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格局新變化
今年一季度,中國出口格局出現了較大變化。以傳統的外貿重要對象美國為例,3月我國對美出口同比下降7.7%,連續8個月負增長。
很多做外貿的人都感覺,今年外貿不好做了,可能就是因為傳統貿易對象生意真不好做。而且對美國出口下降是美國需求大幅衰退造成。今年一季度越南整體出口同比下降11.9%。另外韓國在第一季度出口同比下降12.6%。這說明,依賴對美國出口的國家,日子也都不怎么好過。之前美國大量加訂單導致庫存堆積,如今還在去庫存,但總不能一直等著,等到下半年美國庫存清完了需求復蘇吧?

而中國一季度出口同比增長8.4%,還是頂住了美國需求下降的壓力。這還是得益于對其他國家的出口增長。其中,一大發力點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今年一季度,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增長25.3%。
明顯受益的東北三省
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外貿暴增,比較明顯的受益者有東北三省。東北三省受益于俄羅斯和中國經貿往來增加,今年一季度黑龍江對俄羅斯進出口同比增長24.5%,其中出口增長97.4%,進口增長19.5%;吉林對俄羅斯進出口同比增長92.3%,其中出口增長210.4%,進口增長39.6%;遼寧對俄羅斯進出口同比增長63.2%,其中出口增長92.6%,進口增長53.4%。
廣西成了不起眼的受益者
還有一些其他的受益者,可能并不那么起眼。比如廣西,也是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外貿增長的受益者,一季度以人民幣計價的出口增長了75.1%。
廣西的情況比較特殊,它既是沿邊省級行政區,又是沿海省級行政區,如今就左右逢源。疫情管控放開后,邊境貿易加速恢復。今年1-4月,廣西邊境小額貿易、邊民互市貿易額同比分別增長110.9%、423.2%。廣西也有沿海城市,其中防城港、欽州進出口同比分別增長20.5%、48.7%。
外貿對象里,廣西緊鄰東南亞,自然和東南亞國家外貿往來較多。前4個月,廣西對東盟進出口同比增長123%,其中,對越南、泰國進出口同比分別增長139%、196.1%。
當然,廣西對其他“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外貿增長也很迅猛。廣西對阿拉伯聯盟、非洲國家進出口同比分別增長41%、42.1%。像水果,一季度,廣西出口水果主要為柑橘、梨、葡萄、橙等品種,不僅賣到了越南、泰國,還遠銷阿聯酋、吉爾吉斯斯坦等國。
今年6月,《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對15個簽署國全面生效,前4個月廣西對RCEP其他成員國進出口同比增長107.9%,相信未來還會再進一步增長。
不過,美國借道東盟進口減少了,不僅讓東南亞國家出口下滑,也讓本來借道東南亞的中國出口增速放緩。這可能對廣西的出口帶來挑戰。
另外,廣西的出海口和其內陸腹地聯系程度不高。今年5月,起點位于廣西南寧橫州市西津庫區平塘江口,經欽州靈山縣陸屋鎮沿欽江進入北部灣的平陸運河全線動工建設。平陸運河建成后,將會成為我國西南地區運距最短、最經濟、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將會為廣西內陸地區的外貿提供更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