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渺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初中美術教學對傳統元素的重視程度逐漸提高,傳統元素對于弘揚傳統文化具有重要意義。如何將傳統元素與流行元素相結合,并使之成為促進美術教學發展、學生美術學科核心素養落地的推動力,是當前初中美術教學需要研究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傳統元素;流行元素;結合;初中美術教學
對于新時代的教育工作者來說,隨著社會發展潮流在教育方面做出相應的調整與優化,既是重要的教學思路,也是一份重要責任。只有做好教學方面的研究,才能確保社會發展潮流中的教育元素滲透到課堂中,也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教學質量的提高,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對于美術這一學科而言,傳統元素與流行元素都是實施教學必備的元素。初中美術教師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傳統元素的文化內涵,然后將其與流行元素相結合,優化美術教學的思路與過程,從而更好地推動素質教育的開展,提高美術教學的水平。
1 ? 傳統元素的概念及教育內涵
傳統元素包含我國從過去傳承至今的風俗文化、思想品德以及人文方面的內容,對于國人的思想、品德、日常習慣等均具有重要的影響。傳統元素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在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弘揚傳統文化是每位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職責。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教育的要求逐漸提高,希望學生能夠在接受教育后,擁有適應社會發展與終身發展的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在這樣的背景下,學校和教師必須大力推行傳統文化教育,并在此基礎上將我國優秀的傳統元素與新時代的流行元素相結合。只有這樣,才能順應社會發展的浪潮,才能創新培養人才的思路與方式,從而為學生將來踏入社會奠定基礎。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將傳統元素與流行元素相結合,有利于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發揚傳統文化,確保教育目標的實現。新課標中明確指出:“美術是人類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載體之一,運用美術形式傳遞情感和思想是整個人類歷史中的一種重要的文化行為。”新課標在原有課標的基礎之上,以美術課程的人文性質為根本理念,要求學生在美術學習中學會欣賞和尊重不同時代和文化的美術作品,關注生活中的美術現象,培養人文精神。通過學習美術課程,學生將遨游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海洋之中,汲取傳統文化的精髓,以美術的方式積極地參與優秀文化的傳承。
2 ? 傳統元素與流行元素結合存在的問題
在美術教學中追求傳統元素與流行元素的結合,看起來容易但做起來卻不簡單。傳統元素與流行元素的結合,并不是單純地分別挑選兩種元素然后將其放在一起,真正的結合應當是兩者在同一情境下自然地出現。兩者的結合能夠帶給學生美的享受,能夠成為美術學科核心素養提升的有效載體。從這一要求來觀察以往的教學實踐,可以發現存在如下一些問題。
2.1忽視了對傳統元素的提取
對于教師來說,實現課標中規定的教學要求是每位教師課堂教學的基本目標。顯然,教材是實現這一目標的依據,如果在教學中忽略了對傳統元素提取與應用方面的思考,就會導致教材內容的作用得不到充分發揮,且教師制訂的教學計劃也容易流于表面。這些因素疊加起來,導致教師無法對傳統元素進行更有深度的理解與提煉,自然也就無法實現傳統元素與流行元素的結合應用。要知道,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人才并服務于社會的發展,而社會的發展與追求本土文化、社會文化密不可分,課程標準的修訂與發布為傳統元素的提取指明了方向。教材作為課程內容展現的重要載體,在對其進行分析的過程中,可以從更深的層面對傳統元素進行剖析和延伸,這有利于教師拓寬視野,并更好地理解和應用傳統元素。
2.2教學脫離了學生的實際生活
獲得學生的認可,是傳統元素與流行元素結合成功的重要參考。從當前初中美術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教學中存在著過分重視對傳統元素的表現與宣傳,這反而使得傳統元素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被隔斷,學生與傳統元素之間產生了隔離感,最終使學生對傳統元素失去了興趣。比如,傳統元素中的剪紙藝術,如果只是裁剪一枚貼在窗戶上的窗花,或者夾在學生書本中的書簽,那其與以往的教學方式并沒有什么區別。但是如果提取傳統藝術中的元素,將其運用在造型設計、背包、手提袋上,則能將傳統元素巧妙地與流行元素相結合,從而更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2.3重復單調的模仿練習
