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茂錦 朱鴻秋



摘要:目的 基于中醫傳承輔助平臺系統(V2.5),探討和分析朱鴻秋教授治療不孕癥的用藥組方規律。方法 收集整理出349首朱鴻秋教授治療不孕癥的中藥處方,錄入中醫傳承輔助平臺系統,并利用該平臺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結果 朱鴻秋教授治療不孕癥使用頻次最高的藥物是茯苓,其后依次為菟絲子、首烏藤、紫河車、枸杞子、當歸、熟地黃等;所用藥物“四氣”以“溫”性為主,“平”性次之;“五味”以“甘”味為主,“苦”味次之;歸經以歸肝經、腎經為主;得到藥物核心組合6個,新方組合3個。結論 朱鴻秋教授治療不孕癥用藥以補腎益精、補血養血為主;擅用茯苓健脾利濕。
關鍵詞:不孕癥;朱鴻秋;中醫傳承輔助平臺;用藥規律
中圖分類號:R271.1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2349(2023)03-0028-06
Exploration of the Medication Rule of Professor Zhu Hongqiu for InfertilityTreatment Based on TCM Inheritance Assistance Platform
RAN Mao-jin, ZHU Hong-qiu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engdu 610075,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prescription rule of Professor Zhu Hongqiu for infertility treatment based on TCM inheritance Assistance Platform System(V2.5). Methods: 349 TCM prescriptions for infertility treated by Professor Zhu Hongqiu were collected and recorded into the TCM Inheritance Assistance Platform System, and the data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by the platform. Results: The drugs that Zhu Hongqiu used most frequently in the treatment of infertility was Poria cocos, followed by Cuscuta, vine of Multiflower knotweed, Placenta hominis, Chinese Wolfberry, Angelica, Rehmannia, etc. The drug properties for four-qi are mainly warm, followed by moderate and the five tastes are mainly sweet, followed by bitter. Liver channel and kidney channel are main channel tropism. There were 6 drug core combinations and 3 new prescription combinations. Conclusion: Professor Zhu Hongqiu mainly uses the prescriptions for tonifying the kidney to strengthen the essence and enriching the blood to treat infertility and is good at using Poria cocos to strengthen the spleen to relieve the dampness.
【Key words】Infertility; Zhu Hongqiu; TCM Inheritance Assistance Platform; Medication Rule
