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提高教學質量是實現高效課堂的必然途徑,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教師要激活數學課堂的活力,營造積極濃厚的學習氛圍,創設平等交流的學習環境,在精心設計的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激發創新思維.
關鍵詞:教學質量;教學活動;學習效果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0333(2023)08-0032-03
課堂教學的質量關乎著學生學習效果的好壞,激活課堂活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是有效教學的目標和手段.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以學生為中心,立足學情,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創新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進行主動學習和探究,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課堂教學是傳授知識,提升學生技能的主陣地,只有在師生互動中激活學生的思維,生成新的智慧,才能使學生真正深入課堂學習,體會數學的本質和魅力.筆者將結合教學實踐,談一談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提高教學質量,與各位同行共同討論交流.
1明確教學思路,講清教學內容
課堂教學要思路清晰,圍繞教學目標清楚講解知識內容、解題思路,教學環節要層次清晰,有的放矢地在教學活動中滲透知識點,提高學生應用知識的技能.課堂教學是教師傳授知識,培養學生體會數學思想的主要陣地,但是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普遍會感到在短短的一節課中,要關注每一位學生,講清所有的知識內容時間是非常緊張的,因此教師的教學思路必須條理清晰,明確教學目標,抓住主要線索,使學生對于教學的主要問題清晰明了,才能引導學生深入到學習活動中,真正對數學產生學習的興趣[1].
案例1證明“三角形的內角和等于180°”
數學結論的證明不僅要使學生知道這一結論的內容,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學會如何探究證明的過程,教師要明晰教學的思路,才能發展學生思維的發散性.本例證明三角形的內角和的主要思路是要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將三角形的內角進行平移,形成平角
.圍繞這一教學主線,能夠找到多個三角形內角平移的位置,從而引導學生獲得多種證明的方法.
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獲得了如圖1至圖6這幾種證明三角形內角和定理的方法,由此可見教師的教學思路是否清晰對于學生的學習狀態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只有清晰的教學思路才能將學生帶進數學的世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創新教學方法,激發學習興趣
初中數學內容較為抽象,倘若僅僅采用單一的教學方法,不僅會使部分學生出現理解困難,還會導致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學方法的創新在教學過程中顯得尤為重要,是激發學生思維活躍度的首要方式.數學知識較為抽象,倘若教師不加以引導解釋,學生很難從具體的問題中抽象出數學的模型,因此教師要通過學生熟悉的事物進行類比,使原本抽象的數學概念變得生動具體,便于學生理解數學的概念和內涵,真正提升教學的質量.
案例2數軸
數軸是初中數學中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一個較為抽象的數學概念.在講授這一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以通過溫度計進行類比,將溫度計抽象成數軸,從而進行深入淺出地描述,使學生能夠自然地掌握數軸的相關知識.
案例3電工問題
一位電工師傅在實際工作中發現了一個問題,他所在的工作地點的地下室對于5樓以上的房間空調溫度控制不夠準確,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呢?電工師傅經過仔細分析,發現這與連接空調器和地下室的控制器的導線長度有關,由于導線的長度不同,導致電阻不同.那么只要計算出三根電線的電阻就能有效控制空調溫度了,換言之要計算出導線的長度.
教師引導學生聯系數學知識,利用三元一次方程組進行測量,可以設三根導線的電阻分別為x、y和z,將三根導線兩兩連接,利用電工萬用表測出其電阻為a、b、c,由此列出三元一次方程組:
本例中解方程并不難,但是在遇到實際問題時能夠想到運用方程進行解決才是數學思維的應用,體現學生真正掌握了數學的思想和方法.數學的魅力在于與實際問題的密切聯系,因此教師要能夠從具體的問題中引導學生去探尋現實與數學的聯系.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創新教學方法,以靈動的設計引導學生自覺地探究問題,發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激發學習的興趣.
