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在數字化經濟時代,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對原有的商業模式提出了挑戰,線上流量成本遠大于線下也使得電商企業難以打造品牌優勢,大數據及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為新零售的產生提供了技術基礎,新型零售應時而生。科技發展促進產業進步,消費需求轉型升級,網絡零售市場壯大,都為實體零售轉型提供了機遇和要求。永輝超市是零售業轉型具有代表性的企業,本文選取永輝超市2017—2021年的財務數據,運用哈佛分析框架,從戰略、會計、財務、前景方面分析其財務狀況,更加真實地反映新零售發展的要求,為實體商超進行轉型提供參考建議。
關鍵詞:哈佛分析框架;新零售;永輝超市;即時零售;財務報表分析
本文索引:孫夢圓.<變量 2>[J].中國商論,2023(12):-015.
中圖分類號:F72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3)06(b)--04
1 引言
2017—2019年,社會零售消費品總額呈現高速增長趨勢,到了2020年,新冠疫情導致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疫情的持續使消費者對O2O餐飲外賣和即時零售業務的需求增大。2022年7月,商務部官網公布了《2022年上半年中國網絡零售市場發展報告》,明確提及即時零售作為新消費場景,融合線上線下渠道的重要作用。
國內學者對以即時零售為代表的新零售的產生原因、發展方向、市場發展潛力等都進行了一定程度的預測與分析,但對此方面的實例研究略有欠缺。因此,本文采用文獻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比率分析法來分析永輝財務報告中各項指標的變化情況,使得分析更加真實可靠。
哈佛分析框架在2000年由三位哈佛學者提出,通過哈佛分析框架進行比較分析,能為以永輝超市為代表的實體企業在新零售模式下進行全渠道營銷,提供公司財務管理和戰略方面的建議。
2 永輝超市簡介
永輝超市股份有限公司于2001年成立,并于2010年在A股上市(股票代碼:601933),是以生鮮為特色的農改超典范超市。公司核心競爭力是以智能中臺為基礎打造食品供應鏈,以特色合伙人制度給予青年力量平臺,刺激公司發展新動力。永輝將戰略發展方向瞄準了線下實體門店向數字化技術轉型,推動全零售渠道相融合。
3 哈佛分析框架
3.1 戰略分析——SWOT
(1)優勢
首先,永輝超市品牌優勢明顯。在福建、川渝等地區有著顯著影響力,生鮮的出圈和“平價實惠”的銷售理念提高了永輝超市的大眾認可度。其次,永輝超市不斷改善物流發展水平。在國內建立了31個物流中心,并在部分省市建立綜合物流園。最后,永輝超市作為自有品牌,供應鏈建設良好,在生鮮板塊推動組織垂直管理,打造高效、智能的供應鏈體系。
(2)劣勢
技術與人才是永輝超市面臨的主要難題。不同于依靠阿里巴巴的盒馬鮮生及背靠京東的7FRESH,永輝超市以本土門店起家,作為老牌實體商超,在數字化技術方面有所欠缺,難以積累客戶流量。在人員管理方面,采購人員流動性較大,研發人員占比較低。
(3)機會
政府出臺政策,鼓勵實體零售創新轉型,即時零售、直播帶貨等新的消費場景隨后出現,引導企業抓住戰略機遇。2021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已經基本恢復疫情前的標準,消費者的消費心理也在發生變化,由簡單的吃飽穿暖到個性化消費、健康消費,網絡零售和線上消費助力市場恢復,經濟增長的內需潛力不斷釋放。