不孕癥是一種低生育力狀態,指一對配偶未采取避孕措施,有規律性生活至少12個月未能獲得臨床妊娠,嚴重危害育齡期女性的生殖健康[1]。調查顯示,我國不同地區不孕癥的發病率受經濟水平、生活方式、文化習俗等因素的影響二存在差異,總體在4%~20%[2],且其發病率呈明顯的上升趨勢[3]。中醫藥在不孕癥的治療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朱鴻秋教授,博士生導師,四川省中醫藥管理局學術技術帶頭人,教育部重點學科帶頭人后備人選,從事臨床、科研、教學工作20余年,長期致力于中醫藥治療婦科疾病的研究,尤對不孕癥的治療頗有心得,臨床療效頗佳。本文利用中醫傳承輔助平臺系統(V2.5),對朱鴻秋教授治療不孕癥的用藥組方規律進行探討和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 處方來源 處方均來源于2018年11月28日—2021年12月25日就診于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婦科朱鴻秋教授門診的不孕癥患者的病歷處方。
1.2 診斷標準 參照2019年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學分會婦科內分泌學組制定的《不孕癥診斷指南》不孕癥定義:1對配偶未采取避孕措施,有規律性生活至少12個月未能獲得臨床妊娠[1]。
1.3 納入標準 (1)符合不孕癥的診斷標準。(2)病歷及處方資料完整。(3)以朱鴻秋教授開具的中藥方劑內服為主要治療措施者。同時符合以上標準者準予納入。
1.4 排除標準 不符合納入標準者。
1.5 分析軟件 中醫傳承輔助平臺系統(V2.5),由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提供。
1.6 資料的錄入與核對 將病歷數據,包括中醫四診、辨證、處方、用藥等資料,錄入中醫傳承輔助平臺系統(V2.5)。為確保數據的準確性,錄入完成后,實施雙人審核。
1.7 數據分析 使用中醫傳承輔助平臺系統的“統計報表”系統和“數據分析”系統,對錄入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包括藥物頻次統計、四氣統計、五味統計、歸經統計、組方規律分析及藥物組合分析等。
2 結果
2.1 頻次分析
2.1.1 藥物頻次 在“統計報表”系統中,選擇“醫案統計”,在“中醫疾病”一欄中輸入“不孕癥”,點擊“查詢”,得到診斷為“不孕癥”的醫案共304條。點擊“藥物頻次統計”,其中使用頻次>70次的藥物有19味,得到藥物使用頻次統計見表1。
用藥頻次統計結果顯示,朱鴻秋教授治療不孕癥使用頻次最高的藥物是茯苓(303次),其后依次為菟絲子(246次)、首烏藤(234次)、紫河車(222次)、枸杞子(217次)、當歸(211次)、熟地黃(206次)等。
2.1.2 藥物四氣、五味及歸經頻次 點擊“統計報表”系統中“性味歸經統計”,再依次點擊“四氣統計”、“五味統計”和“歸經統計”,統計結果見表2、表3、表4、圖1、圖2、圖3。
四氣、五味統計結果顯示,所用藥物“四氣”以“溫”性為主,“平”性次之;“五味”以“甘”味為主,“苦”味次之。
用藥歸經統計結果顯示,所用藥物以歸肝經、腎經、脾經為主。
2.2 組方規律分析
2.2.1 用藥模式 點擊“數據分析”系統中的“方劑分析”,在“中醫疾病”一欄中輸入“不孕癥”,點擊“查詢”,共得到治療不孕癥的方劑349條。點擊“組方規律”。
將支持度個數設置為157(支持度45%),置信度設置為0.99,點擊“用藥模式”,得到33個藥物組合,包含9味中藥,其中對藥18組,角藥12組,4味藥物組合3組,見表5~7,網絡展示見圖4。
2.2.2 藥物關聯規則分析 將支持度個數設置為157(支持度45%),置信度設置為0.99,對所得出的藥物組合進行用藥規則分析,得出4條關聯規則,見表8。
2.3 基于熵層次聚類的藥物組合分析 通過“新方分析”模塊中的“聚類”分析,設置相關度為8,懲罰度為2,符合條件的記錄共106條,然后“提取組合”,得到藥物核心組合6個,新方組合3個,見表9、10。
3 討論
不孕癥是婦科臨床中的一個常見疾病。中醫認為不孕癥的病因包括腎虛、肝郁、痰濕內阻、瘀滯胞宮等;腎氣不足,沖任氣血失調是其主要病機;治療應以溫養腎氣,調理氣血為主[4]。利用中醫傳承輔助平臺系統(V2.5),對朱鴻秋教授治療不孕癥的用藥組方規律進行探討和分析。
