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金英
山東省濟寧市任城實驗小學十分重視生命健康教育,秉承“厚德成才·立己達人”校訓,落實厚德教育理念,堅持“生命至上,健康第一”,從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出發,將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有機融入學科教學、實踐活動、家庭教育中,逐步探索出“三結合”教育模式,即學科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心理健康課堂教育與課外實踐相結合、常態化宣傳教育與集中式宣傳教育相結合,幫助學生樹立敬畏生命、熱愛生活的觀念,養成健康生活的方式,促進身心健康發展。
一、課程頂層架構,生命教育有章可循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明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與任務,任城實驗小學積極響應國家要求,于2013年投入30萬元建成117.5平方米的高標準健康成長指導中心(心理咨詢室)。學校充分挖掘教師資源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教研組,研發普適性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課程,即陽光心育課程。
2021年10月,教育部印發了《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進中小學課程教材指南》。此后,學校將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作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中之重,與濟寧醫學院及其附屬醫院等醫療機構成立了濟寧市首家健康教育聯盟單位,為生命健康教育提供了理論指導和技術支撐。學校課程研發領導小組研發了“生命健康成長課程”,依托課題“小學生健康生活方式教育的實踐研究”深入研討,形成了立體的巢狀陽光心育課程體系。
二、學科有機融合,生命健康教育潤物無聲
學校將生命健康教育與學科課程、校本課程有機融合,依托健康教育聯盟單位,聘請專業人員對班主任及相關學科教師進行專業技能培訓,并在全校進行生命健康教育教學評比,逐漸把生命健康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學中,形成了各學科協同育人的效果。
三、課堂形式多樣,生命健康教育妙趣橫生
生命健康教育是“活”的教育,只有以生為本,創設與學生實際生活相聯系的情境,才能使學生動心、動情,感悟生命的真諦和價值。
團體心理輔導課 開展生動活潑的團體輔導活動,促進學生在人際交往、團體合作、情緒管理和自控力等方面能力的發展和提高,使生命健康教育充滿魅力。
心理沙盤課 沙盤是學生跟教師交流的秘密武器,能真實地反映學生內心。心理沙盤課包括個人沙盤和團體沙盤,課上通過學生的“自我構建”,教師分析學生的心境、處境,從而進行有效疏導,幫助學生排解負面情緒。
個體心理咨詢 學校定期開放心理咨詢室,開展個體心理咨詢,針對個別學生存在的問題給出相應的心理指導。這樣的心理健康指導如涓涓細流,在無形中滋潤了學生的心田,幫助學生逐步建立熱愛生命、相信自己的信念。
四、心理健康教育月,生命健康教育持之以恒
2022年5月,學校舉行了以“沐浴心育陽光 健康快樂成長”為主題的心理健康月教育活動。圍繞主題,學校“陽光心育”教育團隊推出了5期心理健康教育微課,各班相繼開展了“關愛生命,健康成長”的主題班會,聚焦疫情背景下的師生心理健康,加強對師生的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活動結束后,學生紛紛寫下了自己對生命的感悟,自發地通過繪畫和手抄報來表達各自對生命的理解。
五、心理健康專題講座,生命健康教育向上向善
學校將心理健康講座日常化、專題化,把醫療專家請到學校,面向全體師生開展性別平等教育、防性侵教育、女生青春期保健等科普教育,讓生命健康教育持續向上向善。比如,學校邀請濟寧市醫學院教授夏煥君做“女童青春期教育”“男女平等教育——保護女童”專題講座,邀請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高級潛意識圖像卡訓練師、濟寧心理咨詢師協會會員韓老師做“防性侵專題講座”,邀請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教授郝獻忠做“做理性家長 育陽光少年”專題講座等。
六、家校社聯動,生命健康教育責任擔當
202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出臺,明確中小學校、幼兒園應當將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納入工作計劃,并作為教師業務培訓的內容。基于此,學校探索出了開展家校協同教育的有效載體,建立了多元化的家校溝通模式,提高生命健康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營造了平等、民主的家校合作氛圍,形成以學校為主導、家長為主體的雙向互動型家校協同教育模式。
在教研中心的引領下,任城實驗小學在生命健康教育領域取得了良好成績:學校成為山東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會會員單位;榮獲2020年度山東省心理健康教育先進集體;被評為濟寧市普通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小學生健康生活方式教育的實踐研究”榮獲任城區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特等獎等。
三年來,學校幫學生樹立了正確的生命價值觀,引導學生學會了尊重生命、理解生命價值,敬畏生命、感恩生命,追求生命價值,使學生擁有了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培養了學生適應時代變化的生存能力。在未來的路上,任城實驗小學陽光心育將再接再厲,一路呵護學生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