(4)威脅
零售市場競爭激烈,永輝超市面臨著競爭對手強有力的營銷和推廣。例如,加入阿里巴巴陣營的高鑫零售,近年來從大潤發等大型賣場轉向社區生鮮超市等中小型超市布局,線上則建立社區拼團的配送模式。數字化時代,零售業面臨數字化轉型的挑戰,數據與算法深刻影響著消費者的購買體驗,這也是對傳統零售企業的挑戰。
總的來說,本文通過對宏觀環境的分析,結合永輝自身的發展可以看到,永輝超市的戰略經歷了三個階段的變化。2015年以前,永輝是主打“生鮮+零售”的傳統實體線下零售企業;2017年前后新零售出現,O2O商業模式成為潮流,永輝進行業態創新,推出超級物種,打造“零售+餐飲”的高端消費模式;后疫情時代,永輝又回歸大眾化的社區超市,完善物流體系,加強供應鏈優勢,用“科技+供應鏈”的模式應對零售行業的激烈競爭。
3.2 會計分析
3.2.1 存貨管理研究
由表1可知,2017—2019年永輝超市存貨呈現上升趨勢,主要是因為增加門店和年底備貨。2020年,存貨減少,但永輝超市周轉率仍然較低,是因為營業成本不斷上升。到2021年,資產周轉率有所回升,可能與永輝加快推進物流自動化建設、實現智能化庫存有關。零售轉型時期永輝超市更要注重存貨管理,不僅要推動倉儲建設,還應合理選拔人才對存貨存儲質量和補發貨狀況進行技術研究,提高存貨管理效率。
2019—2021年,永輝存貨占比不斷下降,且庫存商品占比較大,說明永輝超市更傾向囤積商品,也更容易造成商品積壓的風險。另外,永輝超市的存貨周轉率較高,說明其存貨變現能力強,在庫存管理方面有行業優勢。
3.2.2 應收賬款質量分析
由表2可知,永輝超市2017—2021年應收賬款及壞賬計提比率基本呈上升趨勢,2021年達到10.34%,主要是因為應收賬款賬面余額逐年減少。2018年,應收賬款余額達到214964萬元,較上期期末變動比例為112.75%,主要是本年度收保理款增加所致。
綜上,永輝應收賬款及壞賬計提比率較為穩定,應收賬款符合會計準則規定。
3.2.3 固定資產質量分析
由表3可知,2017—2019年永輝固定資產總額穩步增加,說明永輝超市業務規模擴大;2021年有所回落,主要是新冠疫情形勢下永輝超市處置部分固定資產、新開門店減少導致。由于經營問題,永輝于2021年提取了對集團長期虧損及準備閉店的相關資產減值準備,加強對資金的管理控制。
2020—2021年,永輝超市運輸設備占固定資產比重大幅上升,這與其加大貴州物流園、福建永輝物流中心的投入有關,說明永輝超市加快物流體系建設,符合新零售銷售模式下用戶即時送達的需求。然而,其電子設備價值有所下降,說明企業應重視數字化技術的提升。總的來說,永輝超市固定資產符合會計政策要求,注重加強物流能力和資金控制,但應更注意自身科技研發能力的提高。
3.3 財務分析
3.3.1 財務報表分析
(1)資產負債表
永輝超市流動資產總計占比在資產負債表結構中較高,說明永輝超市資金流動性良好。從資產上來看,零售行業整體都存在流動資產占比下降,非流動資產占比上升的問題:一是因為使用權資產增加;二是顯示出零售行業在零售轉型上面臨挑戰。從負債上來看,永輝超市應付票據和應付賬款較高,說明永輝仍有較強的議價能力,同時應控制應付款項水平,在全渠道零售轉型時抓住新供應商機遇。從負債和所有者權益來看,永輝超市非流動負債由于租賃負債增加而大大提升,所有者權益相對行業水平有所下降。
(2)利潤表
2021年,永輝超市營業總成本大于營業總收入,說明成本控制出現問題,企業經營陷入困境。由銷售費用和財務費用占比情況可以看出,永輝超市較好地控制了銷售推廣成本和財務費用。從凈利潤上來看,年度經營水平有所下滑,更需要注重消費者對產品本身的質量和價格需求。零售業轉型應合理控制財務成本、銷售成本,避免企業盲目擴張。
