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榮艷
摘? ?要:為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大力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的指導意見》,全面科學地為大班幼兒做好入學準備,幼兒園要堅持“立足幼兒當下生活、服務幼兒未來生活”的教育理念,以繪本為載體,以家園共讀為基礎,依托日常主題活動的開展,通過建立主題內容與入學準備發展目標的有機聯系、選擇與入學準備教育目標相適宜的主題繪本、設計不同類型繪本的主題閱讀活動、開展豐富多彩的繪本延伸體驗活動等,從社會適應、生活經驗、情感態度、良好習慣培養等方面開展入學準備教育,為幼兒順利進入小學乃至終身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關鍵詞:大班幼兒;主題活動;繪本;入學準備教育
中圖分類號:G612?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010X(2023)15-0025-04
2021年3月,教育部印發《關于大力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指導意見》立足于關注兒童發展的連續性、整體性和可持續性,明確了幼兒園做好入學準備、小學一年級做好入學適應的雙向銜接任務。《幼兒園入學準備教育指導要點》(以下簡稱《指導要點》)指出,幼兒園和家庭應從身心準備、生活準備、社會準備和學習準備四個方面幫助幼兒做好全面的入學準備,培養有益于兒童終身發展的習慣與能力,要求“入學準備教育要把握重點,應根據大班幼兒即將進入小學的特殊需要,圍繞社會交往、自我調控、規則意識、專注堅持等進入小學所需的關鍵素質,提出科學的途徑和方法,實施有針對性的入學準備教育。“幼兒園主題活動中依托繪本的大班入學準備教育實踐研究”作為河北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1年度立項課題,依托繪本“直觀性、趣味性、多樣性、生活性、教育性”的優勢,充分發揮繪本在拓展兒童生活經驗、促進兒童認知能力和社會性發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將繪本作為大班開展入學準備教育的重要資源和載體,融入幼兒園主題課程實施的各個環節,以實現主題入學準備教育目標為重點,以系列主題繪本閱讀為基礎,貫穿豐富有趣的延伸體驗活動,注重家園協同育人,在突出強調“閱讀”這一核心能力的同時,從身心、社會、學習、生活等四個方面為幼兒做好全方面的入學準備,并在主題活動與繪本相結合、家園共讀共育機制等方面探索出了開展幼兒入學準備教育的有效策略,幫助幼兒提升生活與學習能力,為其順利進入小學打下良好基礎。
一、建立主題內容與入學準備發展目標的有機聯系
主題活動是指在一段時間內圍繞一個中心內容來組織的教育教學活動,其特點是打破了領域之間的界限,將各種學習內容圍繞一個中心有機連接起來,讓學習者通過該單元的活動,獲得與“中心”有關的較為完整的經驗。主題活動作為幼兒園常用的課程形式,體現了幼兒園教育的整體性和課程的整合性。在主題選擇和確定方面,筆者所在幼兒園遵循了以下幾個原則:一是生活性,與幼兒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幫助幼兒在成長過程中建立與自我、他人、自然、社會的正確認知;二是遞進性,各年齡班主題活動遵循《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目標,在內容設置上體現出連續性、目標的遞進性;三是適切性,主題內容的選擇依據《指導要點》中的“發展目標”建立緊密的聯系。例如,盧龍縣幼兒園主題課程以中國傳統文化“和諧”思想為指導,以園所“和文化”為核心,以幼兒與人、幼兒與自然、幼兒與社會為內容架構課程體系,形成了“友愛樂群,和諧共處”“親近自然,和諧共生”“感恩有愛,和諧共融”三大主題綱目,將“自我認知、自我保護”“身邊的人”“春夏秋冬”四季變化和“家庭、集體、家鄉、國家”作為主題內容,在不同年齡班設置了同一內容和綱目下由淺入深的不同活動內容。這些活動內容與幼兒入學準備教育的要點和目標相契合,承載著入學準備教育的任務,在主題選擇及活動實施時,對照《指導要點》挖掘并建立主題內容與入學準備發展目標的有機聯系,研究以主題繪本為媒介的有效策略。