用藥頻次統計結果顯示,朱鴻秋教授善用茯苓以健脾利濕,寧心安神。脾主運化,為氣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脾氣旺則氣血生化有源,以滋先天之本;若素體脾虛,氣血生化乏源,不能充養先天之精,從而影響受孕;成都地區氣候潮濕,人們嗜食辛辣肥甘,痰濕壅盛,阻滯沖任胞宮,亦可發為不孕;茯苓助脾胃運化而增強補益之力,利腎之水質,使有形之水去,無形之水不生。茯苓亦有寧心安神之功,患者常因不孕而心理壓力較大,心神不寧,導致睡眠障礙,暗耗精血,茯苓寧心安神,輔助患者睡眠,保證精血充沛,利于助孕。菟絲子功能補腎陽,益腎精,其補而不峻,微溫不燥,現代藥理證明,菟絲子提取物含有類雌激素作用的活性成分,具有促進生殖系統發育的作用[5],菟絲子總黃酮具有明顯的改善卵巢功能作用[6]。枸杞子補肝腎,益精血,入肝腎二經,善滋腎、益精、養血,為養血補精之要藥,現代藥理研究證明其具有抗氧化應激和清除自由基、抑制生精細胞的凋亡、增強細胞免疫、調節性激素平衡、保護生殖系統相關神經等作用[7]。覆盆子既能固精縮尿,又能補益肝腎,其補而能澀,但作用平和,具有促進黃體功能,改善子宮內膜血流,調節卵巢的內分泌等作用[8]。紫河車為血肉有情之品,既能補腎陽,又能益腎精,還能補血,不燥不膩,作用溫和持久,現代藥理研究證明,紫河車含有干擾素、各種激素、免疫因子、細胞因子、酶及酶抑制劑、微量元素以及膠原蛋白等活性物質[9],可以提高血清中雌、孕激素水平,改善子宮內膜容受性,從而提高妊娠率[10]。當歸補血活血,又能止痛,為婦科調經要藥,其補中有動,行中有補,無論血虛或血瘀所致的月經不調,皆為常用,現代藥理研究結果表明當歸的主要成分當歸多糖改善造血功能的作用機制與促進造血細胞的分化和增殖,對造血微環境形成刺激并促進其釋放造血生長因子,最終促進造血細胞生成等有關[11]。熟地黃補血滋陰,益精填髓,其甘而微溫,味厚柔潤,為補血要藥,其質潤而善滋肝腎之陰,尤以滋腎見長,為治腎陰虧虛之常用藥,又能益精血,主治腎精虧虛,具有興奮腎上腺皮質功能、促進造血及提高機體免疫力的作用[12];首烏藤養心安神,祛風通絡,現代藥理研究證明其具有調節神經系統,改善睡眠、抗氧化、免疫調節、抗炎抑菌、收濕止癢、降血脂、降血糖等作用[13]。絲瓜絡祛風濕,通經絡,活血,能通經活血,使月經來潮,并能通利輸卵管[14]。
用藥性味歸經統計結果顯示,朱鴻秋教授治療不孕癥用藥以溫性、甘味為主,溫性藥物多具補陽之效,甘味藥物多具補益之力,二者合用,補腎壯陽之效強。所用藥物歸肝、腎二經為多。腎乃先天之本、元氣之根,主生殖,腎氣充盈對于孕育胎兒至關重要;精為構成人體最基本的物質之一,腎氣充盛,生殖之精才能成熟,在氤氳之時,男女之精結合,再加之腎陽的溫煦以助胚胎著床,腎精的滋養以孕育胎兒,故不孕患者,尤需補腎以助孕[15]。朱鴻秋教授治療不孕癥所用藥物歸肝經比歸腎經更多。“女子以肝為先天”,肝藏血,主疏泄,調暢氣機,體陰而用陽,通過足厥陰經脈與沖、任、督三脈相通而聯系胞宮,女子經、孕、產、乳均以血為用,肝血有余,沖脈滿盈,肝氣條達,全身氣機調暢,胞宮才能行使其生殖功能,卵子才能得以生長、成熟,如期排卵。肝腎同源,精血互生,肝腎旺盛,藏瀉有度,子宮、卵巢功能正常方能經調子嗣[16]。情志失調可致肝脾失調,氣血生化乏源,導致不孕;心腎之間,肝為樞紐,調暢心腎氣機,使心腎相交,上下交通,氣血相濟,胞宮溫暖,易于攝精受孕;肝統領奇經八脈,肝可通過調節經絡從而達到調理生殖之力[17]。現代女性由于工作學習等原因,精神壓力常較大,影響受孕,而不孕又反過來加重患者的心理壓力,所用藥物歸肝經最多,意在引藥歸經,直達病所。在臨床診療過程中,朱鴻秋教授也注重對患者的心理疏導,與患者溝通交流,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
用藥模式顯示,2味藥物組合模式中以“菟絲子-茯苓”組合的頻次最高;3味藥物組合模式中以“熟地黃-當歸-枸杞子”組合的頻次最高;4味藥物組合模式中以“熟地黃-當歸-枸杞子-茯苓”組合的頻次最高。33個藥物組合包含茯苓、菟絲子、枸杞子、覆盆子、熟地黃、當歸、紫河車、首烏藤、絲瓜絡等9味中藥。其中菟絲子、枸杞子、覆盆子三藥合用為五子衍宗丸之意,菟絲子、枸杞子、覆盆子均為種子,諸子皆降,下行至肝腎,補肝腎,益精血,種子寓生發之意,以子補子,有助于孕育,共奏填精補髓、疏利腎氣、種嗣衍宗的功效。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菟絲子-枸杞子藥對可改善卵泡的生長發育、顆粒細胞的增殖分化和卵母細胞的生長過程[18]。當歸、熟地黃合用,取四物湯補血養血之用,動靜相宜,補血而不滯血,行血而不傷血,溫而不燥,滋而不膩,動靜結合,陰陽相配。諸藥合用,共奏補腎益精,調氣和血之功,以治療不孕癥。
