中小型企業發展情況安排年度專項預算,從而充分明確國家財政資金的使用方案,切實保障國家財政資金的作用與價值得到充分發揮。在中小型企業進行財政資金扶持中,要求科學判斷中小型企業的市場發展前景情況、行業技術優勢情況等,從而給予其適當的財政資金份額配置,實現對于國家財政資金的科學化管控,提升財務控制效果以及質量。
(四)強化管理制度,完善扶持機制
國家財政資金對于中小型企業的扶持需要以促進中小型企業快速發展為主,從而通過資金支持中小型企業不斷強化市場影響力、拓展中小型企業的市場份額。在這一背景之下需要完善國家財政資金管理制度,從而保障國家財政資金對中小型企業的扶持機制更加科學與規范。一方面要加強資金的績效管理,例如:國家財政資金對中小型企業進行扶持階段要充分考察中小型企業的內部管理,如中小型企業的內部控制體系情況、財務相關數據情況等,尤其需要對中小型企業的發展潛力進行科學評估,在此基礎上定期對財政資金的使用進行績效評價,及時發現不足,完善財政資金扶持政策。另一方面,需要建立容錯機制,中小型企業發展本身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受市場波動等因素影響,成功是萬幸,不成功也屬正常。
(五)落實創新驅動,引領科技創新
以財政資金扶持中小型企業發展同樣也需要落實創新驅動,從而逐步引領中小型企業實現科技創新,提升我國的科技生產力。在實際中,國家財政資金可以重點扶持一些技術創新能力強、市場發展前景好的中小型企業類型。并且通過國家財政資金政策的完善引領中小型企業進行技術創新,充分發揮中小型企業的創造力、激發中小型企業發展潛力,使中小型企業能夠參與到科技創新中,進而逐步開發出新的技術類型,并且促進新技術在社會生產實踐中得到廣泛運用。
綜上所述,在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與建設中,中小型企業占據了至關重要的地位,中小型企業的發展水平以及質量對于我國市場經濟的繁榮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因此,需要致力于完善中小型企業發展模式,通過國家財政資金扶持中小型企業,有效緩解中小型企業在創新發展階段的資金壓力,使中小型企業能夠拓展市場發展潛力,提升中小型企業的市場核心競爭力,促進我國經濟百花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