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欣堯

[摘要]新能源主題并購是近年資本關注的重點領域,能源投資并購市場逐漸由買方市場轉向賣方市場,投資方取得優質并購標的難度不斷提高。本文以新能源并購項目為研究主體,結合實踐工作,對新能源項目并購的調研決策、并購交易設計與實施、項目效益以及后續影響開展全面跟蹤審計研究,針對關鍵風險點和問題多發領域提出審計關注重點,以提示企業規范和完善并購行為,控制企業投資和經營風險。
[關鍵詞]新能源 ? 內部審計 ? 投資并購 ? 風險防范
一、新能源項目并購主要模式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在保障能源安全前提下大力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逐步實現對化石能源的安全可靠替代。但由于新能源項目自主開發流程較長,前期工作難度大,新建項目在流程審批、土地調規、征地難度較大,并且新能源項目規模指標競爭非常激烈,并購新能源項目有利于能源企業快速提高在新能源板塊業務規模。
目前,新能源項目并購常見模式可分為直接收購模式和預收購模式。直接收購模式,是指收購方直接收購項目公司部分或全部股權,該模式通常用于項目建成并網后的股權收購。預收購模式,基于我國法規政策禁止新能源項目在并網前擅自變更投資主體,收購方為提前鎖定目標項目,通過簽訂預收購協議方式,約定項目并網后進行股權收購。為體現新能源并購過程完整性、突出新能源項目開發與并購實施過程全面的風險,本文將主要選取預收購模式下的新能源并購項目作為研究對象。
二、新能源并購項目常見風險
(一)項目調研與決策風險
1.項目調研階段風險。
(1)項目合規風險。在項目調研階段,收購方會委托第三方對項目公司開展法律盡職調查和風險評估。由于預收購標的一般為新成立的新能源項目公司,項目正處在開發建設過程中,在新能源行業法規政策更新迭代速度較快情況下,容易出現違法違規風險。因此,法律盡職調查除了關注其歷史沿革、資產債務、經營合同、訴訟與仲裁等方面,最重要的關注點在于新能源項目的合規風險。一是項目開發過程中擅自變更重大事項風險。收購方應盡量避免選擇存在此情形的新能源項目進行并購,否則項目將可能面臨處罰、取消補貼甚至取消項目等嚴重后果。二是項目“未批先建”的合規風險。為了在項目核準/備案文件規定期限內竣工驗收和投產,實現“搶電價”和搶占市場份額目的,部分新能源項目在未獲得全部開發建設所需合規文件情況下,便開工建設甚至并網投產,存在一定風險。三是項目用地合規風險。新能源項目開發具有用地面積大、占地性質復雜、手續辦理難度大等特點,是新能源項目最高發問題領域。不同種類新能源項目用地規則各不相同,用地風險涉及項目永久用地、租賃用地、特殊用地等不同用地問題。四是項目未按規定或核準文件要求進行招標合規風險。新能源項目建設屬于法定強制招標范圍,但由于部分項目投資主體對國家招投標法律規范理解不到位,未對EPC總承包、設備采購等合同履行恰當招標程序。五是項目因合規手續瑕疵無法如期并網,影響電價補貼風險。比如,項目竣工合規手續不齊全或者超期完工,很可能導致項目無法如期并網,不能獲得電價補貼。
(2)項目財務風險。在項目調研階段,收購方會委托第三方對項目公司開展盡職調查、審計評估與經濟測算,了解項目公司財務狀況和潛在風險。一是項目公司隱瞞合同與債務風險。項目公司存在未披露重大合同,由此產生收購方或有債務風險。二是項目公司向股東或關聯方轉移資金、向相關方輸送利益風險。項目公司在前期開發過程中,存在各種股東或關聯方墊付款、往來款,后續可能會通過歸還欠款方式轉移資金。實踐中,還存在項目公司通過簽訂虛假合同、不合理定價合同等形式實現利益輸送。三是項目公司不合理費用資本化導致收購成本增加風險。若項目公司將開發過程中不合理且金額巨大的管理費用資本化,可能導致虛增項目公司資產,由此產生并購交易價格風險。四是EPC合同尚未結算產生或有負債風險。部分項目存在工程款支付不及時、工程決算超出投資預算等情況,引起EPC合同執行糾紛,對收購方產生或有負債風險。五是錯誤預測項目經濟效益風險。由于新能源項目收購大多存在溢價,項目投資回報率高才能保證項目經營具有一定抗風險能力。若經濟測算與實際運營成果嚴重偏離,則可能導致收購方作出錯誤成本估算,甚至作出錯誤投資決策。六是無法進入國家補貼目錄,損失補貼電價風險。這屬于行業系統性政策導致經濟損失風險。