基于熵層次聚類的藥物組合分析得到藥物核心組合6個,新方組合3個。新方組合1:薏苡仁、黃柏、蒼術、焦山楂:取四妙散之意,主治濕熱蘊結不孕。濕熱蘊結,阻滯沖任胞脈氣血運行,導致不孕,治以清熱利濕、化瘀通絡。新方組合2:甘草、竹葉柴胡、酒白芍、白術:取逍遙散之意,疏肝解郁、理血調經,主治肝郁不孕。新方組合3:土鱉蟲、大血藤、首烏藤、黃芪、丹參、赤芍、蒲公英、桂枝:多為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藥物,能活血化瘀、溫經通絡,主治血瘀不孕。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活血化瘀中藥能改善盆腔局部微循環[19],使局部吞噬細胞聚集,有利于炎癥病灶的消散吸收,抑制纖維結締組織增生;具有抗炎、消腫、解痙鎮痛、減少炎性滲出的作用[20];還能通過調整女性體內激素平衡,使輸卵管、子宮以及盆腔內的瘀血阻滯疏通,使輸卵管通暢,有利于受孕[21]。
4 典型病案
4.1 病案1 羅某,女,29歲,已婚,2019年4月10日以“未避孕未孕2年余”為主訴就診。lmp:2019.03.15, 5天凈,經量正常,色鮮紅,經有血塊,經期腰膝酸軟。平素情緒焦慮,納眠可,二便調。舌淡,苔薄,脈沉。中醫診斷為不孕癥。處方:熟地黃15 g,枸杞子15 g,山茱萸15 g,菟絲子15 g,茯苓15 g,當歸15 g,山藥20 g,杜仲15 g,炙黃芪20 g,防風15 g,炒白術15 g,紅景天10 g,首烏藤20 g。7劑,水煎服,2日1劑。4月24日二診:lmp:2019年4月15日,3天凈,量中,色鮮紅,經有血塊。2019年4月11日陰道彩超無明顯異常。處方:當歸10 g,酒白芍15 g,竹葉柴胡10 g,茯苓15 g,炒白術15 g,甘草5 g,菟絲子20 g,枸杞子15 g,覆盆子15 g,川芎10 g,熟地黃15 g,絲瓜絡15 g,合歡皮15 g,葛根15 g,首烏藤20 g,佛手15 g,三七花5 g,紫河車6 g。7劑,水煎服,2日1劑。后4次復診繼續前方加減。6月22日七診:lmp:2019.05.17,5天凈。查孕三項示:E2:461.3 pg/mL、P:25.55 ng/mL、HCG-β:323.2 mIU/mL。診斷:早孕。處方:菟絲子15 g,桑寄生15 g,續斷15 g,甘草5 g,茯苓15 g,炒白術15 g,黨參15 g,枸杞子15 g,首烏藤20 g,桑葉10 g,桑椹15 g,地骨皮15 g,紫河車6 g。后四次復診繼續前方加減。7月27日十二診:陰道彩超示:宮內2.5 cm×1.5 cm孕囊回聲,胚芽0.3 cm。
4.2 病案2 余某,女,33歲,已婚,2019年7月21日以“未避孕未孕1+年”初診。經行第3天,經量少,色暗紅,經行腹痛。平素情緒急躁易怒,神疲乏力,怕熱。舌紅,苔薄黃,脈細滑。中醫診斷不孕癥。處方:當歸10 g,白芍15 g,柴胡15 g,茯苓15 g,白術15 g,甘草5 g,菟絲子20 g,枸杞子15 g,覆盆子15 g,酒川芎15 g,熟地黃15 g,紫河車6 g,葛根15 g,首烏藤20 g,絲瓜絡15 g,合歡皮15 g。7劑,水煎服,2日1劑。后4次復診繼續前;方加減。10月30日六診:lmp:2019年9月17日,7天凈。停經42天。陰道彩超示:子宮大小約4.9×4.7 cm×4.5 cm,宮內探及2.2 cm×1.4 cm的孕囊回聲,內見胚芽長約0.6 cm,胎心搏動可見。
按:2則病案均為不孕癥,主要以枸杞子、菟絲子、紫河車補肝腎,益精血;熟地黃、當歸、白芍補血養血;茯苓、白術健脾利濕;首烏藤養心安神,祛風通絡。月經色黯紅,夾有血塊,或伴痛經時加川芎等行氣活血;情緒焦慮易怒時加柴胡、佛手等疏肝理氣;不孕癥中輸卵管因素多見,故加絲瓜絡祛風通絡,改善輸卵管通暢度和蠕動功能;眠差時可加合歡皮安神解郁。諸藥共奏補腎養血,健脾疏肝之功,使月經調暢,胎孕乃成。
5 小結
不孕癥是婦科臨床常見病、多發病,朱鴻秋教授認為不孕癥中醫病機以腎精虧虛,氣血不足為主,治療多以菟絲子、枸杞子、覆盆子、紫河車等補腎益精,當歸、熟地黃等養血補血,又結合成都地區氣候飲食多痰濕的特點,喜用茯苓健脾利濕,臨床療效頗佳,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參考文獻:
[1]陳子江,劉嘉茵,黃荷鳳,等.不孕癥診斷指南[J].中華婦產科雜志,2019,54(8):505-511.
