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方圓
在市場經濟飛速發展的大背景下,企業如果想要提升自身的市場價值并獲得經濟效益,就需要整合資源組建成大型企業集團,實現資金合理調配和財務內控管理。目前,由于企業集團的分、子公司數量眾多且分散在全國各地,難以保持與總部管理制度的一致性,如何規范和控制各公司的資金流動,降低運用成本,提高集團資金的使用效率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現階段大型企業集團資金內控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財務管理內部控制環境尚不成熟
集團企業的規模大,業務廣泛,財務內控需要精準落實在各個部門相對應的崗位上,并且需要不同部門工作人員的協調與配合。財務管理涉及資金籌措與運用等多個環節,企業必須加強對資金收支的統籌工作,提升企業的經濟增加值。但是目前許多大型企業集團的財務管理內控環境還不成熟,對財務資源整合工作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各個分、子公司之間的聯系不足,沒有建立起比較完善的機制,可能出現資金運用不合理的情況。實施內部控制需要營造良好的內控環境,但目前我國企業內控環境薄弱,缺乏合理的分工,在一定程度上會阻礙資金內控的發展。
(二)財務管理制度比較落后
大型企業集團財務管理制度不夠完善,一些公司資金運用審核制度不夠嚴謹,沒有在關鍵環節設置專業的財務人員,且這些財務人員的專業勝任能力不足以適應該任務,并且降低了資金審批流程的規范性。另外,集團資金內控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無法發現資金管理流程中的漏洞,或者對資金管理流程中出現的問題沒有及時解決。隨著企業集團規模的不斷擴張,各公司需要建立跨區域的聯系來消除存在的信息差,不能覆蓋各公司的財務管理制度,不利于企業未來的發展。
(三)財務核算程序不夠規范
部分大型企業集團已經運用了財務核算體系,但仍存在一些問題,集團下屬公司可能遍布世界各國,可能使用不同的財務核算軟件,在填制合并財務報表的時候需要使用統一的編制形式,這就加大了數據變化的財務報表的編制難度,再加上各分、子公司在財務做賬上的時間差,可能出現審核之后或者其他財務處理的疏漏之處,這就需要規范財務核算的程序。
(四)企業集團資產管理職能弱化
當前部分集團公司在資產管理中存在資源利用效率低,管理職能發揮不足等問題。比如,集團公司對于投資并購項目中實物資產的投后管理不足,對各分、子公司的資產盤點數據更新不同步,存在較多的閑置資產,賬實不符的情況也時有出現。另外,一些下屬公司在經營管理方面各自為政,集團整合資源的能力不足,對于關聯業務的監管不力,缺乏對于上下游區域的合理規劃,以至于無法充分發揮集團并購與資金內控的合理作用。
二、大型企業集團資金內控管理的重要意義
大型企業集團保持有效的資金內控管理具有重要意義,具體來說,首先,有利于企業的資金安全。作為企業流動性最強的資產,資金的管理是財務工作的重中之重,其支付方便,極有可能受到非法占用或侵占,因此,集團公司就需要格外關注資金安全與否并在公司內部建立資金安全風險防范體系,預期到資金使用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風險,并將風險最大限度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圍內。其次,集團內控有利于降低企業的經營風險。資金管控得當可以防止企業在日常經營中出現資金鏈斷裂而不能償債或再投資的情況,企業只有將資金安排全盤考慮,才能保證資金周轉正常并發揮出最大的價值。再次,有利于實現對集團下屬各公司資金流的實時監控,將資金信息集中起來,對可能出現的影響資金流向的情況進行預警,有效提升企業的風險管理水平,同時,這也是踐行“三重一大”制度政策的表現。最后,集團資金內控可以將集團總部與下屬公司的資金進行歸集,參照市場化模式進行運作,建立封閉且高效的內部結算機制,形成集團內部上下游的合作關系,避免資金體外循環,加速資金運行。
三、新形勢下大型企業集團資金內控管理的策略
(一)建立健全財務內部控制體系
集團內部控制是一個冗雜且長期的過程,只有建立健全合理的內部控制體系才能使工作人員在實踐中遇到問題有據可查,并及時發現且妥善解決遇到的財務資金問題,更好發揮內部控制的作用。首先,需要實行資金業務崗位的準確分離,建立各崗位之間的相互制約機制,為資金安全性提供多重保障。其次,要規范資金使用的流程,建立嚴格的責任審批制度,需要辦理網上銀行業務支付的公司應做好認證介質的管控,設置多重防護措施,做好使用記錄,保障資金的安全。企業在收支管理方面,可以采用收入與支出兩條線的資金管控方式,對各公司的銀行賬戶進行嚴格監管。最后,企業可以建立統一的財務核算系統,將分、子公司的系統與總部對接,加強總部對下屬分、子公司財務工作的監管,但也要保證分、子公司財務處理的相對獨立性,從而實現集權與分權的平衡。