二、選擇與入學準備教育目標相適宜的主題繪本
繪本作為一種以圖文為主要表達形式的讀物,深受教師及幼兒的喜愛,是幼兒認知世界的重要載體。繪本中蘊含著豐富的教育價值,幼兒通過閱讀繪本能豐富生活經驗,激發自身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但并不是所有的繪本都適合大班幼兒閱讀,因此,在主題繪本的選擇上,教師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要廣泛閱讀繪本,在了解大班主題和幼兒發展目標的前提下,尋找幼兒現狀與發展目標之間的差距,在此基礎上大量閱讀中外經典繪本,從繪本的教育價值、主題的契合度、與大班幼兒的適切性等方面篩選出最合適的繪本。二是要重視幼兒的自主性和家長的參與性,充分利用幼兒已有的閱讀經驗,讓幼兒、家長推薦自己閱讀過的和主題相關的繪本書目,讓幼兒進行自主選擇,提高幼兒閱讀的積極性。三是繪本種類多樣,各種類型繪本之間的界限也并不是涇渭分明的,教師在選擇繪本時應以故事類繪本為主,這類繪本在主題和內容上與幼兒成長關系密切,并與大班課程主題相契合,是大班主題活動開展的重要課程資源,能幫助幼兒在閱讀中獲得生活習慣、學習品質、社會性和情感方面的認知經驗。四是要建立主題繪本目錄,依據繪本內容與主題發展目標的緊密程度,分別確定每個主題的講讀和親子共讀書目,在深入研讀的基礎上,研究繪本的使用方法、講讀繪本集體教育活動設計、撰寫親子共讀繪本導讀,指導家長更好地開展居家親子閱讀。
三、設計不同類型的繪本主題閱讀活動
在主題活動中,盧龍縣幼兒園研究確定了繪本應用的四種主要方式:一是繪本的講讀活動,在幼兒園主題活動中以集體教育活動的形式開展,集體教育活動每周一節,每節一本講讀繪本,每本繪本的內容與主題目標相對應,涵蓋目標的不同方面,內容有不同側重點。例如,大班主題《從小愛祖國》的活動時間為4周,幼兒園根據主題內容選取了每周的教學重點,即“革命傳統紅色經典教育、認識中國科學家、航空航天新成就、中國傳統藝術”四個方面,確定了《小英雄王二小》《一粒種子改變世界》《飛船升空了》《有戲》四本講讀繪本,幫助幼兒認識國家的富強和傳統文化,了解為國家發展做出貢獻的英雄人物和科學家,激發幼兒熱愛祖國的情感。講讀繪本通過師幼共讀、教師引導、交流分享等環節,以繪本中的主要角色為榜樣,拓寬幼兒的相關認知,幫助幼兒形成豐富的認知經驗,獲得積極向上的情感體驗。二是繪本漂流形式的親子共讀,即在家庭中完成的繪本閱讀。由幼兒園為家庭提供指定的與入學準備相關的主題繪本,以繪本漂流的形式在幼兒之間傳閱。每個主題選擇的漂流繪本為6~9冊,復本率為5冊,形式為班內小組間漂流。根據班級人數將幼兒分成4或5組,每組7~8人、2~3冊繪本,每組完成本組書目閱讀時間為一周,然后每周各組之間傳閱不同的繪本,每個幼兒讀完傳到本組另一名幼兒,每組讀完傳到下一組,在主題活動結束時幼兒讀完本主題的所有漂流繪本。親子閱讀意在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閱讀習慣,以及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為保證親子閱讀的效果,共讀活動要求做到“六有”,即有固定的伴讀人(爸爸或媽媽)、有固定的閱讀時間(晚上睡前)、有固定的閱讀書目(由幼兒園提供)、有針對家長的閱讀指導策略(由教師提前發放)、有繪本的閱讀記錄(家長、幼兒)、有支持幼兒持續閱讀的激勵策略(家長和幼兒園)。三是隨機零散的以繪本內容為主的其他活動,比如,由繪本內容引發的與入學準備教育有關的談話活動、生活活動、戶外游戲活動和區域個別化學習活動等,這些活動通過分享交流繪本的內容,提升幼兒的體驗和認知。尤其是談話活動,教師應給予足夠重視,可利用晨間、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集中或隨機進行,組織幼兒圍繞繪本故事中的角色和幼兒自身情況進行交流談話,引導幼兒明辨是非,樹立行為榜樣,幫助幼兒糾正錯誤認知和不良習慣,進而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四是幼兒自選繪本閱讀,開展自主閱讀活動。幼兒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主選擇繪本,可從幼兒園繪本館自由借閱,也可由家庭提供,這是一種高層次的積極主動的閱讀行為,體現出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和品質,是幼兒今后發展的一種重要能力。