[2]馮媛媛.浙江省育齡期女性不孕癥患病情況及相關危險因素分析[D].杭州:浙江大學,2017.
[3]魏瑞瑞,安力彬,李晶,等.女性不孕癥患者生活質量現狀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7,32(6):1262-1265.
[4]羅頌平,劉雁峰.中醫婦科學[M].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6:282-283.
[5]孫向明,宋輝,趙麗珠,等.菟絲子擬雌激素作用體內直接作用物質的發現[J].藥學學報,2021,56(7):1826-1831.
[6]王永霞,馬娜,鐘興明,等.菟絲子總黃酮對卵巢早衰大鼠卵巢功能的作用研究[J].醫學綜述,2019,25(13):2695-2699.
[7]劉丹,白雪,湯軼波,等.枸杞子治療男性不育癥的作用機制研究進展[J].環球中醫藥,2021,14(6):1166-1169.
[8]段凌燕,陳思思,李永平,等.基于“補五臟之陰”芻議覆盆子在婦科雜病中的應用[J].實用中醫內科雜志,2020,34(5):24-26.
[9]王亞瓊,祝慶華,唐明文.紫河車臨床應用研究概況[J].亞太傳統醫藥,2020,16(7):189-191.
[10]邱晨,施曉玲,凌娜.紫河車對超排卵大鼠血清雌孕激素及妊娠率影響[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7,19(10):157-159.
[11]吳玉芩,喻嶸,劉秀,等.中醫治療腎陽虛不孕癥用藥規律的現代文獻挖掘[J].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2021,38(11):2541-2546.
[12]王勇.五子衍宗丸合毓麟珠加減治療子宮內膜薄型不孕癥的臨床研究[J].中國合理用藥探索,2020,9(17):76-80.
[13]陶麗宇,高月求,韋靖,等.首烏藤相關藥理作用及臨床運用的研究進展[J].時珍國醫國藥,2018,29(10):2486-2488.
[14]范歡歡,談勇,任青玲.夏桂成診治多囊卵巢綜合征合并不孕癥經驗[J].中醫雜志,2017,58(16):1364-1367.
[15]安熠,王俊英,王瑞,等.田淑霄教授自擬補腎毓麟湯治療腎虛型不孕癥[J].亞太傳統醫藥,2021,17(2):110-111.
[16]管鳳麗,曹玉聰,楊玉培,等.“肝腎并重,長排同調”法治療排卵障礙性不孕癥經驗[J].中華中醫藥雜志,2021,36(7):4055-4058.
[17]伍娟娟,嚴斯琪,劉銳.《傅青主女科》從肝論治不孕癥探討[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21,23(7):27-30.
[18]李錦英,張兆萍,葉金飛,等.基于網絡藥理學的菟絲子-枸杞子藥對治療卵巢早衰的作用機制研究[J].中國藥房,2020,31(18):2202-2208.
[19]孟鳳云,易蕾.辨證選用中藥宮腔灌注治療輸卵管性不孕的臨床效果及對動脈血流的影響[J].廣西醫學,2018,40(6):619-621,625.
[20]李麗紅,肖澤蘭,莫培暉,等.活血化瘀法結合西藥對慢性盆腔炎患者炎癥介質表達的影響研究[J].陜西中醫,2016,37(10):1281-1282.
[21]錢海晴,趙可寧,王利紅,等.國醫大師夏桂成治療輸卵管性不孕臨床經驗[J].中華中醫藥雜志,2021,36(5):2719-2722.
(收稿日期:2022-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