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龍
“順口溜”最大的優勢在于語句押韻、言簡意賅,能夠讓學生快速記憶知識要點。同時,通過簡潔的語言,能準確抓住知識的重點和難點,大幅度降低知識的學習難度,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正確認識“順口溜”的作用,積極應用“順口溜”,輔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
近幾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各行各業在社會經濟的推動下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在良好發展的過程中,各行業對人才的需求趨之若鶩,對教育事業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課改的推行和普及,為教育事業的發展拉開全新的序幕。在新課改教育理念的指導下,現代教育逐步由應試教育發展為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相比,素質教育更加注重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這就要求教師積極推陳出新,更新教學觀念,掙脫陳舊觀念的束縛,豐富課程內容,創新課堂教學方法,進而構建高效課堂。在初中教學中,數學作為主要科目之一,對學生的邏輯思維有較高的要求。在高效的課堂教學中,要求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注重合作交流、注重自主探究、注重全員參與,教師在施教時要更加重視開發學生的潛能,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由于初中數學涉及的公式、概念較多,學生在學習中基于各種原因容易混淆數學公式和概念,通過長期的教學實踐發現,“順口溜”的教學方式以簡單、朗朗上口、形象生動等特點,能夠幫助學生快速記憶數學知識的重難點,并能有效區分各個公式的異同點,讓學生的學習事半功倍。
一、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現狀
(一)教學觀念落后
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推行,我國大部分學校已經在轉變以往的教學觀念。但是,一些教齡較長的教師仍故步自封,認為雖然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重要,但是學生只有掌握應試技巧,學透學科的理論知識,才能通過考試,才能有更好的發展機會。基于這種觀念,他們不論是在課程內容的選擇還是在課堂教學的方式上,會采用以往的做法讓學生死記硬背。尤其是數學不僅有大量的公式和概念,而且各個公式和概念還有一定的相似度,使學生在學習和記憶時非常容易混淆,導致學習效率大打折扣。此外,一些數學教師的教學方式不夠創新,導致教學氛圍讓學生倍感壓抑,可能使一些學習心態較差的學生產生畏難、厭學的情緒,從而使得學習質量進一步降低。由此可見,教師教學觀念的落后,是導致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低下的根本原因之一。
(二)教學方式死板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大多數教師已經逐步轉變了以往的教學觀念,但是在施教過程中依舊難以改變以往的“灌輸式”教學方式。在這種教學方式影響下,學生的學習始終處于被動狀態。教師在講臺上口干舌燥地講解教材知識,學生在講臺下奮筆疾書,埋頭記筆記,完全沒有思考的時間,和教師也沒有互動交流,這種教學方式顯然和數學課堂的主旨背道而馳。數學知識的學習講究靈活、縝密、邏輯性強,而“灌輸式”的教學方式難以讓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學生的思維不活躍,就難以發現數學知識間的聯系,就無法靈活地運用數學公式,更不能發現數學概念的本質。除此之外,在學習方式上,大多數數學教師更加傾向于“題海戰術”,認為唯有大量地做題,反復地記憶,才能熟練掌握這些數學公式和答題技巧,才能學好數學知識。這種死板的施教方式讓不少學生心力交瘁,甚至對數學學習產生畏懼感,致使學習成績難以得到提升,學習積極性和學習信心受到嚴重打擊。
(三)教學氛圍沉悶,課堂教學缺乏互動