在美術課堂上,學習中國傳統美術的難度相對較大,學生上手慢,加上教師在課程結構設置方面的單一化,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創新思維能力呈下降趨勢。課堂上學生不專心聽講,交頭接耳,應付式完成任務的現象表明傳統教學方式缺乏吸引力,并未發揮美術教學的應有價值。學生在學習傳統元素時往往只是單純地模仿表面,而不去深入地挖掘其中隱藏的內涵底蘊;教師也只是讓學生重復單調地模仿練習,反復強調像不像,不重視學生的實際體驗和精神方面的教育,這種枯燥呆板的模仿最終會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傳統元素與流行元素的結合并不只是一句簡單的口號,傳統元素與流行元素相結合的教育方式也不能僅僅只是單純地對傳統技藝的模仿,更不能脫離學生的生活實際,不考慮學生的感受。
3 ? 傳統元素與流行元素相結合的教學策略
新時代背景下的教育教學需要不斷創新,進而結合發展的大趨勢進行整改與調整,這是當前美術教師最緊迫的教學任務。只有促進這一工作的順利開展,才可以提高整體工作的質量與效率,抓住學生的眼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對于美術學習者來說,需要掌握多方面的技能,其中包含了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因此,身為美術教師,需要以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為基礎,促進自身業務改善,進而為個人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為美術教育的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基于以上分析,在追求傳統元素與現代元素相結合的過程中,教師要高度重視有效教學策略的運用。具體闡述如下:
3.1傳統漢字與現代寓意的結合
在美術創作中,創作者通常會將自己的思想和道德品質通過其創作的作品呈現出來。作品完成后,觀眾可以通過對作品的賞析了解創作者是在怎樣的情感狀態下創作的作品及其想表達怎樣的思想內涵。到了現代,許多傳統的美術元素被現代文化賦予了新的含義,并以此為基礎創作出更多特色鮮明、造型豐滿的藝術形象,這極大地提高了美術作品的藝術價值以及精神內涵。當然,這種推陳出新對傳統元素賦予新內涵的做法,必須以在美術創作中保留優秀傳統元素為前提才能進行。所以,美術教師在對學生開展教學的時候,可以帶著現代的思維方式對傳統元素進行創新,并賦予傳統的美術元素以新的寓意和內涵,使其在保留傳統文化思想的基礎上具有現代價值的內涵。比如,將傳統的紋樣與現代漢字結合,為傳統元素賦予現代寓意,再如,教師在指導學生在手工巧克力上繪畫的時候,可以嘗試引導學生為傳統元素賦予現代元素的內涵——巧克力作為現代流行元素,如果將傳統元素的文字賦予其上,一方面體現了傳統元素的文字寓意,另一方面又適當融入了現代元素,提高了美術教學的水平。
3.2傳統圖案與現代圖案的結合
中國原創繪本風格質樸自然、內容豐富有趣、表現形式大膽鮮活,而更有親和力的傳統美術元素的加入,增加了圖案的趣味性。同時,圖案中構建的傳統文化氛圍與中學生的現實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符合其認知發展水平,是促進學生接觸、理解傳統文化的良好的教育媒介,是對學生進行傳統美術文化教育的不錯選擇,而作為美術課程的資源具有先天的優勢。在傳統的藝術作品中,創作者通常會把自己的價值觀融入作品中,以此來表達自己對生活或者事物的態度。因此,價值觀也就逐漸以各種傳統圖案為載體,表達了特定的精神文化。教師可以嘗試利用現代思維將傳統圖案與流行元素相結合,然后創作出一種新的圖案,并賦予這種圖案以新的內涵,使學生在欣賞這種圖案時感受到傳統元素與現代元素結合所帶來的新視角。例如,傳統文化中有“折柳送別”的典故,柳樹也就被賦予了離別挽留的圖案寓意。教師可以讓學生借助現代元素來再現古人對“折柳”寓意的理解,讓學生自己察覺傳統元素賦予現代含義的方式和效果。
3.3傳統色彩與現代造型的結合
在傳統的藝術創作中,顏色對于作品有著重要的價值,教師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應當向學生傳遞古人對于顏色和色彩的觀念,引導學生將顏色融入藝術創作中,結合現代藝術中豐富多樣的造型特點來表達一種全新的藝術形象。比如,在學習顏色應用方面的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回憶四大名著中的各種情景,例如,《三國演義》中各路諸侯會師時的旗幟、《紅樓夢》中寶釵為了給寶玉的某塊玉配色出主意時所提的建議等,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經歷與認知,并借鑒傳統文化中對于配色的理解,然后加上自己所擁有的審美視角進行設想。事實證明,這種方式產生的配色便是傳統元素與現代元素相結合的產物。
綜上所述,傳統元素與流行元素的結合是當前時代發展的一大特征。通過開展傳統元素與流行元素相結合的初中美術課程教學,能夠讓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很好地落實到青少年的成長學習中,對于他們今后的學習和未來的發展有著積極的影響。
參考文獻:
[1]胡佳妮.傳統元素與流行元素相結合的初中美術教學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20(2):175-176.
[2]趙良均.傳統元素與流行元素相結合的初中美術教學研究[J].魅力中國,2018(51):149.
[3]李蕓蕓.傳統元素與流行元素相結合的初中美術教學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20(17):172-173.
[4]魯曉育.傳統元素與流行元素相結合的初中美術教學研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21(43):110-111.
[5]李冬青.傳統元素與流行元素相結合的初中美術教學研究[J].美育學刊,2012(31):63-74.
[6]徐菁.初中美術水墨畫教學中傳統元素和流行元素結合的研究[J].教育界,2021(8):75-76.