(3)項目技術風險。在項目調研階段,收購方會委托第三方對項目公司開展技術盡職調查,了解項目在風、光等氣候資源,工程與設備質量等方面存在的潛在風險。一是風、光等氣候資源達不到預期風險。主要表現為項目可利用小時下降,發電量達不到預期,影響項目運營效益。二是電力送出消納風險。主要體現在:一方面,當地電力輸送系統無法保證電力送出;另一方面,受當地政策影響,未來提高參與市場競爭比例,使項目棄風、光等氣候資源和被限電。三是工程建設與設備質量風險。主要表現為承包方現場管理不善或為搶工期工程質量存在問題、工程管理資料缺失,以及主要設備質量存在缺陷,影響后續項目運營,增加維修維護支出。四是項目安全運維及管控風險。由于很多新能源項目地處偏遠地區,異地管理可能會出現安全事件,如未能及時解決,可能影響項目開發建設、運維和管控工作。
2.項目決策階段風險。
根據前期項目資源分析、雙方洽談、盡職調查、經濟可行性測算等準備工作結果,收購方需要對并購業務作出審慎決策,確定合作模式和交易方案。實踐中,收購方內部決策機制不完善、為促成項目開展而輕視潛在風險、草率采納過于樂觀的經濟效益預測結果等問題產生,可能會導致收購方內部決策流于形式或作出錯誤并購決策。
(二)交易設計與實施風險
1.預收購階段風險。
經過前期調研與評估、多輪協商和內部決策后,并購工作進入預收購階段,轉讓雙方通過簽訂合作備忘錄、預收購協議方式落實雙方交易模式,各方為了達成股權轉讓先決條件而承擔相應義務,本階段需要注意以下風險。首先,此階段容易由于協議約定不明,雙方對股權轉讓先決條件成就與否發生爭議的風險。其次,由于新能源市場不斷看漲,轉讓方惡意違約、拒絕簽訂股權轉讓協議和辦理股權交割,導致交易無法完成的行為也十分常見。最后,收購方為了有效約束出讓方,一般會支付誠意金。若誠意金數額較小,則出讓方違約成本低;若誠意金數額較大,則對收購方產生一定資金風險。此外,預收購項目不確定因素較多,萬一項目開發失敗,收購方還可能面臨預付資金無法收回風險。
2.股權轉讓階段風險。
股權轉讓先決條件成就后,根據再次審計和評估結果以及預收購協議約定,雙方確定股權轉讓價格,簽訂股權轉讓協議,需要注意以下風險。首先,股權轉讓協議中交易價款約定需要十分明確,若價格依據和調整方式不明確、價款支付節點和條件設置不明確,未考慮全部或有債務風險,則可能造成交易損失。其次,股權轉讓協議需對違約、擔保、合同解除、爭議解決、過渡期(自合同簽署日起至股權交割日期間)承諾與保證等條款作出全面安排,否則影響收購方后續權益實現。最后,若項目存在公司股權質押,收購方還需要協調銀行或融資租賃出租方同意配合股權轉讓,或通過置換貸款解除股權質押,否則可能無法順利完成股權交割。
三、新能源并購項目審計重點
(一)新能源項目并購過程審計重點
1.審查新能源項目合規情況。
首先,針對項目合規風險,內部審計人員應梳理新能源項目合規手續構成,根據新能源項目開發建設流程及相關法規政策要求,審查項目是否已經取得完整審批手續。
其次,項目用地是新能源項目問題高發領域,最容易引起顛覆性風險,內部審計人員可整理項目用地規范要點,區分風電、光伏項目(包括一般光伏項目和復合型光伏項目)等項目不同用地規定對照審查。一是項目用地的永久用地部分,應當辦理建設用地審批手續。內部審計應注意項目是否在完成建設用地批準手續后才動工建設,檢查是否存在未經批準非法占用土地風險。二是項目用地的租賃用地部分,新能源項目不壓占土地、不改變地表形態的部分用地,可按原地類認定,通過租賃方式解決。審查重點集中在檢查土地權屬是否清晰,村集體民主決策程序是否合規,用地單位是否與有權出租方簽訂租賃合同,土地租金發放是否到位等情況。三是項目用地的臨時用地部分,需要審查項目是否已向有關主管部門申請辦理臨時用地手續,是否與主管部門或者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村民委員會簽訂臨時使用土地合同,是否按照合同約定支付臨時使用土地租金和補償費。四是項目用地的特殊用地部分,新能源項目用地因涉林、涉草、涉生態敏感區域而受到行政罰款的情況十分普遍,審查主要關注:使用林地、草地,是否取得相關部門核發使用林地、草地審核同意書,是否繳納森林植被恢復費(使用林地)、牧民安置補償費(使用已承包草地)。使用農用地,是否辦理“農轉建”建設用地審批手續,并注意不得侵占基本農田。涉及生態敏感區域、生態紅線,使用生態敏感區域土地需依法依規辦理手續,項目選址需注意避讓生態保護紅線,避免項目面臨顛覆性風險。
