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國傳統美術色彩在當代生活中有著非常頻繁的應用,這主要是因為其具有十分獨到的內涵底蘊,能夠直觀地為民眾帶來視覺享受。而平面設計的最主要價值,就是內容能夠起到出眾的視覺傳達效果,所以與中國傳統美術色彩有著一定聯系。本文著重闡明了兩者之間的關系,剖析了中國傳統美術色彩對平面設計視覺傳達效果的影響,以及目前平面設計數據傳達經常應用的中國傳統美術色彩元素,并提出了中國傳統美術色彩在平面設計視覺傳達中的可行應用路徑,期望能夠對相關從業者起到參考作用。
關鍵詞:平面設計;視覺傳達效果;中國傳統美術色彩
中圖分類號:J52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0905(2023)10-00-03
直觀的畫面、鮮明的色彩均是能夠直接對民眾造成視覺沖擊的要素,因為民眾在觀看內容時,色彩是感受到的第一要素,故而會產生強烈的感知,是平面設計中民眾記憶最深的要素之一。而中國傳統美術色彩中的內涵、意境傳達,也主要通過色彩進行勾勒,與平面設計視覺傳達有著一致追求,所有各類色彩在平面設計中有著極為廣闊的應用空間,能夠有效增強平面設計的視覺傳達效果。故此,厘清兩者的關系,厘清不同色彩的含義,并合理進行應用,對進一步提升平面設計視覺傳達效果,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
一、平面設計視覺傳達效果與中國傳統美術色彩的關系
(一)共性關系
中華傳統美術色彩,是我國優秀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從目前的平面設計可以看出,其對傳統美術色彩的應用程度正在不斷加深,對增強視覺傳達效果提供了積極幫助。從這方面來看,兩者本質上是一種互利共生的關系,因為傳統色彩在被應用的同時,也得到了有效傳承,各類色彩的底蘊內涵均會得到有效詮釋,使更多民眾能夠了解到中國傳統美術色彩。此外,從平面設計與中國傳統美術色彩來看,其均具備極強的表現性以及裝飾性,即都在為畫面整體而服務,企圖提升畫面整體的效果,使觀賞者能夠獲得更優質的觀賞體驗,使其中的內容能夠更好地輸出[1]。所以不難看出,無論是平面設計還是中國傳統美術色彩,都存在大量色彩、性質不同的作用,優秀的設計理念,豐富的色彩元素已然是提升視覺傳達效果所必須滿足的條件,也是兩者最直觀的共性。
(二)色彩的運用
觀看中國傳統美術作品可以得出,作品對色調有著極為苛刻的要求,其中以紅、紅、黃、綠、紫最為常見。這幾種色彩的應用,具備十分明顯的明暗對比,能夠依靠色彩營造出極為強烈的視覺沖擊感,而這也是平面設計需要做到的。在設計前,設計師會著重考慮如何將色彩、文字、圖形進行完美組合,通過這三者釋放強烈的視覺沖擊力,使作品成為民眾喜愛的作品。而傳統色彩自帶的強烈沖擊力,就是平面設計者需要著重考慮進行應用的,尤其是在當今時代背景下,民眾的尋求更加多元,傳統色彩的應用能夠進一步拓寬平面設計者的設計思路,能夠有效豐富作品的含義。所以,設計師有必要掌握不同傳統美術色彩的應用技巧,通過嫻熟的應用不斷提升作品的吸引力,更好地傳達自己期望通過作品傳達的信息。
二、平面設計視覺傳達效果應用中國傳統美術色彩的意義
(—)強化作品情感傳達效果
文化的多元化致使民眾的審美觀念也在向多元化發展,這對平面設計提出了更高挑戰,因為只有滿足民眾的審美需求,作品才會被認可,才能具備實際的價值。在進行設計時,設計師需要考慮作品的受眾面,需要具有一定針對性,去排列組合色彩、圖形、文字,從而更有效地引發受眾共鳴,便于受眾理解感知。而積極應用中國傳統美術色彩,則能夠有效優化這方面的需求,因為中國傳統美術色彩,在經歷了漫長的發展后,色彩本身已經具備了多樣化的內涵,如民族元素等有著獨特的色彩符號可以體現。故此,有效應用這些色彩,使其與作品相得益彰,能夠賦予作品更多的含義,滿足更多受眾不同角度的理解,使作品的情感傳達效果得到有效強化。
(二)提高作品的視覺沖擊力