落后的教學觀念、死板的教學方式導致整個數學課堂處于一種“鴉雀無聲”“枯燥乏味”的氛圍中。在這種學習氛圍下,再加上數學自身的學習難度,不少學生難以有效地學習數學,久而久之,大大降低了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除此之外,教師在課堂教學的規劃上缺乏科學性,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未在課堂教學中留出學生獨立思考和師生互動的時間。如果師生沒有互動,那么教師就無法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難以發現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學生也無法真正理解教師的用意,使原本應該是教學一體的師生,逐漸變成兩個分裂的個體,教師只負責教,學生只顧著學,最終導致課堂教學質量低下,學生學習進度緩慢。
二、“順口溜”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應用“順口溜”,增強學生記憶
經過小學數學的學習,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抽象思維能力會有所提升。但是,在探究數學問題的時候,形象思維的作用依舊不可忽視。大多數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仍處于基礎水平,在學習初中數學的過程中,不少學生記不住一些抽象性較強的數學知識點和數學概念,即便采用死記硬背的方式,反復地背誦這些知識點,其記憶也僅僅只能維持一段時間,一旦學習了新的知識,就會漸漸忘記舊知識,或者出現記憶混亂的情況。而相較于其他學習方式而言,“順口溜”的學習方式憑借形象生動、朗朗上口的優勢,能夠讓學生輕松記住數學的公式和概念。因此,基于“順口溜”的學習方式,教師在講授數學知識時,要更加深入分析數學知識,找到各類數學知識的異同點,找準學生的記憶點和出錯點,創新“順口溜”的設計,讓學生在“順口溜”的幫助下提升學習效率,增強記憶效果。
例如,在關于“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學習中,大多數學生都會遇到取解困難的問題。基于以往的解題經驗來看“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當在解的范圍中,出現“>”,則表示取值為大數;反之,當出現“<”,則表示取值為小數。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解都僅僅只出現“>”或者“<”,有些解甚至還會同時出現。如果學生對不等式的含義理解程度不深,或者不透徹,就容易產生混淆,容易發生記憶混亂。因此,數學教師在教學時就可以通過創新“順口溜”的方式,來幫助學生實現快速記憶,如“大大取大,小小取小,大小小大取中間,大大小小無解”。這種簡單、易記的“順口溜”就能夠幫助學生快速記住不等式的解法,準確解出答案。
(二)應用“順口溜”,把握學習重點
初中數學和小學數學相比,知識的難點、重點都較多,在學習過程中,大多數學生都會遇到不同的困難,這些困難會讓學生一時難以接受,甚至出現自我懷疑、自我放棄的情況。因此,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幫助學生梳理知識點,引導學生建立數學知識體系,幫助學生構建屬于自己的知識網,從而讓學生克服困難,樹立學習信心。由于每一位學生的個體情況都不盡相同,在教學時,數學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以往的教學經驗,綜合分析課程知識,科學劃分、重點把握課程中的重難點知識,設計有效的方式,幫助學生突破重難點,快速把握知識的本質。而其中,“順口溜”的應用能夠幫助學生有效梳理課程的內容,同時用簡單、有趣的字詞,記憶重難點知識,讓學生學習起來輕松、快速,迅速掌握重難點的技巧,從而提升學習效率。
例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的知識時,該章節的學習重點和難點就在于“判定定理”。在解題過程中,為了證明題干信息,學生經常會出現取證錯誤、公式套用錯誤以及思路錯誤等情況。針對這些情況,數學教師就可以以“判定定理”為基礎,設計“順口溜”:平行四邊形,條件要兩個,要么邊相等,要么邊平行;一組對邊也可以,必須平行且相等,對角平分跑不了;對角相等有大用,兩組對角才能行。在設計完“順口溜”后,數學教師需要具體說明“順口溜”的意思,讓學生能夠清楚地明白每一句“順口溜”表明的內容,從而更好地套用,進而有效理解“判定定理”的含義,把握平行四邊形的重難點。
(三)應用“順口溜”,深入理解數學