最后,內部審計應關注股權轉讓合同是否約定了項目合規手續辦理責任主體,審查項目公司股權交割時合規手續是否已補充辦理完畢,了解尚未完成的合規手續辦理進展以及是否受到阻撓。新能源項目部分主要合規手續和支持性文件總結見表1。
2.審查企業決策過程情況。
審查并購業務決策過程,首先,應關注收購方內部是否建立完善決策機制,對于新能源項目并購業務決策程序、決策形式是否有明確規定,避免決策責任不清晰。其次,獲取項目準備工作、項目調研、審計評估和決策過程文件等資料,是否經過嚴密而全面的可行性研究論證和盡職調查工作,調研結論所依據的支持性文件、基礎數據是否真實準確。最后,根據項目發展現狀,檢查項目是否存在并購過程中未披露風險。前期工作質量影響著決策準確性,決策審慎程度也會督促前期工作科學嚴謹開展。
3.審查交易設計與實施過程情況。
審查項目并購交易設計與實施,可通過檢查并購項目風險評估材料、股權交易方案、預收購協議、股權轉讓協議、各類協議文件等,關注收購方是否充分評估項目開發建設風險,并在簽訂各類協議文件中作出具體安排。
(1)預付資金安全是否有保障。簽訂預收購協議時,收購方一般會預付一定數額定金并設置違約責任條款,確保對轉讓方形成約束,防范其違約不出售或故意拖延不滿足先決條件,發生將項目公司股權轉賣第三人的風險。但為保證資金安全,收購方需要求同時取得同等金額銀行保函或其他擔保措施。
(2)股權轉讓先決條件是否考慮全面。新能源項目開發不確定因素較多,收購方應對股權轉讓先決條件作出具體合同安排,同時約定轉讓方不能實現的違約責任。并購先決條件主要關鍵點包括:一是項目不存在擅自變更重點事項的歷史問題。二是項目公司經營情況不存在異常。項目公司為項目開發建設唯一法律實體,項目建設合規手續齊備,項目形成資產和一切權益歸于項目公司。三是公司主要資產權屬清晰,沒有設置抵押、司法查封、凍結等權利限制。公司債權債務清晰,不存在對外擔保或其他潛在債務風險,公司主要債權人同意收購事項。四是公司合法合規,不存在重大偷漏稅風險和稅務責任,公司不存在尚未了結的重大訴訟、仲裁和行政處罰,公司勞動人事關系合法合規。五是項目核準/備案與合規手續、建設工程審批手續、用地審批手續達到轉讓雙方約定條件,項目全部建成及并網投產,電網部門驗收通過、完成并網前手續,確保取得上網電價及進入補貼目錄(如涉及)。六是工程、設備質量保證,約定轉讓方承擔后續發現問題的整改責任。七是項目公司已簽訂合同經過認真評估,均為合理真實,不存在利益輸送嫌疑。八是正式股權轉讓前,對目標項目再次進行全面盡職調查,對發現問題要求轉讓方予以整改,出現重大顛覆性問題收購方有權不收購并收回預付定金。九是股權質押權人同意置換貸款或解除質押項目公司股權以配合股權交割工作,確保交易效率和安全。
以上風險要點若未設置為并購先決條件,也應在股權轉讓協議價格條款與承諾保證條款等條款中進行設置,或另行協議落實。
(3)價格條款與支付節點安排是否恰當。股權轉讓協議價格條款約定需要關注要點包括:一是股權轉讓價格是否合理且約定各情況下價格調整方式。股權轉讓價格通常依據審計評估結果和雙方協商后確定,同時約定各種情況下價格調整方式,如項目可利用小時數下降、參與市場化交易比例擴大、電價下降與無法獲取補貼、工程與設備質量不符合約定標準等情形。針對項目電量實現,還可以設定價格對賭條款。二是價格扣減未披露或有債務和不合理費用。股權轉讓協議應約定或有債務及尚無法最終確認金額的債務處理事宜,如未結算完畢的EPC總承包合同。如果項目公司存在可能導致行政處罰、訴訟或有債務等情況發生,也可作為尾款支付扣減事項。三是設置合理的股權轉讓價款支付進度節點。應考慮以具體項目合規手續辦妥、項目公司股權變更與交割、項目公司結清股東與關聯方債務、工程竣工驗收且EPC工程價款結算完畢、項目完成首筆電費結算、正式納入電價補貼項目目錄等條件,作為各筆股權轉讓價款支付進度節點。