四、開展豐富多彩的繪本延伸體驗活動
繪本的社會體驗活動作為繪本閱讀的延伸方式之一,是在繪本閱讀的基礎上,為幼兒選擇適宜的社會場所,讓幼兒在更廣闊的學習空間中,主動參與、探究社會生活和自然環境,從而更深入地理解繪本內容,深化情感體驗。在社會體驗活動中,教師還可以引導幼兒樹立正確的社會行為意識和價值觀念,促進幼兒親社會、親自然行為的發展。為增強幼兒的情感體驗,提升認知經驗,強化習慣養成,在繪本閱讀結束后,教師可以開展豐富多彩的延伸和體驗活動。如大班主題《長大做什么》,教師安排了“請進來、走出去的”職業體驗活動,邀請不同職業的家長來幼兒園介紹自己的職業、幼兒走向社會到不同的工作崗位參觀體驗;大班主題《我們的集體》,在幼兒閱讀完一系列關于同伴關系、集體規則等繪本之后,教師安排了實踐導行的體驗活動,讓幼兒共同商討制定班級規則,為同伴過生日、送生日祝福,參加班級間的活動競賽;幼兒在學習了《挑戰我能行》中安全自護內容之后,教師設計了“和爸爸媽媽一起走一走上小學的路,認一認道路上的交通標志、找一找道路上的危險,用圖畫做好安全記錄和提醒,和小朋友們講一講如何做好上學時的自我保護”;在學習《冬日暖洋洋》主題后,教師依據“堅持運動身體好、堅持來園不遲到”的入學準備目標,為幼兒推薦了冬奧系列繪本《米粒愛速滑》《飛揚的心》《莎娜的第一次滑冰》《單板小子》《運動,真美妙!》《早睡早起身體棒》《早起的小鬧鐘》《如果你不早點睡》等繪本,讓幼兒認識冬季運動項目,體會堅持、毅力等品質的重要性,組織幼兒參加“滑冰館的體驗活動”,感受冰雪運動的樂趣,設計了“幼兒早睡早起不遲到、每天參加戶外運動的打卡活動”,在活動中培養幼兒勇敢、堅強的品質;在主題《秋天的禮物》學習過程中,教師以生活準備為重點,設計了和父母一起參與秋收勞動、堅持參與家務勞動打卡活動、勞動方法分享交流、參加幼兒園舉行的勞動競賽四項活動,幫助幼兒形成自我服務和服務他人的勞動意識,學會基本的生活勞動技能,培養幼兒獨立的自我管理能力,為其順利進入小學奠定堅實基礎;在大班最后一個主題《我要上學啦》的學習中,幼兒園邀請小學一年級教師來幼兒園、帶領幼兒參觀小學的體驗活動,幫助幼兒提前了解小學的環境和生活,減少入學后的陌生感,激發幼兒成為一名小學生的愿望,為其進入小學做好心理和情感上的準備。
幼兒在幼兒園期間經常聽故事、看繪本、與教師和同伴圍繞繪本內容進行討論,可以逐步養成閱讀和通過閱讀進行學習的習慣,這本身就是為將來進入小學甚至終身學習做準備。因此,不論是繪本蘊含的思想內容為幼兒提供的入學準備方面的認知價值,還是繪本閱讀習慣養成為幼兒帶來的終身發展價值,都足以證明繪本融入主題活動是幼兒園開展入學準備教育的一個有效途徑,它讓幼兒的入學準備教育“從閱讀思辨中提升認知,在生活體驗中獲得成長”,遵循了陶行知先生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教育思想,體現了“知行合一”的教育原則,有效解決了教師和家長對入學準備認識片面性、盲目性、功利性的問題,從社會適應、生活經驗、情感態度、良好習慣培養等方面幫助幼兒做好全方面的入學準備,讓幼兒在繪本的滋養下,在家園共讀的陪伴中,自信快樂地開啟小學生活,為其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教育部關于大力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的指導意見[EB/OL].https://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7/202104/t20210408_525137.html
[2]關松林.幼兒園主題教育活動指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3]杜傳坤,鄭? ?偉.繪本賞析與閱讀指導[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22.
[4]孫莉莉.打開繪本看小學——聊聊繪本里的入學準備[J].幼兒教育(教育教學),2019,(06).
【責任編輯 孫小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