在初中數學知識的構建中,其基礎內容主要包括定理、公式、法則以及定義。在學習過程中,如果學生無法準確地把握這些基礎知識,如混淆公式、忘記定義或法則等,則會導致其在解題時無法靈活運用這些公式、定理,從而使解題速度緩慢,甚至是解不出來、答案錯誤等。初中數學相較于小學數學而言,數學知識量增加了,并且內容更加抽象,對于剛剛步入初中學習階段的學生而言有一定的難度,如果僅僅只是一知半解或者錯誤理解,則很容易影響其后續的學習。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要一味地抱怨學生記不住講解的公式、定理,而是需要不斷反思學生記不住的問題、根源在哪里,多總結、多思考、多創新,深入挖掘數學概念間的內在聯系,思考學生記錯的關鍵點在何處,從根本上解決學生記憶困難、記憶錯誤等問題。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用“順口溜”的教學方式,利用“順口溜”轉化抽象的數學知識,以生動的形象、幽默的語言進行呈現,既能精準地概括知識的核心,又能方便學生記憶,讓學生在背誦幾遍后,快速記憶數學知識要點,然后通過教師對“順口溜”的解讀,從而有效記憶知識點,準確掌握核心知識的用法和本質,實現高效學習。
例如,在關于“數軸”的學習中,不少學生對“數軸”的理解一知半解,對“數軸”的本質含義把握不準,這就導致學生在畫圖時,時常會出現單位長度不一、方向錯誤等情況。針對這種問題,數學教師首先需要對“數軸”的知識點進行歸納、分析和總結,再根據學生的思維模式和記憶模式設計“順口溜”:一畫二定三取向,單位長度成數軸。教師再針對“順口溜”中的詞語進行講解,讓學生明白“順口溜”中的字詞指代著“數軸”中哪些關鍵性要素,從而加強學生的記憶力。如此一來,就能夠幫助學生有效避免漏畫、畫錯的情況,從而為學生自主繪圖提供良好的輔助,幫助學生迅速理解“數軸”的概念。
(四)應用“順口溜”,提升運算能力
初中數學知識的學習,不僅對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有所要求,還對學生的運算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在開展數學教學時,教師要在引導學生開闊數學思維的同時,指導學生如何進行數學運算,以提升學生的運算能力。在初中學習階段,不少學生把握不清數學的計算法則,再加上自身的計算習慣不科學、計算能力差等因素,在計算一些數據過于龐大的數學題時,會由于步驟的煩瑣而結果出錯。針對這種問題,數學教師就可以利用“順口溜”,巧妙地呈現公式和口訣,讓學生快速抓住計算的重點,厘清計算思路,從而提高計算的準確度和速度。
例如,在關于“一元二次方程”的計算中,數學教師可以基于“一元二次方程”的特征設計“順口溜”:沒有一次項,開方最簡單;沒有常數項,首選因式分解;b、c都為零,等根同為零,b、c不為零,配方、因式分解都可行;求根公式是通用,靈活選用才合理。教授完“順口溜”后,數學教師需要具體講解“順口溜”中的每一句話,引導學生在記憶“順口溜”的同時,理清解題思路,注意易錯點,從而提高計算的準確率,提高運算速度。
綜上所述,在初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要想全面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數學教師就必須轉變以往應試教育的教學觀念,探索全新的教學方式,利用“順口溜”的方式,簡化數學知識,讓抽象的數學定理、數學法則、數學概念等更加具體化、形象化,更便于學生記憶和掌握,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重拾學生的學習信心,真正讓數學在學生的心里“活”起來。同時,數學教師在應用“順口溜”時,要注意抓住課程內容的重難點,把握學生的記憶點,更加科學地設計“順口溜”,讓學生能夠在“順口溜”的輔助下,更加快速地記憶數學知識點,更加容易突破數學知識的重難點,更加有效地總結數學知識,進一步提升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張保儉.順口溜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甘肅教育,2020(8):192.
[2]齊長軍.“順口溜”在中職電力拖動理論教學中的運用探究[J].成才之路,2022(10):67-69.
[3]楊萬梅.數學新課程改革初探:順口溜教學法[J].現代職業教育,2019(21):72-73.
[4]王琴.換一種方式 贏一種教學:趣味英語之巧用順口溜[J].考試周刊,2019(33):114-115.
(作者單位:新疆哈巴河縣白樺中學)
編輯:張俐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