3.3.2 財務比率分析
(1)償債能力
由表4可知,2017—2021年永輝超市流動比率持續下降,2019年以后都在1以下,說明永輝超市短期償債能力下滑。2018年,流動、速動比率出現大幅度下降,主要是由于企業借入短期借款,流動負債總額增加。2017—2021年永輝超市的現金比率保持在0.2~0.3較為合理,有利于控制經營風險與財務風險。2021年,產權比率和權益乘數高達5以上,是2021年的新租賃準則實行,永輝超市租賃負債大幅度增加所致。
2021年,永輝超市流動比率、速動比率較高,其流動性最高的貨幣資金比較穩定,短期償債能力較強。永輝超市的資產負債率較高,是由于租賃負債的增加;永輝產權比率和權益乘數高,說明其長期償債能力較弱,公司經營將承擔較大風險。綜上,永輝超市目前的資產結構不容樂觀,財務風險較高,尤其是長期償債能力有待改進,公司需要改善資本結構、降低資產負債率、優化財務指標,以提升投資者對企業轉型的信心。
(2)營運能力
由表5可知,2017—2020年永輝超市應收賬款周轉率逐年下降,說明應收賬款變現能力下滑,永輝超市應加強議價能力、提高信用標準。企業存貨和應收賬款管理水平在2021年有所改善,說明永輝通過實行線上線下庫存共享的存貨管理系統,提高了管理效率。企業流動資產周轉率較穩定,除了2020年有所下滑,基本可以保證流動資產變現能力。總資產周轉率有所下滑,說明永輝應加強對整體資產的控制。
永輝超市流動資產周轉率和總資產周轉率雖然有所下降,但總體上在行業中的資產管理能力和變現能力較好。總的來說,永輝超市存貨管理能力較好,供應鏈較完善,更應提升對整體資產的控制水平,加強周轉率指標監督。
(3)盈利能力
由表6可知,2018年永輝超市凈資產收益率有所降低,說明永輝超市無論是銷售收入水平還是成本控制能力,都有所降低,2019—2020年永輝超市擴大財務杠桿,權益乘數提高,凈資產收益率有所回升。然而,2021年永輝超市營業凈利率下跌到-4.94%,一是由于永輝超市實行新租賃準則,增加了大額租賃負債,凈利潤減少;二是由于永輝超市經營不善,營業凈利率跌為負值。
2021年,永輝營業凈利率呈現負值,說明零售行業在疫情形勢下經濟狀況面臨挑戰,居民消費水平下滑,社區拼團低價擴張,種種影響都使零售行業盈利能力降低。因此,永輝超市更應尋求零售轉型,在后疫情時代探索屬于實體零售業的全渠道零售模式。綜上,永輝超市近年來盈利能力有所下滑,應加強成本控制,提升營業水平。
(4)發展能力
由表7可知,除了2020年總資產增長率有所下降以外,永輝超市業務規模水平一直較為穩定。2019—2020年,永輝超市營業利潤增長和凈利潤增長都為負數,說明新冠疫情的沖擊給永輝超市的經營帶來了很大的打擊。2021年,永輝所有者權益增長率為-45.68%,說明2021年企業戰略上出現了較大失誤,面對社區團購等競爭的沖擊,經營水平下降,收入和毛利率大幅下滑。總的來說,從發展能力指標來看,現階段企業轉型之路并不通暢,永輝超市需要結合社會需要,利用即時零售銷售潮流,進行新的戰略選擇。
3.4 前景分析
3.4.1 行業前景分析
目前,零售行業競爭已進入白熱化階段,各大零售商紛紛采用不同的銷售模式實現轉型。零售模式創新主要分三類:一是業態創新,像永輝超級物種以“零售+餐飲”的體驗式消費實現顧客留存;二是技術創新,即阿里巴巴利用人工智能打造的無人超市等;三是渠道創新,通過改善物流體系,打通線上線下渠道,以提高品牌知名度,吸引客流量。諸如此類零售模式的改善各有利弊,但歸根結底要立足顧客需求,找到真正屬于企業的轉型之路。
3.4.2 企業前景分析