色彩對比、圖形排列、文字編排等方式,都是設計師為提升平面設計作品視覺傳達效果需要著重考慮的要素內容,使作品能夠通過更直觀的視覺沖擊力吸引民眾眼球。而中國傳統美術色彩的應用,則能夠有效提升作品的視覺沖擊力。以基礎的黑、白二色為力,這兩種色彩的應用,能夠使作品的表現形式變得更加多元,如能夠使作品以水墨風的形式表達,使民眾獲得耳目一新的觀看體驗,強化作品的視覺沖擊力[2]。不同于制式化的色彩、圖形、文字排列,中國傳統美術色彩的應用,能夠破除平面設計作品的約束,使其以更多的形式展現。譬如在整體形式為水墨風的平面設計作品中,為了使整體內容更加和諧,文字字體也會出現明顯變化,盡管整體色彩并不豐富,但依然能夠使民眾感到耳目一新,從而有效提升作品的視覺沖擊力。
(三)強化作品風格
對平面設計師而言,在提升視覺沖擊力的同時,如何使作品具備強烈的個人風格,是設計的重中之重。因為若只想提升作品的視覺沖擊力,通過堆砌元素等方式就能夠實現,但作品并不會具備強烈的個人風格。設計師要去考慮如何在提升作品視覺沖擊力的同時,有效傳達個人思想,使民眾通過該類作品能夠直觀聯想到設計者。而中國傳統美術色彩的應用,就能夠實現這一點。從本質上來看,歷史中有名的畫家在應用中國傳統美術色彩時,本就希望色彩能夠有效傳達自身主觀情感等內容,所以在長期使用中,各類色彩已經具備了十足的內涵底蘊。設計師也可以從豐富的中國傳統美術色彩中,選擇一種自己喜愛的色彩,作為自己作品的主旋律,將對一種色彩的應用達到極致,使民眾在觀看相關色彩的作品時,能夠直接聯想到設計者。或者,設計師在長期工作中,已然形成了強烈的個人風格,如有些設計師的作品顯得夸張,而有些設計師的作品內斂柔美,所以設計師可以找尋與自身風格相近的色彩,進一步強化作品的個人風格。
三、平面設計視覺效果中傳統美術色彩的應用
(一)色彩
色彩的應用,是傳統美術創作及平面設計創作的關鍵。在傳統美術色彩的發展過程中,色彩具備了豐富的文化內涵等內容,且因為區域不同、民族不同,色彩的表現形式、思想內涵也會完全不同,所以設計師在設計平面作品時,需要積極了解傳統美術色彩在不同背景中的使用技巧,從而營造出完全不同的視覺空間。例如,紅色作為傳統美術色彩的主要色彩之一,能夠細分出大紅、粉紅、朱紅等不同色系,而每種不同色系均能為平面作品賦予不同的內涵,發揮不同的視覺傳達效果[3]。故此,設計師需要知悉作品表達的意境,繼而準確地選擇相應的色彩,而不是隨意應用觸碰色彩禁忌。如作品期望表達吉祥、團圓等含義,則作品應用色彩應以大紅為主。只有根據不同的主體,選擇最為適宜的色彩,才能夠有效提升作品的辨識度,優化民眾的視覺體驗。
(二)圖形
圖形,是平面設計的主要元素之一,在平面設計作品中有著廣泛應用。而傳統美術色彩中,也具備完整的色彩圖形,將其應用在平面設計中,能夠有效豐富人們的視覺體驗。例如,在進行相應設計時,設計師可以著重選擇一些具有高亮度的色彩,如紅色、黃色,使其與不同圖形進行融合,賦予圖形更出眾的視覺張力,更精準地凸顯設計主題。無論是規則圖形還是不規則圖形,在與不同色彩進行搭配后,均能夠營造出完全不同的感覺,使民眾獲得更加豐富的視覺體驗。譬如,作品主要應用的圖形為規則圖形,那為其注入藍色,則會透露出一種寧靜的感覺,而若為其注入黑色,則會使圖形的秩序感明顯上升,從而達到不同的視覺傳達效果。
(三)文字
文字,同樣是平面設計中非常重要的主元素,會使作品傳遞截然不同的理念。平面設計中,通過文字將作品的含義精準地傳遞給民眾,賦予平面設計作品更強的表現力。漢字,本就是我國文化的重要符號,且表現形式非常多元,可以根據內容的不同,選擇不同字體,使文字與作品形成一個整體,激發民眾的共鳴。同時,在現階段的平面設計中,對文字的應用也更加多樣,如象形字、藝術字等在作品中均得到了良好應用,其在平面設計作品中,本身就具備不俗的表現力。而色彩在應用后,則能進一步突出文字的視覺效果。例如,作品整體以淺色為主,則可使用深色字體,通過色彩差異,營造更強的視覺沖擊感。不難看出,在一些傳統藝術形式中,如對聯,則主要以紅底黑字的形式體現。故此,在平面設計作品中也需要注重文字色彩與作品整體色彩的搭配,從而強化作品的表達內涵。
四、平面設計視覺傳達效果中應用中國傳統美術的可行性路徑
(一)充分發揮傳統色彩的象征性