(二)實現財務核算的規范管理
大型企業集團實現財務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的重要前提就是建立統一的財務核算制度,實現財務核算的規范管理。集團公司采取財務總監負責制,分別負責總公司和各分、子公司的財務管理與運行,并在財務總監下設立具體的財務負責人,在經濟業務聯系與人事關系等方面保持獨立性,對財務負責人實行一般與專項授權管理,并定期在下屬公司之間進行崗位輪換,保證財務負責人對公司財務狀況的控制與了解,當然還需要對相關負責人的專業勝任能力定期進行考核,組織財務知識培訓活動,提升財務人員的專業素養。大型企業集團可以采取資金集權的核算方式并進行規范管理,這樣能夠在全球化進程中,更有效控制整個集團的流動資金,降低對外融資成本,增強融資能力。
(三)發揮監督功能,有效開展企業集團的內部審計工作
新形勢下大型企業集團內控管理中,引入內部審計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企業要充分意識到完善內部監督機制的重要性,事前審查、事中復核與事后監督的步驟都不能省略。企業可以設置專門的內部審計機構對本單位的財務實施情況進行審計,從而保證內部控制的有效性。要強化內部控制,關注內部流程的監督和制約,將財務核算和各項資金的使用透明化與可追溯化,強化內部審計的監督作用,避免可能出現的貪污腐敗或者其他違法違規行為。內部審計工作建立在保持人員獨立性的基礎上,對集團資金運用的所有方面進行監督,保證公司財務運作正常,需要注意的是,內審部門不僅要對集團資金運用進行全方位的跟蹤監管,還需要做到動態監控,隨時掌握資金的使用目的與流向,是否履行了全部的審批手續,保證資金的有序流動。
(四)提升資金內控信息化建設質量
集團企業的規模比較大,經常存在跨行業或者跨地區經營,借用現代信息技術能夠提升集團資金內控管理的質量,分層管理,統一控制,實現集團各下屬公司與總部之間的信息實時共享,使得集團總部能夠關注到下屬公司運營的各個環節,及時發現不合規經營的事項并督促整改。金融科技在財務風險控制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意義,可以精準進行財務流程畫像,發現財務控制的風險節點,并在關鍵節點設置相關人員進行復核,從而最大限度地降低決策失誤的概率。企業還需要財務核算軟件進行成本控制,核算收入支出明細,將財務系統的鉤稽關系合理化,對于信息加工的邏輯關系與基礎數據相匹配,并進行動態監測,如果出現異常情況及時查驗,保持內部控制系統的穩定性。具體而言,企業集團要巧妙進行內部控制與信息技術的相互融合,規范業務流程,將內部控制流程嵌入信息管理體系之中,在財務基礎數據的輸入與整合中需要保持部門的相對獨立性,但要保持與集團下屬公司及其他部門之間良好的溝通,在信息系統中進行權限設置,保證總部能夠隨時掌握其財務狀況與經營狀況,通過信息系統收集的數據來綜合制定企業規劃。
(五)確定科學、可行的資金管理模式
當前,企業集團對分、子公司的資金管理模式有多種方式可供選擇,集團應該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在綜合調研并對比各種模式優缺點的情況下,制定具有可行性的統一的集團資金內控管理模式。首先,企業可以選擇內部銀行模式,在集團設立內部銀行機構,將銀行職能運用在集團企業的資金監管中,使企業資金能夠獲得統一調配,實現高效且優質的資金管理,但是這種將下屬公司收入統一上繳集團指定銀行賬戶,經過審批后才直接打款給第三方的方式可能會限制下屬公司資金使用的自由度,誘發抵觸情緒,集團可以適當下放一定額度的支配權,增強下屬公司創造業績的積極性。其次,企業可以選擇結算中心模式,在企業集團內部建立專門的資金結算中心,負責下屬公司的資金收支與核算業務。最后,企業集團還可以選擇財務公司模式,在企業集團設立專門的財務公司進行資金管理,這種模式的靈活性更高,彈性更強。
四、結 語
綜上所述,現階段大型企業集團資金內控管理存在財務管理內部控制環境尚不成熟、財務管理制度比較落后、財務核算程序不夠規范等問題。因此,集團企業需要建立健全財務內部控制體系,實現財務核算的規范管理,確定科學、可行的資金管理模式,發揮監督功能,有效開展企業集團的內部審計工作,提升資金內控信息化建設質量,促進大型企業集團邁進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