2017年,馬云提出新零售概念,永輝超市的超級物種一時間風頭無限,然而因為對未來發展方向缺乏準確的定位,永輝在嘗試各種新業態后,經歷了云創的出走與回歸、超級物種的關店,由2020年的千店時代到2021年的巨額虧損,永輝超市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目前永輝超市正在利用優勢,彌補劣勢,也就是加強互聯網供應鏈建設,真正從源頭上解決問題,同時推出科技永輝,真正打通線上線下道路,想用“供應鏈+技術”走出一條破局之路。
4 改進建議
(1)明確自身定位,立足品牌優勢
戰略方面,永輝超市應明確自身“民生超市、百姓永輝”的定位,以吸引低等、中等消費水平的客戶;應提升技術水平和網絡平臺維護能力,合理選拔人才,提高企業研發能力。同時,公司應在激烈的競爭市場中加強自身供應鏈優勢,做到轉變劣勢、加強優勢,明確新零售時期下的轉型道路,抓住即時零售帶來的市場機遇,真正實現公司的長遠發展。
(2)降低庫存風險,提升物流水平
針對存貨成本過高的問題,永輝超市應降低產品積壓風險,合理加強供應鏈建設和存貨智能化管理,提高經營效率。同時,永輝超市對應收款項部分應提高客戶信用標準,增加企業應收賬款變現能力,以提高資金周轉能力。2020年以后,永輝超市加強了運輸設備在固定資產中的比重,說明永輝超市逐漸重視即時零售新消費模式下物流配送的問題。
(3)改善財務結構,優化管理指標
面對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大幅度下降的問題,永輝超市應改善資本結構,降低負債比重,提升權益水平。因此,永輝應立足生鮮優勢,拓寬營銷渠道,合理應對社區團購的沖擊,也可以借鑒大潤發由大型商場到開展“小潤發”一類社區超市的思路,滿足顧客的消費需求。另外,可以推出網紅產品,在結合自身平價大眾消費的顧客定位,加強網紅帶貨能力,讓產品不止風靡一時,而是靠更完備的營銷方案真正扭虧為盈。
(4)明確發展方向,把握核心技術
零售行業激烈競爭,永輝更應結合后疫情時代需要,發展即時零售消費模式,加強物流體系建設,把握核心優勢,真正做好網絡技術與供應鏈的結合,打造“科技永輝”。只有立足優勢,追趕技術潮流,公司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保持盈利和發展能力。
總之,永輝超市作為實體零售典型企業,進行全渠道營銷創新,有著實體企業存在的技術問題,也有傳統品牌優勢。面對新零售模式下業態創新的層出不窮,永輝超市更應堅定發展路線,立足原有經營理念,強化優勢的同時補齊短板,以贏得企業發展的新機遇,為零售業轉型交出一份真正的“優等生答卷”,走出實體企業困境,引領破局之路。
參考文獻
陳惠.新型生鮮零售企業行為與績效關系:以盒馬鮮生與超級物種為例[J].企業管理,2022(9):55-59.
余歡.新零售模式下永輝超市的財務報表分析[D].長春:吉林大學,2019.
王少婷.“即時零售”賦能傳統零售商業模式轉型研究[J].商業經濟研究,2022(7):40-43.
楊深博,楊志強,莊婉儀.新零售背景下生鮮電商供應鏈現狀及發展趨勢研究:以盒馬鮮生為例[J].中國市場,2022(21):130-132.
常曉萍.永輝超市新零售轉型下的財務支持戰略研究[D].北京: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2021.
劉煒祺.永輝“新零售”大反思[J].中國企業家,2021(8):88-91.
夏瑜,由家敏,楊雪,等.后疫情時代對新零售經營現狀及其發展的研究:以永輝超市為例[J].中國商論,2022(6):24-27
楊濟銀.基于哈佛分析框架下中公教育財務績效研究[D].成都:成都大學,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