傳統色彩經過漫長的時間沉淀,已然具備顯著的色彩象征,民眾在看到相應色彩后,會直接產生具體的體驗。故此,需要在平面設計中充分發揮傳統色彩的象征性,這不僅能夠有效強化作品的視覺傳達效果,更能使民眾輕松地與平面設計作品產生情感共鳴。在應用傳統色彩時,設計者需要考慮作品的主要傳達含義,之后選擇具體的傳統色彩。從以往應用色彩的情況來看,文化的不同、應用背景的不同,色彩也會明顯不同。例如,黃色通常象征權貴,而用以體現五行時,金木水火土等不同元素也具備獨有的色彩,而這就是平面設計作品能夠借鑒應用的關鍵[4]。以我國傳統藝術形式京劇為例,臉譜是應用非常頻繁的道具,且不同臉譜均有著不同的色彩,如紅色臉譜多為正面角色,是正義、勇敢的象征,而白色臉譜多為反面角色,是奸詐、狡猾的象征,更有象征剛正不阿的紫色臉譜、直爽豪邁的黑色臉譜等,觀眾在觀看京劇時,通過臉譜就能直截了當地判斷角色的身份。故此,傳統色彩對絕大多數民眾而言,都具備約定俗稱的象征意義,設計師在進行平面設計時,充分發揮相關色彩的象征性,能夠使作品想要表達的含義、情感更容易被民眾接受并產生共鳴,從而使夠平面設計作品視覺傳達效果大幅增強。
(二)發揮傳統色彩的對比性
色彩對比是傳統美術應用色彩時常用的形式,也是平面設計能夠積極借鑒的表現形式之一。色彩對比的形式非常多元,如深淺色系對比,色彩面積對比,不同的對比形式能夠獲得截然不同的表現效果。在現階段平面設計中,常用的為深淺色系對比,如在淺色背景中,應用深色字體等形式,而現階段則需進一步拓展色彩對比的呈現形式。例如,在我國傳統藝術形式套色剪紙中,對色彩的對比面積有著十分精確的要求,當確定作品的具體表現色彩后,主色彩在作品中的占比需要超過六成,從而避免主次不分等問題的出現。在平面設計中,也可以積極采用此類對比形式,當確定作品主體后,要確定其色彩占比可以在畫面中直觀體現出主體性,且需要避免與畫面中其他顏色出現互相排斥等問題,使主體能夠具備醒目的視覺傳達效果,進一步提升平面設計作品對民眾的吸引力。
(三)發揮傳統色彩的裝飾性
從以往各類中國傳統美術作品來看,在應用色彩時十分注重通過色彩表達個人情感,且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一定的應用規律,能夠使色彩的應用更加合理,將傳統色彩的裝飾性淋漓盡致地體現出來,有效提升傳統美術作品的觀賞性。故此,設計師在應用中國傳統色彩時,需要合理把控好色彩之間的關系,使色彩能夠相得益彰地呈現在畫面中,通過傳統色彩的裝飾性,進一步豐富平面設計作品的視覺傳達效果[5]。例如,可以積極應用傳統美術作品中經常用的“退暈”手法,使平面設計作品中的色彩能夠更加自然和諧。而若在一些色彩繁雜的平面設計作品中,則可以通過提升主體色彩純度的方式來吸引民眾的注意力,使民眾在觀看作品時,能夠第一時間注意到作品的主體內容。
(四)靈活應用經典色彩搭配
傳統美術色彩經過漫長的發展后,衍生出了許多具有代表性的色彩搭配組合,這些組合均具備直觀含義,若能夠在平面設計中得到有效應用,則能夠使民眾更直觀地了解作品含義,增強視覺傳達效果。如上文所述的春聯,就是傳統色彩最典型的組合方式,不僅能夠直觀表達重點,還能夠產生極強的視覺沖擊,且顏色能夠有效互補,并不會產生違和感,使畫面更加和諧。故此,設計師在設計平面作品時,可以積極借鑒這些經典的色彩搭配組合,通過經典組合的應用,直截了當地為民眾呈現作品,降低民眾的觀看門檻,使作品可以更好地流通。
五、結束語
平面設計的視覺傳達效果與中國傳統美術色彩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是一種共生且互補的關系。平面設計拓展了傳統色彩的表現渠道,而傳統色彩的應用,也提升了平面設計作品的視覺傳達效果,使作品的表現力、感染力等均得到了直觀提升。故此,在當前時代環境中,設計師有必要將平面設計與傳統美術色彩進行深度結合,以便營造更多元的視覺空間,滿足民眾不同的審美需求。
參考文獻:
[1]張卓爾.平面設計視覺傳達效果和中國傳統美術色彩探究[J].中國文藝家,2022(02):53-55.
[2]陳凱.中國傳統美術色彩對現代平面設計視覺傳達效果產生的影響分析[J].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21,29(11):33-35.
[3]陳艷霞.平面設計視覺傳達效果和中國傳統美術色彩探究[J].大眾文藝,2021(15):63-64.
[4]趙雪靜.平面設計的視覺傳達效果與中國傳統美術色彩分析[J].明日風尚,2021(07):148-149.
[5]楊迪.平面設計視覺傳達效果和中國傳統美術色彩探究[J].藝術家,2020(01):94-95.
作者簡介:陳旎(1986-),女,廣西陸川人,本科,講師,從事平面設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