3尊重學生個性,激活學生思維
教學過程要根據教學實際進行靈活的調整,激活學生的思維,使課堂教學中形成良性的師生互動,生成教學智慧.學生的個性特征、知識基礎、身心發展都存在著差異,每個學生的發展需求,知識目標也不盡相同,只有尊重學生的個性才能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教師在教學中要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個性和發展需求,在課堂的問題設計、巡課指導上都要注意分層要求,充分調動每一位學生的積極性,做到提優補差,使基礎較好的學生發揮自身的優勢,向更高層次發展,而基礎薄弱的學生向優生學習,積極向好的方向發展,鼓勵學生發展個性,爭取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在課堂學習中有所提高[2].
案例4合作學習
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之間的相互影響力,激活學生思維.班級中有兩位學生個性不同,但是關系非常好,一位數學思維非常靈動活躍,另一位數學思維較為保守.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兩人形成合作小組互相討論,通過思維訓練讓兩位學生相互講解,相互評價,并交由教師進行評判,經過多次的練習,兩位學生在數學學習上都獲得了提高,實現了數學思維的進階,增強了學習的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4精心挑選試題,進行有效訓練
課堂教學既要注意教學設計的優化,還要重視教學活動在教學過程中的落實,及時鞏固所學知識,強化學習成果.課堂練習既能鞏固所學知識,也是教師教學效果的反饋,有效的課堂練習能夠強化教學效果,調動學生的思維,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成為學習的主人.
在挑選試題時可以圍繞教學的主線,選擇合適的試題,鞏固所學知識,培養學生的系統思維.通過引導學生觀察、分析、比較、歸納探尋試題的本質,由此使學生能夠透過表面的現象抓住本質,提升知識遷移能力,提高思維的整體性、概括性.
案例5一線三等角
如圖7,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O(0,0),A(6,63),B(12,0),將ΔOAB沿直線CD進行折疊,使點A恰好落在線段OB上的點E上,假設OE的長度等于24/5,那么CE與DE的比值是多少?
本題考查的是一線三等角的知識,通過典型的試題練習提升了學生運用知識的技能.教學中還可以進一步進行變式訓練,引導學生能夠透過現象抓住問題的本質,從而實現知識的遷移,加深對這一知識的理解,做到做一題,會一類,跳出題海模式,提高做題效率.
5聯系實際生活,培養數學思維
教學設計是課堂教學有效推進的基礎,教學環節新穎獨特,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學方法目標精準,環節清晰,才能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問題探究.數學教師要改變數學課枯燥乏味的固有印象,使數學課堂成為真正靈動和富有生命力的舞臺,體現數學學科的人文性與現實性.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脫離實際生活的課堂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簡單空洞,難以持續推進學生的發展.在教學中教師要聯系生活實際,從生活中的具體問題抽象出數學知識,初步培養學生建構思維,發現數學的神奇之處,體會數學學習的樂趣[3].
案例6生活中的數學
在講授簡便計算時教師可以引用生活中的具體事例,一方面感受簡便計算在生活中的實用性,另一方面能夠活學活用,充分提升運用知識的技能.在生活中經常會涉及到付錢買東西的場景,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創設情境,讓學生體會怎樣才能在買賣商品時計算得又快又準,從而體會生活中的簡便運算技巧.
綜上所述,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要注重教學設計,講清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優選試題練習,從而在課堂上實現智慧與智慧的碰撞,心靈的互動和思維的激蕩,從而使每一位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使每一位學生都能感受到學習主人翁的地位,激發學生成長的內驅力,提高教學的質量,落實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陳愛華.初中數學變式教學的方法分析[J].理科考試研究.2016,23(16):10.
[2]陳文靜.初中數學教材例習題的變式教學研究—以扇形的面積為例[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7(01):35-37.
[3]陸秀良.中學數學習題變式教學之我見[J].數學教學通訊.2018(36):50-51.
[責任編輯:李璟]
收稿日期:2022-12-15
作者簡介:張丹(1976.3-),女,江蘇省連云港人,本科,中學一級教師,從事初中數學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