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杰
近些年來,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之下,高中物理的教學標準有了進一步提高。傳統的教學模式是教師在課堂上結合課本及案例講解知識,按照課本上的要求開展實驗教學。而隨著教學要求的提升,現階段的物理教學更多的是要求教師從線上線下兩個方面展開,結合課本上的知識點充分利用學生的學習時間,最終實現高中物理教學的高質量和高效率。
一、線下物理教學現狀分析
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承認的問題是物理教學資源的不足。高中物理知識是相對抽象的,教師應當盡可能地在生活中找到相應的例子,讓學生能夠通過實際生活去關聯一些抽象的理論知識,提高學習的效率。然而在學習中,學生往往一知半解,學習效率低下,沒有自主性和創造性,缺乏探索精神。此外,教學形式單一、課后復習枯燥無味也大大降低了學生學習物理的熱情和信心。
二、線上線下相結合開展教學的優勢
所謂線上線下結合教學,指的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在線下的教學課堂上積極進行物理教學,也能夠充分重視線上教學的開展,二者相輔相成。教師通過直播或錄播的方式為學生講解重要知識點,學生可以在課后觀看,及時復習,鞏固課堂所學。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方式能夠充分把學生的課余時間利用起來,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方便教師隨時掌握學情,從而及時調整教學策略。
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彌補教師教學中的不足,還能在一定程度上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比如,線上教學可能會讓學生無法感受到真實的學習氛圍,而線下教學又會讓學生覺得知識比較枯燥無聊,將這兩種教學方式結合起來就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高中物理教學的質量,幫助學生提升物理核心素養。
三、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高中物理教學策略
1.課前建立知識框架
學生在課前預習時觀看教師錄制的視頻,對即將學習的物理知識進行預習。教師在錄制視頻之前,可以先將整個章節的框架列出來,梳理出重要知識點,幫助學生建立知識框架。在線下教學時,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回顧預習內容,導入本課的教學內容。
比如,在學習“質點的運動”這一章節時,教師在錄播課程中為學生呈現了這一章的知識點,即直線運動、曲線運動和萬有引力,直線運動涉及的是勻變速直線運動、自由落體運動和豎直上拋運動,曲線運動涉及的是平拋運動和勻速圓周運動。觀看了教師的線上視頻后,學生的腦海中便有了大致的知識框架,在接下來的線下課堂學習中就可以做到胸有成竹。線下教學開始前,教師可以快速地帶領學生回憶預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或者補充錄播課程中沒有涉及的一些概念。這樣一來,學生學的效果好,教師教的效率也高。
2.課中融會貫通
在線上預習任務完成之后,線下的課堂教學無疑是整個教學中至關重要的部分。學生在教師的講解過程中厘清知識之間的相互關聯,從而形成物理學習的邏輯思維。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運用學生樂于接受的方式開展教學。單純依據教材展開的知識講解已經無法滿足現階段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師應當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整合線上教學資源,幫助學生擴展知識面,促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例如,在學習“常見的力,力的合成與分解”時,教師在課堂上為學生講解概念,然后要求學生進行受力分析題型的學習。受力分析是物理學習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知識點,雖然這一知識點在初中課本中出現過,但在高中階段由于知識點的升級,學生學習起來會更加抽象。因此,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生活中常見的受力現象。學生通過觀看視頻中的講解,理解了力的合成與分解,從而將知識進行融會貫通,在解題的時候也更加有邏輯性。線下教學與線上教學的相互融合,大大提升了學生學習的熱情,促進了學生理解能力的提升,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物理學科的學習。
3.課后鞏固復習
為了確保學生在課后獲得完整的復習時間,教師可以運用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相結合的方式,為學生制訂出復習規劃,在線上平臺中發布復習重點,及時查看學生提出的問題并給予解答,進而讓學生在課后的學習時間里充分鞏固課堂所學,提高學習效率。
例如,學生在復習分子動理論、能量守恒定律相關知識點的時候,依據教師提前為他們制訂的復習規劃進行課后練習,其間,他們發現問題并在線上提出疑問,此時,教師可及時地在線上予以解答,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同時,在線上復習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借助動畫的形式將知識點進行串聯,通過形象化列舉,使其更加清晰地呈現在學生的面前,幫助學生進一步掌握知識,獲得良好的復習效果。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課后復習形式,創造了高中物理的自由、高效復習模式。
總之,線上教學與線下課堂教學的有效結合無疑是信息化時代最優的選擇,它不僅能夠幫助教師更好地開展教學,提升教學質量,還大大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強化了學生對知識的吸收,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全面提升了他們的物理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