(4)其他潛在風險保證與承諾。收購方可通過約定針對性條款、簽訂補充協議、取得責任主體承諾函等方式,爭取出讓方及其他相關方對項目風險作出更全面承諾與保證。比如,工程施工方、設備供應商出具承諾函,保證工程、設備質量與發電量,項目運維方保證項目運營期間發電量。
新能源并購項目存在的風險,一般在項目公司股權交割前無法完全消除,內部審計應重點關注,收購方在交易方案設計時能否最大限度地評估和把控風險,并落實到雙方簽訂協議中。同時,內部審計還應該關注實際工作落實與協議約定是否相符,收購方是否積極主張權利,保證并購事項平穩推進。
4.關注派駐監督項目建設落實情況。
在預收購模式下,收購方派出人員對目標項目進行監管,參與現場施工管理,監督施工質量、進度和安全,及早做好生產準備,并在簽署股權轉讓協議之前,委托技術單位對項目開展設備與工程建設的質量、性能等進行技術性評估,針對發現問題要求轉讓方予以整改或者協商一致處理,確保收購項目工程質量。內部審計應獲取派駐監督項目建設的相關記錄文件,對監督工作落實情況進行關注。
(二)新能源并購項目跟蹤審計重點
1.關注項目投后管理情況。
針對新能源項目在股權交割前未完成事項,審計需要關注其辦理進度,尤其是交割時仍未成就的先決條件,而交易各方同意交割后處理事項。另外,還應當關注項目公司在接管后,是否存在交易時未披露的新增債務,以及出現新的合規風險與行政處罰等事項。
2.分析經濟效益實現情況。
首先,新能源項目進入運營期后的經濟效益計算分析,不僅包括財務維度的盈利能力指標、償債能力指標、運營能力指標、成長能力指標、投資收益指標、預算完成指標,還包括項目發電量等生產技術指標。其次,將上述指標與相關指標作對比分析,評價項目經濟效益實現情況。一是對比項目盡職調查階段經濟測算指標值;二是對比同行業企業績效評價標準值;三是對比同行業相近業務規模的對標企業經濟指標值;四是分析經濟指標發展趨勢,是否有利于未來可持續發展。
3.關注項目接管整合情況。
若收購方對項目公司形成控股地位或全資經營,那么收購方需要對項目公司作出全面整合評價。整合評價可從以下五個方面展開:一是組織協調方面,公司是否建立完整組織架構,權責分工明確且部門職責劃分合理,做好項目公司異地化管理方案,做好現場安全技術監督。二是制度建設方面,公司制度建設是否完善且落實執行。三是勞動人事方面,公司與員工勞動關系的建立是否合法依規,是否配備足夠且專業的人員參與生產管理,是否重視員工培訓,是否建立科學的考核激勵機制。四是財務管理方面,收購方是否實現對項目公司財務控制,是否開展日常監控、全面預算管理、資金審核審批、合并財務報表、規范公司資產管理等。五是文化整合方面,控股股東能否消除與項目公司原有文化差異,是否建立新的優質企業文化。
四、結束語
新能源項目并購涉及的風險復雜多樣,新能源行業政策日新月異,項目開發中途面臨的挑戰層出不窮。為此,內部審計應發揮好監督作用,找準新能源項目并購審計工作的切入點和著力點,全面審視新能源項目并購實施過程、并購項目經濟效益實現及后續管理情況,為企業新能源發展戰略目標的實現保駕護航。
(作者單位:廣州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郵政編碼:510623,電子郵箱:dove-leung@163.com)
主要參考文獻
[1]郝利.新能源項目開發建設與投資并購法律實務[M].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 2020
[2]樊榮.新能源項目投資并購法律實務問答[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21
[3]司軍艷,李軍.新能源項目案例解讀與風控指南[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